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外网技术协议(共10页).doc





《雨污水外网技术协议(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污水外网技术协议(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项目】给排水外网工程技术协议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项目】给排水外网工程事宜达成如下技术协议一 编制依据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1.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1.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1.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备管道安装基本工艺(Q/ZXJZ J 501-2004)1.7建筑给水、排水及
2、采暖工程管道及设备保温(Q/ZXJZ J 503-2004)1.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纸1.10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11产品出产地的相关规范与标准。所有规范标准按国家现行最新标准规范执行。二. 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1.1工程名称:2.1.2工程地点:2.1.3建筑面积:2.2施工范围:2.3工作界面划分:(详见附件一)三技术要求3.1施工要求3.1.1室内给水管线入户200mm,加铜制截止阀,并加卡箍(或支架)固定(水表由自来水公司安装)。3.1.2给水管棚顶内敷设时,应进行防结露保温3.1.3室内冷热水管沿墙埋设时,其分别距离
3、建筑完成面300和600毫米。走楼板管道距墙分别为150毫米和250毫米。3.1.4厨房和卫生间各卫生器具给水配件距离完成地面的高度分别为:坐便器距地150,浴缸距地650,洗衣机距地1100 ,淋浴器距地1150,热水器距地1100,洗涤盆距地500。3.1.5水表的安装高度应距地面或楼面0.8m至1.2m处,并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3.1.6DN50以上给水塑料管每隔3m至少安装1个卡箍(支架)固定,DN50以下给水塑料管每隔2m至少安装1个卡箍(支架)固定。3.1.7水表远传线应预先进行套管预埋。3.1.8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4、3.1.9生活饮用水不得因管道产生虹吸、背压回流而受污染。3.1.10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构筑物等的生活饮用水管配水件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规定:3.1.10.1出水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3.1.10.2出水口高出承接用水容器溢流边缘的最小空气间隙,不得小于出水口直径的2.5倍。3.1.11生活饮用水水池(箱)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应等于进水管管径,但最小不应小于25mm,最大可不大于150mm。当进水管从最高水位以上进入水池(箱),管口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吸回流措施。注:不存在虹吸回流的低位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其进水管不受本条限制,但进水管仍宜从最高水面以上进入
5、水池。3.1.12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小便斗(槽)采用非专用冲洗阀直接连接冲洗。3.1.1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3.1.14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3.1.14.1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3.1.14.2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3.1.14.3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3.1.15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阀门:3.1.15.1小区给水管道从城镇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3.1.15.2小区室外环状管网的节点处,应按
6、分隔要求设置;环状管段过长时,宜设置分段阀门;3.1.15.3从小区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3.1.15.4入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3.1.15.5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3.1.15.6水池(箱)、加压泵房、加热器、减压阀、倒流防止器等处应按安装要求配置。3.1.16给水管道上使用的阀门,应根据使用要求按下列原则选型:3.1.16.1需调节流量、水压时,宜采用调节阀、截止阀;3.1.16.2要求水流阻力小的部位宜采用闸板阀、球阀、半球阀;3.1.16.3安装空间小的场所,宜采用蝶阀、球阀;3.1.16.4水流需双向流动的管段上,不得使用截止阀;3.
7、1.16.5口径较大的水泵,出水管上宜采用多功能阀。3.1.17给水管道的下列管段上应设置止回阀:注:装有倒流防止器的管段,不需再装止回阀。3.1.17.1直接从城镇给水管网接入小区或建筑物的引入管上;3.1.17.2密闭的水加热器或用水设备的进水管上;3.1.17.3每台水泵出水管上;3.1.17.4进出水管合用一条管道的水箱、水塔和高地水池的出水管段上。3.1.18减压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3.1.18.1减压阀的公称直径宜与管道管径相一致;3.1.18.2减压阀前应设阀门和过滤器;需拆卸阀体才能检修的减压阀后,应设管道伸缩器;检修时阀后水会倒流时,阀后应设阀门;3.1.18.3减压阀节
8、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3.1.18.4比例式减压阀宜垂直安装,可调式减压阀宜水平安装;3.1.18.5设置减压阀的部位,应便于管道过滤器的排污和减压阀的检修,地面宜有排水设施。3.1.19安全阀阀前不得设置阀门,泄压口应连接管道将泄压水(气)引至安全地点排放。3.1.20给水管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排气装置:3.1.20.1间歇性使用的给水管网,其管网末端和最高点应设置自动排气阀;3.1.20.2给水管网有明显起伏积聚空气的管段,宜在该段的峰点设自动排气阀或手动阀门排气;3.1.20.3气压给水装置,当采用自动补气式气压水罐时,其配水管网的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3.1.21给水加压系统,应根据水
9、泵扬程、管道走向、环境噪音要求等因素,设置水锤消除装置。3.1.22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3.1.23塑料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灶台上边缘;明设的塑料给水立管距灶台边缘不得小于0.4m,距燃气热水器边缘不宜小于0.2m。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的金属管段过渡。3.1.24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3.1.24.1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3.1.24.2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
10、宜敷设在楼(地)面的垫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3.1.24.3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3.1.24.4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3.1.24.5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3.1.25给水管道穿越下列部位或接管时,应设置防水套管:3.1.25.1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墙处;3.1.25.2穿越屋面处;注:有可靠的防水措施时,可不设套管。3.1.25.3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箱)的壁板或底板连接管道时。3
11、.1.26明设的给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采取防水措施。3.1.27. 建筑物内的给水泵房,应采用下列减振防噪措施:3.1.27.1应选用低噪声水泵机组;3.1.27.2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减振装置;3.1.27.3水泵机组的基础应设置减振装置;3.1.27.4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3.1.27.5必要时,泵房的墙壁和天花应采取隔音吸音处理。3.1.28隐蔽管道应带压隐蔽,一般应以工作压力为保压压力,待隐蔽层达到许可的强度后方可撤压。3.1.29隐蔽完成后一定要作好标识,以防其它工种施工破坏管道。3.1.30冬季低温期间,如没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应及时将管道内的
12、水吹净,防止管道冻坏。3.1.31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3.2安全技术组织措施3.2.1所有机械操作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制订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责成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3.2.2要向全体职工做好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交底,要注意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 技术 协议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