社会心理学理论(共6页).docx
《社会心理学理论(共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理论(共6页).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1904):著有模仿的法则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模仿理论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传播在人格形成和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后出版舆论与群集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套的作用。依据塔德的理论认为模仿是先天的,是我们生物特征的一部分。然而,经过米勒多拉德、班杜拉及其他许多学者的研究,模仿性行为犹如其它许多种类的行为一样,也是习得性的。模仿是社会学习重要形式,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婴幼儿就是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
2、识的。模仿也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能说麦独孤受 C.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试图用本能解释行为。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不承认本能之说,他认为个体的本能性行为也是在环境适应中学习来的。麦独孤反对华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类行为源于本能,“先天的或遗传的倾向,是一切思想和行动 - 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 - 基本源泉和动力”。此种与生俱来的内在动力,人类与动物均皆有之。1908 年他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以本能说独树一帜,曾再版 24 次。他在书中对本能的定义为:一个本能是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物倾向,决定那些有此倾向者感知和注意某一种类的客观,在感知时体验着某种特殊情绪的激动,以及对它做出某种特
3、殊样式的动作或至少体验着这种动作的冲动。按麦独孤的本能说(instinct theory),人与动物本能性行为表现时,其中包括三种成分: 知觉成分:指个体对某些特定刺激给予特别注意的先天倾向,如认识食物等。 行动成分:指个体的目的导向行为活动,在达到目的从而获得满足之前,行动不会停止,如觅食、求偶等。 情绪成分:指伴随行动而产生的情绪反应,如觅食得食而有愉快情绪,与敌人战斗而有忿怒情绪,因逃避而有恐惧情绪。 举出 12 种本能他举出 12 种本能,如觅食、母爱、逃避、好奇、合群、争斗、性驱力、创造、服从、获取、支配、排斥等。认为这些本能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行为,本能可以是无限的。本能使机体驱向目
4、标,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一定目的,都包含一个情绪内核,有一定的情绪相随,如逃避与畏惧、争斗与愤怒、母爱与温情相伴随。麦独孤还用本能情绪说解释群体心理。认为情绪增强是使群体凝聚的粘合剂。他把群众过激行为视为初级本能与情绪作用的结果,这与 G.勒庞的集群说类似。麦独孤的本能理论,最早载于他 1908 年所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所以一般公认他是社会心理学的先驱。 麦独孤的本能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曾风行一时,后来受到许多学者批评,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即是其中之一。虽然就人类行为而言,本能学说现今已不为人们所接受(除了 S.弗洛伊德学派外),但是麦独孤的主张却在不同程度上重新引起人们对本能的兴趣
5、,特别在动物生态学家中,这一点可在 N.廷伯根和 K.洛伦茨的著作中看出。心灵、自我与社会第一篇 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1.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2.态度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3.姿态在行为主义研究中的意义 4.平行论在心理学中的兴起 5.平行论与“意识“的歧义性 6.行为主义的纲领 第二篇 心灵 7.冯特与姿态这个概念 8.模仿以及语言的起源 9.有声的姿态与表意的符号 10.思想、交流和表意的符号 11.意义 12.普遍性 13.反思智能的本质 14.行为主义、华生主义与反思 15.行为主义与心理学平行论 16.心灵与符号 17.心灵与反应及环境的关系 第三篇 自我 18.自我与有机体 1
6、9.自我产生的背景 20.玩耍、游戏、泛化的他人 21.自我与主体 22.“主我”与“客我” 23.社会态度与物理世界 24.作为社会过程之个体输入的心灵 25.作为自我的两个方面的“主我”与“客我” 26.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的实现 27.“客我”与“主我”的贡献 28.突现的自我的社会创造力 29.个人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 第四篇 社会 30.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昆虫 31.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脊椎动物 32.有机体、共同体与环境 33.思想与交流的社会基础及功能 34.共同体与制度 35.“主我”与“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36.民主与社会中的普遍性 37.对宗教态度和经济态度
7、的进一步思考 38.同情的本质 39.冲突与整合 40.人格与理性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 41.理想社会发展中的障碍与前景 42.概要与结论 补充论文 1.意象在行动中的作用 2.生物学个体 3.自我与反思过程 4.伦理学片断1. 心灵心灵是社会行为主义的逻辑起点。在米德看来,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某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心灵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及人际关系而独立存在,是个人在其生活世界里不停地想做某事以及去做某事的动因。但这种隐藏性活动只是人行动的前奏,是一种准备,还没有在现实中展现。当然,米德的心灵概念与一般心理学意义的心灵不同,后者认为心灵是人类的天性本能,是先社会而存在的。这样看来,米德将心灵看作
8、是结构而不是过程。他认为,心灵是由生理性的冲动和反应性的理智的共同互动构成。前者是心灵的主体,后者是心灵的客体。人和动物都有心灵,但人的心灵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以下的能力: (1) 以符号表示环境中的客体; (2) 预演对客体可选择的行动路线; (3) 抑制不合适的路线,选择可公开采纳的行动途径。所以,动物的生理性冲动只是活动的动力,只能满足后来的习惯,而人则不同,人能根据形势,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在某种形势下的特有的活动,并做出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反应,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可能的创造发明。其实,米德的主要精力不是对个体心灵结构的分析,而是注重个体是如何形成这种能力的。根据行为主义、进化论和实用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