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施工技术交底(共23页).docx
《水稳施工技术交底(共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施工技术交底(共23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合肥市蓬莱路跨派河桥工程项目部水稳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人交底时间复核人复核时间接收人姓名时间专心-专注-专业 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项目名称中铁十局蓬莱路项目第 页共 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合肥市蓬莱路跨派河桥工程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水稳施工交底日期年 月 日 技术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蓬莱路跨派河桥工程道路工程的施工。二 设计情况(一)道路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速度:主线80Km/h,辅道40Km/h 3、车道宽度标准:双向八车道,两侧考虑人非系统,全宽48m。道路标准横断面红线宽度64m。(二)车道横断面及要求 (1)云谷路至卫星路区段道路典型
2、断面道路宽64m,具体布置为人行道3.0m +非机动车道3.5m +绿化带2.0m +辅道机动车道7.5m(路缘带0.25m2+机动车道3.5m2)+侧分带2.0m +主线机动车道12.0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75m2+机动车道3.5m)+中央分隔带4m +主线机动车道12.0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75m2+机动车道3.5m)+侧分带2.0m+辅道机动车道7.5m(路缘带0.25m2+机动车道3.5m2)+绿化带2.0m +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0m。 (2)派河大道至灯塔路区段桥梁及两侧辅道断面两侧辅道布置均为:人行道3.0m +非机动车道3.5m +绿化带2
3、.0m +机动车道7.5m(路缘带0.25m2+机动车道3.5m2)。桥面布置为:护栏0.5m+机动车道15.5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5m2+机动车道3.75m2)+护栏0.5m+中分带3.0m+防撞护栏0.5m+机动车道15.5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5m2+机动车道3.75m2)+护栏0.5m,桥面总宽36m。 (3)南桥头高填土路基段道路断面道路宽72.5m,具体组成为人行道3.0m +非机动车道3.5m +绿化带2.0m +辅道机动车道7.5m(路缘带0.25m2+机动车道3.5m2)+安全带0.5m+主线断面36m+安全带0.5m+机动车道11.0m(路缘带0.
4、25m2+机动车道3.5m3)+绿化带2.0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0m。其中主线36m布置为:护栏0.5m +机动车道15.5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5m2+机动车道3.75m2)+中央分隔带4.0m+机动车道15.5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5m2+机动车道3.75m2)+护栏0.5m。 (4)灯塔路至芮祠路区段道路断面道路宽71m,具体布置为人行道3.0m +非机动车道3.5m +绿化带2.0m +辅道机动车道11.0m(路缘带0.25m2+机动车道3.5m3)+侧分带2.0m +主线机动车道12.0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75m2+机动车道3.5m
5、)+中央分隔带4m +主线机动车道12.0m(路缘带0.5m2+机动车道3.75m2+机动车道3.5m)+侧分带2.0m+辅道机动车道11.0m(路缘带0.25m2+机动车道3.5m3)+绿化带2.0m +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米。五、路基路面结构1、机动车道(1)主线机动车道总厚度74cm:4c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6cm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20C)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36cm厚4%-4.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厚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密实土基。主线辅道总厚度68cm:4cm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8cm粗粒式沥青混凝
6、土AC-25(C)36cm厚4%-4.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厚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路床。(3)桥下辅道总厚度68cm:4cm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18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8cm厚4.0%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厚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密实土基。非机动车道总厚度45cm: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18cm厚4.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8cm厚3%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密实土基。3、人行道 总厚度29cm:6cm厚人行道板砖3cm厚水泥砂浆10cm厚C
7、15水泥混凝土10cm厚度级配碎石密实土建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三)施工准备情况:1.选择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水泥和粗细集料,并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用于基层施工。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级),初凝时间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碎石:碎石为坚硬、耐磨、干净的无风化岩石轧制而成,颗粒具有棱角,形状接近立方体,每种集料不含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级配碎石按粒径19.5-31.5、粒径19.0-9.5、粒径19.0-4.75、和粒径0.075-4.75以下四种规格加工筛分出料,且每种集料分开存放;其压碎值30%,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集
8、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均做了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集料级配范围如下: 筛 孔(mm)31.5199.54.752.360.60.075通过筛孔百分率10068-8638-5822-3216-288-150-32.根据选用的水泥和碎石,验证了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本合同段采用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水泥:集料为3:100、4:100、4.5:100确定基层采用的配合比如下:1#料:2#料:3#料:4#料的比例为25:15:30:30,水泥用量3.0%、4.0、4.5%大干密度2.329g/ cm3,最佳含水量6.2%。(3%、4%水稳详见附件配合比验证试验报告)3.
9、下承层准备情况:(1)项目部将和监理组对路基施工单位交接的底基层进行了共同验收,底基层的宽度、中线偏位、横坡度、压实度和平整度。(2)如果天气干燥,施工前洒水车对底基层表面进行适量的洒水湿润,以便于基层与底基层的粘接。4.混合料拌和设备的试拌、试铺工作已完成,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四)测量放样:1.在需要施工的底基层上,每10米做出标记(曲线5米),打好导向控制桩。2.进行水平测量,并在两侧桩上根据基层顶面的设计高程和松铺系数确定基层的松铺厚度,挂好导向控制线。三 施工工艺原材料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下承层验收不合格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清理下承层,立模下承层洒水湿润打钢桩挂松铺线摊铺分阶段碾压检测
10、压实度、标高等养生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抽样检查合格试验段总结松铺系数及压实组合、遍数说明:水泥稳定碎石在拌和场集中拌和,自卸车运输至现场,由摊铺机摊铺;第一次20cm基层一层摊铺。3.1、具体施工方法1.清扫、洒水将下承层清扫干净,使其表面无浮土、薄层、贴补、杂物、积水,保持洁净,并洒水使之湿润,便于层与层之间的粘接。2.拌和(1)采用一台拌和站,拌缸长度不能小于3.2米,拌和前作好拌和机的调试和人员的准备工作。检查场内各种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1-2%。(2)开始拌料之后,及时取样检查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要求。进行正式拌料后,每1-2
11、小时抽检一次各料仓电子计量器是否准确、含水量是否变化。含水量要按施工当天的环境及时的调整,以使混合料满足现场的摊铺要求。(3)拌和机配有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混合料拌好后,存入储料斗,待料斗储满后,由料斗出料直接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以避免混合料离析。(4)试验室现场检测水泥剂量:按规范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取样,用滴定法检验,并与实际水泥用量校核;开始搅拌之后,取样检查是否符合设计配合比,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查其级配、含水量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运输(1)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运输车辆根据生产能力和运距确定,并有适当的富余,采用载重25T以上的
12、自卸车运输。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2)将已拌和的混合料及时运往铺筑现场,运输时车辆用蓬布覆盖,减少水分损失。当由于某种原因使得混合料不能在初凝时间内运到工地,或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完成最终时间超过3小时,予以废弃。4.摊铺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具有自动调平、夯实的功能,摊铺机的夯锤和熨平板的振捣频率均为4级。(1) 放样:挂好基准线,直线段每10m、曲线每5m设一基准线立桩,一侧摊铺机先行,摊铺机外侧用钢线和内侧用铝合金进行标高的控制,另一侧摊铺机后行,摊铺机外侧用钢线和内侧在已经摊铺好的路面上雪橇滑行进行标高的控制,确保施工基层表面的高程、平整度、横坡度满足规范要求。(2)基层混合料摊铺采用两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技术 交底 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