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复习(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破工程复习(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爆破工程简答题1、炸药缓慢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其在炸药存储中应注意事项。答:(1)反应特点 1)反应在全部炸药中进行; 2)炸药内部各点的温度相同,没有集中的反应区; 3)环境温度对其反应速度影响较大。(2)炸药缓慢分解反应在炸药存储中应注意事项炸药缓慢分解反应的反应速度取决于热平衡,因此,在存储炸药时不要堆放过密、过高,注意通风,防止炸药因温度过高,导致分解反应加速而产生爆炸事故的发生。2、炸药燃烧反应的特点及其在炸药销毁中应注意事项。答:(1)反应特点 1)反应是在局部区域内进行; 2)反应不需要外界供氧; 3)能量靠热传导来传递; 4)反应可在炸药中自动传播。(2)
2、用焚烧法销毁炸药时应注意的事项焚烧炸药时应将炸药均匀铺放在燃料堆上,每个燃料堆允许烧毁的炸药不应多于10kg,药卷在燃料堆上应排列成行,互不接触,不应成箱成堆进行焚烧,让所生成的气体和热量及时排出。3、炸药爆炸反应与燃烧反应的主要区别。答:1)燃烧靠热传导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而爆炸反应则依靠压缩冲击波的作用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基本上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2)爆炸反应比燃烧反应更为激烈,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与形成的温度也更高;3)燃烧时产物的运动方向与反应区的传播方向相反,而爆炸时产物运动方向则与反应区的传播方向相同。因此,燃烧产生的压力较低,而爆炸则可产生很高的压力
3、;4)燃烧速度是亚音速的而爆炸速度则是超音速的。4、用活化能理论简述炸药的起爆机理。答: (1)根据活化能理论,化学反应只是在具有活化能量的活化分子互相接触和碰撞时才能发生. 为了使炸药起爆,就必须有足够的外能使部分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数量愈多,其能量同分子平均能量相比愈大,则爆炸反应速度也愈高。(2)下图表示的是炸药爆炸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图。能量级是炸药分子A的平均能量,能量级是爆炸产物C的分子平均能量,能量级则是炸药分子碰撞发生化学反应所必须具有的最低能量。显然,为了使炸药分子的能量级,从提高到以达到活化状态B,就必须增加外能E1,E1就是活化能。(3)起爆时,外能E1转化为炸药
4、分子的活化能,就会有部分分子产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分子要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当时,即释放出的能量又会使更多的炸药分子活化,使反应出现自动加速的趋势。当反应速度加速到一定程度后,炸药的化学反应就会转化成爆轰反应,而发生爆炸。EE1反应过程CBA能量级图1-1 炸药爆炸时能量变化示意图 5、简述热点起爆理论及其热点形成的原因。答:(1)热点起爆理论:炸药在机械能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来不及均匀地分散到全部炸药分子中,集中在炸药个别的小点上,使这些小点上的温度达到爆发点,使炸药发生爆炸反应。(2)热点形成的原因:1)炸药中的空气隙或微小气泡在机械作用下的绝热压缩;2)炸药颗粒间、炸药与杂质之间或炸药与容器之间
5、发生强烈摩擦而生热;3)高粘性液体炸药的流动生热。6、试绘出火雷管的结构示意图,且说明各部分的作用。答:(1)绘制火雷管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火雷管结构示意图1管壳;2传火孔;3加强帽;4DDNP;5加强药;6聚能穴(2)火雷管主要是由管壳、加强帽、传火孔、起爆药、压装的加强药、聚能穴等六部分组成。其中:管壳:纸或金属材料制成,主要是用以装填药剂,增大起爆能力和增加安全性;加强帽:封闭药剂,缩短燃烧转化爆轰的时间,增大起爆能力和增加安全性;传火孔:主要是用以传递导火索的火焰,使起爆药发生爆炸;起爆药:主要是在较低能量下发生爆炸,然后将能量传递给压装的猛炸药并使其发生爆炸;压装的加强药:主要是
6、产生足够的能量使炸药迅速形成爆轰反应,达到起爆炸药的目的;聚能穴:主要是使压装猛炸药爆炸的能量更为集中,达到迅速起爆炸药的目的。7、简述导爆管的结构及其传爆原理答:(1) 导爆管的结构:导爆管是用高压将熔融的聚乙烯挤拉出的空心管子,外径为2.95mm,内径为 1.4mm,管的内壁涂有一层很薄而均匀的高能炸药,如91%的奥克托金、9%的铝粉与其他附加物的混合物,或者是黑索金与铝粉的混合物,药量为1620mg/m。(2)导爆管传爆原理:当导爆管被击发后,管子内产生冲击波,并进行传播,管壁内表面上薄层炸药随冲击波的传播而产生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补偿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维持冲击波的强度不衰减
7、。8、串联网路电雷管的准爆条件答(1)通过雷管的电流要大于雷管的最小准爆电流;(2)同一串联网路中,最敏感的电雷管爆炸之前,最钝感的电雷管必须被点燃。即最敏感的电雷管的爆发时间必须大于或等于最钝感电雷管的点燃时间。用公式表示有:式中:最小通电时间;最敏感的电雷管的点燃时间;最敏感的电雷管的传导时间;最钝感的电雷管的点燃时间。9、平巷掘进爆破工作面的炮眼如何进行分类?并说出各自的作用。答:(1)炮眼分类:掏槽眼、辅助掏槽眼、崩落眼、周边眼、底眼。 (2)各自的作用:1)掏槽眼:提供新的自由面和补偿空间;2)辅助眼:进一步扩大槽腔和自由面;3)崩落眼:大面积的破碎岩石;4)周边眼:控制巷道的形状、
8、大小和轮廓,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损伤;5)底眼:抛出岩石和控制爆堆形状。 10、斜眼掏槽的优缺点答:(1)优点: a.适用于各种岩层并能获得较好的掏槽效果; b.所需掏槽眼数目较少,单位耗药量小于直眼掏槽; c.槽眼位置和倾角的精确度对掏槽效果的影响较小。(2)缺点: a.钻眼方向难以掌握,要求钻眼工具有熟练的技术水平; b.炮眼深度受巷道断面的限制,尤其在小断面巷道中更为突出;c.全断面巷道爆破下岩石的抛掷距离较大,爆堆分散,容易损坏设备和支护,尤其是掏槽眼角度不对称时。11、煤矿许用炸药中加入的一定量消焰剂的作用是什么?答:(1)抑制瓦斯的链锁反应,增大感应时间。(2)降低炸
9、药的爆热和爆温。(3)缩短爆炸时产生的火焰长度和火焰的持续时间。12、简述微差爆破的优点。答:1、微差爆破的优点:(1)可使爆破的地震效应、空气冲击波和飞石的危害作用大大降低;(2)可增加一次爆破量而减少爆破次数,缩短了爆破作业时间,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3)爆下的矿岩块度均匀,降低了大块率;(4)爆堆比较集中,有利于提高装运的生产效率。13、简述光面爆破的优点。答:1)能减少超挖量,特别是松软岩层中; 2)爆破后成形规整,提高开挖面的平整度和质量; 3)爆破后围岩产生的爆震裂缝大量减少,提高了边坡或井巷围岩的稳定性和自承能力,减少了支护工作量和材料消耗; 4)能加快开挖工作的速度,降低成本
10、,保证了施工和工程的安全。 14、试简述继爆管的工作原理及其种类和注意事项。答:爆源方向的导爆索爆炸的冲击波和高温气体产物,通过继爆管的消爆管和大内管的气室后,压力和温度下降,形成一股热气流,它可以点燃继爆管的延期药又不至于击穿延期药而导致早爆。经过若干毫秒时间间隔后,延期药引爆起爆药,加强药爆炸从而引爆连接在继爆管另一头的导爆索,这样两根之间经过继爆管后,实现了延迟毫秒间隔时间的起爆。 继爆管可分为单向继爆管和双向继爆管两种。注意单向继爆管首尾不能错接,否则会发生拒爆。15、为确保电爆网路的安全准爆,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1)同一网路中的雷管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产品;(2)电雷管的
11、电阻差值,对于康铜桥丝的电雷管不得超过0.3,镍鉻桥丝的不得超过0.8;(3)网路连接要牢固、绝缘、无错接和漏接;(4)要使用专用爆破电桥检测网路总电阻,其值应与实际计算值相符;(5)起爆电源应有足够的功率,流经网路中每个雷管的电流值应符合:一般爆破交流电不小于2.5A,直流电不小于2A;大爆破交流电不小于4A,直流电不小于2.5A。16、露天深孔和硐室大爆破常用的起爆系统分哪几类?各有何优缺点? 答:(1)露天深孔和硐室大爆破常用的起爆系统有电力起爆系统和非电起爆系统两大类。(2)电力起爆系统由瞬发电雷管或延期电雷管、导线和电源组成。其优点:整个爆破网路均可检查是否正常,起爆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2、;缺点:容易受杂散电流和雷雨等外来电流的影响而造成误爆。(3)非电起爆系统是由导爆索或导爆管组成的起爆网路。其优点:它可不受外来电源的影响和危害;缺点:对网路是否正常不能进行全面检查。(4)露天深孔和硐室大爆破通常采用复式起爆系统,以增加安全起爆的可靠性,禁止使用火雷管与导火索起爆系统。17、炸药在岩体中爆炸时,其能量分配包括那些有效能和无益消耗?如何提高炸药的有效能量利用率? 答:(1)有效能量包括:破坏岩体结构,克服岩体中的凝聚力,使岩体压缩、粉碎和破裂;克服岩体中的凝聚力和摩擦阻力使爆破区的岩石从母岩体中分离出来;将破碎后的岩块向外推移和抛掷作用。(2)无益能的消耗包括:形成爆破地震波、
13、空气冲击波、噪音、飞石以及热化学部分能量的损失的能量。(3)提高炸药有效能量利用率的途径:充分利用临空面布置药包;选用与岩体波阻抗相匹配的炸药品种;合理确定爆破参数;选择合理的装药结构形式和不耦合系数;正确安排起爆顺序和各段延期时间间隔;加强炮孔的填塞质量。18、如何处理浅眼爆破的盲炮? 答:(1)经检查确认起爆网路完好时,可重新连接起爆;(2)距离炮口不少于0.3m打平行眼,装药爆破;(3)用木、竹类工具轻轻地将大部分堵塞物从炮眼内掏出,再利用药包诱爆;(4)在安全距离外用远距离操纵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必须采取措施回收雷管。19、试述水压拆除爆破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和注意事项。 答
14、:(1)水压拆除爆破是利用水体压缩性小的特点,在被拆除的物体内充满水体,再将药包布置于被拆除物的水体内,起爆后利用水中的冲击波和爆炸气体压力,将结构物破坏,达到拆除的目的。(2)优点:炸药用药量小、飞石影响相对较小以及施工操作简单方便。(3)注意事项:爆破器材能否满足防水的要求;爆破后大量高速水流溢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飞石的危害。20、竖井、平巷开挖爆破中怎样防止炮烟中毒? 答:(1)加强炸药的质量管理,定期检查炸药质量;(2)不要使用过期变质的炸药;(3)加强炸药的防水、防潮,保证填塞质量,避免炸药产生不完全的爆炸反应;(4)爆破后要加强通风,等到有毒气体被稀释到安全规程中
15、允许浓度以下时,人员才允许返回工作面。21、拆除爆破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拆除对象、材质多样;(2)环境复杂;(3)炮孔数量多,单孔装药量少;(4)起爆同步,延时要求精确。22、简述减少爆破震动对爆区周围建筑物影响的主要技术措施。答:(1)采用多段微差爆破;(2)合理选取孔网起爆顺序和微差起爆时间;(3)合理选取爆破参数和单位炸药消耗量;(4)采用预裂爆破技术。23、怎样预防空气冲击波的危害? 答:主要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防止产生强烈的空气冲击波,其中包括限定药量、加强填塞、合理确定爆破参数、避免采用过大的抵抗线、防止冲炮等;二是利用各种条件削弱已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如在巷道中建设阻波墙
16、、阻波排柱,在被保护物前方设置遮挡物或爆破物体的覆盖等。24、试根据煤矿许用炸药标准,简述我国煤矿许用炸药的分级、适用范围和检验合格标准。答:根据煤矿许用炸药标准,我国煤矿许用炸药共分5级,其使用范围和合格标准如下:(1)一级煤矿许用炸药;适用于低沼气矿井;检验合格标准:100g发射臼炮,反向起爆,无填塞,5次试验,不引燃沼气;(2)二级煤矿许用炸药;适用于高沼气矿井;检验合格标准:150g发射臼炮,反向起爆,无填塞,5次试验,不引燃沼气;(3)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适用于高沼气矿井及有煤与沼气突出的矿井;检验合格标准:450g发射臼炮,反向起爆,无填塞,5次试验,不引燃沼气或装药量150g,悬吊
17、试验,不引燃沼气;(4)四级煤矿许用炸药;适用于各级沼气矿井及特殊条件下使用;检验合格标准:装药量250g,悬吊试验,不引燃沼气;(5)五级煤矿许用炸药;适用于各级沼气矿井及特殊条件下使用;检验合格标准:装药量450g,悬吊试验,不引燃沼气;25、什么叫做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答:(1)内部作用:炸药在无限岩体中爆炸后,在岩体内激起冲击波、爆炸应力波、弹性波和产生高温、高压爆生气体自装药中心向周围岩体传播和膨胀,使炮孔周围岩体产生径向裂隙和环向裂隙的破坏、破裂和震动等。以装药为中心向外形成压碎区、破裂区和震动区。炸药爆炸能量完全消耗在岩体内部。(2)外部作用:炸药在半无限岩体中爆炸后,除产
18、生内部作用外,还由于应力波在自由面处反射,引起自由面处岩石的剥落、破坏。在入射应力波、反射应力波的共同作用和爆生气体膨胀作功条件下,自装药中心至自由面的部分范围内岩石破碎,形成爆破漏斗,并将漏斗内已破碎岩石部分或全部抛出,炸药爆炸能量使岩体的破坏已达到岩体表面。26、试简述光面爆破的基本原理和光面爆破炮孔参数设计原则。答:光面爆破是控制开挖轮廓的一种爆破技术,即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它利用主炮孔爆破后形成良好临空面,借以减小光爆孔爆破的夹制作用,降低炸药单耗,減少一次起爆炸药量,以获得平整轮廓面、减轻围岩的破坏,减小超、欠挖和避免产生冒顶与坍塌。光面爆破炮孔参
19、数设计原则:(1)光爆层厚度应小于主炮孔的最小抵抗线,并视开挖断面的尺寸大小和岩体构造情况而定。(2)炸药单耗要比主爆孔小得多,约为后者的二分之一左右。(3)炮孔直径宜小不宜大,但要满足不耦合系数大于1.52.0以上。(4)光爆孔的密集系数一般应取0.81.0之间,以确保既获得良好的光爆面,又不至于过多的增加钻孔工作量为原则。27、试简述预裂爆破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原则。答:预裂爆破即沿开挖设计轮廓线,打一排减小孔间距的平行炮孔,减小装药量,采用不耦合装药,在开挖区主爆破孔爆破前预先起爆,利用炸药爆炸气体的压力和膨胀作用,使岩体沿预裂孔轴线开裂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裂面而又不使岩壁遭受冲击波的严重破
20、坏,以便阻挡主炮孔爆破时产生的应力波透入保留岩体中,已达到保护岩壁的目的。在生产设计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选用爆速低、爆力大的炸药品种;(2)采用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形式,在孔底段适当加强装药,近孔口段适当减小装药后加强堵塞;(3)预裂孔深度要大于主爆孔深度;(4)孔径宜小不宜大,但要满足不耦合系数大于2.0的要求;(5)孔距要根据岩体条件确定,不宜过大。28、论述炮眼爆破盲炮种类、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答:(1)盲炮种类有三:雷管未爆,因而炸药未爆,称全拒爆;雷管爆炸后只引爆了部分炸药,剩有部分炸药未被引爆,称为残爆;雷管爆炸了而炸药未被引爆,称为半爆。(2)产生的原因:当导火索受潮、导爆
21、管被折断或漏气、电雷管失效或脚线被拉断,均能引起全拒爆;炸药过期、受潮、感度降低或雷管起爆能不足、或导爆索未贴紧药包等原因,均能引起半爆;起爆能不足,炸药未能达到稳定爆轰,或因不耦合装药产生管道效应,造成炮眼中的装药在爆轰过程中熄灭,致使炮眼中留下部分未爆炸药的残爆。(3)预防措施:对储存的爆破器材定期检查,选用合格的爆破器材;在施工中使用不抗水的器材时,要清理炮眼中的积水;装药和堵塞时,必须仔细进行,防止损坏起爆器材和起爆网路。29、试述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爆破原理和关键技术。答:(1)拆除爆破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破坏拆除对象关键受力部位,使之失去承载能力,然后在自重作用下失去整体的稳定性而倒塌,在倒塌过程中与地面碰撞,进一步使建筑物解体和破碎。同时,为了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拆除爆破药包的设计主要采用了松动爆破作用原理,并严格控制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噪声和飞石等有害效应。(2)关键技术:爆破破坏建筑物、构筑物的关键受力构件,并对其整体和局部的破坏与失稳状态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合理的单位用药量,并对总体爆破规模进行控制;合理布置炮孔和药包,形成多点分散装药的布置方式;采用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