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自主测试试题(一)(PDF).pdf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自主测试试题(一)(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自主测试试题(一)(PDF).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八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题 第 1 1 页页 共 9 9 页页 北京八中高三北京八中高三语文语文学习质量自我检测学习质量自我检测 2020. 2.22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 15050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50150分分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材料一 新媒介素养的产生与新媒介的出现及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所以, 新媒介素养的内涵首先涉及的是使用者对新媒介的认知问题。传统媒体无法摆脱的资本和权威,在新媒体时代同样存在,只是以相对民主的形态隐蔽地存在着。表面上公众自由地操纵手中的媒介,但其注意力却常常成为两大传统权力逻辑的俘
2、虏:资本利益驱使商家借助网络炒作大发横财,权威对信息的控制也依然存在。此外,新传播技术产生了海量信息,一般的信息难以吸引眼球,而耸人听闻、极度反常和超级娱乐才能引起注意,造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后果。当对信息的选择成为一种“风险”和“赌注”时,公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高就显得十分重要。新媒介需要培养这样的一批使用者,他们能够时刻警醒:所有经过媒介传播的内容都是高度选择和组织的结果;能够冷静选择,拒绝诱惑;能够超然于信息文本之外,多方求证,不盲从盲信。 “媒介即讯息” , 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的这一命题提醒我们, 对媒介形式本身的掌握也是对信息内容的掌握。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传播革命,要求大众既要掌
3、握这种新的信息工具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的技能,也要具备利用信息资源的技能,即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检索、鉴别、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新媒介的发展,尤其是 web2.0 技术取代 web1.0 后,个人媒体崛起,数字化技术、交互技术对大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媒体时代会看、 会读乃至会批判这些媒介素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传播技术,因为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已经含混不清,以往的“受众”成为匿名的“无冕之王” ,他们不仅仅要求具备信息接受技能,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这种技能传播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对新传播技术的掌握, 是新媒介素养的第一步, 但并不意味着技术就能
4、发生正向的效应。 网络舆情复杂多变,其中理性和情绪化表达相互交织, 并常因后者的泛滥而影响技术民主潜能的发挥。 理性声音消沉的社会后果极为严重,如果任由非理性言论自由发展而不加以引导和控制,势必会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新媒介素养应将理性交往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普及至每一个公民,使这些可能的新媒介使用者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的态度、批判的视角和容纳异见的胸怀回归理性的讨论。 (取材于茵必峰、陈夏蕊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新媒介素养”的一项是(2 分) A能正确认知新媒介,并时刻保持警醒,冷静选择。 B会操作新媒介工具,能利用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 C阅读、鉴别信息,会使用新媒介表达、
5、传播思想。 D理性和情绪化表达相互交织,能够引导网络舆情。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新媒介”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新媒介能够发挥技术民主的优势与潜能,从而摆脱资本与权威的影响。 B新媒介发展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对使用者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高要求。 C新媒介要求受众具有更高的媒介能力:既能接收信息,也能传播信息。 D新媒介产生的海量信息中,非理性言论自由泛滥,易让受众产生误判。 北京八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题 第 2 2 页页 共 9 9 页页 材料二材料二 在网络媒体中, 人们可以更自主地选择、 更自由地表达、 更主动地参与信息传播, 进而实现具体的信息权利。从这个
6、意义上说,理想化的网络媒体有助于社会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资本的增值,有助于人们参与公共事务、提升社会影响力。但现实中的网络媒体要远比其理想化图景复杂,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 网络媒体难以摆脱商业利益的制约,一些运营单位为追求转载量、社会轰动效应及其背后的利润,不惜沦为“标题党” “狗仔队” ,大量传播未经甄别、核实的信息。网络媒体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往往被混淆,大量揭秘性传播、 透露个人信息的无意识传播, 乃至 “人肉搜索” 的攻击性传播屡见不鲜。 此外, 网络信息的 “海量性”和信息发布的“匿名性”,使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而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和“广泛性”,也使得网络成为蓄意
7、捏造歪曲事实、诽谤他人、制造混乱的沃土,一些网友仅仅会因为意见相左就互相谩骂攻击。 这些行为正在影响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也违背了媒介伦理非暴力和最小伤害的基本原则。 媒介伦理经过理论和实践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操作规范。仅在公民私权的保护方面,匿名处理、信源多样平衡、 保护弱者等具体报道方法已经为专业传播者所采纳和运用。 对于当下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乃至违反法律法规的失范行为,媒介伦理的相关原则、规范和方法给公民传播者以借鉴。 (取材于冯若谷、钱明芳等的相关文章) 3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网络信息传播能成为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B网络传播的信息都能产生社
8、会轰动性效应。 C网络信息匿名发布,信息真实性难以考证。 D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广泛,伦理失范常发生。 4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转载: “载”读作 zi 意思是“刊登” B甄别: “甄”读作 zhn 意思是“审查” C混淆: “淆”读作 yo 意思是“错杂” D谩骂: “谩”读作 mn 意思是“蒙蔽” 5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链接材料”中媒介伦理失范的原因。 (5 分) 【链接材料】【链接材料】 电影搜索简介: 叶兰秋被诊断出癌症,精神恍惚的她在公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而引发争执。此事被电视台记者刻意报道、追踪和引导,成为社会热点事件。随后叶兰秋遭到网友的“人肉搜
9、索” ,个人隐私被公之于众,人们竞相转载、丑化,甚至谩骂、攻击,最终叶兰秋不堪重压,自杀身亡。 材料三材料三 据媒体报道,在 2017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首场主题日活动中,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截至 6 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 7.51 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已达到 2.77 亿。此外,伴随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我国网民不仅数量持续增长,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网民占整体网民数已逾三分之一, 意味着不只是网络安全需要加以重视, 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传播规范、 网络礼仪等也需要学校和相关社会机构不断跟进。 加上网络消费渐成风潮, 无现金社会在许多城市成为现实,如
10、果不建立科学的媒介教育体系,任由青少年自己摸索、自由使用各种新媒介,势必带来诸如网络安全事故、造北京八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题 第 3 3 页页 共 9 9 页页 谣传谣、网络欺凌、网络骂战等令人忧思的乱象。 青少年能熟练使用新媒介,不等于他们天然具有科学、理性的媒介认知,不等于他们有较高的媒介素养;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也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媒介教育。相反,当下的青少年比以往更需要拥有媒介素养,更需要具有批判思考、 借助多种媒介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青少年要有能力区分哪些是谬误哪些是真理、哪些是搞笑哪些是违规,而这需要借助成体系、有特色的媒介教育。其实,媒介教
11、育是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庇护所,不只是为了学习设置密码、打字上网、下载视频、安装软件等技能,而是作为一种跟听说读写一样的基本素养;让青少年看到各种媒介的技术特征和传播特点,意识到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媒介信息背后的多元利益主体,不断反思个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时刻体察自己在媒介产业链中的位置。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营造关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非常重要。媒体人可以走进中小学, 帮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媒介组织运作、 生产流程; 学生也可以担任 “小记者” “小主持人” ,参与媒介产品的制作,消除他们对媒介的距离感,为理性媒介消费、媒介批判奠定基础。 现代化的公民是一个国家实
12、现现代化的基础。 在新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 是否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是衡量民众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取材于张贵勇、李艳等的相关文章) 6下列为材料三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 B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C媒介教育应成青少年必修课 D新媒体时代更需要媒介素养 7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媒介教育”目的的一项是(2 分) A规范网络信息传播 减少网络乱象发生 B发动学校社会跟进 构建媒介教育体系 C理性地认知新媒介 强化网络信息安全 D加强媒介消费理性 提高批判思考能力 8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6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13、 2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 (一) 哀公命席,问于孔子,曰:“敢问儒行。”孔子对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其特立有如此者。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儒有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14、,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取材于礼记儒行 ) 注释:齐难(zhi nn) :庄重恭敬的意思。和:舒适。沮:恐吓。干橹:盾牌。 (二) 北京八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题 第 4 4 页页 共 9 9 页页 楚昭王聘孔子, 孔子往拜礼焉, 路出于陈、 蔡。 陈、 蔡大夫相与谋曰: “孔子圣贤, 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
15、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 “然。 ”子贡以所饭告孔子。 子曰: “吾信回之为仁久矣, 虽汝有云, 弗以疑也, 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 ) 注释:赍(j) :携带 埃墨:灰尘、尘土。 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
16、准确的一项是(2 分) A. 爱其死以有待也 爱:吝惜 B. 淹之以乐好 淹:使沉溺 C. 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刺:讽刺 D. 遂使徒兵距孔子 距:通“拒” ,抵御 10.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养其身以有为也 B. 其自立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 若回也,其不改节乎 C. 戴仁而行,抱义而处 D. 吾之信回也 颜回取而食之 吾信回之为仁久矣 11.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道涂不争险易之利 在道路上不争走平路的好处 B. 见死不更其守 面对死亡不会改变自己的操守 C. 告籴于野人 告诉农夫哪里可以买到粮食 D. 其或者
17、必有故乎 他那样做或许一定有原因吧 12. 材料(一)中谈到儒者“言必先信” ,下列语句与之不符的一项是(2 分) 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B.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C.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论语公冶长 D. 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论语阳货 北京八中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练习题 第 5 5 页页 共 9 9 页页 13.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 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 14. 材料(二)中有“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请你结合材料(一)中的语句,从
18、儒者人格的角度简要评析孔子的上述行为。 (5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 15 题。 15. 请你结合所积累的名言警句或参考下列链接材料,谈谈对“君子之任”的认识。(5 分) 链接材料:链接材料: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春秋曾子)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春秋孔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618 题。 (11 分)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宋 黄庭坚 吾宗端居丛百忧,长歌劝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第八 中学 2020 届高三 语文 下学 自主 测试 试题 PD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