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技术方案(共24页).doc
《机房技术方案(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技术方案(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永川锦绣花园酒店机房工程技术方案有限公司第一章 机房建设技术要求第一节 计算机机房环境条件1.计算机机房环境条件1.1温湿度要求(见表2-1、表2-2) 开机时机房内的温度湿度要求 表2-1指标 级 别项目 A 级B 级C 级夏 季冬 季温 度22220215301035相对湿度456540703080温度变化率5h要不结露10h要不结露15h要不结露 停机时机房内的温度湿度要求 表2-2指标 级 别项目 A 级B 级C 级温 度535535540相对湿度40702080880温度变化率5h要不结露10h要不结露15h要不结露 当前大中型计算机房温湿度要求为:温度22
2、2,湿度505,温度变化率 2小时,湿度变化率25,不可结露。1.2洁净度要求(见表2-3) 机房含尘量表 表2-3指标 级 别项目 A 级B 级粒度(um)0.50.5个数(粒dm3)100018000注:A级相当于30万粒英尺3,(3.229106粒m3),B相当于50万粒英尺3(5.382106粒m3。1.3电磁干扰与噪声强度要求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机房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0dB(V),其它频率段待定。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主机房内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1.4静电泄漏电阻要求 主机房
3、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值为11051108之间。1.5新风量的要求 一般机房换气次数为30次/h-50次/h,为保持机房内洁净度,机房内应维持10Pa左右的正压值。1.6振动要求 振动也是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指标之一,在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1.7有害气体的要求 空气中有害气体如SO2、H2S、水蒸气等会导致计算机设备损坏或误操作,应严格控制其进入机房。在环境温度50C, 相对湿度40-70%条件下SO2、H2S的含量(mg/m3)应为:SO21;H2S0.1。可采取远离污染源、建全封闭机房等措施来达到要求。1.8照明要求 照明应分为主照明和应急
4、照明,其中主照明照度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低于200LX(勒克斯);对于大型机房,照度应为400600LX。第二节 机房安全要求 计算机机房应设置专用火灾报警器及无二次损害的灭火系统,应有防雷、接地系统,设置应急断电装置,还应有防静电屏蔽、安全保安等措施,如安装门禁系统、作电磁屏蔽建设等。21 消防系统2.1.1机房建设中应安装消防报警系统。感烟、感温探测器应布设到顶棚上、下及地板上、下。2.1.2大型机房应安装联动自动灭火系统,报警器与灭火系统联动,还可与供配电系统、风机、门禁和其它系统联动。灭火剂不能用水或其它有二次破坏性的物质。可用ZDZD气溶胶、FM200等灭火剂。2.2门禁
5、管理系统 对进出管制严格的机房,应设计安装门禁系统。门禁系统有磁卡式、感应式和指纹式门禁系统等,目前常用的为感应卡门禁系统。2.3集中监控系统 利用局域网络的通信手段,实时监控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 ,历史数据等,完成强大的系统联网等管理功能。对有这些要求的计算机机房应设计安装集中监控系统。2.4测漏系统 测漏系统主要针对容易发生水害的机房,如机房屋顶面漏水,空调设备冷凝漏水、暖气水管漏水、油管或发电机组漏油、门窗渗漏水等等。测漏系统控制器应能对泄漏信号进行检测,准确发出报警并显示泄漏地点。第二章 机房工程技术建议书本设计方案由以下内容组成:1.设计依据及原则1.1设计依据1.2方案设计
6、指导思想2.系统构成2.1专用供配电系统2.2接地系统2.3空调系统2.4防雷系统2.5抗静电系统2.6机房屏弊工程2.7机房环境装饰1. 设计依据及原则2. 1.1设计依据根据甲方提供的机房土建条件简图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证券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证监委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9361-881.2方案设计指导思想1.2.1系统设备停机的代价高昂,因此要求其
7、工作环境要保持高度可靠和精密,建设机房的首要目的就是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1.2.2计算机是人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发明的计算工具,如何发挥计算机的高效率工作,最终要由操作它的工作人员来决定,建设机房还要保证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较合适的工作环境。2系统构成2.1专用供配电系统2.1.1强电电源设计计算机房是现代化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综合系统,因其重要性,对于计算机房的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是非常高的。本设计方案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供电系统的设计。该方案电源系统按50KW设计,留一定的冗余量,为已后扩容作充分考虑。机房主进线独引进形成独立主回路,以免受大楼大功率用电设备
8、的影响,保证机房用电设备的稳定运行。主进线由用户引进下杆线。在机房设计两个配电柜一个为总配电柜,主要供UPS输入和机房其它市电用电设备使用;另一个为UPS专用配电柜,对机房内服务器、交换机、PC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供电。总电柜内设总开关,并设置转换装置,为双路供电或发电机组供电预留接口。下设UPS输入开关。UPS配电柜主要对服务器、机柜、机架、PC等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的供电。为防止设备用电时的相互干扰及用电时的安全性,因此主要设备采用一组设备一个开关控制。所有的回路均采用单回路单开关的形式供电。设备用线径均以设备用电的2-3倍设计。配电柜内所用空气开关、电器满足计算机系统的电压、电流的要求,所设
9、计的供电路数能提供主机和外部设备的使用,并考虑到设备的扩容。总配电柜中设计三个指示灯指示三相电源的开断。三个电压表和一个万能转换开关可随时检查三相电压的平衡情况,每相连接一个电流表,共三个电流表以检测工作时的各相电流及平衡状况。配电柜内还设置了应急总开关,当机房出现严重故障或火警时,可立即切断各主要设备的电源,配电柜内还设有保护地线和中性线母线各一根,且相互绝缘。根据国家对机房的标准要求,机房供电应为三相五线制,380220V,其中一线为保护接地(指大型设备的外壳接地,不锈钢、棚、壁、地、支架和电线金属管保护接地)。机房照明供电以及维修用电,由独立市电系统供电。本方案在机房内对机房应急照明、机
10、房空调及维修供电分别设计一个独立的市电回路供电。电源的总控制点设在配电柜内,以便于开关设备的统一管理及维护。2.1.3 电气线路的敷设。机房区域的主电源应由动力配电房总配电屏沿竖井桥架引进独立主回路。配电柜到各设备的电源线路均为暗敷设,主线布设通过金属桥架保护,到各设备的支线穿金属钢管布设,金属钢管与金属桥架之间的连接用锁母紧固,镀锌钢管的出入线口加绝缘护口保护电源线缆绝缘层被破坏。(1).机房内强电布线应严格与弱电分开,距离应隔30公分以上,且应有金属屏蔽和接地措施。机房区域全铺抗静电地板,机房内设备的电源线路,全部通过地板下敷设。本方案设计用金属桥架型支架安装布线。根据设备的用电情况桥架内
11、选用4mm2 或6mm2铜芯线作为电源线,接头处加转接盒并作镀锡处理。杜绝松脱或接触不良现象发生。桥架侧开圆孔,以铜芯线穿镀锌钢管布支线至特制金属接线盒接上插座作为电源输出端。桥架内布线按统一的顺序和色号,规则排布,便于检查和维修。地面上各段桥架、各段镀锌管的跨接线用接线铜鼻焊制的专用接地线相互连接成网状接至交流保护地。设计市电维修插座全部为翻板地插座。(2).天棚内线路采用铜芯线穿镀锌管敷设。分线处用8686金属接线盒分接,顶上所有金属管都用专用接地线网状连接,最后汇接至交流保护地。(3).钢管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两头做密封处理,建筑物内的孔洞也做密封处理,以达到防鼠的目的。2.1.4 机房U
12、PS电源插座设计机房内服务器、交换机等主要设备是整个系统的心脏部分,不能掉电。对它们供电的插座必须稳定可靠。本方案设计的UPS电源插座地板下五联插座,此插座可引至机柜直接对设备供电,以减少中间转接,更加安全可靠。也可在地板下使用。2.1.5照明系统设计由于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和操作人员在机房内工作时,精力十分集中。工作面的照明及稳定是提高工作效率,保护视力的重要保证。机房的主照度应达到300LX以上,辅助房间照度值不小于200LX。根据机房设计要求应设计独立照明系统,设计独立照明系统配电箱。平均每5平方米安装一套318瓦不锈钢光盘,能满足照度的要求。并设计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充电式应急灯
13、,当市电停电时,应急灯自动启动照明。2.1.6电气主材的选择配电柜的开关选择好与坏不但会影响开关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计算机设备的运行和使用,严重的还会损坏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因此配电柜内我们采用梅兰日兰开关(合资),它的使用寿命能达到万次以上,开关结构采用强制开闭结构的线圈弹簧,高导电率的端子板(耐热铜),耐熔敷性银锂合金接点,接点压力高,导电面积大,使得开闭接点松驰小,且实现了较高的导电容量和较长的使用寿命。可以保护设备的控制和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灯盘所用电气元件均为国产的产品,其特点是,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经久耐用。灯管采用飞利浦合资产品。机房的线路因对于线路抗干扰性和可靠性要求
14、较高,并且考虑到阻燃问题。设备的电源线均采用四川电缆厂生产的铜芯线缆,选用线径,均以设备用电的2-3倍设计。每个支点线径不小于4mm2。2.2接地系统设计根据机房接地的要求分为(1)、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2)、交流工作地;(3)、安全保护地(4)、防雷保护地。 计算机直流接地又称逻辑接地。 为了使计算机设备正常工作,机器的所有电子线路必须工作在一个稳定的基础电位上,就是零电位参考点,计算机系统的直流接地是数字电路或系统的基准电位。其要求不能受直接的电流电压干扰和间接的电磁干扰,且电阻越小越好,以免地电位波动,影响计算机设备正常工作。该方案采用接地专用地桩和连接扁钢做地极一组,利用中光低电阻接
15、地模块,使接地电阻小于欧姆,低电阻模块是高科技产品,性能稳定,能长期保持地网地可靠性。用16平方的铜芯作接地母线引至机房内。在机房内用铜带做等电位地网格地一组,作为计算机设备的直流地接地排。直流地网的建设位置及接地母线应与其它接地装置特别是防雷地极远离,距离应在15米以上。交流工作地即中性点接地,也称把使用交流电的设备作二次接地。由于中性点对地的杂散阻抗很大,接地电流很小,若中性点不接地,当一相触地,相应的保护装置不能迅速动作去切断电源,因而接地故障将长时间持续下去,这对人体和设备都是极不安全的。具体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利用原动力配电室的交流工作地接地母线,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交流设备,如打印机、机
16、柜的风机等其中性点用绝缘导线串联起来接到配电柜的中性线上,然后用接地母线将其接地。安全保护地就是把用电设备的外壳接地。以免设备外壳带电时,电流无处泻放,对设备和人体都是极其危险的。解决方案:通过三相五线制把原动力室的保护地线引至机房配电柜内,再接至各用电插座端。防雷保护地是雷电流的泻放通道。雷击的放电速度很快,雷电电流的变化也很剧烈。它可以在0.0001至0.00015秒内产生200到300千安的雷电流,可见其危害之大。雷电的破坏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雷,即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或设备上发生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等作用。二类是雷电的二次作用,通常称感应雷 ,即雷电产生的电磁效应和静电效应而对周围的设备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房 技术 方案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