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设备汇总学习教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浓缩设备汇总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浓缩设备汇总学习教案.pptx(2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i sh) 一、浓缩的概念 浓缩是从溶液中除去部分溶剂的单元操作,是溶质(rngzh)和溶剂均匀混合液的部分分离过程。 浓缩过程中,水分在物料内部借对流扩散作用从液相内部达液相表面而后除去,最低水分含量约为30%(质量),一般为稳定状态的过程。1gjuyk第1页/共234页第一页,共234页。 浓缩方法从原理上说分为:平衡浓缩和非平衡浓缩两种物理方法。 (1)平衡浓缩 是利用两相在分配上的某种差异而获得溶质(rngzh)和溶剂分离的方法,如蒸发浓缩和冷冻浓缩即属此法。其中蒸发是利用溶剂和溶质(rngzh)挥发度的差异,从而获得一个有利的汽液平衡条件,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实
2、践上是利用加入热能使部分溶剂汽化,并将此汽化水分从余下的被浓缩溶液中分离出去,这种方法目前仍然是食品工业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浓缩方法。2gjuyk第2页/共234页第二页,共234页。 冷冻浓缩是利用有利的液固平衡条件,冷冻浓缩时,部分水分因放热而结冰,而后用机械( jxi)方法将浓缩液与冰晶分离。蒸发和冷冻浓缩,两相都是直接接触的,故称平衡浓缩。3gjuyk第3页/共234页第三页,共234页。 (2)非平衡浓缩 是利用半透膜来分离(fnl)溶质和溶剂的过程,两相用膜隔开,因此分离(fnl)不是两相的直接接触,故称非平衡浓缩。利用半透膜的方法不仅可以分离(fnl)溶质和溶剂,而且也可以分离(fn
3、l)各种不同大小的溶质,因此,统称为膜分离(fnl)。4gjuyk第4页/共234页第四页,共234页。二、浓缩(nn su)的目的 1.除去食品中大量水分,减少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 例如,100T含5%固形物的番茄榨出汁浓缩至含固形物28%的番茄酱,重量减至18吨,体积缩小与此相同。这样可大大降低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 2.提高(t go)制品浓度,增加制品的保藏性。 用浓缩方法提高(t go)制品的糖分或盐分可使水分的活度降低,使制品达到微生物学上安全的程度,延长制品的有效保藏期。5gjuyk第5页/共234页第五页,共234页。 3.浓缩经常( jngchng)用作干燥或更安全的脱水的
4、预处理过程。 这种情况特别适用于原液含大量水分,而用浓缩法排除这部分水分比用干燥法更为节约时,如制造奶粉时,牛奶先经预浓缩至固形物45%52%以后再进行干燥。 4.浓缩用作某些结晶操作的预处理过程。6gjuyk第6页/共234页第六页,共234页。三、食品物料(w lio)蒸发浓缩的特点: 料液的性质对蒸发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食品多属生物系统的物料,比一般化工遇到的物料更为复杂多变,在选择和设计(shj)蒸发器时,要充分认识这种影响。食品物料的蒸发浓缩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7gjuyk第7页/共234页第七页,共234页。 1.热敏性 生物系统的物料多由蛋白质、脂肪、糖浆、维生素以及其他许多
5、色、香、味成分所组成,这些(zhxi)物质在高温下或长期受热时受破坏,变性、氧化等作用,从而降低产品的质量。 所以,许多食品的蒸发要严格考虑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是不可分割的。食品蒸发的安全性与此二因素同时相关,这就是“温时结合”的概念,即把温度和时间作为统一体来考虑。8gjuyk第8页/共234页第八页,共234页。 从食品蒸发的安全性看,力求“低温短时”,但还要考虑工艺上的经济性。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生产能力,常采用“高温短时”蒸发。由于料液的沸点(fidin)与外压有关,低温相应就是低压,所以真空蒸发是食品工业蒸发应用的显著特点之一。 为了缩短蒸发操作时的加热时
6、间,一方面必须缩小料液在蒸发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局部性的停留时间问题。关于这一点,目前已发现长管膜式蒸发器在物料停留时间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点,从而在食品工艺上获得广泛的应用。9gjuyk第9页/共234页第九页,共234页。 2.腐蚀性 特别是酸性(sun xn)食品,如果汁、蔬菜汁的浓缩,设计蒸发器必须考虑腐蚀性问题,对于食品,即使是轻度的腐蚀,其所引起污染往往为产品规格所不允许。一般蒸发器接触液体部分多采用不锈钢结构。10gjuyk第10页/共234页第十页,共234页。 3.粘稠性 许多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份、果胶等成分,其粘稠性较高。 高 粘 性 物 料 的 蒸
7、发 , 首 先 从 流 体 动 力 学 观 点(gundin)看,有一个层流倾向问题,即使物料受到强烈的搅拌,传热附近总存在不能忽视的层流内层,这就会严重影响传热的速率。同时,由于上述原因,也还会产生结垢,局部停留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料液的粘稠性随浓度而增加,随着蒸发的进行,料液的粘度也必然逐渐增加,所以蒸发过程中的传热速率预期也逐渐降低。对于粘性制品的蒸发,一般采用由外力强制的循环或搅拌措施。 11gjuyk第11页/共234页第十一页,共234页。 4.结垢性: 蛋白质、糖、果胶等受热过度会产生变性、结块、焦化等现象。通常在传热(chun r)面附近,物料温度最高。发生这种现象就会在传热(
8、chun r)壁上形成污垢,严重影响传热(chun r)速率. 解决结垢问题的积极措施就是提高液速,经验证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提高液速,可显著减轻污垢的形成,这是由于高液速的洗刷作用所致。因此在可能发生严重结垢现象的情况下,采用强制循环法是有效的。另外,对不可避免的结垢问题,必须有定期的清理措施。12gjuyk第12页/共234页第十二页,共234页。 5.泡沫性 某些食品物料沸腾时要形成稳定的泡沫,特别是真空蒸发和液层静压高的场合下更为显著。 泡沫易被二次蒸汽带走,一方面污染其他加热设备,另一方面,增加产品的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不能操作。 一般,可使用表面(biomin)活性剂以控制泡沫的形
9、成,也可用各种机械装置以消灭泡沫。 13gjuyk第13页/共234页第十三页,共234页。 6.易挥发成分 不少液体食品含有芳香成分和风味成分,其挥发性比较大。料液蒸发时,这些成分将随同蒸汽一起逸出,影响浓缩(nn su)制品的质量. 低温浓缩(nn su)虽然可减少香味成分的损失,但更完善的方法是要取回收措施,回收后再掺入制品中。 14gjuyk第14页/共234页第十四页,共234页。四、对蒸发设备(shbi)的要求 1.工艺上的要求 1)适应物料性质,符合工艺要求和食品卫生; 2)保证达到要求的浓度; 2.热能利用上的要求 合理使用加热蒸汽和二次蒸汽,降低( jingd)全厂耗汽量和燃
10、料耗用量。15gjuyk第15页/共234页第十五页,共234页。 3.设备结构的要求 1)在一定容积内尽量增大其加热面积,以减少金属( jnsh)耗量和占地面积; 2)蒸发效能好,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热能利用率高; 3)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修和清洗方便;16gjuyk第16页/共234页第十六页,共234页。五、真空浓缩设备(shbi)的分类 (一)根据加热蒸气(zhn q)被利用的次数分 1.单效浓缩装置 2.多效浓缩装置 3.带有热泵的浓缩装置17gjuyk第17页/共234页第十七页,共234页。1.单效浓缩(nn su)装置18gjuyk第18页/共234页第十八页,共234页。
11、 2.多效浓缩装置 3.带有热泵的浓缩装置 食品工厂的多效浓缩装置,一般采用双效、三效,有时,还常有热泵装置,效数增加,有利于节约热能,但设备投资费用增加,所以效数的确定,必须全面分析(fnx),细致考虑。 19gjuyk第19页/共234页第十九页,共234页。(二)根据(gnj)料液的流程分 1.循环式 2.单程式(chngsh)20gjuyk第20页/共234页第二十页,共234页。(三)根据加热器结构(jigu)型式分 1.盘管式浓缩器 2.中央(zhngyng)循环式浓缩器 3.升膜式浓缩器 4.降膜式浓缩器 5.板式浓缩器 6.刮板式浓缩器21gjuyk第21页/共234页第二十一
12、页,共234页。六 真空浓缩装置操作(cozu)流程 1.单效真空浓缩装置: 是由一台浓缩罐、冷却器和真空泵组成(z chn)的。目前,果酱类生产中,采用这种流程较多。22gjuyk第22页/共234页第二十二页,共234页。2.多效真空浓缩(nn su)流程 1)并流法 2) 逆流法 3) 平流法 4) 混流 5) 有额外蒸汽(zhn q)引用的多效蒸发流程 23gjuyk第23页/共234页第二十三页,共234页。1)并流法: 溶液与蒸汽的流动方向(fngxing)相同,即均由第一效顺序至末效。24gjuyk第24页/共234页第二十四页,共234页。 特点: 原料液由泵泵入一效罐。由于蒸
13、发(zhngf)室压力由一效至末效依次递减,故料液在效间流动不需用泵; 由于料液沸点依效序递降,因而当前效料液进入后效时,便在降温的同时放出其显热,供一小部分水分汽化(自蒸发(zhngf)),可产生更多蒸汽,节省蒸汽; 由于后效溶液浓度较前效大,且温度低,使传热系数降低,影响传热(末效蒸发(zhngf)困难)。 (但高浓度料液处于低温)对浓缩热敏食品是有利的。 25gjuyk第25页/共234页第二十五页,共234页。2)逆流(nli)法: 此法料液和蒸汽流动方向相反,即原料由最后一效进入,依次(yc)用泵送入前效,最后的浓缩制品从一效排出。蒸汽由一效进入,一效汁汽进入二效,最后一效汁汽进入冷
14、凝器。 26gjuyk第26页/共234页第二十六页,共234页。 特点: 随着料液向前流动,浓度愈来愈高,而蒸发温度也愈来愈高。故黏度增加没有顺流的显著。这对改善循环条件,提高传热系数有利。 但高温加热面上浓溶液的局部(jb)过热有引起结焦和营养物质破坏的危险。 效间料液流动要用泵,没有自蒸发,水分蒸发量稍减。 适宜处理黏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不宜处理热敏性物料。 27gjuyk第27页/共234页第二十七页,共234页。3)平流(pn li)法: 此法每效都平行送入原料液和排出成品。蒸汽的流向由一效至末效依次流动。 此流程适用(shyng)于在蒸发过程中伴有结晶析出的溶液。 28g
15、juyk第28页/共234页第二十八页,共234页。4)混流 顺逆流并用。此法对黏度相当高的料液很有用处。 特点:在料液黏度 随 浓 度 显 著(xinzh)增加的场合下,可采用混流。29gjuyk第29页/共234页第二十九页,共234页。5)有额外蒸汽引用的多效蒸发(zhngf)流程 在多效蒸发流程中,有时将一效的二次蒸汽引出(yn ch)一部分用作预热蒸发器的进料,或用做其他的加热目的。这种中间抽出的二次蒸汽,称为额外蒸汽。 30gjuyk第30页/共234页第三十页,共234页。第二节第二节 真空真空(zhnkng)浓缩设备浓缩设备 一、标准式浓缩(nn su)罐 二、盘管式浓缩(nn
16、 su)罐 三、夹套加热室带搅拌单效浓缩(nn su)装置 四、膜式浓缩(nn su)罐31gjuyk第31页/共234页第三十一页,共234页。一、标准(biozhn)式浓缩罐 (一)作用原理:料液经过加热管加热,水分汽化,料液比重变小(bin xio),而中央降液管中料液没被加热至沸腾(料液比重较大)。由于传热产生重度差,形成物料在加热管和降液管中的循环,将水分蒸发,达到浓缩的目的。而加热蒸汽释放出潜热后,变成水,从底部排出管排出。32gjuyk第32页/共234页第三十二页,共234页。(二)结构(jigu) 由加热( ji r)室和蒸发室组成。 1.加热( ji r)室: 由加热( j
17、i r)管、中央降液管和上下管板组成。 中央降液管的作用 形成内循环,它的内截面积是加热( ji r)管总内截面积的0.25倍。 上下管板的作用 将物料和蒸汽分开。33gjuyk第33页/共234页第三十三页,共234页。34gjuyk第34页/共234页第三十四页,共234页。 1)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 有三种方式: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和同心圆排列。因为三角形排列装的管数多,而且为错列,所以多用等边三角形排列法。管子中心(zhngxn)距约为管子外径的1.3倍。35gjuyk第35页/共234页第三十五页,共234页。 2)管子在管板上固定的方法 : 管子与管板的固定方法是蒸发罐中列管式加热
18、器制造中的最重要的问题。这不仅是由于管子数量多而耗费(hofi)工时多,更重要的是必须保证管子和管板连接牢固而不发生泄漏,否则会给生产及操作带来严重故障。 目前采用的固定方法一般为胀接法和焊接法两种,在高温高压时,有时采用胀接加焊接的办法。 36gjuyk第36页/共234页第三十六页,共234页。 (1)胀接法 胀接法或称胀管法,是利用胀管器挤压在伸入管板孔中的管子端部,使管子端部发生塑性变形,孔板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取去胀管器后,管板孔弹性收缩,管子与管板间就产生一定的挤压力,紧密(jnm)地贴在一起而达到紧固密封的目的。图84表示胀管前后管径增大和受力情况。37gjuyk第37页/共234
19、页第三十七页,共234页。 胀接法一般多用在压力低于40公斤厘米2和温度低于300的条件下。高温时不宜采用,因为高温使管子与管板产生蠕变,胀接应(jiyng)力松驰而引串连接处泄漏。蒸发罐的加热面积较大,而管径较小,因而都用胀接。38gjuyk第38页/共234页第三十八页,共234页。 (2)焊接法 当温度高于300或压力高于40公斤厘米2时,一般采用焊接法。 焊接法的优点是在高温高压,下仍能保持连接的紧密性 ; 孔 板 加 工 的 要 求(yoqi)低,可节约孔的加工工时;焊接工艺比胀管工艺简便,在压力不太高时可使用较薄的管板。因此焊接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采用。39gjuyk第39页/共2
20、34页第三十九页,共234页。 但焊接法由于在焊接接头处产生的热应力可能造成应力腐蚀和破裂,同时管子与管板孔间存在间隙,如图85所示,这些间隙中流体不流动,容易造成“间隙腐蚀”。为了消除(xioch)这一间隙,可考虑先胀管然后再焊,但这样做法实际上很少采用。 40gjuyk第40页/共234页第四十页,共234页。 3)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不可拆的连接;另一种(y zhn)是可拆的连接。 常采用不可拆的连接方式,而可拆的连接结构复杂,很少采用。 不可拆的连接方式是两端管板直接焊接在壳体上;也有把管板延伸到圆周外兼作法兰的。 41gjuyk第41页/共234页第
21、四十一页,共234页。42gjuyk第42页/共234页第四十二页,共234页。 4)蒸汽(zhn q)通道或挡板 对于直径大于3米的蒸发器,如果只有一个蒸汽(zhn q)进口,则蒸汽(zhn q)在汽鼓内不易分布均匀,往往形成蒸汽(zhn q)流动的呆滞区域,积聚着不凝气,从而降低了蒸发效能。43gjuyk第43页/共234页第四十三页,共234页。 对于直径大于3米的蒸发器,为了提高传热效果(xiogu),在管间可增加若干挡板或留有蒸汽通道,有助于蒸汽均匀分布。蒸汽进入蒸汽通道后,再分布汽鼓的其它区域,要比不留蒸汽通道的分布好。44gjuyk第44页/共234页第四十四页,共234页。45
22、gjuyk第45页/共234页第四十五页,共234页。 同时,配合不凝结气体排出(pi ch)管的合理布置,有利用加热蒸汽均匀分配,冷凝水的及时排出(pi ch)。46gjuyk第46页/共234页第四十六页,共234页。5)不凝气的排除(pich)与排气管的装置 蒸发罐所用的加热蒸汽,不管是第一效所用的蒸汽或其它各效所用的汁汽,都或多或少地夹带有一些不凝缩的气体。 这些不凝气的来源有几方面:(1)溶解于入炉水中的空气,但数量不多;(2)溶解于物料中的气体及有机物分解而释放出来的气体混入汁汽中;(3)从罐体的各接口(ji ku)、阀门及视镜处漏入的空气,这是不凝气的最主要来源。蒸发罐的真空度愈
23、大,漏人的气体也愈多。 也就是说,从第一效至最后一效,汁汽中的不凝气的含量是逐效递增的。 47gjuyk第47页/共234页第四十七页,共234页。 如果不把进入汽鼓中的不凝气有效地排除,将会积聚在汽鼓内部,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蒸发(zhngf)罐的蒸发(zhngf)能力大大下降。这是由于加热蒸汽中含有不凝气体时,管壁上形成一层气膜,其传热系数大大降低之故。 给热系数的降低不仅是由于不凝气的导热系数较小,而且由于不凝气的存在,降低了蒸汽的分压,从而降低了加热蒸汽的温度所致。 因此,在加热室的设计中,应考虑到把不凝气充分排除。 48gjuyk第48页/共234页第四十八页,共234页。 对于用蒸
24、汽加热的加热室,例如第一效蒸发(zhngf)罐加热蒸汽压力比大气压力为高,不凝气的含量又比较少,可在远离进口的地方安装一根排气管把不凝气排至大气。49gjuyk第49页/共234页第四十九页,共234页。 对于用汁汽加热的其他(qt)各效的加热室,一般必须在几个地方安装几根排气管。这种排气管应选择在不凝气集中积聚的地方。 可以按照加热室中管子排列的方式及蒸汽流动的情况确定排气点。这不仅对不凝气体排除较好,且加快蒸汽的流速。50gjuyk第50页/共234页第五十页,共234页。 空气比蒸汽重,一般积聚于加热室的下部,而氨气比蒸汽稍轻,积聚于加热室的上部。为了把重量不同的不凝气排出,应在不同的高
25、度设排气管。 为要排出不凝性气体,必须要有一个压力差。在真空状态下排气系统有较大(jio d)的压力差,排气管可接至同一效的汁汽室。51gjuyk第51页/共234页第五十一页,共234页。52gjuyk第52页/共234页第五十二页,共234页。 有些厂把各效的不凝性气管全部接到末效的真空管去。这种排气系统有较大的压力差,但被不凝气带走的蒸汽量较多,是其缺点。 排气管的尺寸(ch cun),应逐效增大。53gjuyk第53页/共234页第五十三页,共234页。6)汽凝水的排除(pich) 蒸汽在汽鼓中冷凝,释出汽化潜热,使糖汁加热蒸发。已凝结的汽凝水必须及时地、完全地排出,否则会有部分汽凝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浓缩 设备 汇总 学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