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试行)宁夏交通厅宁夏交通厅二七年一月二七年一月前言为规范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技术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规范,结合我区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实际情况,编制了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对现行标准规范中有关的技术规定针对农村公路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规范的条款进行了补充。农村公路的功能和作用, 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生活、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公路,主要服务对象为农用车及非机动车辆。本标准中的农村
2、公路包括县道、乡(镇)道和村道。结合我区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 本标准将农村公路分为县道和乡(村)道两个等级。县道和乡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中等级公路建设标准建设,亦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本标准建设。本标准共九章,分别是:1 总则、2 技术标准、3 路线、4 路基、5 路面、6 排水工程、7 桥涵、8、平面交叉 9、交通安全设施。目目录录1 总则 . 112 技术标准 . 223 路线 . 664 路基 . 12125 路面 . 15156 排 水 工 程 . 17177 桥 涵 . 18188 平 面 交 叉 . 20209 交通安全设施 . 22
3、221 1总总则则1.1为指导农村公路建设, 保证建设质量, 提高投资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标准。1.2本标准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农村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本标准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等有关标准规范,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编制。1.3农村公路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注重环保、确保质量”的原则。农村公路改造,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行能力。农村公路建设应尽量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应结合绿化或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协调、改善同沿线自然景观
4、的配合,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农村公路改造后,行车条件改善,行车速度提高,应充分重视运营安全。2 2技术标准技术标准2.1农村公路控制要素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避免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可分期建设。2.2农村公路一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三、四级公路标准。交通量小,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本技术标准。但应满足中型客、货车(12 米长2.5 米宽)通行的基本要求。2.3各级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如表 2.3。表表 2.32.3各级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各级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县道3020乡
5、(村)道2015县道设计速度宜采用 30km/h; 在混合交通量大、 平面交叉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 20km/h;对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 设计速度宜采用 15km/h。2.4车道宽度应符合表 2.4 的规定。表表 2.42.4车车 道道 宽宽 度度设计速度(km/h)车道宽度(m)303.2520153.003.00(单车道时为3.50) (单车道时为3.50)2.5路肩宽度应符合表 2.5 的规定。表表 2.52.5路路 肩肩 宽宽 度度设计速度(km/h)右侧设路缘石(m)土路肩宽度(m)300.25200.25150.25一般值一般值0.25(双车道)0.25(双车
6、道)0.500.50(单车道)0.50(单车道)最小值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2.6各级农村公路路基宽度应符合表 2.6 的规定。表表 2.62.6各级农村公路路基宽度各级农村公路路基宽度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车 道 数路基宽度(m)县道、乡(村)道3027.50202 或 16.50(双车道)4.50(单车道)3.5151一般值最小值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2.7农村公路标准等级可参照表 2.7 执行。表表 2.72.7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推荐表农村公路技术标准推荐表分地类区农村公路技术标准30
7、7.56.5206.56.0154.53.0县道设计速度(km/h)路基宽度(m)路面宽度(m)设计速度(km/h)路基宽度(m)路面宽度(m)乡(村)道20双车道:6.5单车道:4.5双车道:6.0单车道:3.5平纵面指标低及冬季冰雪灾害严重路段,宜适当加宽路基,以达到改善行车条件、有利安全的目的。地形地质极为复杂的路段,在保证行车安全和交通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减窄路基宽度。路基宽度小于等于 4.5m 时,应设置错车道。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 6.5m,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 20m。通客运班车的农村公路,应按照“路站运一体化”要求,站点位置的路基路面应适当加宽,并设置固定客运班车
8、站点及标志。2.8农村公路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来确定技术标准。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按 15 年预测,四级公路、县道、乡(村)道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可按 10 年预测。2.9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通畅”工程,原则上按三级、四级公路标准对旧路进行改建;“通达”工程原则上按三级、四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2.10 通过村镇路段的农村公路,应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应加强公路用地建筑红线控制,严格控制非法建筑,不得占用公路作为集贸市场,以保证公路畅通和行车(人)安全。2.11 农村公路用地范围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 0.51.0m, 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
9、时为坡顶)以外 1m 的土地。在风沙、 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及设置防护设施时, 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2.12 农村公路建筑限界应符合图 2.12 的规定:EEEEBBH10.250.25LWLRLWLRH2H1HH图 2.12图中:W行车道宽度;L侧向宽度;H 净空高度;H1 边部净高;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 L1m 时,E=L;当 L1m 时,E=1m;H2人行道高度;R 人行道宽度;B 净空宽度各部分取值如表 2.12:表表 2.122.12净空数值表净空数值表公路设计速度(km/h)县道乡(村)道306.500.250.250.752.504.006.504.50206.000.2
10、50.254.006.506.000.250.254.006.50203.500.250.254.004.50153.000.250.253.504.504.00LEW普通路基普通路基RH2H1普通路基HB4.50注:四级公路、县道路基的净空宽度,宜尽可能达到6.50m。2.13 农村公路交叉设计应考虑地形、通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因素,确保行车(人)安全。有路面公路与无路面公路交叉时,无路面公路距交叉口一定范围内应铺路面,以保持路面整洁。2.14 农村公路建设提倡沿线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改善行车环境。 绿化应满足行车视距要求,保证行车安全。3 3路路线线3.1路线设计应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质
11、、水文条件,根据使用功能、工程投资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路线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综合考虑平、纵、横要素,灵活、合理选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满足行车安全需要。3.2路线选线应尽量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方便农民出行,服务城镇化。3.3应注意尽量利用老路、原有桥梁和隧道,避免大改大调、避免诱发新的地质病害;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断层等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3.4农村公路不可片面追求高指标,在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宜采用中低指标以节省工程造价。3.5应高度重视长陡纵坡的设计, 由于重车上坡速度慢, 影响路段通行能力,对路面破坏力大
12、,下坡速度快,容易造成刹车失效发生危险。因此,有条件时,应改善纵坡或根据有关规范设置爬车道和避险车道。3.6利用老路改造提高等级而局部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路应进行复垦以节约土地资源。3.7农村公路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应符合表3.7 规定。表表 3.73.7农村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农村公路停车视距、会车视距与超车视距设计速度(km/h)302015停车视距(m)会车视距(m)超车视距(m)306015020401001530双车道公路应间隔设置具有超车视距的路段; 积雪冰冻地区的停车视距宜适当加长。3.8 圆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表 3.8 的规定。设计速度(km/h)一 般
13、值(m)极 限 值(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表表 3.83.8圆曲线最小半径圆曲线最小半径302015653035030151502012100注: “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3.9三级公路的直线与小于表3.8 所列不设超高半径值的圆曲线相衔接处, 应设置回旋线。回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觉、景观等的要求, 选用较大的数值。 四级公路、 县乡村公路的直线与小于表3.8所列不设超高半径的圆曲线相衔接处,可不设回旋线,用超高、加宽缓和段径相连接。3.10 圆曲线半径小于表 3.8 规定的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超
14、高的横坡度应根据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自然条件等情况确定。 农村公路圆曲线最大超高值, 一般地区为 8%, 积雪冰冻地区为 6%。3.11 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250m 时,应设置加宽,公路路面加宽值规定如表3.10。表表 3.103.10双车道路面加宽值双车道路面加宽值圆曲线半径(m)加宽值200(m)设计速度(km/h)25020015015010010070705050303025252020123020双车道0.400.600.600.300.600.800.800.400.801.001.000.501.001.201.200.601.201.401.400.701.401.800
15、.901.802.201.102.202.501.252.500.40单车道0.200.4153.12 四级公路、县乡村公路的超高、加宽过渡段长度应分别按超高和加宽的有关规定计算,取其较长者,但最短应符合渐变率为 1:15 且不小于 10m的要求。3.13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及县乡村公路在自然展线无法争取需要的距离以克服高差, 或因地形、 地质条件所限不能采取自然展线时, 可采用回头曲线。两相邻回头曲线之间的距离,设计速度为 30km/h、20km/h、15km/h 时,应分别不小于 150m、100m、75m。回头曲线各部分的技术指标可按表 3.13 取用。表表 3.133.13回头曲线技术
16、指标回头曲线技术指标主线设计速度 (km/h)302015回头曲线设计速度 (km/h)252025620152063.0(双车10121562.5(双车道)1.5(单车道)圆曲线最小半径(m)回旋线最小长度(m)超高横坡(%)路面加宽值(m)2.51.5(单车道)道)最大纵坡(%)4.04.55.53.14 最大纵坡应符合表 3.14 规定表表 3.143.14最最 大大 纵纵 坡坡设计速度(km/h)302015最大纵坡(%)899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 30km/h、20km/h 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设计速度为15km/h 时,最大纵坡可增加2%。海拔
17、 2000m 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 8%。3.15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越岭路线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200500m 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5.5%;相对高差大于 500m 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5%,且任意连续 3km 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5.5%。县乡村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平均纵坡大于 6%时,应在不长于 2km 处,设较平缓的缓和坡段,缓和坡段不应大于 3%,长度不小于40m。3.16 农村公路最小坡长按表 3.16 执行。设计速度(km/h)最小坡长(m)表表 3.163.16最最 小小 坡坡 长长30201006015503.17 农村公路不同纵坡的
18、最大坡长按表 3.16 执行。表表 3.173.17不同纵坡最大坡长不同纵坡最大坡长设计速度(km/h)最大坡长(m)横坡坡度()3020153456789101112110090070050030020012001000800600400300200120010008006004003002001501003.18 最大合成坡度值按表 3.18 执行。公路等级设计速度(km/h)合成坡度值(%)表表 3.183.18最大合成坡度最大合成坡度乡(村)道县道3010.02010.02010.01510.0当陡坡与小半径圆曲线相重叠时, 宜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 积雪冰冻地区及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农村 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 试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