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通关.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通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通关.doc(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广东专版)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通关.精品文档.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学习目标定位考 纲 下 载考 情 上 线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2超重和失重()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地位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考点布设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如惯性、相互作用力、超重、失重等2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第1单元牛顿第一定律_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想一想我们经常见到快速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在路面上留下长长的黑色痕迹,因此得出汽车运动速
2、度越大,惯性越大,停止的时间越长,上述结论是否正确?物体的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提示:在路况相同的情况下,汽车的速度越大,刹车时间越长,但不能得出汽车的惯性越大的结论,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记一记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成立条件:物体不受外力作用。(3)意义: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性质:惯性是一
3、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试一试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C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解析:选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C错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错误,D正确。牛顿第三定律想一想如图311所示,物体A静止于光滑斜面上的挡板处,试分析物体A的
4、受力情况,找出各个力的反作用力及平衡力。图311提示:物体A共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挡板的弹力三个力作用。重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其平衡力为斜面支持力与挡板弹力的合力;斜面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挡板的弹力的反作用力为物体对挡板的压力,其平衡力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记一记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加了力。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5、一条直线上。3意义建立了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联系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关系。试一试2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312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以下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图312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同时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选B。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
6、.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说明(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
7、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受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例1(2015茂名调研)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解析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正确,B、C、D错误。答案A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
8、”两种形式表现出来。(1)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四同、三异、三无关”(1)四同(2)三异(3)三无关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对应名称比较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不同点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9、,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相同点大小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例2如图313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者。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13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审题指导第一步:抓关键点关键点获取信息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
10、两人到分界处的距离相等冰面可看成光滑两人水平方向上均只受水平绳的拉力第二步:找突破口已知两人水平拉力大小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质量大小可得出两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关系,进而应用xat2比较两人运动的位移关系。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因为甲和乙的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故选项B错。设绳的张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知,若m甲m乙,则a甲v甲v丙。由此可以看出,要比较同一物理量的大小,必须统一单位。记一记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2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千克、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通关 广东 专版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三 牛顿 运动 定律 考点 通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