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高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效应(共11页).doc
《连锁高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效应(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锁高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效应(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连锁高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效应 摘要:本文以2003-2009年发生过财务重述的A股上市公司及于其拥有连锁高管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行为在连锁高管网络中是否具有传染效应。研究表明,财务重述公司处于“传染期”的连锁高管数目越多,其盈余管理行为越有可能通过连锁高管网络进行传染。同时还发现,在与重述企业连锁的非重述企业的连锁高管网络容易被“污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不良会计行为更容易在连锁高管网络间传播;当连锁高管是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成员时,会提高盈余管理行为通过连锁高管网络进行传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连锁高管 独立董事 监事会 盈余管理 传染效应 一、引言
2、 社会镶嵌理论认为经济人是在社会网络内的互动过程中做出决定的,个人行为和制度镶嵌在社会网络中(Granovetter,1985)。企业间的连锁网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网络,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任兵、区玉辉和彭维刚(2004)认为连锁董事是指一个企业的董事同时也是企业的董事,是企业因连锁董事而形成的企业间联系所构成的企业间网。毛成林、任兵(2005)研究发现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络是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国外研究提出上市公司的连锁董事不仅具有监督作用,而且还充当了公司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并提供专家建议(Ronen and Yaari,2010)。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企业间
3、的连锁网络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与绩效。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决策、投资决策、追溯期权的薪酬惯例、交易所牌价决策等企业行为都可以通过连锁董事网络进行传播(Cai and Sevilir,2009;Cohen et al.,2008;Bizjak et al.,2009;Rao,et al.,2000)。现有研究企业间连锁网络的文献一般都只限于连锁董事网络,很少有涉及监事会与管理层,本文把所研究的企业间的社会网络进行拓展延伸,重点研究“连锁高管网络”。 本文所指的“高管”包括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并参考已有文献对“连锁董事”的定义做出“连锁高管”的定义:若一个公司的
4、高管同时也在另一个公司任职,则称为“连锁高管”。本文结合中国的经济背景研究研究盈余管理这一会计行为在连锁高管网络间的传染性。与西方国家学者的研究范围及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把连锁网络的范围从连锁董事网络拓展到连锁高管网络,并重点关注企业的治理结构如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成员在连锁高管网络中的影响。本文旨在从以连锁高管为代表的社会网络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国企业公司治理与会计行为质量之间的关系及特点。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 )连锁高管网络与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效应 本文主要研究在中国的经济背景下,盈余管理行为是否会在上市公司的连锁高管网络间传染。本文以中国2003年至2009年间发生过财务重述的A股
5、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切入点。Chiu,Teoh和Tian(2013)的研究通过阅读财务重述的公司重述公告判断出这家公司开始进行盈余管理的第1年,认为从第1年到财务重述报告之日这段期间为“重述期”,并定义“重述期”的第1年为一家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操纵期”。Shi等(2011)的研究则表明,会计行为的传染效应在董事的连锁建立时起至连锁解散之间都是存在的。本文综合参考以上两篇论文的研究,把一家财务重述公司开始进行盈余管理的第1年到财务重述报告之日这段期间定义为“重述期”;同时考虑到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可能出现在最早的公开信息暴露之前,而盈余管理行一旦开始后很可能延续到下一年,本文把将“
6、重述期”的第1年设为T,将一家重述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操纵期”定义为T-1至T+1这3年,见图(1)。若把盈余管理行为比喻为病毒,本文认为,当重述公司处于“操纵期”时,其盈余管理行为最具传染性。正如病毒具有潜伏期,盈余管理行为也可能具有潜伏期,因此允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2年的潜伏期,即认为若一家重述公司在第t年处于“操纵期”且拥有连锁高管,那么连锁高管在第t年及接下来2年都可能充当“传播媒介”,及t至t+2年都属于重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期”见图(2)。由此进一步推断,重述公司与其他公司具有连锁高管,且连锁高管的任职期在“传染期”这段期间,那么与重述公司连锁的这家公司以后也很可能进行盈余
7、管理,并导致发生财务重述。Bijak等(2010)的研究表明企业往往会模仿与之有连锁董事的公司所做出的决策。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一个组织中个体往往倾向于遵循“社会惯常做法”即使他们知道这种“社会惯常做法”是不对的(Asch,1951)。因此本文认为具有连锁高管的公司之间会相互模仿其会计行为,即会计行为能通过连锁高管网络进行传染,且连锁高管的数目越多,证明企业间的网络链条越多,越有可能加强企业间相互模仿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若财务重述的公司在“传染期”拥有的连锁高管数目越多,盈余管理行为越有可能通过连锁高管传染,与之相连锁的企业在以后进行盈余管理并导致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
8、大 ( 二 )连锁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行为的传染效应 卢昌崇和陈仕华(2009)发现2008 年中国资本市场超过80%的上市公司有连锁董事,在连锁董事中,连锁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从2003 年至2009 年都在65%-70%。弱联结优势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特征相类似的个体之间易形成强联结发展起来,而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易形成弱联结。强联结所得到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冗余性”和“同质性”,而弱联结更容易充当跨越社会界限获取知识、信息等资源的桥梁,也更可能将某些群体内部的重要信息传递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其他个体。公司董事会成员一般分为成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内部董事大部分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日常工作中接触机
9、会多,互相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公司内的强联结关系,进行治理决策的时候,会出现信息同质化程度高和信息冗余的情况;而独立董事一般为高校教授、法律财会专家等独立的外部人士,与企业内部董事的信息交流相对较少,背景差异较大,且独立董事之间相互交集较少,因此内部董事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关系以及独立董事之间的关系属于董事网络的弱联结关系。如果独立董事兼任多家公司职位的时候,接触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多元化和差异化,从而能给公司董事会决策带来更多样化知识、信息和资源,容易充当企业之间的“桥梁”(Cai and Sevilir,2012)。根据结构洞理论,网络中的某个个体与某些个体建立直接联结,但与其他部分个体未发生直接联结
10、,就会形成有洞的结构网络,即所谓的“结构洞”(Burt,1992)。在关系稠密的网络中,每个行动者所能获得的信息都基本相同,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而在关系比较稀疏的网络中存在一些结构洞,处于结构洞地带的行动者能够得到处于结构洞两端的不同的关系稠密地带的信息,能够得到大量异质性信息,并有利于行动者利用这些差异化的信息取得先行优势或主导地位。在董事网络中,每个公司的非连锁董事与其它公司的董事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连锁董事的关系间接地交流,那么每个公司董事间不同的网络小群体就构成了整个上市公司董事网络的结构洞。连锁董事提高了整个上市公司董事网络信息的异质化和交流性。独立董事在连锁董事中占有主要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连锁 公司 盈余 管理 行为 传染 效应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