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共10页).doc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一语文期末试卷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坍圮(p) 熨帖(yn) 炽烈(zh) 窸窸窣窣(s)B迤逦(y) 狙击(z) 埋怨(mi) 声名狼藉 ( j )C朱拓(t) 横槛 ( jin ) 滂沱(png) 狼吞虎咽 (yn)D锱铢(z) 隽永(jun) 脖颈(jng) 亘古不变(h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
2、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B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C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D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3.阅读下面一段话,请概括莫言能战胜村上春树的原因。(每点不超过8个字) (4分)10月12日晚上7点,莫言最终战胜了炙手可热的村上春树,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在很多人看来,莫言这一次之所以能超越村上春树更在于其忠于民族的、民间的故事,对国家民族心灵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对人进行细腻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描写。同时,他的作
3、品在艺术形式上又用狂放的想象力建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主观世界。正如授予莫言的颁奖词写道:“(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4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5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苏洵六国论片段,完成58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4、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
5、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率赂秦耶 都,皆。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亲附,结交C始速祸焉 招致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危险6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秦国之所大欲 子孙视之不甚惜 B洎牧以谗诛 不赂者以赂者丧 C赂秦而力亏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7下列选项中,对选段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由受赂所得的疆土比起战胜所得的要高出百倍,诸侯由于赂秦而失去的土地比战败失去的也要多出百倍,一增一减,点出了赂秦的危害之大。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出赂秦者短
6、时间内贿赂秦国多个城池,“而秦兵又至矣”写出侵略者步步紧逼、贪得无厌的样子。C赵国曾经五次与秦交战,三胜二负,秦国第二次攻打赵国,李牧也打退了他们,只可惜赵国没能坚持武力到最后。D作者把“不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秦交好,不助他国,如齐国;一种是反抗秦国侵略的,如燕、赵两国。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分) (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分)(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三、古诗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7、,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2)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颔联。(4分)尾联刻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阿房宫赋)(2)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3)人间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4) ,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来者犹可追。(论语)(6) ,勿施于人。(论语)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雅 舍(
8、有删节)梁实秋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留空隙,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
9、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有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
10、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
11、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哗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12、“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
13、。”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注】:1939年,抗战期间,梁实秋迁至重庆北碚,与人合购平房一栋,命名为“雅舍”。语出唐代李白之诗,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逆旅,旅舍。即: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11阅读文章第段,用简洁的词语概括“雅舍”的特点。(4分)12从段中归纳“雅舍”之“雅”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13文末引用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寄”有什么作用?(4分)14梁实秋的散文语言注重“趣味”,力求在不如意时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请探究文中蕴含的人生态度。(6分)六、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17题。 沈从文:西南联大
14、的“非主流”教授梅 子据说钱钟书先生在小说猫中所写的作家曹世昌,原型就是沈从文。小说中的文字虽然刻薄,但毕竟生动,可以大致当成沈从文的素描像。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的众多教授中,是个异数。他没有读过大学。他从底层生活中感悟到了文学的真谛,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达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平。在进入西南联大之前,沈从文已经名满文坛,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抗战前沈从文曾在北平编写中小学国文教科书。当西南联大的湘黔滇旅行团途经湘西沅陵时,沈从文恰好也在这里,住在哥哥家中,他请联大的几位教授吃过饭。后来沈从文到达昆明执教西南联大时,却因学力不
15、足,很受轻视。1939年6月,沈从文担任西南农大国文系副教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各体文习作一课,但他的编制却在师范学院的国文系,而不是文学院的国文系。师范学院不属于西南联大的三支嫡系,是西南联大抵达云南后为提高当地师资水平,而与云南地方合办的一个学院,薪资水平也要低一些。直到1943年7月,沈从文才升为教授。当时的西南联大,流传着国学大师刘文典的两段话。其一是: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如果他每月拿四百元,我自己只配拿四十元,而沈从文则只配拿四元钱。其二是:在一次躲避空袭的路上,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路上跑,就说了一句:“我跑是为了庄子,学生们跑是为了将来,你干吗要跑呢?”沈从文在西南联大的一些教授眼
16、中不受欢迎,但他在其他教授中还是有不少好朋友的。比如杨振声、金岳霖、朱自清、闻一多等人,而且他在西南联大学生中很受欢迎。沈从文确实有钱钟书说的自卑感,但另一面他也看不起教授中一些人的行为。他痛恨打麻将、打扑克,认为那是白白浪费时间。而西南联大确实有一些教授深爱此物。吴宓先生1940年11月16日在日记中记载:“客堂中众人斗纸牌,至宓不能读书,亦不能安夜,甚为郁愤。只求速死、以偿此债而已。”为沈从文所厌恶的,还远不止这些。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们出身于旧时代,他们身上既有着传统知识分子的温和儒雅、欧风美雨的开明无拘,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儒士以及西洋学者的恶习。沈从文在云南看云一文中说:“在这美丽的天空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期末 试卷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