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血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共6页).doc
《医院输血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输血质量全程监控制度(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医院输血质量全程监控制度本制度是医院临床输血及输血相关医疗行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1.输血科须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体系,负责实施和监控。质量体系应覆盖临床输血的整个过程,输血科质量体系和血库质量管理文件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输血科所有人员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输血科主任或质控主任须经质量管理培训,负责质量体系或质量管理文件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持续改进,应设专人负责临床输血质量管理。3.建立和实施临床输血质量体系的监控和持续改进程序,以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4.设备维护:1)必须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等管理程序,明确维护和校准周期,使
2、用前须确认设备处于校准正常状态。2)关键设备档案应有专人管理,有使用、维护和校准记录。记录必须包括设备的型号、唯一性标识、维护、校准地点、周期、时间、方法、验收准则、发现问题必须采取的措施等。3)临床输血所用的器材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资质,试剂符合相关规定,按规定条件储存,并有效持续监控。 5.输血信息管理系统: 1)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血液出入库、配发血、输血申请、输血追踪、自体输血、统计和质量控制等管理模块,并制定分级授权程序;程序设置具有操作日志记录;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安全,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2)建立输血信息系统应急对策,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确保临床血液及时发出。6.记录:
3、1)建立、实施记录管理程序,保存血液管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和数据,使其具有可追溯性。2) 记录体系必须完整,应包括:血液入库、输血申请、标本接收、检测、储存、发放、输血不良反应调查等,保证其可追溯性。3)记录档案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7.输血申请管理:1)建立输血告知程序,至少包括:输血目的、输血方式的选择、输血品种、风险、患者或受委托人是否同意等。2)无自主意识患者且无家属签字的紧急输血,以患者最大利益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报医疗机构医务部门或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备案并记入病历。3)在临床情况不确定时,以不输血为首选原则。4)建立和实施输血申请的审核程序。5)临床输血申请单应由经治医师逐
4、项填写,经主治医师以上主管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6)输血科应对输血申请单进行审核。内容包括:受血者个人信息,血型,临床诊断,输血指征、目的等。8.贮存式自体输血:1)建立贮存式自体血管理程序,包括自体贮血申请、告知、采集、贮存和发放等内容。2)自体输血病人的采血需要得到经治医生申请,必须征得病人同意,并且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应清楚地告知病人采血流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施自身输血以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3)自身输血者采集的血液不得输给其他患者。4)必须建立处理自体采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和采取急救措施的流程并配备所需的设备和药品。5)采集的血液应明确标
5、识,按规定存放。9.受血者血标本采集与送检:1)建立和实施受血者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患者采血前准备,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与储存等影响检测质量的相关环节。2)建立受血者血液检测实验的血标本采集程序,根据受血者情况制定血液血液检测实验血标本采集时限。前次输血在3-14天间,本次配血标本采集在输血前24小时内;前次输血在15天以上,本次配血标本采集在输血前72小时内。长期重复性输血患者血标本采集并不要求每天采集,但至少每72小时进行1次抗体筛选检测。3)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区床号、血型、试管标签。实施血标本采集,并再次核对试管标签。4
6、)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收。5)建立标本的接收和保存管理程序,包括标本的标识、状态、与申请单是否一致、重抽血液标本的条件,标本的保存条件及时限等。6)输血科必须只接收完整、准确和标识清晰的血标本,必须确认输血申请单的所有识别信息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一致,当发现不一致或有疑问,必须另外抽取血标本。10.输血前相关检测:1)建立和实施输血前相关检测管理程序,选择正确的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检测条件、人员、操作、设备、结果判读以及检测数据传输等符合要求。2)建立和实施血液相容性检测的程序。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应根据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选择适宜的相容性
7、检测项目和方法。常规选择输注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应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同型相容性检测。3)预期输血的患者应进行ABO、RhD血型检测。输血前受血者应再次进行ABO正定型、反定型,RhD血型复核检测。4)交叉配血前对受血者血标本可进行抗体筛选检测,当受血者、供血者血标本抗体筛选检测均为阴性时,可采用盐水交叉配血方法。5)若未进行供血者或受血者抗体筛选检测,交叉配血试验必须采用能检出不完全抗体的配血方法。11.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1)建立和实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的管理程序,应包括申请、血液选择、发放、输注和记录等。制定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的相容性检测的操作程序。2)医疗机构
8、实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必须符合以下情况: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3小时内不能提供同型血液、其他医疗措施不能替代输血挽救患者生命时。3)实施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应履行告知义务,并报医疗机构医务部门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4)紧急非同型血液申请管理包括医生陈述临床紧急情况、血液选择、提出紧急发放血液申请并签名。5)血液选择原则:输注红细胞成分时, O型可输注给AB、A、B受血者;输注血浆或冷沉淀时,AB型可以输注给O、A、B受血者。6)血液发放:应在输血记录单上注明“紧急非同型血液”。12.特殊输血:1)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受血者,可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性输血。2)危及患者生命,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输血 质量 全程 监控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