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A: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A: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精品文档. 附件2出口食品接触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表(自查参考)企业名称: 检验检疫信用等级:A B C D评定类别:初次复审动态调整 分类周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评定要素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点评定结果备 注符合不符合不适用一、企业信用情况1遵纪守法情况1.1企业严格遵守检验检疫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规定,受到检验检疫机构行政处罚的1.2无违反国家其它法律法规的行为2履行承诺情况2.1企业应诚信经营,承诺守信,无提供虚假材料办理检验检疫相关业务的行为,严格按照其承诺内容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履行相关责任2
2、.2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文字说明以及产品说明书、宣传材料等必须真实,与实际产品相符合2.3无发生其他情节严重的不诚信行为3承担社会责任情况3.1企业应承担对员工、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4其他社会评价情况4.1企业无被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处理的不良记录4.2企业建立了顾客满意度调查制度并切实执行,顾客满意度符合规定的要求例:见文件清单序号X二、企业生产条件5生产所需硬件情况5.1应有生产合格产品的工作场所和设施,工作场所应严格管理,能有效地通风、采光、照明、防风、防雨、防潮等,环境整洁,通道畅通,安全防护措施适当等
3、; 生产、行政、生活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5.2生产车间应清洁安全并建立有关清洁生产的制度。生产车间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毒,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车间内应有与所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防尘、防虫和防鼠设施。不得有活害虫、鼠类的存在。5.4车间应分别建立人员进出和物流的通道。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人员进入的通道应有消毒、除尘或风淋(浴)等装置。5.5企业应具有满足正常生产必备生产设备。设备应卫生整洁,避免污染、运行正常。设备的布局和生产流程应当合理,不得有任何影响产品安全、卫生的现象。对有特殊生产要求的产品如无菌包装等,应有空气处理设施
4、,并定期监测。5.6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产品特点、工艺要求及资源配置相适宜例:关键工序见文件清单序号X5.7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加强防护,并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出现损伤、污染,防止混杂。运输工具有防雨、防潮和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措施等。5.8企业的库房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6生产设备维护保养更新情况6.1应选用合适生产设备(包括工装模具、工位器具)、制订了生产设备维修、保养、更新控制程序,并切实执行,作好相关记录例:见文件清单序号1第30页7生产设备耗能状况7.1了解设备的能耗和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适当的节能降耗措施或建立节能减排计划并有效实施7
5、.2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高能耗、高耗材、低效率、工艺落后的设备三、企业检测能力8检测设备及检测能力情况8.1企业应具备相应出厂检验的常规仪器设备。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要求,并有明显检定/校准状态标志,并定期校准和运行检查。例:见文件清单序号1第50页8.2应具备进货检验、验证、产品检验所需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数量、规格、功能及精度应满足进货检验和验证要求,并确保检测设备状态完好并且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企业若无相应的安全卫生项目检验设备,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委托有资质实验室检测。例:见文件清单序号1第50页8.3生产具有微生物限量要求的不经清洗消毒直接与食品
6、接触的包装产品时,应配置独立的菌检室和菌检设备8.4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应按规定的检定周期经计量部门或授权的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其它测量设备应定期检定或校准合格。测量设备应有计量确认标识,清楚地标识出计量确认状态(如合格、限用、禁用等)及日期。9技术标准9.1企业应有和执行与企业产品有关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及标准,并具有相应的原材料标准。企业制定的产品标准或内控标准应不低于相应的输入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列出执行标准情况清单10产品检验10.1应建立产品检验控制程序,按规定开展进货检验、过程检验
7、和成品检验并切实执行,并对检验状态进行标识。例:见文件清单序号X第X页10.2应做好并保存进货检验或验证记录。工厂检查时提供10.3企业应按产品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做好原始记录,并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明。工厂检查时提供四、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11设计开发和技术管理11.1企业具备一定的设计开发能力,建立设计开发程序,明确规定新产品设计开发的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各环节的控制要求。例:见文件清单序号X第XX页五、企业人员素质12企业检验人员的资质12.1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检验部门或专职检验员,有充分满足各工序检验需求的人员,并经培训合格取得相关资质。12.2检
8、验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检测技能,熟悉产品标准和检验规范,能独立行使赋予的职责和权限,按规定进行检验及记录检验结果。13操作人员的人员资质13.1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岗位质量控制点作业要求,经培训合格后上岗。13.2直接接触产品的从业人员应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取得相关资格,如健康证明等,企业应对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并保存相关记录;电工、叉车工等特殊岗位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六、原辅材料采购14供方评价方法14.1应建立采购控制程序,包括对供方(原材料供应商、外包商)的选择、评价方法和日常管理等 例:见文件清单序号X第X页15有效的日常管理15.1应定期对供方进行考核及评价,并保存相关记录例:见
9、文件清单序号X第X页15.2应对供方的质量问题进行反馈,对问题突出的供方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并保存相关记录15.3企业如有外协加工等委托服务项目,应制定相应的质量安全管理控制办法例:见文件清单序号X第X页16供方取消机制16.1应有取消不合格供方的机制,对不符合供方条件的应及时取消17原辅材料验收和使用17.1采购文件应明确采购的要求,并按规定进行审批17.2 原辅材料必须使用食品级原辅材料并提供相关合格证明或报告, 填写食品接触产品高风险原材料备案书17.3企业应制定原辅材料使用台帐,原材料使用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及输入国或地区技术法规要求。提供台帐样板17.4企业应按规定对采购的原辅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口 食品 接触 产品 生产 企业 分类 评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