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黔南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南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黔南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精品文档. 学科代码: 060101学 号: 200940320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黔南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历史学 班 级: 2009级 学 号: 2009403202 学生姓名: 吴龙贤 指导教师: 姜 明 2013年4月1日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特此声明。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 期: 目 录引言1一
2、、黔南内套苗族的姓氏1(一)内套的由来1(二)吴氏家族的来源2(三)其他家族的来源3(四)以姓氏为基础的村寨分布4(五)黔南内套苗族的辈分与称呼5二、黔南内套苗族的婚姻5(一)阳光寨与黄土寨的破姓联姻5(二)黄土寨与罗家寨的单向联姻7三、结语7参考文献8致谢9黔南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吴龙贤(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2009级)摘 要:黔南内套苗族是以苗族为主,水族为辅的杂居少数民族地区,苗族是外来民族,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赶走了当地的一些本地居民。内套苗族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当地实力最大的少数民族,而在这里的吴氏苗族中,分为三个不同的家族,分别是刘吴、杨吴和朱吴,这些家族都有各自的来源和传说,并且为了各种世
3、俗观念和宗规互不开亲。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生产生活和与其他本地民族的交往,他们之间打破了宗规而成为比较特殊的婚姻现象。这就是本论文要阐述的内套苗族姓氏与婚姻,同时是想通过以姓氏和婚姻为中心来探讨这些家族在历史的发展和交往中所形成的传统婚姻观念的过程,并且思考这种婚姻观念对当地苗族未来发展的影响。关键词:内套;苗族;姓氏;婚姻The Miaos surname and marriage in Neitao of QiannanWu Longxian(Grade 2009,Major of History,School of Humanities)Abstract: The Miao is main
4、ly, supplemented by the national minorities areas aquarium in inner sleeve of Qiannan. The Miao is a foreign national, and through various means to get rid of the local residents. The inner sleeve Miao through long-term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a minority local strength of the largest, but here the W
5、u Miao,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families, were Liu Wu, Yang Wu and Zhu Wu, these families have their sources and legends, and in order to various secular ideas and discipline are not mutually and developed. But after a long time of life and with other local national exchanges, they broke the di
6、scipline and become the marriage phenomenon is quite special. Miao surname and marriage that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ets, also is to think through the process to name and marriage as the center of the family form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7、 marriage, the marriage concept and thinking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iao.Keywords: Neitao ; Miao ; surname ; marriage引言苗族本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自身的传统文化,因此,学者们对苗族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国开始,就有学者对苗族的姓氏与婚姻做了具体的研究,后来,有关苗族宗族的研究也相续发展。参见国内学者石启贵所著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这是国内外第一部由苗族自己的学者撰写的,关于苗族地理概貌、历史纪略、生活习俗、婚姻家庭、宗教信仰、历史
8、文化的综合性著作。龙伯亚、李延贵主编的苗族简史,伍新福、龙伯亚所著的苗族史,伍新福独著的中国苗族通史,吴荣臻、吴曙光等编著的苗族通史等对研究苗族婚姻与宗族都有很重要的鉴戒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苗族研究的视角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只是单独研究苗族的婚姻现象,同时还把苗族的婚姻制度与国家法律进行接轨。有学者们认为:由于受到伦理观念、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婚姻法和少数民族习惯法对婚姻关系的缔结都有着自己的限制,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特别是与婚姻习惯法的冲突关系,这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见廖继红、周相卿的格头村苗族习惯法中的婚姻制度,张红、
9、周相卿的婚姻法对结婚的限制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冲突和法律思考以贵州苗族为视点,陈金全、郭亮的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及其社会价值等探讨苗族婚姻制度的研究,习惯法存在的价值合理性,并思考习惯法在与国家法的互动过程中的现代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学界对苗族领域的研究比较广泛,例如,研究苗族婚姻的婚姻制度、传统缔结方式、苗族婚俗等现象,同时还对苗族宗族领域的研究,后来,有学者把宗族与婚姻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他们不仅研究苗族婚姻现象本身,同时还把苗族的婚姻与国家制定法律之间的冲突进行研究,并寻找有利于解决这种冲突的有效办法。有鉴于此,笔者基于前人研究苗族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成长环境和所调查收集得的材料,想尝试
10、以姓氏和婚姻为中心,探讨黔南内套苗族在历史的发展和交往中所形成的传统婚姻观念的过程,并且思考这种婚姻观念对当地苗族未来发展的影响。一、黔南内套苗族的姓氏(一)内套的由来内套即今天的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都匀市基场水族乡,为何称为内套,这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套”,就是捕捉用的鸟套之意。这是根据基场乡这个地方地势险要而形象的取上这个名称的。这里重山复壁,两边都是高耸的山脉,在山脉的底边有一条河向东流,形成沟壑分割,在河的上源有一座高耸的山峰,东面有两山脉夹势,峡谷幽深。这就把基场乡包围在峡谷里,如此险要的地势,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这儿历史上兵戈常起,战火纷呈,外敌到此只能望而生
11、却。一九四四年苗族吴润贵领导的抗兵抗税斗争,都匀县府民团副团长黄瑶带兵打到这里,虽有精兵数百,但见到这样的地势险要而闻风丧胆。有一民谣表达了黄瑶的恐惧心理。“九十九里长高箐,八十八里高阶坡。桃花五寨铁门坎,万崭悬崖鸡贾河。内套外套像把锁,晓得八寨是如何,内套不套外套套。”11从这里可以看出,“套”,就是捕捉鸟所用的套一样,“套”住敌人,或许这就是套的来意。 (二)吴氏家族的来源黔南苗族支系众多,按方言划分,内套苗族属于中部方言苗族21。内套苗族主要有吴,胡,韦姓,三个不同的姓氏各分部在不同的寨子,以姓支而居。而其中吴姓居多。但在吴姓内部又分为刘吴,杨吴和朱吴。有记载云:“府属花苗均吴姓,有刘吴
12、、李吴、水吴、胡吴之别,居内套共约四十余寨” 都匀县志稿卷五风俗,并参见孟学华,刘世彬.从都匀县志稿看都匀地区各民族的年节习俗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5)。那刘吴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吴氏家谱序言记载:“始祖原籍江西,徙居贵州,寄籍吾處,家無課讀考失,無籍接叙。祖韓拉敢迁至風結,所生二子,镸曰代拉,次曰霸拉。父子嫌其地窄,旣令镸子迁移套里創業,門基始黄土寨。次子住守薗墓,五家二祖,從此分别各住一方。時将開劈祖韓代拉起作世,今十一世。族大枝繁,枝分派别。窃慮後来之倍,無從查校。是以繪圖一軸,流傳後世族代,有德孝子賢孫以便查校。”(刘吴)吴光宗家家谱序言。从以上序言可以看出,刘吴始祖原籍
13、是江西,具体是从江西杨柳街迁来的,他们在贵州风结落籍,后来,韓拉敢的大儿子代拉来到现在的基场内套开基门业,基场内套的刘吴就是从代拉这一支开始得来的,换句话说基场内套的刘吴的世祖就是代拉,后来二世祖桑代生下四子。长子矮桑,这一枝系脸尧之祖是也;次子變桑这一枝去排壳巫全山是也,就是现在的排空下寨人;三子条桑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景高,有三个儿子,长子擬景高的大儿子幹擬这一枝分去羊格雍瓦口化,擬景高的次子宊擬这一枝分去皆街。景高的二儿子所生的后代到现在的翁布去居住,三儿子埃景高这一枝出外逃亡至九世败绝。次子添条这一枝系埃党桑之扣是也,埃党是当地的本地苗话,埃党就是现在的黄土寨;四子難桑这一枝係上院臉埃生
14、之祖也,上院就是现在的高寨。这些子孙后代延续发展就成现在的高寨,黄土寨,排空下寨,翁布,皆街和基场场坝。从这里可以看出以上的这些寨子原本都是一个世祖迁来后所繁衍的基地,后来由于各种生活的困难,有的人迁到基场内套以外的地区,比如的叼、甲章、桃花、坝固等地进行新的开山门业,每逢吴氏宗族莲宗大会他们都要来参加。 参见(刘吴)吴光宗家家谱中的子孙世代分布表刘吴原本是吴姓,但为什么会带有“刘”字在开头呢?据访问当地的吴光宗老人家说到:以前吴氏家族里有一人,取了媳妇,后来吴氏人不要了,和这位妇女离了婚,这位妇女就改嫁到刘氏家里,但当时这位妇女是已经怀有生孕了的,于是吴氏家人和这位妇女规定,如果生下的是男孩
15、,那这个男孩就归还给吴氏家族来养,如果是女孩,那就随刘姓,并由刘姓家族侍养。后来这个妇女生的是男孩,但是她不想把孩子归还给吴氏,就给这个男孩男扮女装,阉人耳目,可是有一天吴氏人去走亲戚的时候听到别人说了那个小孩是男孩,他就拿着烟斗欣开那位孩子的裤子,果真是男孩,后来没办法,刘氏这一家与吴氏这一家达成协议,让这个男孩的名字改为刘吴,因此,现在的刘吴就是从这个小男孩开始的,后来人们就习惯性的把吴氏家族的人称作刘吴,因此,刘吴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 2011年12月28日访问皆街的吴光宗老人家,其拥有吴氏家谱,也是重修吴氏家谱的人员之一。 (三)其他家族的来源前面是刘吴家族的来源与传说,至于其他的杨吴
16、,朱吴,他们自己也有说法,首先来看看杨吴的来源。杨吴的史迁祖现在已经无人考证,居杨吴家族里面的老一辈吴银贤同志说:记不得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落籍贵州的,也不知道落籍贵州到现在有多少代人了,只是听以前的老人说,他们是从江西杨柳街吴家庄叶林静迁来的,始祖最先在贵州的哪个地方落脚已经失传了,现在没人能够知道,后来杨吴家族的一部分迁到三都普安,居住二十四代之后,五兄弟分手,老大良孝和老二哀孝迁到基场(内套),老三去普安的风挡,老四在风高老五不知所向,没有记载。后来杨吴发展迁到七十二寨。七十二寨是榕江县乐里区大部及永区一部分,即今天的仁里水族乡等。 据吴银贤(杨吴)的家谱记载,杨吴迁到基场内套有22代人了
17、,按父子连名记,即良孝-雍略-盛良-江盛-碾江-脸碾-天脸-老天-昌老-堂昌-鸟堂-井鸟-金井-脸金-井脸-鸟井-硬鸟-永硬-永和-石永-银石-宝银-鸟宝-银鸟。后来家谱就没有人修了,杨吴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汉姓也无人了解,距今约四百多年。相当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 参见(杨吴)吴银贤家家谱序言中的子孙世代分布表 那原本都是吴姓,为什么吴姓内会有杨吴之说呢?据吴德启同志介绍,杨吴原本是吴姓,至于后来为什么会有杨吴之说法,是因为良孝,良哀迁到基场内套时,他们搬到的阳家寨原本住的是杨家人,后来他们把杨家人赶走,但还剩下一部分杨家人还留在阳家寨。后来与本地的杨家人接触多了,成为兄弟之家。每当吴家人办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黔南 苗族 姓氏 婚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