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语试题精选.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论语试题精选.ppt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高考高考(o ko)论语试题精选论语试题精选第一页,共20页。(一)阅读下面(一)阅读下面(xi mian)两段文字,完成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 (2011年高考浙江卷年高考浙江卷)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有耻且格。”(论语)(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
2、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分)孔子:孔子:_ 韩非子:韩非子:_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分)23.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或或“以德、礼治国以德、礼治国(zh u)”)/以法治国以法治国(zh u)24.孔子认为孔子认为“法治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
3、所以要“德治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gunl)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第1页/共20页第二页,共20页。(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xili)问题。(问题。(5分)分)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论语先进)先进)23. 材料反映材料反映 孔子的思想倾向。(孔子的思想倾向。(2
4、分)分)24. 你如何评价材料中反映的孔子的思想倾向。(你如何评价材料中反映的孔子的思想倾向。(3分)分)23. 反对反对(fndu)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统治阶级横征暴敛24.(1)孔子反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主张)孔子反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主张(zhzhng)减轻百姓负担,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减轻百姓负担,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2)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孔子认为诸侯富于大夫才符合)季氏是大夫,周公是诸侯,孔子认为诸侯富于大夫才符合“礼礼”。孔子生气,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孔子生气,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第2页/共20页第三页,共20页。(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5、(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题。(5分)分)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论语颜渊)颜渊) 孔子孔子(kn z)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
6、焉,今吾子又死焉。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夫子曰:“何为不去也?何为不去也?”曰:曰:“无苛政。无苛政。”夫子曰:夫子曰:“小子识之,小子识之, (此处省略(此处省略6个字)!个字)!”【注】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十分取一。舅:丈夫的父亲,公公。【注】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十分取一。舅:丈夫的父亲,公公。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分)分)24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孔子根据上面的材料,概括孔子(kn z)在国家财政分配方面的思想。(在国家财政分配方面的思想。(3分)分)23苛政猛于虎也。苛政猛于虎也。24藏富于民。孔子反对通过加重百姓税收
7、负担来使国家富裕。一味地加重百姓税收负担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在收成不好的年岁,国君更要平衡好国家用度和税收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稳定、人口增加,从而藏富于民。孔子反对通过加重百姓税收负担来使国家富裕。一味地加重百姓税收负担会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在收成不好的年岁,国君更要平衡好国家用度和税收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稳定、人口增加,从而(cng r)使国家富强、百姓富足。(使国家富强、百姓富足。(3分)分)式:同轼,这里式:同轼,这里(zhl)作动词,扶着轼。作动词,扶着轼。一:副词,实在,的确一:副词,实在,的确第3页/共20页第四页,共20页。(四)阅读下面的材
8、料,完成(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题(5分)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kn z)。孔子。孔子(kn z)对曰: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论语颜渊)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kn z)。孔子。孔子(kn z)对曰: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论语颜渊)颜渊)子张问政。子曰: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论语颜渊)颜渊)23阅读上述材料,说说孔子阅读上述材料,说说孔子(kn z)对三个人对三个人“问政问政”回答侧重点各在什么?(
9、回答侧重点各在什么?(2分)分)24请结合材料,简析孔子请结合材料,简析孔子(kn z)的为政观。(的为政观。(3分)分)23孔子回答齐景公问政,侧重孔子回答齐景公问政,侧重(czhng)于君臣有序。孔子回答季康子问政,侧重于君臣有序。孔子回答季康子问政,侧重(czhng)于正人先正己。孔子回答子张问政,侧重于正人先正己。孔子回答子张问政,侧重(czhng)身居官位的人要勤政爱民。身居官位的人要勤政爱民。(2分分)24为政以德是孔子为政观的核心思想,就是统治者要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为政以德是孔子为政观的核心思想,就是统治者要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
10、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道德教化的方式(fngsh)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使社会有序,臣民归于正道。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使社会有序,臣民归于正道。(3分分)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第4页/共20页第五页,共20页。克己复礼克己复礼(k j f l)第5页/共20页第六页,共20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定公问: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孔子(kn z)对曰: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kn z)。孔子。孔子(kn z)对曰:对
11、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论语)孟子告齐宣王曰: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孟子离娄下)离娄下)23. 请说明孔子请说明孔子(kn z)、孟子分别主张怎样的君臣关系。、孟子分别主张怎样的君臣关系。 (2分)分)24. 二者的君臣观对于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有何启发,请简要说明。(二者的君臣观对于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有何启发,请简要说明。(3分)分)23
12、孔子讲求君臣相处时都要遵循周礼,都要受到约束。但是孔子讲求君臣相处时都要遵循周礼,都要受到约束。但是“使、事使、事”说明君臣是有尊卑说明君臣是有尊卑(zn bi)之分的。之分的。(1分分) 孟子更加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孟子更加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1分)分)24上下级都有各自责任上下级都有各自责任(zrn)和义务;下级不能唯上级是从,要遵循制度的原则;上级与下级只是工作上的关系,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内容和义务;下级不能唯上级是从,要遵循制度的原则;上级与下级只是工作上的关系,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内容1点点1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1分)分)第6页/共20页第七
13、页,共20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材料一】子夏问孝,子曰:【材料一】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论语为政)为政)【材料二】有子曰【材料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材料三】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
14、【材料三】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天下皆以孝弟忠顺天下皆以孝弟忠顺(zhngshn)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弟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弟忠顺(zhngshn)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韩非子)23由材料一可知,孔子认为由材料一可知,孔子认为“孝孝”不只是,更应该不只是,更应该_。(。(2分)分)24评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所论及的两种不同的孝道观。评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所论及的两种不同的孝道观。(3分分)23物质物质(wzh)上的赡养上的赡养 精神上的敬重。(精神上的敬重。(
15、2分)分)24材料材料(cilio)二中有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悌的人不会作乱;材料二中有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悌的人不会作乱;材料(cilio)三中韩非子认为孝与忠难以统一,甚至孝悌有违忠顺。(三中韩非子认为孝与忠难以统一,甚至孝悌有违忠顺。(2分)有子和韩非子的观点都是出于维护统治秩序而言的,相比之下有子的观点更具积极意义。分)有子和韩非子的观点都是出于维护统治秩序而言的,相比之下有子的观点更具积极意义。(1分分)第7页/共20页第八页,共20页。(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2324题。(题。(5分)分) 子曰: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
16、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论语)墨子曰:墨子曰:“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墨子)23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分)分)24你更认同你更认同(rn tn)谁的看法?简述理由。(谁的看法?简述理由。(3分)分)23孔子认为应该守三年之丧(孔子认为应该守三年之丧(1分),墨子认为分),墨子认为“哀哀”是丧礼是丧礼(sngl)的根本(的根本(1分)。分)。2
17、4示例一:认同孔子的看法。孔子既看重示例一:认同孔子的看法。孔子既看重(knzhng)守三年之丧的形式,也看重守三年之丧的形式,也看重(knzhng)报答父母三年的怀抱养育之恩的内容。报答父母三年的怀抱养育之恩的内容。示例二:认同墨子的看法。墨子抓住了丧礼最本质的东西,注重内心感受;相对来说不太看重示例二:认同墨子的看法。墨子抓住了丧礼最本质的东西,注重内心感受;相对来说不太看重(knzhng)丧礼的形式,这也符合人之常情。(认同谁的看法都可以,能自圆其说即可,丧礼的形式,这也符合人之常情。(认同谁的看法都可以,能自圆其说即可,3分)分)第8页/共20页第九页,共20页。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
18、而为之第9页/共20页第十页,共20页。(一)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分)【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样卷】年浙江省考试说明样卷】(桀溺)曰:(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4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
19、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1)你认为)你认为(rnwi)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分)(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分)24.(1)(1分分)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kn z)的观点。(全都答对给的观点。(全都答对给1分。)分。)(2)(3分分) 赞成孔子的观点。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赞成孔子的观点。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gig)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人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论语 试题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