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考研班讲义(共3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观经济学考研班讲义(共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考研班讲义(共34页).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讲义第一章 消费的约束与偏好第一节 预算约束1、预算约束与预算线2、预算线的变动3、预算线应用实例第二节 偏好1、消费者偏好2、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所有一系列对某个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所有消费束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性状受消费者偏好决定,及不同的偏好决定不同的无差异曲线的性状。(1)完全替代品(2)完全互补品(3)厌恶品厌恶品是消费者不喜欢的商品,其偏好增加的方向是指向右下方。如图P033.(4)中性商品(5)餍足餍足点是指消费者消费时的最佳消费束,他自己的消费越接近于该点起满足程度越高,反之则反是。如图:P034.在这种情况
2、下,第一,当消费者拥有的两种商品都太多或者太少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第二,如果拥有的两种商品都太多,则这两种商品都是厌恶品;第三,当消费者拥有的其中一种商品太多时,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因为当其中一种商品太多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厌恶品。(6)离散商品4、良好性状偏好第一,对于不是厌恶品的一般商品而言,人们总是更偏好于包含商品数量多的组合,这个假定被称为偏好的单调性。对于满足偏好的单调性假设的商品而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一定是负的。如图:P036.距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偏好就越高。第二,凸性假设,表示对于两种消费束的加权平均消费束()总是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在几何学中,该偏好集是一个凸
3、集。其依据是经济学家们认为消费者总是一起消费多种商品,而不是专门只消费单一的某种商品,也称为消费的多样性。消费者表现出的特征是;消费者经常希望用一部分商品去换取其他商品。弱凸集与严格凸集的区别在于严格凸集条件下的无差异曲线没有平坦部分。5、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表示消费者愿意用一种商品去替代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在数学上表示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对于性状良好的无差异曲线而言,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单调的、凸的,则边际替代率一定为负。边际替代率在经济学上表达了某个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第三节 效用早期经济学家试图将效用看作是某个人的福利指标,即可以作为个人快乐的数学测量指标。这种理论被称为基数
4、效用论。在实际研究中,经济学家们发现效用难于被量化,从而使用了消费者偏好这一经济学范畴。消费者偏好理论认为消费束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不能准确计量,但可以使用进行大小排序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序数效用理论。1、效用函数效用函数就是为某个可能的消费束指定一个数字的方法,它指定给受消费者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定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数的数字,即,当且仅当。在研究人们消费行为的过程中,因为只有给不同的消费束排序才有意义,所以,不可能只存在一种为消费束指定效用的方法。单调变换可以保持原函数的取值次序不变。单调变换是以保持数字次序不变的方式将一组数字变换成另一种数字的方法。用公式可以将单调变换表述为:
5、。我们有结论:如果是表示某种偏好的效用函数的任一单调变换,那么,就一定也是表示那些相同偏好的效用函数。一个效用函数的单调变换还是一个效用函数,这个效用函数代表的偏好与原效用函数代表的偏好相同。经济学家们经常使用实际调查取得的数字来构造一定效用函数。2、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1)完全替代这一效用函数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2)完全互补。(3)拟线性偏好这种效用函数表示的无差异曲线都是相互之间垂直平移得到的,即无差异曲线都是一条无差异曲线垂直移动的结果。表示为:。这种效用函数对商品2来讲是线性的,但对商品1而言却是非线性的。有时,也称为局部线性效用函数。(4)柯布道格拉斯偏好这种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
6、:。这种函数中的参数c和d,分别表示消费者对两种商品不同效用的偏好。这种函数可以通过单调变换成为:这种效用函数总是能够通过单调变换而使其指数之和等于1.(5)CES偏好这种函数表示为:。其中,且:。如果,则得到完全替代效用函数;若则得到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时,则得到完全互补效用函数。表示替代弹性。3、边际效用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当增加最后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时,所引起的效用的增加量。用数学可以定义为:。注意:边际效用的数学值取决于效用的数学取值,也就是说,边际效用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测量效用的特定方法。边际替代率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比率,所以
7、,边际替代率与所选择的效用函数没有关系。附录中关于边际替代率的公式推导:P0564、效用函数实例。这种函数的各个参数正好表示了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不同商品之间边际效用的比值代表了消费者意愿的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第二章 选择与需求第一节 选择X1X*1X*2E图2.1X21、最优选择最优选择图示(图2.1):图中的E点为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且消费者的均衡消费束为。对于具有良好性状的无差异曲线,其均衡点一般满足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条件。用公式表示为:。例外情况(这些情况都满足无差异曲线不会穿过预算线):(1)在最优选择点上,无差异曲线是一个折点。(2)最优选择点出现在某些商品消费为零的情况。这种
8、情况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边界最优(或者边角最优)。一般情况下的最优称为内部最优或者存在内点解,这种情况称为边角解。(3)非凸性偏好情况下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2、消费者的需求图2.2X*1E 需求函数是在最优条件下的选择需求数量与商品不同价格和收入的值的数学关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从消费者均衡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消费者的偏好将导致不同的需求函数。求方程的方法。几种特殊偏好下的需求函数:(1)完全替代EX1其图形如右图2.2(2)完全互补 。图P063.(3)中性商品和厌恶品在中性商品情况下,消费者把所有的预算都用于购买其喜欢的商品上,而不购买任何中性商品。如果一种商品是厌恶品,也是同样。假定
9、是中性商品或厌恶品,那么,消费者的的需求函数是。(3)离散商品消费者只能按照整数单位来消费商品,所以,当一种商品(譬如)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消费另一种商品,随着的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它的消费。不过,消费者的消费总是位于较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上。如图P064.(4)凹偏好对于凹偏好商品,消费者总是消费一种商品。(5)柯布道格拉斯偏好需求函数是:其中,每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中第一项表示消费者花费在该商品上的支出占消费者预算的比重。3、估计效用函数利用观察到的需求行为,可以估计出消费者的偏好。这种方法需要知道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数据。(1)如果消费者指出的份额相对不变,则可以估计为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
10、。(2)利用市场的价格比率来确定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因为单个消费者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只能根据市场已有价格来调整自己的“意愿”的替代比率,并使其符合“外在”的市场决定的价格比率。所以,市场上的每一个消费者都必定具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4、实用案例税收类型的选择从量税和所得税的比较这一分析方法的条件:(1)这一方法仅仅适用于一个消费者的情况。譬如,对于从不消费商品1的消费者倾向于偏好从量税。(2)假定税收不影响消费者的收入(3)假定不存在税收的供给效应。第二节 需求根据上一节提到的需求函数,可以看出商品的需求受两种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的消费预算(或收入)的影响。1、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1)正常品
11、和低档品(2)收入提供性和恩格尔曲线在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均衡消费束改变的轨迹称为收入提供线(收入消费线)。恩格尔曲线表示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所引起的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改变。恩格尔曲线的几个实例:第一,完全替代。其恩格尔曲线的斜率为商品的价格。第二,完全互补。其恩格尔曲线的斜率两种商品的价格之和。第三,柯布道格拉斯偏好,其恩格尔曲线的斜率为,其中为消费者在某种商品上的消费支出。第四,相似偏好。相似偏好是指当消费者的收入按一定比例变化时,需求束也按照相同的比例同方向变化。这种商品的恩格尔曲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以上几种
12、偏好都属于相似偏好。必需品与奢侈品第五,拟线性偏好在拟线性偏好中,新增加的收入几乎不影响对商品1的消费,全部用于对商品2的消费。如果偏好是拟线性的,则这种商品具有“零收入效应”。如图:P0832、价格变化的需求的影响(1)价格提供线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保持不变,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的均衡移动的轨迹。利用价格提供线可以得到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2)几种特例第一,完全替代: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弯折的。当时,商品1的需求为0;当时,商品1的需求是预算线上的任一数量;当,商品1的需求曲线等于。第二,完全互补:商品的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所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双曲线。第三,离散商
13、品: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使消费者在消费和不消费某种商品时,无差异的价格称作保留价格。保留价格源于拍卖市场。拍卖市场中,出售某种物品的人愿意出售该物品的最低价格称为保留价格。保留价格可以看做是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所必需获得的效用的增加量的测度,也可以将保留价格看成是消费者消费不同量某种商品所对应的边际效用。在凸性偏好假设条件下,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一定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当保留价格在某一水平时,消费者消费某一数量的商品1,此时,多消费一单位或者少消费一单位该商品,都会引起其效用水平的下降。离散商品的需求曲线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保留价格来描述。如图:P088.
14、用效用函数可以表述为:如果在价格是消费者消费以单位商品1的保留价格,那么一定存在;同样如果消费者消费消费两单位商品1的保留价格是,那么也一定存在满足方程。以拟线性效用函数为例,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对于效用函数,在保留价格下,消费者消费以单位商品1和不消费商品1是无差异的,所以,可以得到。同样,对于保留价格,也存在,可以得到。可以依此类推,。(3)反需求曲线反需求曲线是指为了使消费者选择某一数量的某种商品,该商品所必须具有的价格水平。其经济学含义是反需求曲线度量的是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某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货币数量,同时对于凸性偏好的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对任何商品的边际支付意愿都是递减的。对
15、于消费者均衡而言,一定有,这一方程可以变形为。附录中:拟线性偏好推出的商品1的需求与消费者的收入无关。P092拟线性偏好中对商品2的需求方程时:。例题: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试求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并证明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需求与其收入无关。3、斯勒茨基方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两种效应:商品间的交换比例发生变化;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化。由于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需求的变化,称为替代效应;由于购买力的变化引起的需求的变化成为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法图P111)价格变化前的预算约束:,价格变化后保持消费者原有购买力
16、水平不变的预算约束:,其中,表示恰好能使原来的消费束可以支付得起的收入量。整理这两个方程后可以得到。这里的称为补偿收入。替代效应有时也称为补偿的需求变动。例题:P113,或者厦门大学的试题。替代效应可以用公式表示为:。(2)收入效应收入效应可以表示为:(3)需求的总变动价格变化后引起的需求的总变动:。即:。替代效应永远是负的,收入效应的符号不确定。需求法则: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4)特例完全互补商品的需求变动完全归因于收入效应。完全替代商品的需求变动则完全归因于替代效应。(5)变动率由上面的斯勒茨基方程,重新定义,则原有的斯勒
17、茨基方程可以改写为:。上面的方程左右两侧都除以,则方程变为:。由于,所以上式可以整理为:。这是以变动率表示的斯勒茨基方程。等式左侧表示价格变动,而在消费者的名义货币收入不变时的需求变化率;等式的右侧的第一项表示当价格变动并将收入调整到消费者恰好能够购买原来消费束时的需求变化率,即替代效应;第二项表示价格保持不变时而收入作出调整时的需求的变化率,即收入效应(它又可以分为两部分:由收入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乘以原来的需求水平)。(6)斯克斯替代效应希克斯替代效应是假定补偿收入应当能够使消费者回到原来的效用水平。(7)补偿需求曲线需求数量在三种不同的分析模型中,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有三种不同的变化:名义收入
18、保持不变(标准模型)可以得出标准需求曲线;购买力不变(斯勒茨基效应)斯勒茨基需求曲线;效用保持不变(希克斯效应)希克斯需求曲线。后两者一般称为补偿需求曲线。(8)微分表达斯勒茨基方程的微分表达设消费者初始的消费束为:,收入为,在新价格下,可以知道此时的斯勒茨基需求方程(补偿需求方程)为:该式的含义是:在价格条件下,斯勒茨基需求方程是指在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购买他的初始消费束时的需求数量,所以是一种补偿需求函数。求上式关于的微分,有可以整理为:。希克斯替代设为希克斯需求函数(补偿需求函数),它的含义是当价格变化后,把收入调整到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与原来的效用水平相同时消费者按照价格购买的消费量,此时的
19、斯勒茨基方程将变为。第三章 显示偏好理论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都是利用关于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的信息来确定消费者的需求。这一章主要说明如果利用关于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来得到关于他(或她)的偏好的信息。本章仍然假定在研究中,消费者的偏好等其他情况不变。1、显示偏好从前面的结论中我们知道,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严格凸的,那么,对于任意预算,消费者都有且仅有一个需求束。设:是消费者在收入为时,按照价格购买的消费束。对于消费束,如果有,并且,则满足不等式。如果确实不同于,那么我们就称被直接显示偏好于。2、显示偏好原理显示偏好原理:设是消费者在收入为时,按照价格购买的消费束,是使得的另一个消费束。在这种情况下,假若
20、消费者总是在能够购买的消费束中选择它最偏好的消费束,那么,我们就一定有。显示偏好原理说明如果我们观察到,在另一个消费束能够买得起的情况下,选择的却是这个消费束,那么我们就获得了这两个消费束之间的偏好关系:对这个消费束的偏好胜过对另一个消费束的偏好。在满足传递性假设的基础上,如果被显示偏好于,并且被显示偏好于,则我们称被间接显示偏好于。如果一个消费束既被直接显示偏好于另一个消费束,又被间接显示偏好于它,那么,我们就称第一个消费束被显示偏好于第二个消费束。恢复偏好: 如果我们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关于某人的实际选择信息,我们就可以对该消费者的偏好做出比较准确的估计。如图:P099对无差异曲线的估计。3、
21、显示偏好弱公理显示偏好弱公理:如果被直接显示偏好于,且和不同,那么,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显示偏好弱公理的检验:表格:P1024、显示偏好强公里显示偏好强公里:显示偏好弱公理:如果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且和不同,那么,就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如果我们所观察到的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强公里,我们就总能找到可以产生观察到的选择行为的良好性状的偏好,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找到使观察到的行为达到最优化的偏好。5、指数(1)数量指数如果设在时期,消费者的选择是,在基期,消费者的选择是,同时令和为某种权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到数量指数。如果则说明从时期到时期,平均消费是上升的;如果则说明从时期到时期,平均
22、消费是下降的。其实,权数也可以选择为不同时期的价格。如果以基期价格作为权数,被称为拉氏指数(Laspeyres index)。如果以时期的价格作为权数,则被称为帕氏指数(Paasche index)假设在时期,价格是,消费者的选择是。在基期,价格是,消费者的选择是。那么,帕氏指数可以表示为:;拉氏指数可以表示为:。如果帕氏指数,则说明消费者在时期的福利高于在基期的福利,因为在时期有能力消费时期的消费束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但是,对于则不能显示任何消费者的福利信息。因为仅仅由于一种选择超过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并不能说明其偏好就一定超过现在正在消费的选择。如果拉氏指数,则说明说明消费者在时期的福利低
23、于在基期的福利。(2)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指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同样也有帕氏指数和拉氏指数之分。以消费者选择的数量作为权数,则:帕氏指数可以表示为:;拉氏指数可以表示为:。为便于比较,定义总支出的变动指数为。如果帕氏指数大于支出指数,则消费者在基期的福利要好于时期。如果拉氏指数小于支出指数,则消费者在基期的福利要差于时期。第四章 购买和销售前面各章节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既定。其实人们是以通过出售自己的某种资产来获得收入的。本章将研究人们如何在出售资产和效用最大之间做出选择。第一节 预算约束1、初始禀赋与供求假设消费者最初拥有两种商品,在经济学中称为初始禀赋。消费者将在出售还是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上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考研 讲义 3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