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历史与未来(共6页).doc
《会计准则的历史与未来(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准则的历史与未来(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会计准则的历史与未来摘 要:本文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以不同的标志性特征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研究了每个阶段会计的理论创新和与客观经济环境的紧密关系。新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和层面,新准则体系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并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和新思维,对财会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关键词:会计准则体系会计改革公允价值职业判断一、新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经济制度的安排,从本质上讲它应该是对最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和财富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应用价值上讲,会计准则的存在和发展又必须与当
2、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环境相适应,并要求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马克思早就对会计作出了最精辟的定义,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讲,过程的控制必须要面对现实并结合实际,脱离实际环境和客观条件的控制是不可能达到其控制目的的,然而,会计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安排和管理监督活动,其思想理念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对现实经济业务的解释,而不具有适度超前的思想总结和价值指引,那么,这种会计准则就不能对我国高速发展的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起到任何保障和促进作用。我国的会计改革从1993年开始至今已有十余年,其中历经曲折,而且某些问题也有所争议,但我们始终把持着改革的大方向和基本原则,那就是“
3、紧密联系实际,理念适度超前”。回顾我国会计改革发展历程,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3年至1998年。其主要标志是“两则”和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2001年。其主要标志是以我国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为代表的多项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公允价值的引入,资产重组、资产置换当期损益的确认以及“四项准备”的计提。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2006年。其主要标志是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同时财政部还颁布实施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4、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我国监管部门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废除,同时各项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收益不得确认为当期收益,而规定计人“资本公积”,并提出“八项准备”的计提方法。我国会计改革最重要的阶段应该是2006年以来,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第四个发展阶段,主要标志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其中除了对原有16个准则进行重大修改外,新增具体准则22个,并包括了相应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同时在2006年8月1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这充分表明我国的会计改革已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和较高的水平。通过对我国会计
5、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第一阶段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初级阶段,虽然当时我国已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但对实务工作来讲,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会计核算几乎全部是按照会计制度的具体规定进行,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等都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基本上是传统计划经济思想和方法的延续,会计管理和会计信息的价值管理和决策控制作用并没有有效地发挥。然而,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我国会计改革的初级阶段中,我国会计理论界的良好学术氛围已初步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会计理念和方法已开始引入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为我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从理论研究
6、和思想传播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特点日益明显,不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和监管成为会计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使命,而且中国会计如何与国际接轨,确保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也成为我国会计改革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当时资本市场的“琼民源”事件导致了我国第一部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颁布,而为了满足我国在海外和境外上市和以及购业务的要求,现金流量表准则也应运而生,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先后颁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并试图与国际接轨,全面推行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将各种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等的损益计入当期利润,使我国会计改革第二阶段的超前性特点非常明显。但事实证明
7、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完全效仿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会计管理模式是不适当的,而且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为了防止会计改革步子过快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保证会计信息在当时环境条件下的质量要求,维持我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管理层及时中止了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并要求将债务重组和资产置换所产生的损益不得计入当期利润,有效遏制了当时上市公司热衷于利用盈余管理创造虚假利润的势头,同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准备,对确保我国良好经济发展环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在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决策性改变,也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发展
8、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我国迫于环境的要求暂时放弃了公允价值的使用,但对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和应有的研究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许多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对公允价值概念和运用条件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这种理论研究和运用分析的广泛性,为后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能够顺利地重新使用国际上公认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的会计改革已进入健康发展的阶段,对我国会计改革进程的发展和判断更加理性,真正理解了会计改革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在坚持会计改革大政方针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战略思路,抛弃了过去一贯使用的“接轨”概念。因为管理层已清楚地认识到会计实际是一种经济
9、环境的产物,一方面,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要求决定了会计国际趋同的大势所向,我们要融入世界经济就必须走这条路;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必然会造就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会计系统,所以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始终坚持不懈的大方向,但必须认识到,趋同不等于相同,必须充分重视我国的环境因素,而且趋同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对于我国目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我国的环境基础尤其是企业诚信机制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现在就要求我国会计与国际趋同,可能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但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的会计改革提出了更高
10、的要求,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仍拘泥于按部就班的保守思路,会计不但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甚至会成为我国高速经济发展的一种障碍。不能再以落后为借口而拒绝先进的会计思想和方法,也不能以落后为借口来保护本应该改革的落后的会计制度和机制。如果等到外部条件都完全成熟再来实施新会计准则,这将使我们蒙受更大的损失和代价。当然也不能排除新准则的某些选择性较强的条款可能成为一些诚信不足的公司用来作为调控利润的手段,但这只能说明我们未来会计监管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起良好的会计诚信机制对于保障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将越来越重要。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新思维新会计准则体系制定的主要思路是参
11、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坚持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基于这个出发点,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了资产减值计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所得税会计、股权激励、投资性房地产、存货和资产处置、合并报表等方面的会计处理,在许多重大会计处理的理论上有一定创新,而且在核算方法也更加完善和合理。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给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在相应规范制约下的灵活应用以更大的空间,同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会计业务处理都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相当多的内容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解决具体的会计处理问题,如固定资产折旧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准则 历史 未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