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无线接入网的优化流程分析(共32页).doc
《3G无线接入网的优化流程分析(共3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G无线接入网的优化流程分析(共32页).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3G无线接入网的优化流程分析摘要本文根据3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三种3G系统WCDMA系统、CDMA2000系统和TD一S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特性和空中接口的无线帧结构,并通分析了各自的特点,特别是CDMA2000系统在采用了时分双工FDD技术的同时,利用智能天线技术实现了空分多址SDMA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频谱利用率。接着详细描述了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与方法。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通过河南省南阳市缆信公司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工程的具体过程,分析了无线网络优化在移动通信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系统性,并验证了优化工作
2、对无线网络的性能改善。关键词:WCDMA,CDMA2000,TD一SCDMA ,无线网络优化Optimization and Analysis process of 3G wireless access network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3 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mainstream of three kinds of 3 g systems - WCDMA, CDMA2000 system and a TD SC
3、DMA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and wireless frame structure of the air interface, and analyzes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especially in CDMA2000 system USES time-division duplex FDD technolog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e air separation of smart antenna technology to
4、 achieve the multiple access SDMA technology, greatly improve the spectrum utilization. Then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of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actical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ity of henan province nanyang ca
5、ble, CDMA2000 system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ject of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routine maintenance and systemic, and verify the improvemen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work.K
6、eywords:WCDMA,CDMA2000,TD-SCDMA,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1 绪论1.1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的目的及意义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的性能随着网络的发展、用户数量的变化及用户分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无线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运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保证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实际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参数的调整,使无线网络性能得到逐步改善,以达到在现有的系统配置下为用户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即最佳的覆盖、满
7、意的信号强度、最佳的通话音质和最低的掉话率等。通过不断地进行有效的网络优化,可以使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得以逐步改善,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现有配置为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同时提高系统的设备利用率、提高系统容量,以接纳越来越多的用户。网络优化工作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贯穿于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的整个过程。只有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不断地提高网络性能,才能保证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网络优化指的是通过参数采集、统计分析、信令跟踪、路测信息采集分析等多种手段对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综合分析,以找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调整移动通信网络的软硬件配置及系统参数,使整个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
8、况,使有限的网络资源能高效地被利用。无线网络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一系列的优化方式,如覆盖优化、话务量优化、设备优化、干扰分析等。这一方面是要对无线网络运行中存在的诸如覆盖不好、话音质量差、掉话、网络拥塞、切换成功率低及数据业务性能不佳等服务质量问题予以解决,使无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优化无线网络资源配置,对整个无线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地调配和运用,以适应新的业务需求和网络发展的情况,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现有设备的能力,从而获取最大的投资效益。1.2 网络优化研究背景我国已经确定了将WCDMA、CDMA2000、TD一SCDMA三种技术作为国内的3G系统标准,并已在国
9、家信产部的指导下在部分城市对三种标准的3G系统进行了阶段性的试验。而这三种技术都以CDMA技术为基础,所以CDMA移动通信网络必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由于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虽然CDMA网络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但建设一个覆盖面更广,能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高质量CDMA网络既是用户的实际需求,也是运营商下一步网络建设的重点。无线网络优化将会是CDMA系统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的一个绝对重要的环节。CDMA系统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逐渐扩容和不断优化,一是为了能够给系统的当前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无线网络服务,二是为了提高系统容量,以接纳越来越多的用户,确保系统高质量、高效率地运行,使移动通信运
10、营商现有的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而移动通信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在网络规划阶段是不可能预料到的,只能通过网络建成后进行无线网络优化来解决,因此无线网络优化的问题将日益重要,必须保证对正常运行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1.3 论文内容安排本文主要根据3GPP和3GPP2中的WCDMA、CDMA2000和TD一SCDMA这三种3G系统的技术标准,以比较的方式分析它们的无线特性及系统特点,同时阐述了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与方法,并以2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理论与经验为基础,根据河南省南阳市缆信公司邓州区域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工程的具体实例,进一步研究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技
11、术特点。在本课题进行期间,经查阅许多有关3GPP和3GPP2的3G系统的无线网络标准及相关理论研究与技术资料,对中国已经采用的三种3G系统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最后以这三种标准的系统性能及技术特点为依据,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深入研究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及方法。同时,以河南省南阳市缆信公司CDMA2000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工程,针对现网的无线系统接通率、寻呼成功率和呼叫建立成功率指标进行了全网的优化,通过这次优化工程,修复了一些硬件故障,调整了一些软硬件资源,优化了一些系统配置参数,改善了LAC边界及基站无线覆盖,使得杭河南省南阳市缆信公司CDMA2000系统的无线网络性能和用户
12、感受度有了很大提高。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最后总结出这三种3G系统的技术异同、无线网络优化的特点及无线网络优化的系统性与重要性。2 3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特性与技术比较2.1 CDMA系统的特点CDMA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英文缩写,是在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以宽带扩频技术为基础,其特点是抗干扰性强,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因而是3G系统标准中的最主要的空中接口技术。CDMA无线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l)覆盖范围广CDMA系统的小区覆盖范围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在网络无负载的情况下,其小区的覆盖半径是标准GSM系统的
13、3倍,在每个小区20个信道的负载情况下,其小区的覆盖半径是标准GSM系统的2倍。而对于上行链路,CDMA系统比标准GSM系统高5dB增益,因此在相同的覆盖范围内CDMA系统需建设的基站较少。(2)系统容量大CDMA系统采用了扩频技术来提高处理增益、增大系统容量;其频率复用因子为l,因此相同带宽下的系统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CDMA在相同频谱情况下的容量是标准GSM系统的5.5倍。CDMA系统还使用话音激活技术来提高系统容量,用软切换技术增加反向容量。(3)话音质量高CDMA系统采用了自适应多速率AMR、8kbit/EVRC、8k/13k等语音编码技术,有很好的背景噪声抑制功能。CDMA系统的8
14、kbit/s话音质量可相当于GSM系统的13kbit/s话音质量,而其13kbit/s的话音质量可接近于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CDMA系统使用RAKE分集接收技术以克服衰落、提高话音质量,使用软切换技术更可以有效地减少掉话。(4)系统软容量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其网络容量受到干扰的限制,通过降低接收机的接收门限来提高误帧率,可以增加网络容量,也可利用CDMA系统的小区呼吸效应,减小重负荷小区的导频发射功率,达到缩小小区半径,降低网络容量的目的。(5)功率控制精CDMA系统采用精确的功率控制技术,使得所有用户终端发出的无线信号在到达基站时的功率基本相等,这样有效地降低了用户间的干扰。(6
15、)采用软切换W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采用了软切换技术,而TD一SCDMA系统则采用了接力切换技术,这些切换技术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掉话率,提高系统容量,改善话音质量。(7)发射功率低CDMA系统以扩频技术为基础,用带宽换取较低的信噪比;使用精确的功率控制技术,降低了用户终端的平均发射功率,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辐射,并延长了用户终端的电池使用时间。CDMA终端的发射功率约0.2W,而GSM终端的发射功率约1一2W。(8)用话音激活CDMA系统采用话音激活技术,避免了无话音时无线信道资源的浪费,这同样起到了提高系统容量的作用。(9)保密性能好因为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其复杂的编译码及调制解调技术
16、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保密性能。CDMA系统关健技术(l)功率控制技术CDMA系统中所有的用户终端使用同一频段的无线信道,用户间使用地址扩频码加以区别。由于多个用户终端的随机接入,所用的地址扩频码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达到严格正交,结果导致各用户间相互干扰,即多址干扰,而干扰的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到CDMA系统的容量。此外,如果在上行链路中小区内的所有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都相同,则由于各个用户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距离的不同而造成距离基站近的用户终端无线信号强、距离基站远的用户终端无线信号弱,产生所谓的“远近效应”。在CDMA系统中采用功率控制技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反向功率控制就是为了让用户终端到达基站接收天
17、线的功率达到基本相同。(2)软切换技术CDMA系统为了消除GSM系统在硬切换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乒乓效应”问题,采用了软切换技术,当用户终端从一个基站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范围时不中断原有的呼叫连接,而同时与多个基站连接实现切换过程。由于TD一SCDMA系统采用了时分双工TDD方式,因而其提出了一种接力切换技术,以弥补硬切换与软切换技术的不足。(3)RAKE分集接收技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无线传输中的多径信号分量,CDMA系统采用了分集技术来改善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分集技术是一种在时域、频域或空域中将信号分散与收集的技术。CDMA系统的分集主要有三种: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空间分集。(4)多用户检
18、测技术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在异步传输信道和多径传播环境中尤其严重,且随着同时接入系统的用户数的增加,多址干扰也会增加,使系统容量受到限制。多用户检测是引用信息论并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抗多址干扰的技术,而且还可抵抗多径干扰和远近效应。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技术是综合考虑同时占用某个信道的所有用户或一些特定用户,消除或减弱其他用户对其中任一用户的影响,并同时检测出所有这些用户或这些特定用户信息的一种无线信号检测方法.2.2 WCDMA(1)WCDMA系统特性 WCDMA系统采用了与2G系统相似的网络结构,其核心网基于GSM系统核心网的演进,保证了与GSM系统网络相兼容,便于从
19、2G系统到3G系统实施平滑过渡。WCDMA系统的基站支持同步或导步两种方式,在导步方式下可以不使用GPS精确定时,因而不受GPS的限制,组网更为方便、灵活。WCDMA系统的无线接入网采用的码片速率为3.84Mchip/s,支持可变速传输;载波间隔5MHz,土行链路的调制方式为BPSK,下行链路的调制方式为QPSK。其无线信道分别采用了三种编码方式,话音信道采用卷积码(R=1/3,K=9)进行内部编码和Veterbi解码,数据信道采用 Reed Solomon编码,而控制信道采用卷积码(R=1/2,K=9)进行内部编码和Veterbi解码。(2)WCDMA系统无线帧结构W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可
20、按时间分为三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和时隙。一个超帧长为720ms,分为72个无线帧,一个无线帧长为10ms,分15个时隙,每个时隙666.7us,每个时隙含2560个码片,故WCDMA的码片速率为2560*15/10ms=3.84*10chip/s。 其无线帧结构如图:超帧超帧超帧720ms10ms子帧子帧子帧子帧TS0 DWPTSGPUpDPSTS1TS2TS3TS4TS5TS6图1 WCDMA无线帧结构WCDMA系统工作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下,其上下行链路分别使用两个独立的5MHz带宽的载波,其上下行链路中采用基于导频符号或公共导频的相干检测。2.3 CDMA2000(1)CDMA2000系
21、统特性CDMA2000系统同为IMT-2000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是从IS一95窄带CDMA技术演进而来的,代表了一个体系结构,包含了一系列子标准。其网络结构发展自IS一41标准,无线接口标准来源于IS一95,故与GSM系统不兼容,仅兼容于IS一95窄带CDMA系统。CDMA2000系统目前支持单载波(lx)和三载波(3x)两种方式,单载波占用带宽l.25MHz,三载波则占用带宽3*l.25=3.75MHz。但3GPP2对于CDMA2000系统的三载波无线方式的研发及标准制定已经停止,而主要发展基于单载波方式的增强速率版本lxEV及其后的空中接口演进AIE。(2)CDMA2000系统无线侦
22、结构在CDMA2000系统的一系列演进标准中,第一个真正达到3G系统标准的是CDMA2000lxEV-DO系统标准,因此以下对CDMA2000系统空中接口的说明都将以CDMA2000lxEV-DO系统为例。CDMA20001xEV-DO系统的无线帧由16个连续的时隙组成,帧长26.67ms。时隙是其基本的时间单位,一个时隙长l.667ms,分为两个半时隙(1024个码片),每个半时隙都包含导频部分、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若有业务或控制数据传输时,时隙处于激活状态,被称为激活时隙Active Slot,各信道按一定顺序、码片长度进行复用;
23、若没有业务或控制数据传输时,时隙处于空闲状态,被称为空闲时隙 Idle Slot,只传送MAC信息。其无线帧结构如下: 图2 CDMA20001xEV-DO无线帧结构2.4 TD一SCDMA(1)TD一SCDMA系统特性TD一SCDMA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具有高频谱效率和高经济效益的3G系统,因此被设计为不管是对称业务还是非对称业务都能达到最佳性能的3G系统。TD一SCDMA系统工作在时分双工TDD方式下,在周期性重复的时间帧里传输基木的TDMA突发脉冲,而且通过周期性地转换传输方向,TD一SCDMA系统允许在同一载波上交替地进行上下行链路传输。TD一SCDMA系统的无线传输方案是频分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G 无线 接入 优化 流程 分析 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