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PHC管桩评估报告(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应力PHC管桩评估报告(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PHC管桩评估报告(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建连云港至镇江客运专线铁路工程LZZQ-7标段工艺性试验监理评估报告(预应力PHC管桩施工)编制:审核:批准: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连镇铁路监理站二 年 月一、编制依据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TCR9603-2015)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5、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111-2006)(2009版)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
2、01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9、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1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GJ32TJ109-201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3-2008)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TB50202-2002) 13、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JGJ79-2012) 1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03)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6、DK225+398.068跨宁启铁路特大桥全桥设计图-(连镇施(桥)-01-06-01) 17、上海铁路局建设项目预应力混凝土
3、管桩施工管理暂行办法(上铁建发2009180号)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LZZQ-7标段管桩工艺试验定在跨宁启铁路特大桥。本标段跨宁启铁路特大桥起迄里程为:DK229+248.61DK245+291.17,标段全长16.043正线公里。拟建桥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中部地区,地貌单元为里下河冲湖积平原,沿线地貌单元单一,地势平坦开阔,地形略有起伏,区间地形地貌以农田为主,地势低平,耕地地面标高2.06.5m,地面整体呈北低南高走势,鱼塘、水沟、水渠散布其中。本标段跨宁启铁路特大桥727#-737#、742#-757#、818#-822#、834#-838
4、#、844#-849#桥墩基础采用桩径0.8m的预应力PHC管桩基础。本次管桩施工工艺性试验拟采用锤击法沉桩施工。本次试桩选择743-744号墩之间的空地上进行。试桩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2.2工程地质条件桥址范围内地形较平坦,地层主要为黏性土、粉土、砂性土。综合土工试验、孔内测试等多种成果综合确定岩土层力学参数,参见下表:DK229+248.61-DK236+486.44段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基本承载力(Kpa)钻孔桩桩周极限摩阻力fi(Kpa)岩石施工工程分级1素填土2杂填土3种植土21粉质黏土1504541粉土1303531淤泥质粉质粘土702511黏土1805522粉质黏土1505023粉
5、质黏土1103542粉土1403524粉质黏土1605511黏土2006521粉质黏土1604541粉土1403512黏土2106542粉土1403522粉质黏土1606013黏土2207051-4粉砂2005524粉质黏土1806052-4粉砂2005014黏土2406525粉质黏土1805553-4粉砂2005515黏土2207026粉质黏土1806554-4粉砂2004516黏土2206527粉质黏土2206555-4粉砂2006017黏土2206528粉质黏土2006518黏土220652.3水文地质特征(1)地表水:DK229+248.61DK236+486.44段场地附近存在的大型
6、地表水体为西侧距离约6km的邵伯湖及邵关自灌总渠。邵伯湖为河道型湖泊,具有引、排、蓄、航等综合利用功能。邵关自灌总渠为大型人工河道,勘察期间测得水面标高4.64m,水深约34m,水流流速约0.5m/s,总渠两侧堤顶标高6.56.8m,堤顶为水泥路,水渠周边地面标高约22.5m。(2)地下水:DK229+248.61DK236+486.44段桥址处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微承压水。第四纪地层中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21层、22层、23层粉质粘土层及41层、42层粉土中,测得稳定水位埋深范围值为0.302.50m。潜水水位受季节变化而变化,根据地区水温调查,潜水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在0.52.0m之间
7、,历史最高水位埋深建议按室外场地整平标高下0.50m考虑。潜水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补给,以自然蒸发及侧向渗流为主要排泄途径。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41层、42层粉土、51-4、52-4、53-4、54-4及55-4层粉砂层中,含水层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以侧向渗流为主要补给及排泄路径。(3)环境水土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判定:DK229+248.61DK236+486.44范围。在桥址采集的地下水送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后,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判定DK234+195DK235+652里程段地下水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1;其余位置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腐蚀性,地
8、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化学腐蚀性。氯盐作用等级无。外部环境变化易导致水体成分变化,施工时应加强对地下水侵蚀性的监测。三、试桩目的及位置3.1试桩目的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确定相应的参数:(1)通过试验,确定桩基工程各项设计、施工等参数,判定沉桩的可能性,机械型号的选用,并确定沉桩施工时停止送桩的标准(包括贯入度、最后1米击数、最后三次每阵贯入度等)。(2)确定管桩施工时的机械组合、人员配置及作业组织,保证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3)进行桩身质量检测,掌握桩体完整性,同时通过试桩过程中结合高应变动测法测试,获取相应的承载力。3.2试桩设计要求锤击法沉桩试桩桩径0.8m,试桩桩长39m,斜桩斜度10
9、:1。试桩管桩为PHC-AB型,桩径0.8m,壁厚13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管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成桩质量。达到设计深度后,要求桩位偏差:中间桩d/2且不大于250mm、外缘桩d/4,倾斜度:直桩1%、斜桩15%*tan。对施工完成的桩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如认为实际地质资料与设计资料不符或对某些桩的质量和承载力有疑问时,应采用静载试验或可靠的动力试验等其他有效方法进行检测。3.3试桩位置跨宁启铁路特大桥基础预应力PHC管桩共计398根,桩径均为0.8m。本次试桩选择743-744号墩之间的空地上进行,试桩数量为3根,其中斜桩2根,直桩1根,设计最大单桩承载力为30
10、39.6KN。单节管桩长度配置原则:根据设计要求与承台连接的最上节管桩原则上不短于15m;每根桩接头不超过3个;试桩桩长39m,配桩按39+3=42m进行配置。具体配置形式如下:1#试验桩:15m+14m+13m2#试验桩:15m+13m+14m3#试验桩:15m+15m+12m3.4试桩检测方法通过低应变反射波法检验桩身完整性,高应变动测法检测桩承载力,低应变检测采用ZBL-P810基桩动测仪进行检测。高应变检测频率:试桩检测1根直桩,工程桩按照单个工点不少于3根进行;低应变检测频率:试验桩全检,工程桩按总桩基根数的5%进行。四、执行国家、地方强制性条文及有关操作规范、验收标准等的情况,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PHC 评估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