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员培训提纲(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检验员培训提纲(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验员培训提纲(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检验员培训提纲这次培训讲述了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质量检验依据,质量检验机构及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工作中统计技术的应用,主要结合GB2828.1-2003、GB2829-2002、学习了抽样检验的管理基础知识、抽样检验的基本原理、连续批抽样检验、孤立批抽样检验、监督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要害、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国家标准GB与国际标准ISO的区别与衔接等内容,主要把握的内容涉及到制定抽样方案前所考虑的综合因素、抽样方案的制定方法、严格度选择、抽样类型、方案的评价、生产方和使用方风险比较、各方接收概率分析、OC曲线、数据统计中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
2、的应用等等。 对于质量管理发展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质量检验阶段第二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我国从TQC(全面质量控制)到TQM(全面质量管理)TQM有三全管理,l 1 全员 2全过程 3全企业 这不是个人的问题,假如要做的好就要全体都要管理好自己! 质量检验的定义是通过观察和判定适合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的评价,对于一个质检人员的主要职责来说要符合性评价6个方面:(1) 熟悉质量标准(2) 测量(测量设备的性能,测量设备的校准与检定,抽样,测量与分析,结果处理(3) 比较(4) 判定(合格与不合格)(5) 处理(不合格严格控制)(6) 记录 对于一个质检部门的
3、职能有5方面(1) 鉴别职能(2) 把关职能(进货,过程,出货)(3) 预防职能(4) 报告职能(5) 监督职能检验的分类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按检验地点分类:分为集中检验,现场检验和流动检验按检验方法分类:分为理化检验,感官检验和试验性使用鉴别按被检验产品的数量分类: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免检按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分类:分为计量值检验和计数值检验按检验后样品的状况分类:分为破坏性检验与非破坏性检验按检验目的分类:分为生产检验,验收检验,监督检验,验证检验与仲裁检验按供需关系分类:分为第一方检验,第二方检验与第三方检验按检验人员分类:分为自检,互检和专检。按检验
4、系统组成部分分类:分为逐批检验与周期检验按检验的效果分类:分为判定性检验,信息性检验与寻因性检验检验计划文件的编制应依据检验的标准,产品的图样,工艺文件,订货合同与标准标准件(品)来制定。一 进货时的检验和试检(1) 进货检验的要求因按合同或协议明确交货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检验。对于我厂来说检验的方法为全检,供方应提供交货产品的合格证实书,必要时要求提供检测数据和表单,对于供货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可用退货,换货以及经济补偿等,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第二方质量认证审核等。(2) 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和试验程序,以及进货检验规程进行以检验和办理入库手续(3) 外购产品,外协产品应是经企业评定合格供方的产品
5、,其他情况进货应经过审批并通知相关部门(4) 按相关程序文件,质量计划,检验和试验计划执行(5) 合格放行,不合格追回等处置如原材料进厂的检验流程:入厂原材料(附合格证实或质量证实书)检验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供货合同,供货协议)库房填写入厂原材料外购析送单检验员取样检验员填写化验单检验员送试验室试验试验室开试报告检验员得出检验结论 1合格核对涂色标记库房将检验原材料登记入册检验员在入库单上签字原材料入库采购部门办理财务手续 2 不合格退货或换货退货的检验员提供不合格报告(换货的对所换货物重新检验)采购部门办理退货手续二 过程(工序)检验和试验(1)过程检验的目的是预防产生大批的
6、不合格品和防止不良品进入下道工序(2)对检查出的不合格品作出标识,记录,隔离,评价和处理,并通知有关部门,作为纠正或纠正措施的依据(3)通过过程检验和试验实现产品标识,在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通过过程检验和试验,可实现生产过程中对每个或每批产品都有唯一性的标识。(4)对于过程检验的要求是依据质量计划和文件要求进行检验,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过程检验,一般不得将末完成过程检验的产品转入下一过程。(5)过程检验和内容有首件检验,巡回检验与完工检验。首件检验是对加工的第一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为了及早的发现质量的缺陷,防止产品成批的报废;巡回检验是检验员在生产现场按一定时间隔对有关过程(工
7、序)进行流动检验。在做好巡回检验时要做好检验记录,提出检验报告;完工检验是对加工完的产品,零件与部件进行全面的检验,目的是发现和剔除不合格品,使合格品继续转入下道工序或进入半成品库。(6)工艺监督检查,根据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或检验规程的规定,对照所有量具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用原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零部件的加工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三 最终的检验的试验(1)最终检验也就是成品的检验与出厂检验,是完工后的产品入库前或发到用户手中之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检验,最终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和流入到用户手中,损害用户利益和本企业的信誉;最终检验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2)最终检验要依据企业技术文
8、件进行检验,按规定的要求检验作出结论,只有在规定的各项检验,试验都全部完成,有关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数据,文件都得到审批认可后,产品才能以货。(3)最终检验的内容有装配过程检验,总装检验及型式试验。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的检验,对于我们是成品包装检验及出厂的检验,因为对于行业不需要成品的入库通过检查合格后就可以直接的出厂,在模具出厂里要检查成品的包装,包装中的文件,包装箱上的麦头等。 对于发模后的模具还要做好文件的管理。质量检验工作中统计技术的应用,通过学习了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的应用直方图是用来分析和把握某过程(工序)或质量特征值的分布状况,并估算出不合格品率以及指示在何处采取改进措施的一种图
9、示法,直方图用于计量值。直方图的作图过程:1 收集数据,收集数据至少要50个,一般取100个,列数据表;2 计算极差3选择组数4确定组距5确定组界线6作频数颁布表并作必要的计算7作直方图8图形分析控制图是用来分析和判定某过程(工序)或某质量特征是否处于受控状态的一种带来控制界限的图,用于及时发现和区分两类波动起到及时报警的作用。GB2828.12003标准是属于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是调整型物样最终方法的应用,根据企业以往的检验信息按照一定严格度和“转移规则”进行定时调整抽样方案;抽样检验方案检索的先决条件:1批量N ;2接收质量限AQL;3检验的水平IL;4抽样方式;5检验的严格程度。检验
10、数据修约规则:对于质检来说要“四舍六入”法,四舍六入修约规则的口诀是:4要舍,6要入。5后有数进一位,5后无数看奇偶。5前为奇进一位,5前为偶全舍光。解决现场问题的程序与方法(PDCA)一计划(P)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寻找问题点(界定定义识别与确定);第二阶段: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利用工具: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第三阶段:要因确认,通过现场收集资料和数据对每一个末端因素进行一一取证;第四个阶段:制定对策,针对主要的因素按照“5W1H”展开制定对策计划表。二实施(D):按照对策表一一实施三检查(C):效果检查(统计技术应用,目标值,经济效益)四处理(A):第一阶段:巩固措施与标准化,
11、第二阶段:遗漏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对于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的主要说明4.2文件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和程序;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5.1管理职责: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制定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资源的获得。6.1资源管理:组织应枯鱼之肆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通过满足顾客要求,
12、增进顾客满足。7.1产品实现的计划: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4.3采购产品的验证是不是满足要求。7.5.3标识和可追溯性,这是质量部门的事,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对照溯源到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提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防
13、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在搬动,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8.1测量,分析和改进,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盖进过程;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5.2纠正措施: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1 评审不合格的原因;2不合格的原因;3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4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5记录所采取的措施结果;6记录所采取的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
14、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1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2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3确定并实施所需的措施;4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5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通过以上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了作为一个质检员对于检验的定义,检验的职能与检验的分类等等。第二部分 产品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从而求得自身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从事检验工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首先必须对产品和质量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了解检验工作的基本要求,才能做好检验工作。第一节 产品及其质量特性一 产品的含义和分类1 产品的含义过程或服务的结
15、果,它可以包括服务、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以及它们的组合。它们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但最普通存在的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有形和无形的组合。2 产品的分类我们将上述四种产品类型进行分类,将硬件、软件和流程性材料称为有形产品,而将服务视为无形产品。依据是因为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尽管是不可避免的含着无形的服务的内容,但从本质上看仍然是有形的可感知的物质性产品,因此,我们称之为有形产品,即通常我们所说的产品,而服务通常表现为产出的无形产品或与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活动有关的活动,体现的是无形的特性。二 产品的质量特性1 质量的定义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总和。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通俗
16、的说,就是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包括社会和个人)的不同需要所具备的那些自然属性,其本质是一种客观事物具有某种能力的属性。产品的自然属性区别产品的不同用途,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1.1 明确需要:在合同环境下,供需双方通过具体合同作出的明确规定。1.2 隐含需要:指用户、社会对产品使用性能的期望,以及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作出规定的使用性能方面的需求。2 产品的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性能:产品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2.2 寿命: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时间总和。2.3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2.4 安全性:受伤害
17、(指人)或损坏的风险被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2.5 经济性: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最小。2.6 可销性:产品能够在市场上销售出去,从而完成其价值的实现。通常,产品的质量特性还可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a. 真正质量特性指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或要求的质量特性。b. 代用质量特性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必须相应制定标准、要求,确定一些参数和数据、来间接的反映真正质量特性。3 服务的质量特性3.1 功能性:指完成某项服务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3.2 经济性:顾客为了得到不同服务所需费用的合理程度。3.3 安全性:服务过程中保证顾客的生命、身体和精神不受到伤害,以及财
18、产不受到损失的能力。3.4 时间性:服务在时间上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包括及时、准确、省时三方面。3.5 舒适性:满足了前面四点的前提下,服务过程的舒适程度。3.6 文明性: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总之,服务的质量特性强调及时、圆满、准确和友好,它也可分为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前者指满足程度,后者是为前者所做的规定。但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应尽量定性化,这是实现质量有效控制的客观要求,也是衡量质量状况的依据。第二节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按标准验证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剔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因此,
19、质量检验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 概述1 定义质量检验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将结果与规定进行比较,以及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做的活动。2 任务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对原材料、元器件入厂、生产、储存、产品出厂、售后服务等各环节,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文件和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采用先进的科学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把关,对各环节进行监督和检验,坚决执行国家关于“五不准”的规定。3 方针质量检验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预防与严格把关相结合,专职检验为主,专职检验与群众检验相结合。二 工作内容(即工作步骤
20、)质量检验是一个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1 明确质量要求根据产品技术标准明确检验的项目和各项目的质量要求。在抽样检验的情况下,还要明确采用什么样的抽样方案,使检验员和操作者明确什么是合格品或合格批,什么是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明确掌握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2 测量试验规定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检测产品,得到质量特性值和的结果。3 比较将测试得到的数据同质量要求比较,确定是否符合质量要求。4 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单个产品是合格品或不合格品,批量产品是合格批或不合格批。5 处理根据判定结果,对合格品或不合格品分别按规定作出相应处理。5.1 对单个产品是合格品的放行,对不合格品的打上标记、隔离存放、处置
21、。5.2 对批产品决定接收、拒收、筛选、复检等。6 反馈记录所测得的数据,经过整理、统计、计算和分析,按规定程序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进行质量信息反馈,以便掌握产品质量现状,正确评价产品质量水平,以便于有关部门进行质量改进。三 工作职能1 保证的职能即把关职能。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并决定该产品或该批产品是否合格接收,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入,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2 预防的职能通过检验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及时排除,预防或减少不合格的项目和不合格的产生。3 监督的职能质量检验部门按照质量法规及检验制度、文件的规定,不仅对直接产
22、品进行检验,还要保证生产质量的条件,如人、机、料、法、环、工艺纪律等是否符合规定进行监督。4 报告的职能把在检验中收集的数据、信息做好记录,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为改进设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提供依据。四 质量检验的分类1 按检验的数量分1.1 全检 全检(又称百分之百检验或产品筛选)它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抽样检验表明一批产品已超过允许的不合格水平,就按百分之百检验即全检。1.2 抽样检验 1.2.1 含义: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1.2.2 适用范围:a. 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
23、品质量比较稳定的工序半成品、成品的检验。b. 成批进货外购件、外协件或带有破坏性检验的产品等。1.2.3 前提:产品的生产过程是稳定的。1.2.4 抽样检验具有不合理性,因为它对于实际质量不同的产品,接收的可能性却相同。因此,进行抽样检验应选择合适的抽样检验方案,而不应简单的采用百分比的抽样。2 按生产流程顺序分 即按质量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为:2.1 进货检验2.1.1 含义:也叫进厂检验,是指对购进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等物资进行的入库验收检验,是在购货入库之前进行的。2.1.2 目的: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正常进行。2.1.3 方式:首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货检验两种。2.
24、1.3.1 首批样品检验 含义:指对供应单位的样品进行检验。作用:a.对分供方进行质量认证;b.审核分供方有无质量保证能力;c.为以后成批进货的质量水平提供衡量的依据。2.1.3.2 成批进货检验 含义:指对分供方正常交货时的成批货物进行的检验。方式:分ABC三类,A类关键必检 B类重要抽检 C类一般验证作用:a.防止不合格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等进入生产过程;b.为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条件;c.对供方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连续性评定的重要手段。2.2 工序检验2.2.1 含义:指在某工序加工完成以后进行的检验。2.2.2 目的:防止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2.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验员 培训 提纲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