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编制(共12页).doc
《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编制(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编制(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建筑施工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编制杨一伟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是我国建筑施工中最常见模板支撑体系之一,使用率占到总量的70以上。在济南市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率更高。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仍将是建筑业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流。近几年来,国内所发生的高大模板施工安全事故也大都出在这种模板支撑体系上,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群死群伤,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起高大模板支撑倒塌事故伤亡15人、死亡4人,仅仅2008年,天津数字电视大厦顶板混凝土垮塌一次伤亡竟达44人!长沙上河国际商业广场项目21米高的支模系统坍塌一次死亡8人!而不少事故是由于施工方案存在很多问题
2、而导致的。在对施工企业编制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过程中,发现送审的方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编制质量粗糙、方案针对性不强、缺乏指导施工的作用,有的方案甚至出现构造、设计、计算错误等严重问题,随着建设部陆续出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质量亟待规范和提高。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内容当前,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存在内容不全、组织混乱的现象,应按照以下顺序和内容编制和整理:(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施工图纸:1、总平面图2、模板及其支撑杆件平面布置图3、立面图4、剖面图5、施工详图6、设计施
3、工说明(四)构造要求(五)支模方案选择(六)模板的安装及安全、防火措施(七)模板的拆除及安全、防火措施(八)安全管理体系(九)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十一)文明与环境保护措施(十二)节约材料措施和成品保护(十三)计算书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紧扣方案编制需要。除简要介绍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建筑面积、建筑层高、建筑高度等基本情况外,应着重说明与方案编制有关的技术参数、施工工况、材料种类规格等。如:模架高度、构件的空间位置和尺寸、施工条件、周围环境,采用的混凝土种类、坍落度和布料方式、布料机械的型号或布料斗的容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向、采用的模板及其支撑材料种类和规格、立杆支承
4、条件等。与方案编制无关的内容应简略。三、编制依据一般来讲,编制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其标准图(包括设计变更、图纸会审记录、设计交底等设计文件)、工程地质报告;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建
5、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008年12月1日实施)13、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2008年12月1日实施)1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2009年9月1日实施)编制依据应采用现行技术规范作为依据。有些技术规范已经重新修订,应及时更新,已经废止的技术规范不能作为编制的依据。采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适用条件,并予以注明。四、施工图纸当前,有不少施工企业错把计算书当成施工方案,文字成了方案的主要表达方式,
6、很少有图或没有图。由于文字表述不够直观,设计意图难以表达清楚,令具体的操作人员无所适从,任意搭设,导致不同水平的施工人员搭设的支撑系统不一样,不能像工程图纸那样,不论哪个施工企业施工,建成的建筑物是完全一样的。而采用图示的形式,较为直观,意思表达准确,易以理解。因此,编制模架方案,应着重施工图的绘制,以便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使模架施工方案对施工的指导作用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使模架施工图成为技术人员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的依据,模板工、架子工进行模架施工的依据和现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对模架施工质量实施过程监控和验收的依据。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应以图示为主、文字为辅,施工图纸应准确标注
7、尺寸并能清楚反映以下内容:1、本方案所涉及的有关结构构件的空间位置和截面尺寸;2、模板支撑立杆、剪刀撑及各种水平杆件的平面位置和间距;3、纵横向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的竖向间距,垂直剪刀撑的设置情况;4、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大楞、对拉螺栓的规格和布置等;5、模板及其支架的详细构造;6、立杆支承条件(立杆基础做法、立杆底座、垫板,立杆支承在建筑物结构层的加固措施等);7、局部高支模与周边建筑结构构件或楼层模板支撑体系的连结;8、用于模架施工的材料种类、规格、技术指标、设计要求等。五、几个重要的构造要求构造要求应尽可能绘制详图,并应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实际进行编写。对各杆件的接头形式和布置等文字易于表达
8、清楚的内容可采用文字表达。1、当露天支架立柱为群柱架时,高宽比不应大于5;当高宽比大于5时,必须加设抛撑或缆风绳,保证宽度方向的稳定。2、对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大梁等竖向荷载较大的立杆,宜采用在立杆顶部设置顶托的方法,使之成为轴心受压构件,以改善立杆的受力性能。3、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4、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围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到60。当建筑层高在8-20 m时,应除
9、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当建筑层高超过20 m 时,在满足以上规定的基础上,应将所有之字斜撑全部改为连续式剪刀撑。六、安全技术措施应突出重点安全技术措施应突出重点,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编制。一般性的技术要求和措施可从简,与本工程无关的内容可省略。(一)施工顺序1、首先应先浇筑墙、柱,再浇筑梁、板,不得墙柱和梁板同时浇筑。这样可以增加抗击水平力的能力。2、混凝土梁的施工应采用从跨中间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二)楼板或地面承载要求有的施工现场为抢进度,减少模板及钢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模板 支撑 体系 方案 编制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