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线路工程作业指导书(电缆接线)资料(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线路工程作业指导书(电缆接线)资料(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10千伏均义排线、均义线入凤凰山变施工作业指导书项目名称:电缆接线编 号:H项目名称:110千伏均义排线、均义线入凤凰山变电缆接线编制单位: 电气工地编 写: 日期:工 地: 日期:安监科: 日期:施技科: 日期:总 工: 日期:目 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第二节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三节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第四节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作标准第五节 动力电缆接线工艺要求第六节 作业活动中人员的职责分工及权限第七节 作业环境的要求第八节 作业安全措施和要求1 工程概况2 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2 高压电缆头所需的热缩附件到货齐全,清点完毕,质量
2、合格。23 电缆敷设完并已整理固定好,且有一定的余度。24 设备及盘柜已安装就位好。25 盘柜及设备接线位置有明显的相序标志,并经校核正确无误。26 技术、安全交底完。3 参加施工人员资格及要求31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在班长、技术员领导下进行施工,分工明确,名负其责。32 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熟悉工艺程序,有一定的施工经验。33 全体施工人员,尤其是组长必须熟知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34 组长必须做好监护人,其他施工人员在无监护时有权拒绝,施工(控制电缆头制作除外,可不设监护人)。35 重要工序的工艺施工必须由组长把关,亲自操作。4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作标准41 10KV高压电缆头制作。
3、411 剥外护套:将电缆垂直固定牢固,自电缆未端量取550mm,用剖塑刀剥去外套,剥切口要整齐。412 锯钢铠:由外护断口保留40mm铠装钢带,将其余剥除,锯锯钢带前先用钢带在保留的钢铠上打一卡子,连同地线一起打紧,防止钢铠松脱,锯口要整齐,锯钢铠时,要小心用力,防止操作下部位及线芯,禁止伤及绝缘屏蔽层。413 剥内护套后,保留20mm聚乙烯内衬垫,将其余的内衬垫及填充物剥除。414 分线芯:除去填充物,分开线芯,注意分线芯时不可用力过大。415 焊接地线:用砂纸打光钢铠上地线焊接区锈迹,用裸铜扎线分别在每相绝缘线芯铜屏蔽带上绕三圈并用焊锡焊牢,然后将铜扎线拉至铠装上连同地线绑扎在钢铠上绕三圈
4、,并用焊锡焊牢后,将地线向下引出。416 包填充胶:用填充胶填三芯分支外及铜带铠装周围,使外形平滑整齐,形似橄榄状,包绕层数以达到手套套入正好为宜。417 安装分支手套:清洗根部外层,将手套套入三叉根部,由手指根部向两端缓慢环绕加热至完全收缩。418 剥除钢带屏蔽:将分支手套指部上端50mm处的屏蔽带用扎线扎紧,扎线以外的屏蔽铜带全部剥除,切断口要整齐。419 剥除半导电层:保留20mm半导电层,将其余剥除,剥除要干净,不要损伤主绝缘,对于残留在主绝缘外表的半导电层,可用砂纸打磨干净,使主绝缘整体圆滑。4110 清洗绝缘表面:用清洗剂清洁主绝缘层,清洗时要从端部向根部一次擦洗,不能来回擦洗。用
5、半导电带填充半导电层与主绝缘的间隙20mm,与半导电层和主绝缘各搭接10mm,形成平滑过渡。4111 安装应力控制管:清洗线芯绝缘表面,确保绝缘表面无碳迹,套入应力控制管,应控制管下端分支手套上端相距30mm,用微火焰自上而下环绕加热使其收缩,在应力管上端包绕自粘带,使其平滑过渡。4112 压接线鼻子:接线鼻子孔深加5mm,长度剥去末端绝缘,绝缘剥切口处削成铅笔头状,长度为30mm(如电缆剥切图所示),套入线鼻子,用压接钳按规定要求进行压接。然后用锉刀修理梭角毛刺,清洁鼻子表面“铅笔头”处包绕填充胶及鼻子口不平之处。4113 安装绝缘管,清洁线芯绝缘表面,应力控制管表面及分支套表面,套入绝缘管
6、至三叉根部。管上端超出填充胶10mm,下端搭接手套手指部20mm,用弱火焰自下而上环绕加热收缩固定。4114 固定相色密封管:密封管套在端子接管部位,先加热鼻子由上端加热固定,再将相色管套在密封管子,加热固定。4115 安装防雨帽,将雨帽喇叭口向上,在相下方加热固定。4116 电缆头检查:电缆头做好后,先核对电缆两端相序正确无误,然后通知试验班组进行绝缘耐压试验。4117 接线:电缆试验后,将各相线芯分别接入设备上相应的接线端子上,连接螺栓要紧固,紧固后的螺栓丝扣露出螺帽2-3扣,注意与设备连接时,线鼻子应无额外受力。 说明:以上电缆头制作工艺程序在无资料的情况下使用,若厂家提供热缩终端附件技
7、术资料时,则按厂家工艺程序说明书进行施工。42 低压动力电缆头制作421 首先检查电缆头端部固定是否牢靠,否则先加以固定。42 2 再检查电缆有无损伤,终端有无受潮,否则要采取干燥措施。423 拉直电缆到接线位置,看电缆终端是否有足够的接线余度,若接线余度不够,要进行处理,否则不予做电缆头。424 剥电缆外护层:校直电缆末端,根据终端头的位置及到连接设备间的距离决定剖塑长度,其尾线不应小于200mm,用剖塑刀剥去聚氯乙烯外护套。425 焊接地线,在剖塑口处的钢铠上用钢带打一紧箍卡子,将地线(铜编织线)和钢铠卡紧,然后将地线和钢铠用锡焊焊接牢固。426 锯钢铠:在钢带卡子的外侧将钢铠锯齐剥去。4
8、27 剥内护层:在距钢铠5mm的地方剥去内护层及填充物。428 统包根部绝缘:用塑料带缠绕剖塑口及钢带口,上部接线芯绝缘5-10mm,下部接电缆外护层20-30mm,先分开线芯,分别绕包线芯绝缘及分支口3-4层,压入第一个风车,拉紧风车,继续绕包至即将结束时压入第二个风车,拉紧风车,继续绕包外护层,最后整体绕包成“萝卜头 ”状。头部绝缘层包缠厚度不小于3mm,分支口要绕包严实以达密封效果。注意:包缠塑料带要用半叠绕的方式。429 剥线芯绝缘:在线芯头部取线鼻子孔深加5mm的长度为剥去线芯绝缘,注意剥切时不要伤及导线。4210 压接线鼻子:将导线插入线鼻子孔内,并用木块轻轻敲打线鼻子,使线芯到达
9、线鼻子孔底,然后用压接钳压接,先压靠近鼻子口的一个坑,在押靠近设备连接处的一个坑,用环压型模具时,应在距离鼻子口10mm处压接使线鼻子与导线连接良好。注意:线鼻子方向与连接部位方向一致,使线鼻子在与设备连接时不受力,在互感器时先将号线电缆穿过互感器压鼻子,压坑深度不得大于线鼻子直径的1/2,不得小于3/4。4211 包保护层:压好鼻子后,用塑料带先将线芯绝缘与鼻子之间的空隙填平,然后从鼻子处开始绕包整个线芯绝缘层二层至鼻子处结束。4212 标相包:核对好相序,用规定的相色带在相应一相的鼻子外包2-3层。4213 电缆头检查,电缆做好后,通知试验班组进行绝缘测试。4214 绝缘试验合格后,方可将
10、各相导线接入设备上相序一致的位置,连接螺栓要紧固,紧固后螺栓丝和露栓丝和露出螺帽2-3扣。43 控制电缆头431 根据施工图纸核对所敷设的电缆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如发现电缆缺少或多放,及时与技术员联系解决,然后根据施工图依次穿入盘柜、箱内,并在盘柜,箱下方留出400mm左右的备用长度,电缆排列要整齐、牢固,且避免交叉。432 根据图纸排列顺序,将穿入盘柜,箱内的电缆在基础横杆处用铁绑线固定牢固,且应使电缆处于自然状态,不能使电缆严重受力。433 电缆固定好后,开始剥切,剥切时要仔细小心,以免损伤线芯、防护层及伤手脚,根据屏内端子排的最高位置用锯弓锯掉长余部分,电缆剥切位置应高于基础平面100m
11、m,当端子排较低时,根据具体情况施工。434 电缆头采用一般包扎,用统一颜色的塑料带包缠40mm长,线芯包扎部分要整齐,不得扭曲,电缆标志牌系在包扎部位,且应牢固可靠。435 准备号头,拉直线芯,校线并带好号头,校线使用电池灯或万用表,校线要准确可靠,号头要清晰美观。436 排线要整齐美观,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接线正确,端子排连接应牢固可靠,号头要戴在接近端子处,将字体置于易看清的位置,在端子排上部的电缆应排在里侧依次向外,每个端子板的每侧接线一般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尼龙锁扣绑扎间距为120MM,排线要求横平竖直,整齐美观。437 接线时要仔细核对端子图和接线端子是否一致,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
12、员汇报。51 动力电缆接线工艺要求:511 电缆排列整齐,绑扎牢固。512 接线正确,连接可靠、良好。513 标志正确,清晰不褪色。514 接线排列整齐,绑扎均匀。515 电缆头制作使用黑色塑料带,且高度一致。516 电缆标志牌在屏柜内悬挂高度一致,均高出电缆头50mm。517 线芯弯曲半径一致。518 备用线芯预留至屏、柜顶部端子排处,绑扎整齐。52 二次接线工艺要求:521 电缆从支架向屏柜过渡部分由接线人员排列、绑扎,电缆排列尽量排成单排,若孔洞排不开,可分层排列。522 在做控制电缆头时,从里至外,其高度为阶梯状布置,里侧电缆头比外侧依次高50m。523 做电缆头均使用黑色塑料包缠。5
13、24 电缆标志牌悬挂高度一致,均高出电缆头50m,最外侧电缆牌紧贴电缆绑扎,里侧电缆牌均悬空绑扎,牌子全部水平排列,在外侧面线芯表面。525 线芯在接入端子时均弯成“S”形再接入,“S”形弯曲半径为20。526 当电缆从屏柜正面接线时,备用芯与使用线芯并排布置,备用芯预留至高出接线端子100mm处。527 当电缆从屏,柜侧面进入接线时,备用芯均匀排列在使用线芯里侧,预留至屏柜顶部。528 屏内电缆排列时,接线位置最低的电缆排在屏外侧,其余依次排列。529 屏内线芯绑扎间距为120mm,线芯布置竖直。6 作业活动中人员的分工和权限61 班长在施工中有权调动施工力量,全面负责施工的质量,对于施工安
14、全及工艺达标与设计要求负责。62 技术员对施工方案负全责,对安全从技术角度提出措施,对设备缺陷,设计变更提出方案,经审批后监督实施,对施工质量负技术责任,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责令施工人员停工或返工,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其领导。63 组长及施工人员发现施工方案有误或其它问题,要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建议,对施工的每个工序质量负责,对每道工序质量自检合格,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保护自己和他人,做好安全文明施工。7 作业环境要求71 施工场地应清洁平整,无杂物,积水和粉尘。72 不宜在雨天或大雾天气进行露天施工,室内空气潮湿时应有干燥设施,以防动力电缆头受潮。73 施工地点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74 冬季施工
15、应有取暖设施。8 作业安全措施和要求81 危险点1:使用喷灯易发生火灾和烧伤,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811 使用喷灯必须遵守安全规程,不得违章操作。812 工作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及时清除,空气流畅,喷灯使用完后要及时灭火。813 喷灯在使用过程中如需加油时,必须先灭火,再冷却、放气,待喷灯彻底冷方可加油。814 使用喷灯进行热缩作业时,火焰不能对人,协作者站在侧面,不能站在火焰的正前方。82 危险点2:电缆头制作时容易划伤手,应注意以下几点:821 剥切电缆护套及锯钢铠时,要戴好手套,防止刀子划破手,剥线时刀在前,手在后。822 锯线芯时最好两人配合,线芯要抓稳,不可用劲太大以防失手伤及人员。82
16、3 接线时,弯曲线芯要轻用力,防止线芯反弹或碰破手臂。83 做好文明施工,每天坚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接线时,要特别注意对周围环境及设备成品保护,严防二次污染,接一次线时要注意,小心用劲,防止用劲过猛毁坏盘柜内的电气设备。 专心-专注-专业8.4 电缆施工危险风险控制对策表序号危险点描述危险风险等级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实施负责人确认签证人1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可能发生架子倒塌或人员坠落B3脚手架验收合格后并挂牌使用严禁任意拆搭架子严禁违章作业W班组2电缆盘袈设不稳可能发生倒盘砸伤人员C5使用合格的专用支架支架铺垫要用合格的枕木并铺设平稳W班组3盘内穿入电缆可能发生短路或人员触
17、电B4带电部分用绝缘胶皮隔离盘内穿入电缆时必须有人接应W班组4接线作业时可能走错间隔造成人员触电B4办理工作票严格按工作票执行W班组工地5工机具放置、使用不当可能发生坠落伤人B3小型工机具使用工具包或放置在可靠的地方;使用时应系安全绳;严禁抛掷W班组6照明电源电压不当或线头裸露造成人员触电B4使用适当的电源电压堵绝线头裸露装设有安全保障的照明设施W班组工地7电缆支吊架、桥架放置不当可能发生坠落伤人B3放置在可靠的地方;存放数量符合规定要求严禁隔日存放W班组工地8电动工机具使用或用电不当造成人员触电B4使用前确认电缆的完好情况确认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确认开关、插头、插座、机具的完好性W班组工地9接
18、线工作结束后未清理可能造成电气事故发生B2认真清理杜绝遗留杂物W班组10剥切电缆时可能划伤手臂C4采用正确的剥切方法W班组11敷设电缆人员站错位置可能发生人员伤害C4敷设电缆人员确认已站在电缆转弯外侧W班组12穿管敷设电缆人员离管口太近可能发生人员伤害C4穿管敷设电缆人员远离管口W班组 危险级别: A 特别严重 B 严重 C 一般 D 轻微风险等级: 1 特大风险 2 不可容忍风险 3 很大风险 4 适度风险 5可容忍风险安全控制点: R 记录确认点 W 见证点 H 停工待检点 S 连续监视监护点控制责任:班组、工区、项目部。辩识人: 评价人:8.5二次接线施工危险风险控制对策表序号危险点描述
19、危险风险等级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实施负责人确认签证人1接线作业时可能走错间隔造成人员触电B3办理工作票严格按工作票执行W班组工地2照明电源电压不当或线头裸露可能造成人员触电B3使用适当的电源电压堵绝线头裸露装设有安全保障的照明设施W班组工地3电动工机具使用或用电不当造成人员触电B3使用前确认电缆的完好情况确认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确认开关、插头、插座、机具的完好性W班组工地4接线工作结束后未清理可能造成电气事故发生B2认真清理杜绝遗留杂物W班组5剥切电缆时可能划伤手臂C3采用正确的剥切方法W班组6电流互感器开路、电压互感器短路可能造成人伤害或设备损害B3严禁电流互感器开路、电压互感器短路W班组7裸露导体过长超出接线端子可能造成接地事故C3规范接线工艺W班组8接线作业时未戴静电表或静电安全帽可能造成人员触电B3配置静电表或静电安全帽正确使用静电表或静电安全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W班组工地危险级别: A 特别严重 B 严重 C 一般 D 轻微风险等级: 1 特大风险 2 不可容忍风险 3 很大风险 4 适度风险 5可容忍风险安全控制点: R 记录确认点 W 见证点 H 停工待检点 S 连续监视监护点控制责任:班组、工区、项目部。辩识人: 评价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