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路基软基处理CFG桩施工技术交底.doc
《高铁路基软基处理CFG桩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路基软基处理CFG桩施工技术交底.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铁路基软基处理CFG桩施工技术交底.精品文档.高铁路基CFG桩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1、设计范围本段包括三段路基,基底处理都设计有CFG桩,总长度24035m。2、沿线自然地貌情况线路位于于成都冲洪积平原冰水流水堆积区,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地势平缓。3、适用条件 CFG桩适用于处理黏性土、粉土、砂土、和正常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以及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小于80kpa的淤泥质土。二使用材料 桩体材料:桩体材料采用碎石、石屑或砂、粉煤灰、水泥加水配合而成。桩身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下水有侵蚀性时,按工点设计图要求添加抗侵蚀性外加
2、剂),水泥掺入量不大于200kg/m3,掺加优质粉煤灰(等级不低于级),粉煤灰掺量为7090kg/m3,石屑率一般在0.3左右,碎石粗骨料,满足级配要求,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500kg/m3。碎石最大粒径:振动沉管法不大于40mm,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法不大于25mm。混合料28天标准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5MPa。三CFG桩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1、施工机具及方法 根据本管段工程的地质条件及设计资料,施工时采用长螺旋钻机。长螺旋钻机适用于密实度较高及地基加固层内土质变化较大,特别是夹有硬土层或软岩的地基加固段。 具体设备型号的选用根据桩径及设计加固深度确定。2、施工工艺见施工工艺流
3、程图。2.1施工准备2.1.1水田地段排水疏干后挖除地表0.5m左右厚种植土、旱地及旱田地段挖除地表植物根系,并用土回填至原地面。对需要报废水塘排水疏干、对不能报废水塘围堰抽水后,挖除表层0.5m厚流塑状软土,用粘性土回填至水塘坎高程(原地面)处。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地表腐植土及障碍物,以保证钻机作业时重心稳定,钻杆垂直并顺利移位;2.1.2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复验合格后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择合适的配合比,长螺旋钻机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坍落度为1620cm;2.1.3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桩施工(3根),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参数(混合物配合比、坍落度、拌和时间、投料量、提钻速率);2.1.4确定施
4、工顺序,本项目队管段CFG桩均为满堂布桩,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施工。2.1.5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对路基范围内的管线进行调查核实和迁改,对没有迁改而施工中又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管线,须注意加强施工防护。2.2桩位测量放样2.2.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的施工区域及桩位平面布置形式进行桩位放样,并在非加固区域埋设护桩,在施工时随时复核桩位的准确性;原材料复验配合比选定计量投料拌和料搅拌坍落度检验试块制作施工准备试验桩施工原地面处理桩位测量放样钻机就位至设计深度停 机拌和料泵压入管提钻至桩顶钻机移位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图2.2.2过渡段桩位放样,当地形、地质变化不大时,在加固区域内沿线路方向两端部不小于
5、10米范围内设加固区与非加固区过渡段,采用平面桩间纵、横间距逐级递增0.1米方式过渡;当地形、地质变化明显时,在加固区域内沿线路方向两端部不大于10米范围内设加固区与非加固区过渡段,采用逐排递增1.0米桩长方式过渡;复合地基与桥、涵、隧等建筑物相连时,一般不设过渡段。 2.3螺旋钻机就位2.3.1设备就位前根据轴线、周围桩或护桩的位置仔细复合需施工的桩位,保证桩位准确;2.3.2设备就位后测量钻杆长度是否满足设计深度并做好标记,用吊线检测钻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4钻进成孔2.4.1成孔过程中随时检测土样,并对土样变化处予以说明,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直至达到设计深度;2.4.2钻
6、进过程中利用钻机塔身的前后和左右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杆垂直对准桩位中心,2.4.3钻进成孔采用先慢后快的方法进行,这样既能减少钻杆摇晃,又容易检查钻孔偏差,以便及时纠正。2.5混合料拌制2.5.1根据设计桩长、配合比计算投料量,按试验桩确定的坍落度、拌和时间拌制混合料;2.5.2上料顺序为先装碎石,再加水泥、粉煤灰、砂,使水泥、粉煤灰夹在砂石之间,不易飞扬和粘附在筒壁上,也易于搅拌均匀,2.5.3混合料的拌和时间不得少于1min;2.5.4钻机每台班做1组(3块)试块。2.6拌和料入管长螺旋钻机钻至设计位置停机后,向管内连续泵送混合料。2.7提钻长螺旋钻机采用静止提拔,拔管数率
7、亦按试验桩确定的参数控制,正常的拔管速率应控制在23米分,施工中保证匀速连续提拔,严禁出现超速拔管, 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适当放慢。2.8成桩2.8.1桩顶标高宜高除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50cm;2.8.2成桩后桩顶采用湿粘土或水泥袋封顶。2.9桩头处理:成桩七天后,人工采用风镐处理桩头,严禁采用机械砍除桩头。 四、质量控制措施1、CFG桩的桩身质量、完整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10%的桩,根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进行低应变检测。2、CFG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承载力检验采用复合地基平板载荷实验,载荷实验必须要在桩身强度满足实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d
8、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3、做好成孔、搅拌、投料、提钻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提钻速度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严格掌握混凝土的输入量大于提钻产生的空孔体积,使混凝土面经常保持在钻头以上1m,以免在混凝土中形成充水的孔洞;4、设置保护桩长。使桩在加料时,CFG桩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对桩顶以下2.5m内进行振动稻固的措施。施工完后按设计标高截除桩头;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问题,以便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成桩质量。五、质量检验CFG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其质量控制应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施工检查应符合下表规
9、定:1、成桩28天后进行桩身质量、完整性检验:检验数量:总桩数的10;检验方法:低应变检测;2、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检验: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检验方法:平板荷载试验3、施工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桩位(纵横向)50mm按成桩总数的10%抽检,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经纬仪或钢尺2垂直度1%经纬仪或吊线测量钻杆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开挖50100cm深度,钢尺丈量。六、常见异常问题、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1、堵管:堵管是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工艺常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CFG桩的施工效率,增加工人劳动强度,还会造成材料浪费。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基软基 处理 CFG 施工 技术 交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