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大纲(共1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气象学与气候学大纲(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与气候学大纲(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气象学与气候学大纲一. 本大纲简介:1. 以现代气候学理论的客体气候系统为框架,将各章节组织成一个能引导学生认识学科基本要点的有机整体。讲授时除了基本概论外,强调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授课时数为72学时,具体授课内容可根据课时调整增减。2. 内容取材主要基于地理学科特点,根据地理学与气候学的学科新近发展和专业需求,重点是地球表层学系统相关内容,立足于大气圈,强调和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也关注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新内容。 二. 本大纲目的:1. 明确将地理学系各专业本科生作为授课对象,为教师提供教学思路。2. 纲要的基本出发点是从专业基础课开始,就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现代地理学的
2、科学素质,即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地理学问题,让学生在认识大气圈的同时,更了解它和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三. 授课大纲: 第一章 引 论第一节 气象学、气候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发展简史 一. 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二. 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的发展简史三. 气象学与气候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关系四. 全书结构第二节 气候系统概述 一. 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1.气候与气候系统2.大气圈3.水圈、陆面、冰雪圈和生物圈二. 气候系统的基本性质1.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高度非线性的、开放的巨系统2.气候系统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属性3.气候系统的稳定性4.气候系统的反馈过程5.气候系统
3、的可预报性三. 气候系统演变的时空尺度第二章 气候系统的热力过程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知识一. 辐射的基本概念1.辐射2.辐射能基本特征量: 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密度、物体的放射能力、辐射强度等3.物体对辐射的反射、吸收与透射二. 物理辐射基本定律1.普朗克定律2.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3.维恩位移定律4.基尔霍夫定律5.比尔-布格-朗伯定律第二节 太阳辐射传输过程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一.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1.影响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因素2.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二. 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4.太阳辐射
4、在大气中的减弱规律三.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1.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2.到达地面的太阳散射辐射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四. 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第三节 地-气系统的长波辐射传输过程 一. 地面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1.地面辐射2.大气辐射二. 地气间的长波辐射交换1.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2.地面有效辐射第四节 全球能量平衡 一. 气候系统的辐射收支辐射差额1.地面辐射差额2.大气辐射差额3.地气系统辐射差额二. 全球能量平衡第五节 大气热力学基础 一.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方程1.热力学基本概念: 系统的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系统的态函数(主要介绍系统的内能和熵的概念)、过程(过程、准静态过程与非静态过
5、程、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的方式2.大气状态方程: 描述大气状态的主要物理量主要气象要素、理想气体大气状态方程、干空气和湿空气状态方程二. 应用于大气的热力学基本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2.热力学第二定律*三. 空气的增温和冷却过程1.气温的非绝热变化过程2.大气中的干绝热过程: 干绝热过程中气温变化的原因、干绝热方程、干绝热直减率、位温3.大气中的湿绝热过程: 湿绝热过程中气温变化的原因、湿绝热直减率、假相当位温第六节 大气温度的时空分布 一. 气温的时间变化1.气温的周期性变化: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2.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二. 气温的空间分布1.气温的水平分布: 影响
6、气温水平分布的因素(纬度、季节、海陆、地形)、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征2.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大气中的逆温现象(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等)第三章 大气圈的静力学特征 第一节 静力学方程与压高公式一. 大气静力学方程1.静力学方程的推导2.静力学方程的讨论:单位气压高度差、单位高度气压差、应用二. 压高公式1.压高公式的推导2.压高公式的应用第二节 气压场的基本形式一. 气压场的表示方法1.基本概念:等高面、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位势高度2.海平面气压场的表示3.高空气压场的表示二. 气压场的基本形式1.海平面气压场的基本形式2.空气压场的基本形式第三节 气
7、压的时空分布 一. 气压随时间的变化1.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原因: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实质、水平气流的辐合和辐散与气压变化、密度平流与气压变化、垂直运动与气压变化2.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日变化、年变化)、气压的非周期变化二. 气压系统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气压系统的概念1.温压场对称系统2.温压场不对称系统第四节 大气稳定度 一. 大气静力稳定度的概念二. 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断1.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别公式2.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判断:大气状态曲线、大气层结曲线3.条件性不稳定三. 位势不稳定1.整层气层升降对气层静力稳定度的影响2.位势不稳定(对流性不稳定)第四章大气圈的动力学特征 第一节 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象学 气候学 大纲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