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支护工程(共15页).doc
《基坑监测支护工程(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支护工程(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坑监测方案一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 济宁盛泰广场E、座商住楼项目基坑监测支护工程。位置:红星路与火炬路交叉路口西南角。施工单位:山东鲁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1.2 基坑围护方案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三层为16.10m二层为10m,属一级基坑,基坑围护采用排桩进行支护。1.3 周边环境拟建的济宁盛泰广场E、座商住楼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三层为16.10m二层为10m。基坑北侧为红星路,东侧为火炬路,南侧为银都小区,西南侧为粮食学校宿舍楼。拟建地下室外墙距建筑红线1522m。二、监测的目的和任务: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地下构筑物的受力状态
2、和力学机理、施工条件以及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性,岩土工程迄今为止还是一门不完善的科学技术,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的反应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现场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监测可谓是对工程施工质量及其安全性用相对精确之数值解释表达的一种定量方法和有效手段,是对工程设计经验安全系数的动态诠释,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必需条件。在预先周密安排好的计划下,在适当的位置和时刻用先进的仪器进行监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工程师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各项施工参数,使施工处于最佳状态,实行“信息化”施工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先进
3、可靠的手段,建立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合理的监测控制系统,确保该基坑工程及其周围环境在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通过监测工作,达到以下目的:1、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由于土体成分的不均匀性、各项异性及不连续性决定了土体力学的复杂性,加上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影响,必须借助监测手段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便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确保基坑稳定安全。2、验证设计,指导施工通过监测可以了解结构内部及周边土体的实际变形和应力分布,用于验证设计与实际符合程度,并根据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为施工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3、保障业主及相关社会利益通过对周边地下管线监测数据的分析,调整施工参数、施工工序等一系列相关环节,确保地下管线的正常
4、运行,有利于保障业主利益及相关社会利益。4、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通过对围护结构、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了解各监测对象的实际变形情况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区域性施工特征,尤其要关注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大小和变化发展情况。三 监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5、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32006/EX/001B图纸对监测的要求:围护墙结构设计应控制基坑外表土沉降小于20mm;引起的结构/建筑差异沉降小于1/500;管线位移小于10mm(以不损管线为宜)。(7) 其它相关国家行业地区规范。四、监测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所设计的各种监测项目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测试数据能相互进行校验;发挥系统功效,对围护结构进行全方位、立体、实时监测,并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连续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利用系统功效尽可能减少监测点的布设,降低成本。2、可靠性原则:所采用的监测手段应是比较完善的或已基
6、本成熟的方法;监测中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元件均应事先进行率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监测点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与设计相结合原则: 对设计使用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以便达到进一步优化设计的目的; 对评审中有争议的工艺、原理所涉及的部位进行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反演分析和计算对其进行校核;依据设计计算确定支护结构、支撑结构、周边环境等的警界值。4、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局的原则:对支护结构体敏感区域增加测点数量和项目,进行重点监测;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的岩土层变化起伏较大的位置和施工中发现异常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对关键部位以外的区域在系统性的基础上均匀布设监测点。5、与施工相结合原则: 结合施工工况
7、调整监测点的布设方法和位置; 结合施工工况调整测试方法或手段、监测元器件种类或型号及测点保护方式或措施;结合施工工况调整测试时间、测试频率。6、经济合理性原则: 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经验尽可能地采用直观、简单、有效的测试方法; 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选择成本较低的国产监测元件;在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减少测点布设数量,降低监测成本。五 监测内容及工作量根据相关经验及有关规范、围护桩施工要求,本工程主要监测围护施工可能影响的楼房和基坑本身稳定。根据本场地的周边环境、建设方提出的监测内容和本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监测内容。具体见下表所示。表1 基坑工程监测内容表
8、序号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布置要求1地表变形应测2基坑隆起变形应测3地表裂缝应测4土压力应测5钻孔灌注桩变形测斜主要受力构件应测6支撑的轴力,弯矩应力最大处应测7支撑两端的差异沉降及变形应测8道路及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及变形应测9临近建筑物及设施的沉降变形应测10水压力与水位应测11围护墙体测斜,压顶冠梁的水平垂直位移冠梁处应测12土体沿深部测斜桩后土体应测5.1 变形监测5.1.1 地表变形监测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以及防止基准点高程变动造成的差错,在工程现场旁离基坑开挖深度3倍距离布设个四个基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A1、A2、A3、A4;四
9、个位移基点、一个工作基点P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具体地点由现场确定。 由于本工程基坑位移监测网拟采用基准点控制,因而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顶部。根据现场平面尺寸及测量规范要求,本方案设计采用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布置约31个位移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D1-D31;本方案设计采用在基坑西边建筑物及东、北边路面上布置约21个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C1-C22。(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5.1.2 支护结构及外侧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用测斜仪通过测量预先埋置于支护结构或土体中的特别套管的变形,从而获得基坑支护结构体及外侧土体在不同深度的各点随着基坑开挖深度
10、的不断加深向基坑内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基坑周边每侧中点设置测斜孔,测斜管深度以土体不变形深度为准,共设18个测斜孔(F1-F18)。在基坑支护桩外侧土体中布设深层位移监测孔在孔深范围内每隔1.0m为一测点。5.1.3 基坑隆起变形监测通过在基坑底部设置混凝土基点,监测随着基坑不断开挖向基坑底部的隆起位移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现场布置5070个观测点。5.2 地表裂缝监测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周围地表出现裂缝的地方,拍照留存并请公证机关公证。与此同时对观测裂缝统一编号, 每条裂缝至少应布设两组( 两侧各一个标志为一组) 观测标志, 分别位于裂缝最宽处和裂缝末
11、端。5.3 土压力监测为了监测基坑开挖引起土体应力发生变化,常用土压力盒对土压力的监测,土压力盒应尽量在施工围护桩墙时埋设在土体与围护桩墙的接触面上。在基坑内外侧均应设置监测点,离围护结构不宜过近或过远。基坑每侧设13监测点,(具体根据现场布置)。5.4 水压力与水位观测在基坑支护结构(止水帷幕)外侧布设地下水位监测孔,(具体根据现场布置)。随着基坑内降水、土方开挖的不断加深和地下室施工的进行,止水帷幕外侧地下水位的大小及变化发展情况。5.5 结构监测5.5.1 钻孔灌注桩和压顶冠梁的变形监测对基坑的支护桩应进行桩身弯矩和桩顶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桩身弯矩监测可以通过在桩身上布置钢筋应力计来实现
12、,而对桩顶位移的监测可以通过对冠梁的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实现。测点布置每30m布置一个,其中每侧角点以及中点必须布置。(根据设计及施工情况布置)。5.5.2 支撑的轴力弯矩监测由于本基坑的支撑主要有斜支撑、水平支撑以及角撑三部分组成,为了及时掌握在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各个工况阶段,支撑的受力及其变化发展情况,要在支撑断面进行支撑轴力和弯矩的监测,监测方法是在支撑中布设钢筋应力计。测点布置原则与钻孔灌注桩的布置原则类似。(根据现场布置)5.5.3基坑内支撑桩的沉降隆起监测:掌握由于基坑土方开挖,坑内大量土体卸荷后支撑立柱的回弹或沉降量,为支护体系的安全性分析提供可供参考的有益信息。根据相关规
13、范的要求,在支撑立柱桩顶间隔布设沉/隆监测点,(根据施工现场布置)。监测随着基坑土方开挖的不断加深和地下室施工的进行,基坑内支撑立柱桩沉降或隆起的大小及变化发展情况5.5.4 支撑变形与差异沉降监测对于斜支撑的变形及差异沉降可以通过监测斜支撑两端分别与冠梁相连处,以及与基坑内部桩相连处的监测来获得,而对于角撑和平撑的差异沉降,也可以通过对桩顶冠梁的变形观测获得,因此此处无需再多布设观测点。5.6 管线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5.6.1 管线沉降变形监测为及时了解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对周围道路及各种市政管线的影响程度,沿基坑周围道路每隔50.0m左右布设1个道路沉降变形观测点,监测随着
14、基坑开挖的不断加深和地下室施工的进行,基坑周边道路、地下管线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大小及变化发展情况。5.6.2 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在基坑周围5幢建筑物上,累计布设21个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点(C1-C21),监测随着基坑开挖的不断加深和地下室施工的进行,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大小及变化发展情况。5.7 现场目测巡视:由于安装埋设的监测仪器和测点都是在基坑四周的若干点上,能否代表或控制所有的情况是很难预料的,所以必须把人工巡检补充作为基本的监测项目。主要目的为:观察渗、漏水、流砂和塌方等。六、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点的具体位置见:济南市泉城广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深基坑开挖和监测点平面布置图,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监测 支护 工程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