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与上海转型发展(共13页).doc
《“十二五”规划与上海转型发展(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规划与上海转型发展(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十二五”规划与上海转型发展 编者按: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论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今天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上海“十二五”规划纲要进行解读分析,希望能让广大市民深入理解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涵,了解未来五年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而共同推动规划的落实。 增强服务经济加快产业融合 陈宪 上海的“十二五”规划,根据国家对上海的战略定位和要求,明确了“两个基本建成”(即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规划制定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发展的主要目标,首
2、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并提出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左右的量化目标。这就意味着,在“十二五”的五年中,以服务业、服务贸易与投资和服务消费等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将在上海得到持续较快的增长,并由此推动上海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规划在主要目标中还指出,“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服务功能全面增强,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初步形成,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文化更加繁荣、更具魅力。”这里的城市服务功能和“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是建立在包括金融、航运等现代服
3、务业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城市的信息化和交通体系,则构成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上海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就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健全和完善;作为支撑城市文化发展的文化产业,将是后服务业社会的主导产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规划要求“按照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方向,着力推进高端化、集约化、服务化发展,促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这里,出现了三个关键的概念和提法:服务化、产业融合和新型产业体系,值得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服
4、务化和产业融合是现代社会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也是理解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概念。与工业革命引发工业化一样,服务革命同样带来了现在被称为服务化的社会进化过程。服务化的需求首先来自制造业。服务化的需求不同于服务的需求,后者主要是指来自消费者的需求。如果把制造业服务划分为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两个层面的话,产出服务化更为接近服务化的内涵。 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的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改变了原有产品或产业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新构造产业体系。产业融合不仅意味着传统产业走向模糊化和经济服务化的一种趋势,而且代表
5、着产业间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的建立,以及更大的复合经济效应的出现。产业融合既包括信息技术对不同产业的渗透、嵌入和提升,也包括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综观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的历史,产业体系的内在构造发生了深刻的演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引导的产业分化与融合,改变了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在原有产业体系分类的基础上,被称之为“2.5产业”即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标志着以服务化和产业融合为重要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服务化与产业融合将影响产业间的平衡关系,改变资金、人才、信息、物资等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有可能使产业结构演进次序或演进规律发生新的变化,从而演化出新型产业体系。
6、必须看到,制造业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是一国经济实力的体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是从工业化起步,历经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后逐步向服务经济转型,尽管制造业的比重日益下降,但其绝对值、科技含量及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并未降低。对于大国经济而言,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未结束,制造业的实力还不够雄厚,而缺乏创新与创造的制造业,不足以支撑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经济。当前,世界分工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中国要实现产业链上的跃升,从“中国加工”、“中国制造”跨越到“中国创造”、“中国服务”,同发达国家在服务领域竞争,绝非朝夕之事。另外,无论从一国内部,还是
7、从全球一体化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可以延伸、拓展和重组,但不能断裂,也就是说,产业链必须完整,制造业必然要占据一定的比重,虚拟经济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否则,经济将处于动态不稳定中,其抗风险性将大为降低。因此,当前以服务化为核心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并不是以服务业取代制造业,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与互动,服务要素对制造环节的嵌入和提升,实现“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通过推进服务化,实现产业链上的能级跃升、价值增值以及增长质量的提高。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建设“四个中心”提升城市功能 杨建文 上海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这既是
8、上海在服务全国背景下所寻求到的一条发展道路,也是国家战略所赋予上海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更是上海城市功能建设的一个基本方向。 “四个中心”建设的历史进程 从19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这段时期里,上海紧紧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先后建成了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所、黄金和钻石交易所等10大要素市场,为上海形成真正意义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微观基础,并拉开了上海服务全国的序幕。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时期恰逢全球制造产业大规模转移,上海因其在金融业和要素市场上率先发展,迅速地提升了自身动员、组织、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吸引了大量制造业外资,在促进自身制造业大发展的同时,实现了“
9、退二进三”的产业升级目标。不仅如此,上海也通过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和技术外溢,有力地带动了长三角区域和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此期间,伴随着全球制造业快速东移,客观上对上海提升航运能力提出了要求,也正是因此,上海又在“三个中心”的基础上加入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提法。至此,“四个中心”框架基本形成,在这一体系中,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带来了上海人流、物流的发展,反过来又拉动了资金流、信息流的涌动,所有这些“流”汇集在一起,共同助推着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日益成型。 “四个中心”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打破了全球经济的平衡格局,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10、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但必须看到的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培育、发展与扩张,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在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处在经济转型的战略性阶段,其核心的内容则是由原来的依赖于外部市场转向依赖于国内市场,让内需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稳定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同时,内需市场的完善与发展,也是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市场保障与必然结果。内需与民生将共同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关键着力点。正是在此全新的经济形势与发展环境之下,上海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也必须适应战略转型的需要,着力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质量的提
11、升。具体的表现是,上海以往依赖低端要素(如低劳力成本、廉价土地和环境)驱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必须转变为依赖于创新和庞大国内市场需求来驱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以战略转型为主轴的国家战略目标仍然需要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建设,真正成为沟通国内外和服务国内的重要途径与平台。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内涵则必须在适应内需战略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充实,“四个中心”建设要体现新时期战略转型的特点,在服务内需、服务民生中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找到“四个中心”与服务全国的新结合点。 “四个中心”建设的新征程 对上海来讲,“十二五”时期是“四个中心”建设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上海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创新发展
12、内涵,转变发展思路。具体来讲,主要涉及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要求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既要向外开拓,放眼全球,进一步推进“四个中心”的国际化进程;又要向内开发,服务国内,满足内需拉动转型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十二五”时期,上海一方面要抓住战略机遇,提高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开放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建设与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与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对全国经济的服务功能,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在相关经济腹地的枢纽服务功能,实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相互融通的贸易发展新格局。向外与向内的协调发展是“十二五”
13、时期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而其中重心在后者,服务全国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根本落脚点。 第二个环节要求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既要为经济,也要为民生,经济发展与服务民生在“四个中心”建设中也要形成互动。民生的根本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最终表现为内需市场的启动与经济发展的转型。金融中心建设突出对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加快对保障性与消费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贸易中心建设要通过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消费潮流,完善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在全国内需转型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功能作用。 综合来看,全方位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是“四个中心”建设的应有要义,中心建设既要带动周边、服务
14、全国,也要在全局功能定位中发展自身。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优化资源环境实现绿色转型 诸大建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系统性地转入绿色发展的阶段。与国家的发展转型相对应,上海的“十二五”规划针对上海实际提出了有系统性的资源环境管理战略与行动,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创新与转型提供了有发展前景的路线图。对此谈两点看法。 一是上海“十二五”形成了由四大战略组成的系统性很强的绿色治理框架与指标体系。从物质流的角度看,上海的资源环境管理应该包括城市输入端的能源资源管理、输出端的污染排放控制以及作为城市发展基底的生态基础建设等。上海的“十二五”规划围绕以上方面
15、建立了包括能源减碳战略、资源节约战略、污染控制战略、生态建设战略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绿色治理框架。如此系统性和高强度地进行绿色规划,用以指导上海未来的绿色发展,这在以前的综合规划编制与研究中是不多见的。特别是,上海的绿色治理规划,在提出有针对性的行动领域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高质量完成甚至超越国家要求的管理指标或控制指标。 为实现资源环境管理目标,上海的节能环保投入将从以前占GDP比重的3%增加到4-5%。考虑到“十二五”期间,上海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城市空间仍然在高强度地增长,如果能够实现以上这些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对脱钩或绝对脱钩意义的指标,可以说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有显著的绿色发展特征的。
16、 二是上海需要通过运用资源环境天花板促进整个城市的绿色创新与转型。一般来说,对于城市中的资源环境管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战略。传统的态度是停留在资源环境领域谈论被动性的治理工作,经济社会增长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绿色创新与转型,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管理只是西瓜皮上的一层绿色。更新的思路则是让资源环境管理的目标作为具有约束性的天花板,倒逼经济社会发展在资源环境容量允许的限度内展开并且进行优化。这样做的话,既能够高效率地实现资源环境管理的控制目标,同时可以更积极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与转型。如果认识到制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日益来自资源环境容量的限制,那么上海“十二五”创新与转型的关键就是绿色导向
17、的创新与转型。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用资源环境天花板倒逼经济社会模式转型的思想,需要用三类管理指标从三个方面推进上海未来的绿色发展: 从当前看,要运用资源生产率指标提高上海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效率。在以资源环境容量为天花板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的进程中,要像重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那样,重视用单位工业土地的产出、单位能源的产出(其倒数就是单位经济的能源消耗强度)等资源生产率指标作为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的促进手段。例如在产业结构上,要按照资源生产率的高低来淘汰劣势产业、扶植均势产业、引进优势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工业土地产出要达到每平方公里70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目标。可以展望,如果能够以每3-5
18、年为一个时间区间,按照资源生产率的高低,在产业之间和产业之内进行有强度的结构性置换,那么经过连续10年几个行动计划的努力,到2020年上海的发展就有可能形成资源生产率高、经济产出好、同时兼顾劳动就业的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上海的城市空间实现腾龙换鸟式的更新。 从中期看,要运用资源环境总量指标促进上海产业与城市的绿色转型。虽然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提高城市发展的资源生产率,但是研究表明,技术效率的提高经常被经济社会的物质规模扩大所抵消。上海实现绿色转型的要害在于控制城市增长的自然资源规模与污染排放总量,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具体地说,政府在推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二 规划 上海 转型 发展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