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评析(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评析(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评析(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评析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评析 摘要:“华盛顿共识”的失误促使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兴起一波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浪潮。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发展观念更具有包容性,即强调公平的发展、民主的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关注影响发展的深层因素,包括制度与治理、经济结构的变迁、人力资本与创新,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三是反对华盛顿共识推荐的“最优制度实践”,探寻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四是采取“发展诊断”和“因势利导”的方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框架。面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新一代发展理论需要对现
2、有理论范式进行整合,并采取更加开放的研究视角,为理解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更加有效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超越“华盛顿共识”;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包容性发展;发展诊断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305605 一、“华盛顿共识”的失误与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华盛顿共识”成为经济发展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和政策制定依据。这一共识代表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财政部,以及一些华盛顿智库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政策主张。华盛顿共识的最初版本包括十项改革建议,其后虽有所修正,但恰如斯蒂格利茨所言:“
3、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华盛顿共识是指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宏观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战略,以及基于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并且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然而,华盛顿共识推荐的改革措施并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发展中国家坠入经济衰退和社会危机频发的陷阱中。 华盛顿共识主导下的改革之所以带来严重恶果,源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现实世界经济发展的误读,以致产生了一系列政策失误:一是过于狭隘的目标和政策工具,即只关注资源配置效率改进和GDP增长,而忽略更加广泛的发展目标与手段;二是秉承“市场原教旨主义”信条,过度迷信市场可以自动引致经济良好运行;三是忽视实现目标的可行过程,即预先设定了一系列理想
4、的市场制度,但许多制度在欠发达国家并不存在;四是采取经济简约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发展,忽略支撑经济发展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如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因素。 鉴于华盛顿共识的严重失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一批经济学家试图摆脱新自由主义发展观的束缚,探寻更加有效的发展战略,由此推动了超越“华盛顿共识”的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的兴起。如果我们将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以“旧结构主义”和政府全面干预论为核心的发展理论和政策称为发展经济学的1.0版本,将20世纪8090年代由华盛顿共识主导的发展理论和政策称为发展经济学的2.0版本,那么,正在兴起的更具有包容性的新一代发展理论则称得上是发展经济学的3.0版本
5、。 二、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与主要特征 经济发展的理论思潮总是伴随现实环境的变化发生着动态演进。每一代经济发展理论都在发展观念、驱动发展的因素、促进发展的路径,以及指导发展的政策框架方面各具特色,新一代经济发展理论也不例外。 1.更具包容性的发展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发展中国家不应仅仅关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而应当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观的转变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目标中应当包含更加广泛的内容。倡导广义发展观的重要代表人物阿玛蒂亚森,将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过程。这种实质意义的自由包括免受困苦、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
6、死亡,以及接受教育、享有参与政治的权利自由。自由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手段,促进发展的五种最重要的工具性自由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以及防护性保障。斯蒂格利茨也呼吁形成一种新的发展范式,该范式拥有更加广泛的目标:提高生活标准,改善卫生和教育的条件;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公正的发展,确保所有群体能享受发展成果;实现民主的发展,公民能以各种方式参与发展决策。在发展经济学家的不断推动下,外延更加广泛、内涵更具有包容性的发展观逐步影响到政策实践领域。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以及促进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策框架。包容性增长被界定为机会平
7、等的增长,它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与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与增长的相互包容。在促进包容性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二是确保制度和政策的公平性;三是构筑抵御风险的社会保障体制,消除贫困。世界银行认为,包容性增长既强调增长的速度,也强调增长的方式,它要求经济增长的基础更加广泛,增长的成果能够惠及贫困人口。包容性增长的关注点在于促进“生产性就业”,而不仅是直接的收入再分配。增长与发展委员会也指出,成功的经济增长战略必须致力于实现机会均等,尽管机会均等并不能保证结果均等,但政府应当努力控制不平等现象。实现包容性发展
8、也要关注环境问题,否则会导致未来被迫进行代价高昂的修复工作。由此可见,强调发展的公平性、民主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成为新一代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2.关注驱动经济发展的深层因素。与华盛顿共识仅仅关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新一代发展理论更加注重驱动经济长期发展的深层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制度与治理、经济结构的演化、人力资本与创新,以及资源环境约束。 制度是决定一国经济成败的关键,“治理”被视为一个社会广泛存在的制度的核心部分。阿西蒙格鲁将与治理相关的制度划分为三种类型:形成集体决策、制约利益集团的政治制度;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协调经济主体行为的经济规制制度。一套有效的制度安
9、排和治理结构能够促进投资增长、技术创新以及人力资本积累,无效的制度则会抑制这些生产性活动。诺思、沃利斯和温加斯特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欠发达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从“自然国家”到“开放准入秩序”的转型。与依靠权力垄断创造租金的“自然国家”不同,在“开放准入秩序”中,所有公民都能建立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以实现其利益。由于开放的自由进入和竞争,任何垄断租金都不会长期存在。福山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治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他看来,国家能力对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重要。一个强大的发展型政府,能够维持政治秩序,并推行支持增长的政策。发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治理改革”应当成为新的发展议程中的重要一
10、环,包括消除腐败、改进法治、提高公共部门的责任和效率,以及确保公民的准人权和表达权。 经济结构是影响发展绩效的另一深层因素。然而,由于旧结构主义学派提出的进口替代战略、政府计划干预等政策并未使欠发达国家扭转贫穷落后的面貌,20世纪70年代后,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逐步走向衰落。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将结构转变重新带回经济发展研究的核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当属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由此决定了该国的产业结构具有阶段性差异。经济发展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的动态过程,这种变迁需要一个内在的协调机制
11、,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并补偿风险投资。与旧结构主义不同,新结构主义并不排斥市场的作用,反而将其视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手段;同时,新结构主义也反对政府无用论,认为政府可以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提供新产业信息、协调不同企业的关联投资、为创新企业补偿信息外部性,以及鼓励外商投资培育新产业。 促进发展的第三个深层因素就是人力资本与创新的作用。20世纪80-90年代的内生性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掀起了对创新研究的热潮。内生性增长理论主要沿着两条线索探讨了创新的驱动因素。一条线索强调知识的增长来源于私人企业投资产生的外部性效应;另一条线索强调人力资本的积累也会对社会的创新产生正外部性效应。对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越 华盛顿 共识 新一代 经济发展 理论 评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