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41-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人教版(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41-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人教版(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课时作业41-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人教版(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41 综合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人教版1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BCD解析: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废酸液和废碱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再排放。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答案:D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A项,导管应“长进短出”。C项,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
2、瓶支管口在同一水平线上。D项,由于白磷的着火点远低于红磷,二者位置应对调。答案:B3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ACCOCO2Na2CO3BCuCu(NO3)2溶液Cu(OH)2CFeFe2O3Fe2(SO4)3溶液DCaOCa(OH)2溶液NaOH溶液解析:A项中的碳在空气中燃烧,无法控制只产生CO,而且操作麻烦,况且NaOH的价格比Na2CO3要贵,所以A的方案是不符合要求的;B项中AgNO3价格昂贵,不符合经济上合理;C项中铁燃烧的产物是Fe3O4;D项中由生石灰制备价格较高的NaOH,中间利用了水和Na2CO3,所以这个设计方案符
3、合题目要求。答案:D4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设计。NaOH溶液与CO2反应,会使该装置右端试管内压强减小,A项对;二氧化锰能够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可以用于制取氧气,且氧气难溶于水,能用排水法收集,B项对;如果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推活塞时,长颈漏斗末端会形成一段水柱,C项对;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该装置中阳极产生的氯气会逸出,D项错。答案:D5(2012潮州模拟)“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B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C检验某氯代烷烃中含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加硝
4、酸银溶液检验D确认某溶液中含有SO时,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检验解析:A项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硫酸酸化,不能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能把盐酸氧化;B项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会把Fe2氧化;C项检验某氯代烷烃中含氯元素,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检验,加入硫酸酸化,带入硫酸根离子干扰氯离子检验;D项正确。答案:D6(2012黄冈模拟)根据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解析:A项,BaSO3能被HNO3氧化成BaSO4;B项,加入CuSO4后有铜生成,能构成原电池;C项,挥发性的酸溶液都有此现象;只有D项正确。答案:D7(2011安徽高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
5、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解析:A项中过量的铁粉会与生成的Fe3反应,生成Fe2,加入KSCN溶液不会呈红色;B项中AgI比AgCl更难溶,向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不会有白色沉淀出现;C项中Al遇浓硝酸时发生钝化,Al与稀硝酸发生反应;浓氨水呈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6、,D项正确。答案:D8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是一种性质稳定、外观为白色的轻质粉末。它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某同学利用等质量同种石灰石制轻质碳酸钙,设计甲、乙两条路线(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每一步完全反应)。关于两种方案制得的轻质碳酸钙质量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方案制得的轻质碳酸钙的质量相等B甲方案制得的轻质碳酸钙是乙的2倍C乙方案制得的轻质碳酸钙是甲的2倍D无法判断解析:甲方案的有关化学反应:CaCO3CaOCO2,CO2C2CO,3COFe2O32Fe3CO2,Ca(OH)2CO2=CaCO3H2O;乙方案的有关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CaCl2Na2CO
7、3=CaCO32NaCl,由上述方程式比例关系可得甲方案制得的轻质碳酸钙是乙的2倍。答案:B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KI淀粉溶液,则C中溶液呈蓝色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氯化铝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溶解D若A为浓硫酸,B为亚硫酸钠,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退色解析:NH3H2O为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项中得到的气体为氯气,可氧化I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B项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得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得到碳
8、酸钙沉淀,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沉淀溶解。D项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使品红退色。答案:C10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O3溶液已经变质B除去Mg(OH)2浊液中的Ca(OH)2,可加入足量Mg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C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验证淀粉已水解D中和滴定时滴定管、锥形瓶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解析:A项中既使Na2SO3不变质,也会被HNO3氧化生成Na2SO4,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A项中说法错;C项中应先加NaOH中和硫酸,才能使产物中
9、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进行验证,C项错;D项中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大,D项错;B项中微溶的Ca(OH)2会与MgCl2反应生成难溶的Mg(OH)2,过滤后得较纯的Mg(OH)2。答案:B11已知稀溴水和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呈黄色的物质是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使溶液呈黄色的物质是_。(2)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_(填“甲”或“乙”),为了验证你的判断的正确性,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可用试剂,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请将选用的试剂代号及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复习 课时 作业 41 综合 实验 方案 设计 评价 人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