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管理部(共21页).doc
《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管理部(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管理部(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4月专心-专注-专业本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在总结分析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旨在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享,为实现精准执法、有的放矢“双随机”监管监察、提升防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本规
2、划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二五”时期工作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引导企业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信息保障能力的提升。主要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已形成共识。“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背景下,各级监管监察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明显增强,信息化建设需求更加强烈。国家安全生产
3、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文件相继发布,大多数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围绕监管监察业务和日常行政,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一期)完成项目建设并验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一期)和矿井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等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实现立项,并启动项目建设。总局建立了政务信息报送、统计直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系统,总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和党建信息管理网上线运行。通过试点、示范与推广工作,推动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加强隐患
4、排查信息系统、行政执法系统建设。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和湖南等70%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了涵盖行政许可、监管执法、应急救援、隐患治理等业务的综合业务系统,山东、安徽、福建和四川等省在高危行业企业远程巡察与动态监管方面先行先试,积累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良好经验。3.公众服务能力与政务公开水平全面提高。全国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均建设了政府网站,通过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网上办事窗口,初步实现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标准、安全生产专家、安全生产许可等12类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印发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信息公开办法,以分类目录的形式依法、准确、及时和全面提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5、信息公开服务。通过微信、微博、微门户及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的应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告公文、安全知识、警示教育、信息检索等现代化便捷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单天访问量达到2万次以上,总局官方微博上线不久关注量即超过30万人。4.信息安全保障与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总局结合ITIL标准和ISO 20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各类IT资源的集中监控,各类管理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呈现,加强了对网络、应用、服务器、终端等的日常维护。按照信息安全保护的有关要求,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强化了以防攻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病毒防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地方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充分
6、利用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自身信息系统运维,初步缓解了部门自身在人员力量方面的不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深度仍然不足,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建设缺乏统筹,工作管理机制仍不健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基本上仍处于局部“各自为政”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边界模糊、职责不清晰和应用需求不明确导致政府投资浪费与重复建设。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差异,国家和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组织、协调与推动仍不到位。2.应用推进缓慢,业务痛点挖掘分析不深。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普遍关注
7、信息系统首次建设,改进完善及应用考核不同步,用户使用体验差,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短。数据思维不强,对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监察能力、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等业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仍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有些信息系统甚至成为了基层人员日常工作的包袱和累赘。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政热企冷”现象,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内生动力不足。除少数国有重点企业外,大多数生产经营单位在自身安全管理业务流程、作业环境安全监控、人员操作安全管控等方面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监控等信息系统应用与企业安全管理脱节,日常维护不足,甚至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仅仅成为
8、了迎接政府检查的“摆设”。4.标准规范滞后,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利用。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尚未建立全面统一的标准。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之间数据交换机制落后,信息系统开放性弱,造成信息上下流转不畅、左右衔接不强。数据重复报送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功效发挥。5.资金投入不足,保障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设计实施与维护经费尚未形成长效化保障机制。安全监管监察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仍然偏低,缺少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系统建成后运维管理跟不上。高新技术企业、科
9、研院所等社会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数字红利并未随着需求与规模的扩张得到有效释放。(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与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方法,是新时期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二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发展促进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职能持续转变,信息化应用和数据服务持续走向深入,为建立健康有序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
10、结构优化升级,将有效激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淘汰落后工业、技术、装备和产能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安全生产水平的大力提升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防范遏制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绿色发展。研究学习安全生产领域
11、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协调与集约发展。边建边用,以用促建。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同步开展,在应用中对建设成果持续改进完善,注重实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做到操作简单、好用管用。统一标准,共享开放。增强标准化意识,坚持工程项目实施与标准规范建设协调共进,以安全生产信息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依法依归对外开放。夯实基础,创新示范。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瞄准监管监察业务痛点,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勇于创新突破。(三)规划目标。到2020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网络基本全面覆盖,信息基础环境更加完善,安全
12、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大数据支撑更加有力,安全监管监察应用服务更加全面,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更加有效,“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基本格局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安全生产信息化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比例1执法业务网络信息化覆盖率100%2安全生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100%3国家级、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基地)视频互联覆盖率75%4省、市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门户网站建立率100%5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电子档案覆盖率90%6省、市、县级机构之间主要业务数据共享交换覆盖率90%7安全风险预警平台重点企业覆盖率80%8高危行业企业自建重大危险源监管
13、系统覆盖率80%9省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机构建立率100%三、主要任务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的要求,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信息化建设采用“五层两体系”的总体技术架构。其中,“五层”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和综合展现层;“两体系”为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简称“五层两体系”)根据总体框架,结合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形成2015-2020年期间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推进安全监管监察业务应用。1.全面开展“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加强国家、省、市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安全监管、职业卫生、公共服务、煤矿监察和
14、行政管理等类别应用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行政许可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推进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融合服务,传统终端与移动应用“一站式”网上办理。建立国家、省、市级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各类安全监管监察应用系统的整合,形成对内管理与对外服务的“一站式”集成环境。推进“智慧安监”,提升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水平。按照职权划分,进一步推进道路交通、城市运行、消防、建筑施工、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民用爆炸物品、电力、铁路交通、民航运输、农业机械等领域的行业监管信息化建设。2.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国家、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核心功能,
15、加强移动应急通信、图传与指挥调度装备的配备,开发和部署应急云服务。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港区等功能区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结合辖区安全生产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部署一批现场快速监测与分析设备,提升现场态势感知与分析能力。加强日常装备、物资和队伍等应急资源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探索区域性快速统筹调配和政企资源信息共享互助的应急机制。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和人机交互等技术,建设安全生产典型事故发生与处置的模拟仿真环境与信息系统,为日常应急演练提供信息化解决途径。加强与监管监察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前端整合改造。3.拓展安全生产宣传引导服务网上渠道。依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官方门户和热
16、线电话,建立安全监管监察政企、政民互动交流渠道,完善群众监督平台,促进安全文化网络传播。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建设,建设安全生产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新闻宣传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规范安全生产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实现国家、省级安全生产舆情收集、快速响应和分析研判。安全生产数据依法上网公开,信息便民惠民利民。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有关工作。(二)提升数据预警管控能力。1.规范安全生产数据资源采集。加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普查,深入梳理监管监察业务流程背后的各类数据资源,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信息化 应急 管理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