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共14页).doc
《荔浦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浦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荔浦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当作全县工作的头等大事、一号民生工程来抓,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和脱贫摘帽指标要求,以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目标,坚持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群策群力,靶向帮扶贫困户,扎实有效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成效。现将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十三五”期间,全县精准识别出33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
2、户4887户13907人。2016年脱贫摘帽10个村,脱贫销号1170户3510人。2017年计划脱贫摘帽7个贫困村,分别是新坪镇双和村、杜莫镇金鸡村、蒲芦乡蒲芦社区、花篢镇南源村、双江镇永吉村、茶城乡清良村、东昌镇东阳村,计划脱贫销号1044户3003人,涉及全县13个乡镇。二、脚踏实地,脱贫攻坚各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一)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指标完成情况。2017年上级下达给我县脱贫摘帽贫困村任务数为5个,奋斗目标数为6个,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有信心完成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分别是新坪镇双和村、杜莫镇金鸡村、茶城乡清良村、蒲芦乡蒲芦社区、花篢镇南源村、双江镇永吉村、东昌镇东阳村;脱贫
3、销号贫困人口任务数为2500人,奋斗目标数为3000人。截止到目前为止,通过精准扶持,我县7个预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跃上了新的台阶,贫困村面貌换然一新,贫困户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对照自治区“十一有一低于”的脱贫摘帽标准,各乡镇进行动态评估,7个预脱贫村全部达到了验收标准。通过精准帮扶,我县贫困农户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照自治区“八有一超”脱贫标准,各乡镇进行动态评估,已有1044户3003人达到了验收标准,等待下一步自治区统一安排脱贫摘帽“双认定”。(二)持续强化,进一步巩固2016年脱贫成果。我县2016年脱贫摘帽10个村,脱贫销号1170户3510人。对2016年的脱贫对象,帮扶措施
4、和帮扶政策保持不变,继续进行结对帮扶,贫困退出户在两年继续扶持期内,继续享受相关扶贫政策,退出后的第3年为跟踪观察期,继续给予贫困退出户发展生产等方面的指导,以此巩固脱贫成果。(三)稳步扎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全县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8891.46万元,截止10月底累计拨付7429万元,扶贫专项资金拨付进度83%。其中4996.12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分别由扶贫办、交通局、文体局、民族局和住建局实施。目前已安排4348.62万元用于贫困地区20户以上通屯道路、桥梁、人饮工程项目建设;安排347.5万元用于贫困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安排300万元用于贫困户
5、危房改造项目。以上的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大部分项目已完工,正在组织验收,所有建设项目年底前均能全面完工。(四)积极引导,扶贫产业开发成效显著。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000多万元,依托“桔子红了”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砂糖桔(核心)示范区、荔浦县花卉苗木示范区等17个广西县、乡两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休闲观光、特色餐饮、加工销售、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增收脱贫。截止目前,我县除荔城镇8个社区(经济发展好,不列入发展计划),136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制定发展计划并选定优势产业,都有达到基本条件的农业示范基地,以种植、养殖为主。全县共有示范基地379个
6、,其中种植基地317个,养殖基地62个。按产业分类,数量较多的有:砂糖桔252个,马蹄15个,荔浦芋4个,花卉苗木8个,百香果5个,生猪49个,养鸡8个。其中砂糖桔连片面积3000亩以上的2个,1000亩以上的9个,5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263户。新增种植水果13986亩,马蹄、荔浦芋等6820亩、药材及林间作物2220亩,发展家禽养殖13万羽、家畜养殖15370头等,受益贫困农户达2300多户7900多人,形成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五)多方宣传,“雨露计划”做到应补尽补。印制宣传资料7000份下发到每个乡镇,要求乡镇把宣传资料发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2015年退出户),同时帮扶责任人把雨露计
7、划政策跟贫困户进行宣传,并做好宣传记录。同时积极与教育局招生办联系,印制3000份宣传资料给每个学校,在毕业生录取通知书后附宣传资料,并做好统计。联系教育局,领取6000份教育资助宣传资料下发到各乡镇,乡镇发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2015年退出户),同时帮扶责任人把雨露计划政策跟贫困户进行宣传,并做好宣传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发放中职、高职学历“雨露计划”补助 117人,发放补助资金 17.55万元,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5人,发放补助资金13750元,做到了“应补尽补,不落一人”; 2017年秋季学期“雨露计划”本科网上申报人数48人,中职、高职“雨露计划”申报人数55人,续培生92
8、人,目前已进入资格审核公示阶段;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0人次,拨付培训资金18.5万元。(六)规范管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保障有力。截止2017年9月底全县共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建档立卡贫困户 1831户,发放贷款6671.8万元,累计发放贴息资金231.84万元。扶贫小额贴息政策惠及农村,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增强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风险补偿金涉及金额900万元,由县级财政自筹500万元和中央、自治区下达的财政扶贫补助资金400万元组成。我办根据关于财政安排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桂财农201713号)和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小
9、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财农201758号)文件精神及要求选定荔浦兴荔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平台公司,且已签订财政局、扶贫办、兴荔公司三方共管合作协议。本着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科学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现已将900万风险补偿金全部存入第三方平台公司专户。(七)多措并举,推动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按照我县“多种形式并存,多条腿走路发展”的指导思想,自2017年6月以来,我县33个贫困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特色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模式,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通过光伏产业、入股合作社、入股企业,发展特色种养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市本级与县级财
10、政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共645万元的基础上,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33个贫困村均能够有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目前,经过大家的努力,我县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新了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如“特色产业+基地+电商”的花篢南源村香菇产业发展模式、“品牌产业+合作社+贫困户”兴万家柑桔核心示范区产业带动模式、“高科技项目+资产盘活”新坪集装箱养鱼村集体经济项目模式、“资源开发+企业”杜莫镇采石场股份合作模式、“以大带小+入股分红+合作共营”青山镇“田田圈”专业合作社扶贫产业模式,以及“电商+一店一村一产业”电商扶贫模式,能够确保贫困村如期实现今年2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11、八)修渠引水,电商扶贫风生水起。出台荔浦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荔浦县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意见(试行)等政策文件,加大对电商企业、电商创业人在财税、用地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多家平台共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乐村淘、村邮乐购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进驻荔浦,成为广西区内首个开创多个平台共营的电子商务共享格局。投资1.5亿元的电商一条街重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 ,着力打造一条涵盖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及其他服务配套设施的电商综合发展长廊。目前全县已建成1县级电了商务服务中心,13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200多个农村电子
12、商务服务站,全县33个贫困村均建有服务点,贫困村电子商务覆盖率100%。(九)抓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确保“应纳尽纳”。根据自治区、桂林市的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多部门联动有序开展我县贫困人口动态调整相关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及时采集、录入、更新、清洗、建立健全建档立卡的信息,对我县贫困人口进行动态调整管理,组织力量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核查识别工作的督导,规范程序,严把关口,确保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杜绝出现“富人戴穷帽”的现象。全县新增贫困户272户830人;因病、因学、因灾返贫贫困户113户338人,错评剔除户19户60人。同时根据上级最新要求,我县已落实帮扶责任人,让新纳入贫困序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荔浦县 2017 脱贫 攻坚 工作总结 2018 工作计划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