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潜山县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山县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潜山县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调转促”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潜山发展实际,制定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扣“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主题,围绕“撤县建市、财政翻番”目标,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和新型城镇化主战略,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每年办好一批实事、推进一批重点工程、干成几件大事,在践行新发展理念
2、中抢抓机遇、闯出新路,不断开创美好潜山建设新局面。2、主要目标。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普遍提升,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绿色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全面建成小康潜山。二、实施创新发展行动把创新摆上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构建产业新体系为抓手,科学定位园区主导产业,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系统创新,探索创新发展新模式,打造潜山经济“升级版”。1、积极构建创新型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首位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和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聚发展首位产业。围绕医药健康、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做好顶层顶级规划,争创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加快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运动装备、保健品和健康食品加工等医药健康类产业发展,打造医药健康“百亿产业、十亿企业”。聚焦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旅游强县为抓手,全力实施“345”工程,围绕沿潜水河横向、沿源黄路纵向、沿高速出入口环状三条旅游发展带,精心打造风景观光、休闲旅游、特色乡村、历史人文四大旅游板块,加快建设“五个一批”工程(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一批文化旅游新的业态、一批文
4、化旅游特色商品、一批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新增4A级景区5家以上,全县旅游总收入超百亿元,年接待游客量超千万人次。推动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机械机电、制刷两大工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安全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促进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整合提升。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品牌化运营的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的企业生态圈和复合式循环的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争创国家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2、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以扩大存量、
5、做优增量、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430”工程,选择30个重点企业、30个主导产品、30个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帮助解困30家企业。到2020年,规上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分别达300家和80家以上,力争10家左右企业挂牌上市。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进天柱山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上市目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链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到2020年,力争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达10家以上。3、加快建设创新型平台。围绕“一带两轴”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大“两区四园”产业承载主平台建设,县开发区重点发展医药
6、健康、机电装备和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建成省高新技术开发区;源潭开发区重点发展制刷产业,打造中国刷业之都;梅城园区重点发展机械机电、黄铺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和新型材料、余井重点发展电子及新能源、王河重点发展文体产品制造和农特产品深加工,4个乡镇园区新扩模3平方公里以上,税收突破1.5亿元,形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质效并升”的特色园区。县旅游度假区围绕“文化、养生”两大主题,加快游客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创意园、特色旅游街、大型实景演艺等配套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培育特色小镇,立足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优良
7、、人口集聚较多、通达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小镇,打造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区和经济新增长极。专栏一:实施创新发展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1、创新型产业。加强首位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成立一个组织、编制一套规划、出台一套政策、划定一块区域、组建一套班子,全力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单位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旅委会议事机制,探索“1+3+N”旅游综合管理模式,确立潜山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常态化开展“最美乡村在潜山”系列旅游活动。2、创新型企业。重点推进卫康医药园二期、正威新材料产业园、世界园艺博览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建成投产高端汽车轮毂、奥力欣、美达威等项目。加快天柱山旅游公司改革改制和上
8、市进程,新增3A级以上景区2家。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新增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10家、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以上。4、强化创新型要素保障。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引进高校或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潜建立分院、分所或研究中心,争取建设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试验室,打造研发平台,配套产业链。支持企业创新创优创牌,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培育一批名企、名牌、名家和新潜商。围绕质量强县建设,制定源潭刷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打造工业产品及农特产品品牌。发挥职教中心优势,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务实合作,满足技能人才需要。妥善解决高层次
9、人才医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力争到2020年,引进省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0个,积极打造一流创业创新团队。3、创新型平台。县开发区建成八一路北延线、彭岭路双延线,启动新扩区起步区建设。统筹推进源潭、梅城、黄铺、余井、王河园区产业集聚、差异化发展。完成度假区总体规划修编,推进汽车露营地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天柱山环山公路和后山索道,推进天柱山入口服务区建设,继续实施“铸美靓牌”专项行动,培育打造1个以上旅游特色小镇。4、创新型要素。充分利用国家对贫困县IPO上市“绿色通道”,出台支持政策,加快华业香料主板上市和卫康制药股改上市进程,推进天柱山上市和恒利科技、环美刷业等企业“新
10、三板”挂牌,引进一批外地企业来潜上市。围绕“房票制”等征迁模式,在调研基础上出台县城规划区内统一的征迁政策。依法推进汇丰公司债权清收处置,组建运营国有融资担保公司,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培育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高学历专业人才。三、实施协调发展行动坚持协调发展,以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为示范,推进多规合一,着力打造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丽新潜山。1、全面打造山水田园城市。以“撤县建市”为引领,推进县城扩模发展,配套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推进城市提质扩模。推动“山、水、城”融合发展,改造提升老
11、城区,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和河西新区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铁片区和二中片区,推进潘铺集镇融入县城发展,力争到2020年,县城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畅通城市交通网络。完成城区骨干路网建设和黑色化改造,建成县城至高铁站快速通道,加快城南新区路网建设,完善县城北部彭岭区域路网,打通皖山路、彭岭路等,加快城区“断头路”建设。拓改桃园南路瓶颈段,连通兜儿寺大桥,建设城区慢行交通系统。探索开展“小街区规制”试点,打造融商贸、旅游、文化、餐饮、休闲于一体“小而靓”的特色街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特色风貌设计,彰显城市文化。践行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等发展新理念,统筹项目安排和工程建设。实施增绿、添亮、活水、融
12、文提升工程,突出排、蓄、调、净、景一体化功能,建成二乔公园、雪湖公园、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以“四馆一场”为主体的文化公园,推进县医院新区和生态停车场、公共广场和地下管廊规划建设,完成皖国西路易涝区域综合治理、老城区雨污分流及污水管网建设,打造智慧城市,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实现“撤县建市”。2、加快建设特色风情小镇。抢抓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机遇,突出“一乡一特色、一镇一风情”,分类打造有历史遗存、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主导产业的风情小镇。推进源潭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黄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余井县城北部卫星城镇建设。力争2年内完成所有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改造,道路、电力、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
13、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亮化、绿化、美化进一步提升,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全县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1个百分点以上,打造梅城、源潭等财政收入“亿元乡镇”。3、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瞄准“省中心村争片区第一和全省先进、县精品村打造全国示范典型”目标,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持续打造环天柱山4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和一批美丽公路、美丽河流、美丽田园、美丽林业,建设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集群,建立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到2018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
14、整治县域全覆盖。推动产村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建设美丽乡村”向“发展美丽经济”转变,建成中国美丽乡村示范区。专栏二:实施协调发展行动2017年工作要点1、山水田园城市。开展城南新区、新二中片区城市风貌设计,建成晴川路、莲花路一期,完成城市外环路和皖潜大道、舒州大道及天柱山路山门至舒州大道段黑色化改造。建设文化公园、皖水水厂、潜水六公堤拦河堰等重点工程,启动雪湖公园前期工作,规划二乔公园二期工程,有序推进潜水河“绿道银滩”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推进西门入口整治和老旧小区改造,建成2个生态停车场。2、特色风情小镇。完成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治脏、治乱、治污,实现乡镇政府驻地整治全
15、覆盖。依托乡镇产业园区、历史文脉、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打造3个以上特色风情小镇。3、美丽乡村建设。建成30个左右省、市、县中心村,完成10个左右自然村庄整治,重点打造10个左右美丽乡村中心村和水吼、官庄、黄铺等特色美丽乡村片区。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实施项目促进工程,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培育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1、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实施“蓝天”工程,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巩固燃煤小锅炉整治成果,继续推进黄标车整治,强化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严禁秸秆焚烧,全面改善大气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潜山县 发展 行动计划 2017 实施方案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