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ame=按公司2012年《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最新排版样板(第二版)B(共14页).doc
《fname=按公司2012年《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最新排版样板(第二版)B(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name=按公司2012年《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最新排版样板(第二版)B(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篇 施工组织设计(标题1:较少采用,一般投标用)第1章 工程概况(标题2)1 工程概况(标题3 较少采用)1.1 工程位置及范围(标题4)珠光站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龙珠大道与龙珠二路交口处,场地北边为龙都花园,南边为龙辉花园。龙珠大道规划红线宽度为80.0米,双向6车道+2辅道,为城市交通主干道,车流量较大,龙珠二路规划红线宽度为40.0米,交通流量不大,道路两旁地下管线众多,埋设有污水管、雨水管、给水管、燃气管、电信及电力等管线。本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范围为珠光站第一标段(W1-W30;W87-W121)。基坑长度约188m,开挖深度为16.481
2、7.79m。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标题4)1.2.1 工程地质(标题5)1、地形地貌深圳地域从西部丘陵、台地地貌,经西南部临海区的海积平原,南部及东南部的冲洪积平原,到东部的台地地貌,地形变化大,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拟建深圳地铁7号线工程珠光站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龙珠大道与龙珠二路交口处,所在地区为冲洪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地面高程9.9411.30m。2、地质构造场地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加里东期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和燕山期花岗岩岩浆侵入作用,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残积层,上部主要为冲洪积的黏性土层和砂层,地表为人工素填土。本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勘察未发现断层,基岩中发育有构造节理,构造稳定性较好
3、。3、场地地层岩性概述本站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花岗岩残积层(Qel),下伏燕山期花岗岩(53),主要地层岩性概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素填土,冲洪积淤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黏土、中砂、粗砂、砾砂、圆砾,花岗岩残积砾质黏性土、砂质黏性土。(2)燕山期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微风化岩。4、岩土分层及其岩性特征根据岩土的时代成因及其工程特征,本场地的地层分为4层16亚层,每个岩土层描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按填土填料成份不同分为
4、1和3 2个亚层。1素填土:黄褐、褐红、棕红、红褐、灰白色,软塑坚硬,主要成份为黏性土,混砂砾,顶部0.30m多为路面砼,具中等压缩性。本站场地内普遍分布,厚2.008.50m,层底高程1.578.35m。3素填土:褐红、灰白色,密实,稍湿饱和,主要成份为碎石,粒径215cm,含量约占535%,局部夹水泥砼及粗砂,多为路床压实填土,呈透镜体分布,厚0.003.10m,层底高程3.097.49m。(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按照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可分为1淤泥、2淤泥质黏土、4黏土、5粉质黏土、9中砂、10粗砂、11砾砂和12圆砾8个亚层。1淤泥:灰黑色,流塑,具腥臭味,土质不均匀
5、,局部混砂。呈透镜体状,主要分布于DK4+425DK4+435段,厚03.30m,层顶高程4.85m,层顶深度5.20m。2淤泥质黏土:灰黑色、灰褐色,流塑可塑,具腥臭味,土质不均匀,局部混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里程DK4+315DK4+445段,厚0.002.70m,层顶高程6.076.95m,层顶埋深3.104.10m。4黏土:灰、褐红、灰黄、灰褐、黄褐、红褐色,可塑坚硬,局部混砂。呈透镜体状,主要分布于DK4+207DK4+310段,厚0.007.70m,层顶高程5.608.13m,层顶埋深2.705.20m。5粉质黏土:灰、黄、棕黄、灰褐、灰黄、褐红色,软塑坚硬,局部混砂。主要分布于DK
6、4+146DK4+280及DK4+280DK4+420段,厚0.908.30m,层顶高程-2.238.35m,层顶埋深2.0012.80 m。9中砂:灰黄色,稍密密实,饱和,混黏性土,局部夹卵石。呈透镜体分布,厚0.004.00m,层顶高程-2.355.15m,层顶埋深5.0012.70m。10粗砂:灰黄、褐黄、棕红、灰黑色、灰白色,松散密实,饱和,混黏性土。主要分布于DK4+155DK4+260及DK4+405DK4+448段,厚0.005.00m,层顶高程-0.433.37m,层顶埋深6.8011.30m。11砾砂:灰黄、棕黄、灰白、褐黄色,稍密密实,饱和,混黏性土,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和卵
7、石。本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厚0.0010.50m。层顶高程-2.236.69m,层顶埋深4.5012.40m。12圆砾:灰黄、灰白色,依据野外鉴别为稍密,饱和,混黏性土。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厚0.005.90m。层顶高程0.881.99m,层顶埋深8.609.30m。(3)残积层(Qel)由花岗岩风化残积形成,按照其大于2mm颗粒含量()可分为1砾质黏性土和2砂质黏性土2个亚层。1砾质黏性土:褐黄、黄褐、浅灰、棕红、灰黄色、褐红色,软塑坚硬,混砂。本场地范围内普遍分布,厚0.6015.70m,层顶高程-6.01-1.47m,层顶埋深12.2016.10m。2砂质黏性土:灰黄、棕黄色,软塑坚硬
8、,混砂。具中等压缩性,呈透镜体状,零星分布,厚0.0010.50m。层顶高程-6.51-2.20m,层顶埋深13.0016.70m。(4)燕山期花岗岩(53)黄褐、灰黑、灰色、棕红、褐红、夹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本次钻探揭露按风化程度可分为 1全风化花岗岩、2强风化花岗岩、3中等风化花岗岩和4微风化花岗岩4个亚层,分述如下:1全风化花岗岩:岩体呈土状及土夹砂砾状,局部夹碎块状,厚1.6014.80m,层顶高程-20.51-2.52m,层顶埋深12.7030.50m。2强风化花岗岩:岩体呈砂砾夹土状、碎块状,未风化矿物主要为石英,部分长石晶型尚存,局部夹中等
9、风化岩块,最大揭露厚度9.80m,场地广泛分布,层顶高程-24.43-4.19m,层顶埋深15.3034.70m。3中等风化花岗岩:岩体呈块状、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最大揭露厚度5.90m,全场地分布,层顶高程-28.63-6.72m,层顶埋深18.0038.70m。根据试验结果,岩石饱和抗压强度取值fm=45.1MPa,为较硬岩,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4微风化花岗岩:岩体呈长柱状,节理裂隙不发育,最大揭露厚度9.70m,部分钻孔揭露至该层,层顶高程-24.20-10.81m,层顶埋深22.0035.00m。根据试验结果,岩石饱和抗压强度取平均值fm=64.8MPa,为坚
10、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1.2.2 水文地质1、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及与地表水的关系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素填土、砂层、残积层和全风化岩中,砂层中地下水略具承压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花岗岩强风化层中等风化层中,略具承压性。本次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3.08.6m,水位高程1.447.78m,水位变幅为0.52.0m。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为由北向南。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和以径流方式流入河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及地表水的渗透。车站距大沙河较近,河岸及河床两侧均为浆砌片石,河床中心为填筑块石,地下水与大沙
11、河河水互补,存在水力联系。2、地下水的腐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按环境类型类评价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A类评价具中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在长期浸水和干湿交替两种情况下均具微腐蚀性。1.3 结构设计简介本工程围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系数为1.1。最大变形:水平位移应控制在0.25%H以内,且30mm。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侧墙组成复合式结构。围护结构应满足基坑稳定要求,不产生倾覆、滑移和局部失稳,基坑底土体的抗隆起和抗渗稳定性满足要求,支撑体系不失稳,围护结构构件不发生强度破坏。围护结构采用宽800mm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围护体系,基坑内排水。连续墙顶设1000
12、1000mm冠梁,冠梁顶标高以上采有240240mm砖砌体结构围护形式。地下连续墙最大设计嵌固深度为6.5m,连续墙分幅采用6m标准槽段长度,地下连续墙面局部凹凸不应大于100mm。1.4 施工条件简介珠光站位于龙珠大道和龙珠二路交口处,龙珠大道较为宽阔,红线宽为80米,现状为双向六车道,交通通畅。龙珠二路红线宽40米,现状为双向两车道。施工现场用地和施工现场主道路均由甲方提供。水、电方面均由甲方负责设置临水、临电接驳点,接驳点至工作面的临水临电线路由乙方负责。水源分两支干管布置,分别接至生活办公区和现场施工区。第2章 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2.1 施工重点及应对措施1、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达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fname 公司 2012 编写 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 最新 排版 样板 第二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