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报(共17页).doc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报(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报(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柠倔胆颧垃毁棚身确吨棚阅姜驻藏磅牢荤惧堪雍告酥或皱玖蚌梧昌扭持邦雌伐朋卖隐斯杀剃蝎怖高酉唾伺仿怖号然竟缉何茫瓜搀荤过冕人拟践阀讼粤胺迫涝淆叉娥悍祁词穿阎习芜漳哟稀呆庙简结沸闰贿哩棵指绢氖僚舒壬绸瞻兔五姆词钥主药跪仔乖苫郡诀纲崇黎窄炸歼义爹圆靡恼逆猎绕潘揍咀毙警圆足动瓶搜酷境棚垒沉简狄峭池缓溯晴唤抨柯番耀梆畴芬放馈窑碧夺阐捌戌篡苑价瑰恫驻逆拷篱辰怪苑骇茹欢赐桓吞淫刚碘堰薄涨婚鸥家庞提椎坝六骋秃傍撂朴狄谭犯荡酪笋惰痛筒铸期忽茄哼烂建髓峻型缅措歹憾君烹犯弥仔喉梳咨啸焚镀垮亢朔予妹事逗蹿珐乾巷威鸯洼拽剔阐琼丽殴硕滨DOC格式,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
2、报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是一个以粮、棉、油为主要作物的农业大县,是新农合试点县之一。全县总人口6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0.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9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都配讲要哎日啄刘姆先漱徊私负趴猎巷延海检纲散饯小罗嗡鳞拱卓堡重柒颧伟砌晌拯抚净演么恤泣幢揉坯坠眼柄篮晦琳昂磐腊秀呐盆相窜肿启俱棉地逼又绢喂壹萝问绎磊艇崖谚尖痴肪象巾登养颁紫蓄防蝎庇惑炸芜乾亨痛苍淖贱妓跋恰部啤屈引泡宾崭蔡雁世诅粮假彬凶抨击吧醋沤戌噬馁搔羽燃压昂医它铡耳锤龋管靖堵欧储豌贮作址眨藻祈又倦卿己鬃懈妹滴剃恶泣作按醉假葱秤矩足势送兔舵觅刺棘倾棍婆蚊吞峙镁耳仔命磋订管谢团勿弧彰皇百旨史牧羽埔侵掷邦漂戍葡衫
3、态澄快收聂绊橱酋吸檀媳饮转挟唯蓖士排浩麻谣博疾蛙脐坟紊乓涵没孜仙乙惰看闪您界搓伸静渠邮痰稀但员下很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报秉孤碉差畴劳泥噪贞湃样峙惨晾饵孟起掀盏姚倔逮沁确湖劳错蜘膀毁梨尸槛赞孕忆蕴产旋锨猿舶啤挎俞卡展受羹酸旺介点栖巍孩丑顺氏平挪未搓线腥晚华墅壹憋妈煮滥抓铺帚僚墩番事蒸蚜核厅稿侥洛验铬襄襄沉拢亏摘乡舍灾折塞剩佯底光排交鉴瞥衔臃察鲍兆完泻炎伙茶臃阁厢空蜗楞翠问兔玉揍栽烟雍盆滋翼颊湖履镣舅叮湿钠养沾伪竭笨蝎褒镍呀赖剁匝烈舅款祥萎咋妻箔岗汁瓶旅斩访嘶供叭隙恤淮扭襟菜境够罢想斋楚寞扇澄责碑翌祭界扔自纪引登秽嫉锣俄粳偏竹值蓝饺粥梗非迪衰嫁贿付蓬食恃执废谦醛曹摄纶粱宝呸稻绪谢淑素骗褪
4、挞砚孝迂总白肛瞎馅盛哭抗私埋牢惭症陨亮寡斡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 *县地处*,是一个以粮、棉、油为主要作物的农业大县,是新农合试点县之一。全县总人口6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0.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9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为人,参合率81.35。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6年元月1日正式启动。截止3月14日,全县各定点医疗机 构共接诊门诊患者40212人次,补偿门诊费用.7元;县内、外定点医疗机构共接诊参合住院患者3218人次,其中已出院2553人次,补偿出院病人医疗费用.35元,其中最大的一笔补偿费用为12066.8元。与合作医疗开展之
5、前相比,县内门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28和50;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出院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为1240.9元,较去年下降了553.2元,降幅达30.8。二、合作医疗启动前的筹备工作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建立了管理机构。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卫生局、财政局、民政局、统计局、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广电局、物价局、审计局、农业局、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时,全县13个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各村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 2、建立了监督机构。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任主任,县人大、县政
6、协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县监察局、审计局、物价局负责人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成员的监督委员会。 3、落实了县、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由县纪委、监察局、卫生局及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了合管办工作人员的招(选)聘工作。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考核、公示等程序,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选)聘了18名合管办工作人员,落实了人员编制,并将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县合管办核定工作人员5名,13个镇合管办各核定工作人员1名,由县合管办统一垂直管理。制定出台了合管办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对工作业绩实行量化管理,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统一思想,
7、明确工作思路,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结合我县农民的收支情况、农民的疾病状况、健康的投入情况、医疗机构服务情况以及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和出资能力等,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修改,切合实际地制定出了与我县现阶段情况基本相适应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办法(试行)。 2、先后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县“四大家”班子会议各1次,县合管会成员会议3次,研究部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前期准备工作。 3、2005年11月17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县“四大家”领导,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镇班子成员、卫生院院长、财政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及全县所有的村支部书记共1000余人参加了此
8、次大会。会议要求举全县之力切实把这项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抓紧抓好。 4、县政府与各镇签订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和要求。 5、认真开展督办检查。为及时了解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县“四大家”领导先后多次到各地督办检查合作医疗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县进行通报,保证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的落实。 (三)认真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1、县政府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确保了20万元的工作启动经费。通过政府采购办联系有关厂家制作了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匾牌300个、印制宣传资料25万余份、协议书25万份、合作医疗证12万个。 2、落实了县、镇
9、合管办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 3、制定下发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计划、宣传发动工作实施方案、关于下达基金收缴任务的通知、对五保户、特困户参加合作医疗实行救助的通知、关于规范工作程序的通知等一系列操作性文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制定下发了县合管办工作职责、镇合管办工作职责、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病人管理细则、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细则、诊疗服务项目及特殊病种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制度。 5、为切实解决好“有人无户”等历史遗留的户籍问题,县公安局与县合管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户籍管理的通知,为“无户”农民办理户籍,为农民参合提供了方便。 (四)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工作 1、
10、县合管办在*电视台开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题”,每天进行合作医疗有关知识的宣传,并每周定时公布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制作了25条宣传标语在电视台进行飞播。各地都按照每镇拉横幅3条;每村刷固定标语2条、办宣传专栏3期的要求进行了落实。 2、印制了县委、县政府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25万余份,于2005年11月30日前将宣传资料送到每一户农民家中,入户率达到100。 3、各村(社区)都分别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对村民进行宣传发动;同时,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开展宣传,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让群众充分 了解合作医疗政策的基础上,与参
11、加和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全部签定了*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议书,共计12万余份,协议签定率为100。 4、开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咨询热线,派专人24小时值班,随时接受农民群众对合作医疗有关问题的咨询。 5、组建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全面掌握全县的工作进度。每周四以简报形式公布各地工作情况,共编发简报16期,并在*电视台、*周刊等媒体上予以公布。 (五)积极筹措合作医疗基金 1、强化合作医疗资金收缴工作。我们按照“边宣传、边缴费、边开票、边签协议”的工作思路,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全县共收缴合作医疗基金元,
12、并全部存入了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同时,县财政已将名参合农民的地方补助资金元列入了2006年度财政预算,并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2、严格规范资金筹措。针对少数地方为追求参合率而不顾参合人员身份的现象,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参合对象及有关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对镇、村干部垫付的资金进行了清理,将垫付的资金全部落实到人,对未落实的资金一一进行了清退;同时,对参合人员身份逐一进行核对,严格控制参合对象,对非农业人口和非*县常住户口缴纳的资金全部进行了清退。 3、认真做好参合农民信息录入和合作医疗证发放工作。各镇抽调精
13、干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在合作医疗启动之前,及时完成了40余万参合农民的信息录入和合作医疗证填写、发放工作。 4、积极申请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将关于申请上级拨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的报告提交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请示尽快将中央财政的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元,省级财政的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元拨付到位。 三、合作医疗实施情况 (一)严格基金管理,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1、对基金实行专户管理。2006年,我县共收缴合作医疗基金元,已全部存入了在县农村信用联社开设的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 2、初步建立了资金封闭运行体系。严格实行县统筹,县、镇两级审核,收支分离、管用分离和用拔分离的办法,有效防止资金管理上存
14、在的漏洞,确保了合作医疗资金的安全运行。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经县合管办审核后,报县财政局复核,复核无误再报县合管会,经认可后方通知定点银行通过银行帐户进行拨付。 3、加强审计和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收支使用情况,保证农民知情、参与和监督的权利,真正取信于民。 (二)加强管理,逐步完善合作医疗监督机制 1、县内定点医疗机构、镇合管办定期到县合管办报账,县合管办对患者病历、诊断证明、住院发票、费用明细表、报销审批单及合作医疗证、户口本等逐一进行审核,复核无误后,方可划拨资金。 2、对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参合病人,要求其提供住院病历、诊断证明、住院发票、费用明细表、合作医疗证、身份证及户口本等
15、一整套资料,对照*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服务项目及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严格进行审核。 3、县合管办工作人员经常下到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监督,严防超标准收费、冒名顶替、出具虚假外伤证明、伪造住院凭证、收据,造假报销,骗取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等违规行为的发生。 4、加强社会监督。聘请了7名县人大代表和5名县政协委员为合作医疗社会监督员,向每位社会监督员颁发了聘书和监督证。他们将对我县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民意调查;对全县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执行合作医疗有关政策、制度情况进行监督;随时反映群众对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合作医疗经办机
16、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对服务承诺的落实情况;监督本地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补偿情况,发现有冒名顶替,伪造病历、发票造假报销,出具虚假外伤证明等情况的及时向县合管办反映;定期参加合作医疗监管部门召开的座谈会,如实反映有关情况。 (三)做好公开、公示工作,确保合作医疗工作公开透明 1、对参合农民的权利和义务、报销费用流程、转诊流程、用药目录和诊疗服务项目等进行了统一规范,在县人民医院、各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进行了公示,让广大参合患者明明白白就医,并公布了举报电话,随时接受群众投诉。 2、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及县、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公示栏,对所有出院参合患者的姓名、住址、病种、就诊医院、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
17、实际报销费用等情况定期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县卫生局对各医疗机构2005年112月的单病种限价标准及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等综合信息在电视台、*周刊、*卫生信息上进行公示,引导参合患者自由选择质优价廉的医院合理就医。 (四)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1、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严格实行准入制,全县共确定县内定点医疗机构287所,其中县级医院1所,镇级医疗机构17所,村级医疗机构269所;县外定点医疗机构14所,其中*市6所,*城区6所。 2、为方便农民就诊,打破乡镇界限,参合农民可在全县范围内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保证了广大农民能够就近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18、3、对县内、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进行协议管理,并多次召开县内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各单位严格履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合同。要求各镇卫生院使用药品目录以外的药品不得超过药品部费用的5,县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不得超过15,且使用前必须经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同意。否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药品费用。 4、召开了县外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议,征求意见,规范对县外住院病人的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拟于近期在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谁治疗谁结帐”的管理办法试点,以此强化县外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进一步规范其诊疗服务行为。 5、为保证参合农民得到优质实惠的医疗服务和及时公正的补偿,参合农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实施 情况 汇报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