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探讨(共31页).doc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探讨(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探讨(共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2工程实例湖南芷江某住宅小区工程总建筑面积38200m2,为57层多层住宅,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其中5#楼基础PHC管桩共347根。(ZH-1.3)桩型号:PHC-400(95)-AB-CB-C80-L(桩长),配十字型桩尖,具体力学参数见表1。桩端持力层为层粉质粘土层,桩进入层土深度不小于6.0m,试桩报告提供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2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常见质量问题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在桩压入过程中,以桩基本身的重量和配重作为反作用力,克服压桩过程中的
2、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当管桩在竖向静压力作用下沉入土中时,桩周土体发生急速而激烈的挤压,土中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土的抗剪强度大大降低,桩身很容易下沉。静压管桩基础的施工质量虽然较沉管灌注桩、锤击桩等施工方法稳定,但由于其工序多、涉及面广,在全过程中,稍有不慎或把关不严,就会造成质量事故或质量隐患,教训也是屡见不鲜的。影响桩基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如:地质勘探资料的局限性、地质情况的不可预见性、桩身的高脆性、桩身材料预制或压桩施工管理不完善等。因此,静压管桩桩基工程的施工应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因素,细致地做好各项事前控制工作,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同时也有利于工程进度和造价的控制。3静压高强预应
3、力管桩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3.1静压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定桩位(测量、编号、复合)压桩机到位(确定型号、标定技术参数)吊桩、对中(控制吊点、垂直度)焊桩尖(查焊接)压第一节桩(确保桩垂直度)焊接接桩(查电焊工资质、焊条、焊序、焊接层数、质量、自然冷却时间等)压第N节桩(进行全过程测量、调控)送桩、终桩(对送桩压力与标高进行双控)移机(地压耐力、压桩顺序)截桩(锯桩器截割)记录、 核查压桩及桩基检测相关资料。3.2静压高强预应力管桩施工施工单位安排1台YZ-160型静力压桩机和QY-16 t吊车各1台,并配置2台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焊机进场施工。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配制齐全并全部就位。业主和监理成立5
4、人监督小组,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并对每根桩的桩身质量、沉桩和收桩过程进行旁站检查。沉桩过程中,粉质粘土层中有一层1m左右厚含砾中粗砂,当桩头进入后,力表读数便快速上升,并且机身开始抖动,有少部分桩出现断桩。后来通过加大桩机配重,并在遇砾砂层时及时调整静力,采取忽停忽压的冲击施压法,使桩缓慢下沉穿透砾砂层。另外,有一部分场地层土起伏较大,当桩头遇岩层压力加大、使桩的侧向受力加大时,侧向受力会造成桩头突然折断。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要求主机在桩头接近层土时放慢沉桩速度,当压力表值快速上升时及时调低压力,用较小压力反复压平桩头土层,待桩头进入层土后,再加压力值至终压值。3.3静压高
5、强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3.3.1压桩前的质量控制1)审核施工方案。主要看其施工人员配备及持证上岗情况;选用的压桩机型是否符合场地地质情况、是否符合设计图纸中选用的管桩规格及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要求;压桩顺序安排是否符合建筑桩基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到位等。2)现场检查压桩机是否安装调试好,油压表是否按期检测,配重是否满足大于1.21.5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要求,是否会产生沉机、走位等现象;边桩、角桩是否有足够压桩位置和是否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侧向挤压影响;施工现场架空和地下障碍物是否已经处理。3)管桩进场时应检查其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和产品说明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顺
6、序合理堆放在坚实平整的地上(一般宜单层堆放,叠层堆放时不得超过4层),并采用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4)检查电焊条、焊丝、桩尖等其他进场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并现场核对实物。5)复核轴线、桩位、控制标高的准确性。桩位复测允许存在偏差值,单桩为10 mm,全桩为20mm。桩位可用打人短钢筋、系上红色胶带和洒一圈白石灰水来做醒目标志。6)正式压桩前应组织设计、地质、建设、监理、质监和施工等单位在现场共同进行工艺性试压桩,以确定持力层强度、桩长、终压值、复压次数和复压时沉降量等收桩标准的重要参数。3.3.2压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桩在起吊时应保持平稳,保护桩身质量,避免砸、撞、拖造成断裂,起吊时同时检查桩
7、身有无裂纹,是否完好,对断裂桩进行报废处理,桩在现场翻运后堆放平整。2)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施工顺序应考虑群桩的挤土效应,一般不同的桩基应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同一单体建筑或全桩承台应先施压场地中央的桩,后施压周边的桩;当毗邻其他建筑物时,由毗邻建筑物向另一方向施压;如周围为基坑的支护时,其支护结构应在主体桩施工完成后再行施工。3)第一节桩吊桩到位后应核对其桩心是否对准桩位中心,若地面土体被桩机碾压变形导致桩位标识位移时,应重新拉轴线确定桩位。4)当管桩插入地面1m左右或接桩时施工人员应利用桩机驾驶室现地面垂成90角的侧面进行观察,调整好桩的垂直度,垂直度偏
8、差不宜大于0.5%。在施压桩过程中决不允许用桩机拖桩来调整桩位和垂直度,以免造成桩倾斜、折断,从而影响成桩的质量。5)为防止由于桩管内水渗入至持力层使其风化岩岩体软化,发生管桩承载力下降、沉降加大的现象,焊接桩尖时焊缝应饱满连续,并在第一次接桩前向下节管桩内灌人1.2 m1.5 m高的素混凝土。6)管桩对接前应用钢刷将上下端板清刷干净,用导向箍引导上节管桩就位,使上下节顺直后才开始施焊。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偶周上对称点焊4 6个点固定,拆除导向箍后再行施焊, 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并且焊缝应饱满连续, 焊好后应自然冷却8min以上方可施压,严禁用水冷却和焊接后立即施压。7)沉桩过程中应根据地质
9、资料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控制。沉桩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控制在每分钟1.8m左右为宜;沉桩过程中,当桩尖遇到硬土层或砂层而发生沉桩阻力突然增大时,可采取忽停忽压的冲击施压法,使桩缓慢下沉直至穿透硬土或砂层。当遇到持力层岩面起伏较大时,可采用调整静压力或反复施压法使桩尖逐渐进入岩层内,然后再加大静压力,这样就可以避免桩头侧向受力较大而发生断桩现象。沉桩过程中除接桩停留外宜连续施压,接桩停留时间也不宜大于30min。8)在沉桩过程中如果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或桩身污染倾斜、跑位,可能是断桩。对于配置封口型桩尖的管桩,可通过吊线垂丈量桩长或吊低压照明灯直接观察来判断是否断桩。沉桩过程中如有断桩、桩
10、身混凝土出现裂缝、地面隆起、邻桩上浮或压桩至设计桩长但仍未达到收桩的终压值要求,或终压值满足收桩要求但桩长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时,应与设计、地质等有关单位人员联系,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方可继续压桩。压桩时如遇地下障碍物,可根据其深度分别采用除障、引孔、避让等措施解决。10)压桩过程中应采用水准仪定点、定入、定仪器,对已完成的桩点标高及时测量,待压桩全面完成后,再行复测,如两次测量差大于20mm,表明浮桩较严重,必须复压。11)压桩时应合理配制桩长,尽量使同一承台桩接头位置相互错开,并避免接桩时桩尖处于砾砂层内。截断后的短桩被重新利用时其长度不宜小于3m,同时要认真检查其是否有裂缝,当需要送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压 预应力 混凝土 施工 质量 安全 控制 措施 探讨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