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共28页).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一、 社会心理学的三种取向1、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1) 代表人物:麦孤独和奥尔波特2) 着重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心理;3) 强调严格的心理学方法和实验,以个体为分析重点,探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变化特点与过程,分析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揭示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2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1) 代表人物:罗斯和库兹明;2) 着重研究群体心理;3) 采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个体的行为,以社会互动或群体变量为分析重点,阐释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法律等社会结构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从而揭示社会情境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3、 跨文化取
2、向的社会心理学1) 最近20年的研究取向;2) 着重研究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3)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节作用,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比较。二、 社会心理学的界定1、 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 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乐国安)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各种心理学努力寻求统一 2.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人本主义研究方法并用 3.世界化和本土化相兼容 4.各种研究取向进一步整合 5.话语心理学可能促使社会心理学深化三、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廷格1、基本假设*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
3、”关系,认知主体便产生认知失调。失调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体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2、条件 逻辑的违背; 文化价值的冲突; 观念层次的冲突; 新旧经验的矛盾3、失调程度*1) 失调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2) 失调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4、减少失调的途径*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第二章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可积极主动可消极被动二、社会化的内容(一)政治社会化
4、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 式的发展。(二)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三)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三、 社会化的影响源 遗传因素 文化因素 家庭的特殊作用 同辈群体 学校因素 大众传媒1 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2 文化因素文化为个体提供社会化的规范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以成为特定的社会角色文化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模式3 家庭的特殊作用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 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
5、、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西蒙兹鲍姆林德戈登西蒙兹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这两种基本要素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于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组成二维坐标系统。坐标上的O点是最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西蒙兹比较了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西蒙兹还比较了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
6、信心;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鲍姆林德(BAUMRIND)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类专断型 这些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并要孩子遵守规定很死的行 动准则。他们要求绝对服从,惩罚严厉。这种父母不太容易被孩子 接近,孩子常觉不满、畏缩不前和不信任人,智商低、易怒、低自 尊、更多攻击行为10随意型 这些父母对孩子无要求,让孩子尽可能自己管理自己。也认为自己 是孩子可依赖的源泉,但不是标准的传授者和榜样。做决定与孩子 商量,从不惩罚,不控制,较温暖,但对未成熟的孩子缺乏控制。 子女常见冲动、攻击、缺乏独立性和担负责任的能力。权威型 这些父母试图合理指导孩子的行动,注意启发儿童,有必要时坚
7、决 控制。但他们会解释这样做的理由,鼓励孩子同他们交换意见,多 鼓励、少惩罚。这些孩子能自立、自控,很自信,有探索精神并且 对生活心满意足,易于合作。戈登(1981)父母态度与儿童的控制点密切相关。控制点指人们认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个人行为结果的控制程度。外控者认为,自己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控制,这种人缺乏自信心。内控者有强烈的自我信念,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活动的结果是努力的结果。娇宠儿童常具有外控特征;内控倾向的儿童,其父母更为和蔼、有教养,允 许孩子的独立性,更为民主和讲道理。关于家庭气氛与幼儿心理活动特点的关系,赖德克从六个方面进行的相关研究,发现:专制家庭和民主家庭:前者的儿童爱吵架,缺乏
8、合作精神,没有人缘,不会 体谅人,情绪不稳定,放肆,没有上进心,对奖罚漠不关心。后者的儿童有 人缘,体谅人,天真活泼,情绪稳定,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有上进心,不爱 吵架。自由度:自由度小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畏缩,人缘不好。惩罚严厉程度:严厉的家庭,儿童缺乏上进心,对别人意见麻木不仁,不会 体谅别人,优柔寡断。父母与孩子亲密程度:行为无显著差异。父母对孩子教育各自分担的责任:无显著差异。兄弟姐妹间亲密程度:其间很少嫉妒和吵架的孩子更安静,少竞争心,合作, 不撒野,老实,听父母的话,情绪稳定,不调皮捣蛋。14 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发生作用的原因: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个人自由选择,成员心
9、理认同感较高。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等,构成独特的亚文化 群体。同辈群体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性,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社交、安全、尊严、优 越感的满足中自然实现的。同辈群体中交往的对象是儿童社会比较的参照对象。5 学校 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 师、同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务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 化进程。学校文化教师威信和教师期望6 大众媒体电视网络媒体中的偶像崇拜1第三章 态度一、态度同行为的分离与一致(一)拉皮埃尔挑战 研究目的:种族歧视态度与种族歧视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现场研究:带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游历美国,仅有一家拒绝
10、接待,把其当成 是日本人。 问卷调查:6个月后,单问题和多问题。态度可预测行为的挑战威克尔研究内容 种族关系、工作满意度、课堂欺骗结论 态度更可能同外显行为没有关系或关系甚微推测总结 在个体内部有一个稳定的、潜在的态度,它既影响个体的言语表达,也影 响个体的行为。(二)态度与行为一致的证明1.民意测验 民意测验结果很准确,说明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态度,那么通过态度 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2.具体态度与具体行为的对应性总态度语言总的行为;具体态度语言具体行为;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越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三)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1.行为本身是否可以实施态度指向的目标与行为目标是否
11、一致情境是否制约态度行为的发生行为测量与态度测量在时间上是否同步2.态度本身的因素维度:强硬的,有深度卷入的,高外显度,居于个人态度系统和价值系统 核心价值的态度与行为有较高的一致性成分:认知与情感成分高度一致的态度可能预测行为二、 态度的测量瑟斯通量表李凯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投射测验内隐态度测验态度的实证测定瑟斯通量表瑟斯通(Thurstone,1929)量表是由其本人提出的“主观外显相等间距法” 量表。它认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态度是可以概念化并且被测量的。编制步骤:收集有关所测问题、事物的各种态度的表述语;11点评分;求出态度表述语在尺度11点上的累计评断次数;用作图法以50%为基准确定
12、每一态度表述语的量表值,再算出每一态度表述 语的Q值;用量表值和Q值筛选合适的语句;正式测量;计算被试得分;解释。三、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四、态度防卫与保护1、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卫策略 (1)笼统拒绝 (2)贬损来源 (3)歪曲信息 (4)论点辩驳(5)合理化作用及其他防御方式2、态度接种对青少年抵制同辈影响的作用五、态度改变的方法(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二)态度防卫的回避(三)参照群体引导(四)过度理由效应(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一)信息影响力的提升 态度改变努力需要尽可能选择高可信与高吸引力的传达者来提供有关信息。(二)
13、态度防卫的回避1、立场靠拢2、分散注意3、惠待(三)参照群体引导 个人对群体的认同、群体成员必须按照群体规定去做的社会压力、群体的权威性、以及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等,都会促使个人选择与群体一致的态度与行为。(四)过度理由效应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五)行为改变的态度改变作用1、诱导服从 当个体作出了与内心的态度不相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的话,个体就只能通过态度改变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扭转人们日常生活中顽固态度与行为的很好方法。第四章 社会认知一、总体印象的形成模式(
14、一)加法模式费希本(Fishbein,1964)人们的总印象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 特征越多, 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相反,一个人在消 极评价上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 为人们接纳。(二)平均模式安德森(Anderson,1978)有些人在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 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 体印象。二、 社会知觉偏差1.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一)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
15、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二)近因效应前提a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b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2. 二、晕轮效应*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 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根据科学依据),从个人的一种品质推断出其他 品质,是一种普遍倾向。是建立有关他人印象最迅速、最经济的途径。3. 三、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 实。罗森塔尔效应试验:学年初,告
16、诉小学老师根据可靠测验预测,他们班 级里有一些孩子将会有优异、惊人的成绩。实际上没有这个测验,是随机指 定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产生的关键步骤:Darley & Fazio,1980知觉者对目标人物抱有一种期望;知觉者按与期望一致的方式行动;目标人物解释知觉者的这一行动;目标人物用行动对知觉者做出反应;知觉者解释目标人物的行动与自己最初的期望相一致。4. 四、认知启发与社会知觉误差*认知启发(cognitive heuristics):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 于他人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 断最必要的信息的现象。它是人们经常快速、简便进行推理,
17、得出结论的决 策法则,很容易出现偏差。(一)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二)可用性启发哪些信息容易被回忆和联想,人们就倾向于根据哪些信息进行判断的现象。(三)调整性启发指先抓住某个锚定点,然后逐渐调整,最终得出结论的判断方法。5. 五、影响社会知觉偏差的其他因素(一)知觉者的情绪状况知觉者情绪状况,直接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与解释。(二)投射作用(相似假定)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 作用使人将自己具有的特征看成别人具有。1(三)内隐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格的独特见解体系。体系中个性品质相互联系,
18、其中某 个特征占重要位置,可据此进行推断(Kelly,1955) 。(四)对被知觉者的熟悉和个人情感卷入随着个人情感卷入的增加,人们信息选择和解释的客观性会下降,从而使人 们的印象判断精确性更差。三、印象管理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 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15 自我表现的原则1.角色获得2.相互支持3.学会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逢迎、恫吓、自我抬高、显示、恳求第五章 刻板印象1 刻板印象的概念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
19、ereotype)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2 偏见和歧视的概念 1)偏见(prejudice)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点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性态度。 2)歧视是指不平地看待和对待某个特定对象,其核心是将特定对象看得比自己低劣,并使自己的压迫、强制、剥夺对方的行动合理化,造成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平等。3 偏见和歧视的成因 社会化历程 认知因素 动机因素 社会分层4 减少偏见和歧视的方法 对抗刻板印象 平等接触 创造消除偏见的环境5 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用。 文化
20、背景的不同,西方国家的人倾向于用个体因素来解释事件,而亚洲国家的人多使用情境归因(王登峰、侯玉波,2004)。6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认知到的是同一个行为 ,行动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察者则会更多的把成功归因于情境。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行动者注意外在情境因素;而观察者则更关注行动者。 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拥有量不同,行动者了解自己的过去和本性,而观察者则较强调现实因素(此时此地)。7 自我服务偏差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当某个行为有
21、个体的自我卷入的时候,个体在归因过程中,会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即归因回朝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面倾斜。自我服务偏差往往随自我卷入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越深,自我服务的程度越高。 第六章 自我概念1、实际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普金斯实际自我 理想自我 应该自我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差异:抑郁实际应该自我差异:焦虑2 自我提高自我提高(self-promotion)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 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敬而不仅仅是被喜欢。与承认缺陷来强化能力可信性的类似做法是美化策略3 向下的社会比较 1)既定的自我价值目标落空时。向上比较,挫伤自尊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复习 2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