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领进门(共1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老师领进门(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领进门(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题1、老师领进门教学目标1、按课后要求,能借助字典自主学习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的意思。2、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造句。3、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谦虚的出示态度,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情厚意。教学重点和难点1、按课后要求,能借助字典自主学习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词的意思。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教学媒体课前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身临其
2、境、引人入胜、娓娓动听、恭恭敬敬2、了解课文作者资料教学流程一、了解作者,揭示课题。1、介绍作者:刘绍棠,13岁发表小说,15岁成名,是当代著名作家。2、导入课文:这样一位著名作家,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为什么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理解课题:“老师领进门”,老师是谁?“领巾门”指的是什么,领进的是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说说课文大意(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文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3、?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2)预习反馈,交流自主识字情况。 出示词语:后殿 红摹纸 娓娓动听 戛然而止 衣襟(如大多不认识,可一起查阅字典。) 交流3、指名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教师随时板书读锗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学生思考:作者主要从哪两方面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开学第一天上课的情景;40年后相逢的情景。)4、课文通过哪件具体的事
4、情,说明老师把“我”领进了 文学创作之门?(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我听得入迷。)三、再读课文,理解感受。1、默读课文,思考:怎样领进门的?找到有关句子,然后交流。2、领会田老师想像力的丰富。(1)出示朗读课文中的小诗。(指名,齐读)(2)默读田老师讲述的故事。A、 田老师的故事可以用文中的什么词语来形容?学习理解: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等。B、指导有感情朗读:把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读出来。3、体会我的感受:田老师这样教小诗,给我怎样地感受?(1)出示:“我听得人迷,恍如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2)抓住词语“身临其境、入迷、惊醒、
5、恍如、品味”体会故事的精彩。 理解“身临其境”(3)理解田老师“戛然而止”的用意和上文的省略号。(启发学生想象) 理解“戛然而止”(4)体验想象,练习说话。田老师娓娓动听地讲着故事,我听得入迷。好像(来到哪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4、感受田老师对我的影响。(1)正确、流利地朗读倒数第3节(2)联系“老师领进门”的含义,谈谈理解和感受。抓住“每课一个故事,四年上千故事;如春雨点点入地;培育我的想像力”,体会田老师启蒙我走向以后的文学创作之路。4、领略田老师的人格魅力。(1)读读40年后村边相遇的情景。(2)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体现谦虚的品质。 补充“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四、总结
6、全文,体会感情。(1)出示朗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2)交流理解,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感激之情。(3)总结:田老师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感受到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当他卓有成就时,也不忘记是老师领进门(读题)。(4)说说不忘师恩的故事或者自己尊敬老师的事。板书设计1、老师领进门文学创作 娓娓动听一首小诗 一个故事 身临其境受业四年 上千故事 戛然而止丰富想象 给我开窍 引人入胜 师恩难忘 恭恭敬敬本课小结上新课前,我布置同学认真预习,每人都要准备好问题。问题可以是对思想内容、段落、结构的疑点,也可以是语句含义、修辞用法乃至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疑问,欢迎提出有深
7、度、有争议的问题。上老师领进门这一课时,我提前一天把要求提出,让他们充分预习,做好准备。讲课文前,先让大家举手提问。果见课堂上一反过去教师提问时那种低头回避、举手寥寥的情况,人人举手,争先发问。有问“课题老师领进门有什么深刻含义?“有问:“田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也有的学生提出了几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看着同学们踊跃发问的情景,我打心眼里高兴。这说明他们预习是钻进去了,才会提出那么多问题来。 存在问题与困惑: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同学或基础较差的同学经常不爱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有待于今后教学实践中探索促进、激励的方法。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1、 抄写词语。2、 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十年树木,_老师(师傅
8、)领进门,_,无心插柳柳成阴。3、2选1(1)选用“身临其境、引人入胜、娓娓动听、戛然而止”和自己积累的词语,写一段介绍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的话。(2)以40年后的重逢,把四十年后师生相遇的情景写下来。(动作、对话、神态等)课题2孔子和学生教学目标1、自主识记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学习不同的因果句式表达。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人物地对话。3、了解孔子其人以及他的教育思想,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学习不同的因果句式表达。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
9、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教学媒体课前学生准备1、 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 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2、搜集了解有关孔子的资料和名言。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补充所学论语中的三句话。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不仅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还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论语中,后人为纪念孔子还专门修建孔庙,孔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教育学生吗?4、补充
10、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并交流自学生字情况2、了解课文内容:孔子和谁,围绕什么话题对话?对话中提到了哪些学生?4、交流并板书: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过渡:这次对话,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反映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1、了解孔子对学生的评价。(1)同桌合作朗读孔子和子夏的对话,孔子对学生作了怎样的评价?(2)交流概括孔子学生们的特点。(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2、理解子夏的疑惑和孔子解惑。(1)对孔子的评价,子夏产生了怎样的疑惑?(指名读)指导朗读子夏的话。(疑惑的语气)(2)指名读孔子的回答。理解:和颜悦色 指导朗读(3
11、)对于孔子的回答,你认为最关键的意思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板书:虽各有优点,但要不断学习。3、理解孔子的教育方法。(1)朗读课文第1节,说说孔子的可敬之处。(板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3)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出示: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小结: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4)想象:对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孔子
12、会怎样“因材施教”?交流小结:孔子这么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他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5)句式训练:课后练习二(1),学习不同的因果句式表达。四、总结归纳,提升认识1、朗读最后一节。2、总结课文:孔子受到学生的尊敬是因为;孔子被后人尊为“万世之师”是因为3、句式训练:课后练习二(2)4、拓展(1)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讨论交流理解,并要求背诵。(2)交流孔子的其他名言。(3)简介
13、论语板书设计2孔子和学生(子夏)颜回 守信用 有教无类 子贡 聪明 各有优点但要不断学习因材施教子路 勇敢子张 严谨庄重本课小结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习惯非常重要。而教师鼓励学生提问题固然重要,方法的引导也非常重要。本课的设计,教师就像是一位教会孩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能力,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另外,教师在课堂中有机运用小组学习和梯度推进,重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对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实现学习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本课教学设计,花样不多
14、,实实在在,把大量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恰到好处。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1、 抄写词语。2、 完成并掌握因果句式不同的表达形式。3、 摘录、背诵孔子的名言。课题3父亲的叮嘱教学目标1、能借助字典自学生字,理解“和颜悦色、面面相觑”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父亲的叮嘱的含义,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教学媒体课前学生准备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 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和颜悦色、面面相觑。(3)质疑。教学流程一、启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师 进门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