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9.1.2. 施工放样技术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内 容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利用GPS 精密定位技术和全站仪观测技术能达到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且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利用GPS 建立施工控制网,一般采用GPS 相对定位原理,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和特点,
2、布设满足该工程施工测量要求的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应根据工程的总体布局设计,控制网的网形应能保证控制网有足够的几何强度和观测数据有足够的可靠度。控制网的观测应采用静态观测模式,并根据精度要求确定相应的观测时间(具体要求可参照有关规范)。控制网的数据处理应采用经鉴定过的商品化专用软件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电离层改正、尺度比改正和投影面改正等。对于一般工程,控制网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10mm,对于大型工程和设备安装,控制网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5mm。全站仪是目前施工测量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测量仪器,由于其集成化的设计,为施工测量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利用全站仪建立施工控制网可采用测角、测边或边角
3、同测模式。对于一般工程,应充分利用全站仪方便测边的优势,尽量采用测边网的形式,这时应注意控制网应有足够的图形强度和多余观测。对于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工程,应尽量采用边角同测的形式,以保证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控制点的布设应根据工程的布局和工程的地质条件设计,并保证点位的稳定和良好的通视效果。控制网的观测应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在距离测量时应同步测量相应的气象元素,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气象改正。控制网的观测结果应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必要的检核和改正,并利用鉴定过的商品化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控制网的点位精度可参照有关规范和工程施工要求确定。(2) 技术指标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类型和特点,参照下列规范执
4、行: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2)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066-98;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4)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2000;5)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6)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7)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8)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9)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3) 适用范围大型土木工程的施工、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等。(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很多大型土木工程建设
5、中都得到成功应用,例如:民用高层建筑施工、高速公路施工、工业厂房、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都得到普遍应用。比较典型的工程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杭州湾大桥工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等。9.1.2. 施工放样技术(1) 主要技术内容 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全站仪坐标法放
6、样一般直接利用全站仪内置的放样程序进行,用户只需输入测站点坐标和放样点坐标。当有一批点需放样时,用户可以事先将这些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这极大地方便了放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利用全站仪放样点位时,应注意加入必要的改正参数(如:仪器常数、气象元素等),特别对于三维坐标放样,应注意加入适当的大气折光系数改正。坐标法放样结果应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核,以防止测量结果错误的发生。 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
7、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该技术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测距仪高程传递直接利用测距仪的测距功能进行,在测量时,要求测距仪处于铅垂状态,并于反射棱镜处于同一铅垂线上。测距仪高程传递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和仪器高的量取精度,因此,应根据施工测量的要求确定所采用的仪器型号,并采用适当的方法精确量取仪器高。(2) 技术指标本技术的应用应参照下列规范执行: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1997(3) 适用范围大型土木工程的施工、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等。(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润扬长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 过程 监测 控制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