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复习笔记(共12页).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复习笔记(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心理学-复习笔记(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绪论一、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1心理预防与心理卫生心理预 防即预防学生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使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心理卫生方面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等。2心理咨询3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得理论和标准 ,以使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4、 行为矫正,只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认知、行为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学干预,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应的学生获得正常的发展。5、学习指导,是指帮助学识实现教育
2、的价值,教材为媒介所进行的各种活动。6、就业指导,即对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职业加以指导。二、危机期问题讨论:斯普兰格第二次诞生;霍尔疾风怒涛;荷林喔斯心理断乳期三、举例说明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课题。P14学校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在学校背景中,结合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是应用性课题。举四个方面的例子:其一,儿童多动症矫治的研究。学校心理学家不同意将多动症理解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BD),而同意“注意缺乏障碍”(ADD)的提法。鉴于过去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学校心理学家开展了“认知行为矫正”方法的研究,针对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缺乏障碍,从注意入手,调整其认知策略,还注意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
3、相结合,减少或不用药物治疗,获得良好的发展。其二,离异子女心理特点及其良好适应性的研究。研究表明,离婚导致了子女和父母双方的压抑和不安。离婚和完好家庭的子女在社会性情绪,在学业智力指标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其三,问题儿童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学习困难和学校恐惧症等的诊断与矫正领域。其四,青少年抽烟问题的探究。许多研究已提示,抽烟不仅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危害,而且对青少年的学习、与父母关系、与同伴关系、青少年问题行为、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等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青少年抽烟成为学校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四、学校心理学家在学校所扮演的角色: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德育教育的辅助者、
4、学习的辅助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五、简述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区分与联系。 P23 尽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的分支,但比起学校心理学来,它却带有更多的理论性。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正是为学校心理学奠定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心理学是从教育心理学基础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所以称“应用的教育心理学”。于是,学校心理学要采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组成一种“互有交叉性”,对比教育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又具有其特殊性,一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主要来自教育实际,但不少原理来自动物的实验,而学校心理学的原理则都来自学校的实践和学校的课题研究;二是教育心理学尽管也涉及
5、到问题儿童青少年,但主要还是偏重正常学生的心理研究,学校心理学主要是研究问题学生,尽管它也研究正常学生,但研究的目的是为辅导与矫正问题学生服务;三是教育心理学家从事教育实践,主要是为了做干预或培养,对学生的某种心理品质进行实验研究,而学校心理学家去学校他们或是在学校工作,或是更直接地为学校服务,带有更强的应用性。第二章 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一、简述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动因。 P261义务教育使儿童在校的比例和年限增加,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2身体缺陷和心理缺陷的儿童大量存在。3特殊教育的出现。二、萌芽期1890-1920 学校心理学服务时从莱特纳.威特默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的心理诊所开始的
6、。威特默被成为“临床和学校心理学之父,他创立了”临床心理学“这个术语,并创办了心理诊所这本有关临床服务和残疾儿童的杂志。斯坦利.霍尔他于1892年创立了”美国心理协会“霍尔是1899念得儿童研究运动之父。英格里希三、产生期 1920-1940四、发展期 1940-1969塞耶(Thayer)会议:于1954年举行,这次会议促进了以后几十年内学校心理学有关培训、证书颁发和业务思想的形成。1945年,美国 学会重组是,学校心理学第一次以心理学分会的形式达到全美的统一组织。1969年美国职业心理学评估理事会终于同意颁发学校心理学文凭。五、繁荣期第三章 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
7、分析理论和埃里克森的理论。认识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行为与社会二、学校心理学中的系统观:(一)系统与系统方法(二)发展性系统理论:布朗分布伦纳1977年提出“四个系统观”1、微观系统2第二种结构水平是中型水平3外部系统4宏观系统:是指儿童成长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意识状态。(三)家庭系统也成为社会系统论(四)学校系统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一)纵向研究:就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也称为追踪研究。(二)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行为状况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横断研究及其特点。这是学校心理学最常见的一种研究
8、类型。它可以同时研究大量的数据资料,成本低,费时少,研究效率比较高。但这种研究方式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较复杂。(三)聚合交叉设计(四)时间顺序研究:1、准实验设计:是介于前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实验研究设计,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前实验设计要严格一些,但却不如真实验设计那样充分和严格。2、时间序列设计:是指对一组非随机取样的被试实施实验处理,并在实验处理前后周期性地作一系列测量,然后分析测量数据是否具有非连续性,从而推断实验处理的效果的一种准实验设计。3、多基线设计:是时间序列设计的一种变式,它允许研究者对一个被试或一组被试的多个行为进行测查,有助于分析个体
9、间的差异。 数据收集的方法一、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和行为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可分为:1、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2、 观察的设计: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策略;制定观察记录表;培训观察人员。3、注意事项:首先对要观察的问题应有清晰的了解,观察目的要明确;其次,尽量使儿童自然放松,处于正常状态之总,不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成为观察着的研究对象;第三要善于记录与观察目的相关的事实,以便事后整理分析;第四,观察者除了观察儿童的一般言行之外,还要分
10、析儿童的相关资料。 二、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1、访谈法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访谈的目的,并将其进一步具体化,确定访谈研究的各种具体变量。其次是要考虑访谈问题的具体形式;第三拟定出具体的访谈问题;第四在拟定具体访谈问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让访谈对象以何种方式对每一个问题做出反应。2、注意事项:1)访谈前要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2)访谈开始应提问一些非研究性的问题;3)访谈者要掌握交谈的艺术,尽量做到轻松自如,不要紧张生硬;4)访谈成功的关键是把握谈话的方向;5)访谈的记录方式很多,为了获得反应所研究问题的信息,要考虑多种方法综
11、合使用。 三、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1、常见的问卷类型:总加量表法;累积量表法;一致定位量表法和语义区分量表法。2、注意事项:1)问卷中问题数量不宜过多,必须紧紧围绕所研究的问题2)问卷的内容和表述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可以理解的;3)问卷的形式应以封闭型的问题为主,开放性的问题为辅4)问卷中问题的表述应尽量能隐蔽研究的真正意图,防止社会赞许效应的出现。四、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用一套标准化了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儿童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从而做出儿童某方面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评定也诊断。1、类型:
12、能力测验、学绩测验和个性测验。2、按测验的目的可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3、应注意问题:1)测验者的先前准备,这包括熟悉指导语,准备好测验所需材料,熟练地掌握测验的具体实施程序等。2)选择适宜的测验环境,包括安静而宽敞的地点,适宜的采光和通风条件,避免他人干扰等。3)标准化的指导语与标准时限。4)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设法引起被试对测验的举,取得其合作,使整个测验过程能严格地按测验程序进行。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一、研究数据的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数据进行的“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研究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加工,从而认识研究
13、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内在规律的过程。其过程为:1确定定性分析的目标2整理研究结果3寻找关系,摸索规律。二、数据的定量分析: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多元统计。多元回归、典型相关、判别分析、路径分析。第四章 学校心理学中的测量与评估心理测量是以心理测验作为工具对人的行为的确定。心理测量具有代表性、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一、简述心理测量的四个基本特性。 P861、间接性:人的心理特质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测验无法直接测量心理特质,而是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因此心理测量具有间接性。2、相对性:人的行为比较没有绝对标准,心理测量中对人的评价总是与他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某种
14、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因此心理测量具有相对性。3、代表性:测验不可能测量人所有的行为,特定的测验也只测量了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测验的编制者往往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抽取出决定某一心理特质的代表性要素,选取最能表现这些要素的行为组成行为样本。因此测量具有代表性。4、客观性:心理测量还具有客观性。因为测验工具从编制到施测、记分及结果的解释都经过了标准化。二、心理测量工具的选择:心理测量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间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反应。1、标准测验,他是经过一套严格的标准化程序进行编制,并按标准程序去使用的测验。2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及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的程度,通常用相
15、关系数来表示信度的高低。3效度,效度指测验对要测量的东西能够测量的正确程度。4常模,常模是判断个别差异的依据和比较标准。三、心理评估的模式和原则:模式分为:医学模式、多元模式、整合模式。心理评估应遵循的原则为:在发展的背景下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在发展的框架内去评价学生的行为。发展常模、发展过程、发展的稳定性、共生现象。共生现象是一生物学术语,这里借指同一个体的适应问题或心理障碍总是两个或更多的问题相继或同时出现,很少是孤立的单一问题。四、简述心理评估的整合模式。 P90 心理评估的模式有医学模式、多元模式和整合模式。医学模式过分强调了政党与非政党间质的区别,而多元模式则过分依赖统计分析,又缺乏明
16、确的理论支持,都暴露出一些缺陷。儿童青少年的某些心理现象可能是分布在一个正常的连续体上,而另一些可能适合于做质的区分。如果能够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提高心理评估的水平。整合模式就是强调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性与机能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模式。五、智力测验:是指为科学、客观的测定人的智力水平而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标志的一种测量工具。 五、简介韦氏儿童智力量表。P98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编制的,1949年出版,是继比纳量表之后,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个人智力量表之一,其适用对象为6-16岁的儿童。韦克斯勒在量表中设计了12个分测验,用来测量儿童的各种能力。这12个分测
17、验分为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两部分。六、论述题在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介绍几种评估工具。 P91、94对儿童进行心理评估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在发展的背景下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在发展的框架内去评价学生的行为。评估工具有:一、智力测验方面: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瑞文揄能力测验等;二、人格测验方面: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人格调查表、青年人格调查表、NEO人格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三、行为评估方面:儿童行为核查表、儿童行为评价系统(包括:自我报告量表、父母评价量表、教师评定量表、学生观察系统)。第五章 行为分析与矫正第一节 行为矫正的理论与假设一、行为主义的理论背景1
18、、经典的条件反射说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前者指个体行为中本已具有的刺激-反应联接,经过刺激替代的方式,从而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接;后者条件反射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此反射中,个体学到对某种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并非由该刺激引起,它只是个体操作其环境是所变现处的自发反应。二、条件反射形成的原则:A强化与强化物 强化:是指在条件作用中,影响刺激-反应联接的强度,或增加条件反应出现频率的一切程序。强化物:就是那些能够提高特定反应的可能性,或是特定反应的概率增加的任何事物和事件。B刺激泛化与刺激辨别 刺激泛化指条件作用的形成使有机体习得了对某一刺激作出特定的行为反应,因此也就可能对类似的刺激作出同样的
19、行为反应。刺激辨别与刺激泛化正好相反,它是指有机体面对环境中的大量信息,能把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加以区分,只对条件作用中受到强化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而对其他类似的未收到强化的刺激不做反应。C消退 在条件作用中,条件反射形成之后,特定的行为反应因的不动强化而是该行为发生的概率逐渐下降,直到不再发生,这个过程就是消退。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要理解个体的学习过程,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个人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个人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个体的观察学习经历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再生阶段、动机阶段。观察学习在个体行为中产生的作用:1通过观察学习可以习得新的行为2可以抑制和去抑制某些行为3通过观察学习可
20、以促进某些行为。四、行为矫正的基本假设:1问题行为是后天习得的2各种问题行为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互不影响3问题行为与特定的不良反应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4五、简述行为矫正的一般程序。 P124行为矫正的实验过程一般由五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准备与沟通阶段。在这一阶段,行为矫正者与当事人开始接触,了解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其主要的工作包括:1)详细询问当事人其问题行为的特征与背景;2)了解当事人解决自己问题的动机与预期;3)建立良好的咨询与矫正关系;4)就时间安排、矫正过程、具体要求等形成矫正契约。第二阶段,问题行为解析阶段。这一阶段是对问题行为做出诊断的阶段。其主要的工作包括:1)界定问题;了解
21、当事人的问题行为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查清当事人的个人发展情况,了解该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又是如何被巩固的;3)确定矫正目标。第三阶段,制定矫正计划阶段。主要包括:1)根据矫正目标,选择相应的矫正方法;2)矫正时间和过程的安排;3)矫正过程中如何记录与评定;4)矫正效果的评价,等。第四阶段,具体矫正阶段。根据矫正计划,具体实施对问题行为的矫正。第五阶段,效果评估阶段。按计划实施了行为矫正之后,行为矫正即告结束,这时根据记录到的数据与资料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估,安排进一步巩固效果的措施。六、行为矫正应遵循哪些原则?P125既包括临床方法上的原则,又包括一些伦理学原则。从方法学的角度说,在行为矫正
22、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应对矫正方法及其效果有正确的认识。第二考虑行为矫正的对象。第三应确立现实的目标。第四应制定周密的计划。第五坚持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行为矫正应注意几点:首先,考虑文化社会背景,重视价值分析。其次,行为矫正必须以当事人正式求助为前提。第三,保护当事人的权利。第四,必须坦率真诚。第五要信守最少干预原则。第三节 行为改变的测量与分析(大纲)一、目标行为的选择:1学校心理学家应考虑对目标行为的改变是否是真的有力与儿童、青少年;其次应考虑目标行为是否与儿童的年龄相适应。二、目标行为的定义:1定义的行为影视可观察的2定义应很清楚,以便观察着阅读和解释3定义所涉及的限定
23、条件应具体到特定的行为。三、行为的记录与测量 (一)要记录的目标行为的特征:1行为的出现率2行为的质量3行为的持续时间4刺激控制(二)行为记录的策略1连续记录2间隔记录3第三种行为观察技术是时间取样观察。为了保证直接观察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在观察记录是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对于目标行为的定义应是客观的、精确地;其次执行观察记录的人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清楚的把握行为的操作定义,知道如何观察,怎样记录;第三,观察的代码系统应清晰、简明,易于记录;第四,观察之前的准备要充分、仔细;第五,为了保证记录的信度,最好有两名观察者同时观察。四、记录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对制定干预效果的评估主要以两个标准来进行:学术的
24、标准;社会有效性的标准。沃尔夫建议行为矫正者至少要在三个方面考虑到社会有效性:1他们一定要审查治疗计划所认定的目标行为对当事人和社会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2他们必须密切注意所采用的程序师当事人可接受的,特别是当有其他方法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是,更应注意比较;3他们要确认当事人和其照顾着对干预结果的满意。第四节 行为矫正的主要技巧一、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方法有哪些?P136常见的降低行为发生率的方法有消退、暂停、反应代价、过矫正和厌恶法。1、消退。这种方法来源于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专家认为:人类的不良行为都是不良的条件强化作用的结果,如果取消这些不良的强化物,不良行为就会自然消退。2、暂停。这种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学校 心理学 复习 笔记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