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第5章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doc





《CAD第5章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第5章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CAD第5章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精品文档.第5章 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通过三个实例训练,进一步熟练掌握前面所学的图形绘制命令和图形编辑命令。第一个例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步骤;第二个例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步骤和技巧。1、平面图形绘制过程中,绘制连接弧;2、在绘制三视图过程中,按投影关系绘制三视图;3、轴测图绘制过程中,曲线的绘制。1、讲授4学时2、上机4学时3、总计8学时本章是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常用的绘图与修改命令的使用,熟练掌握绘制平面
2、图形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从中掌握一定的绘图操作技巧,使读者能尽快熟练地绘制各种图形。5.1 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1 平面图形绘制平面图时,首先应该对图形进行线段分析和尺寸分析,根据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判断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按照先绘制已知线段,再中间线段、后连接线段的绘图顺序完成图形。任务:绘制如图5-1所示的平面图形。目的:通过绘制此图形,训练直线、圆、圆弧、偏移命令以及修剪、倒角、圆角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含有连接圆弧的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提高绘图速度。知识的储备: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图层管理知识。图5-1 吊钩图形分析:要绘制该图形,应首先分析线段类型。已知线段:钩柄部分的
3、直线和钩子弯曲中心部分的24、R29圆弧;中间线段:钩子尖部分的R24、R14圆弧;连接线段:钩尖部分圆弧R2、钩柄部分过渡圆弧R24、R36。设置绘图环境,包括图纸界限、图层(线型、颜色、线宽)等的设置。按图5-1所给的图形尺寸,图纸应设置为A4(210297)大小竖放,图层至少包括中心线层、轮廓线层、尺寸线层(暂时不用,可不用设置)等。本例中的绘图基准是图形的中心线,然后使用圆命令绘制出各个圆,再用修剪命令完成图形。绘图步骤分解:1新建一张图纸,按该图形的尺寸,图纸大小应设置成A4,竖放,因此图形界限设置为210297。2显示图形界限单击“全部缩放”按钮,图形栅格的界限将填充当前视口。或者
4、在命令窗口输入Z,回车,再输入A,回车。3设置对象捕捉在状态栏的“对象捕捉”按钮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在弹出的“草图设置”对话框中,选择“交点”、“切点”、“圆心”、“端点”,并启用对象捕捉,单击“确定”按钮。4设置图层按图形要求,打开“图形特性管理器”,设置以下图层、颜色、线型和线宽:图层名 颜色 线型 线宽轮廓 白色Continuous线宽为0.5毫米中心线 红色CENTER线宽默认尺寸线品红Continuous线宽默认5绘制中心线(1)选择图层 通过“图层”工具栏,将“中心线”层设置为当前层。单击“图层”工具栏图层列表后的下拉按钮,在中心线层上单击,则中心线层为当前层。(2)绘制
5、垂直中心线AB和水平中心线CD打开正交,调用直线命令,在屏幕中上部单击 ,确定A点,绘制出垂直中心线AB。在合适的位置绘制出水平直线CD,如图5-2所示。6绘制吊钩柄部直线柄的上部直径为14,下部直径为18,可以用中心线向左右各偏移的方法获得轮廓线,两条钩子的水平端面线也可用偏移水平中心线的方法获得。图5-2 绘制中心线图5-3 绘制吊钩柄 (1)在编辑工具栏中单击“偏移”按钮,调用偏移命令,将直线AB分别向左右偏移7个单位和8个单位,获得直线JK、MN及QR、OP;将CD向上偏移54个单位获得直线EF,再将刚偏移所得直线EF向上偏移23个单位,获得直线GH。(2)在偏移的过程中,读者会注意到
6、,偏移所得到的直线均为点划线,因为偏移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复制,不但复制出元素的几何特征,同时也会复制出元素的特性。因此要将复制出的图线改变到轮廓线层上。选择刚刚偏移所得到的直线JK、MN、QR、OP、EF、GH,然后打开“图层工具栏”中图层控制列表,在列表框中的“轮廓”层上单击,再按 ESC键,完成图层的转换。结果如图5-3所示。也可通过“特性工具栏”完成图层的转换。7修剪图线至正确长短(1)在“修改”工具栏中单击“倒角”按钮,调用倒角命令,设置当前倒角距离1和2的值均为2个单位,将直线GH与JK、MN倒45度角。再设置当前倒角距离1和2 的值均为0,将直线EF与QR、OP倒直角。完成的图形如图
7、5-4所示。(2)在“修改”工具栏中单击“修剪”按钮,调用修剪命令,以EF为剪切边界,修剪掉JK和MN直线的下部。完成图形如图5-5所示。(3)调整线段的长短在“修改”工具栏中单击“打断”按钮,调用打断命令,将QR、OP直线下部剪掉。也可用夹点编辑方法调整线段的长短。完成图形如图5-5所示。图5-4 倒角修剪图5-5 修剪、打断8绘制已知线段(1)将“轮廓”层作为当前层,调用直线命令,启动对象捕捉功能,绘制直线ST。(2)调用圆命令,以直线AB、CD的交点O1为圆心,绘制直径为24的已知圆。(3)确定半径为29的圆的圆心调用偏移命令,将直线AB向右偏移5个单位,再将偏移后的直线调整到合适的长度
8、,该直线与直线AB的交点为O2。(4)调用圆命令,以交点O2为圆心,绘制半径为29的圆。完成的图形如图5-6所示。9绘制连接弧R24和R36在“修改”工具栏中单击“圆角”按钮,调用圆角命令,给定圆角半径为 24,在直线OP上单击作为第一个对象,在半径为R29圆的右上部单击,作为第二个对象,完成R24圆弧连接。同理以R36为半径,完成直线QR和直径为24圆的圆弧连接。结果如图5-7所示。5-6 绘制已知圆图5-7 绘制连接弧 10绘制钩尖半径为R24的圆弧因为R24圆弧的圆心纵坐标轨迹已知(距CD直线向下为9的直线上),另一坐标未知,所以属于中间圆弧。又因该圆弧与直径为24的圆相外切,可以用外切
9、原理求出圆心坐标轨迹。两圆心轨迹的交点既是圆心点。(1)确定圆心调用偏移命令,将CD直线向下偏移9个单位,得到直线XY。再调用偏移命令,将直径为24的圆向外偏移24个单位,得到与24相外切的圆的圆心轨迹。圆与直线XY的交点O3为连接弧圆心。(2)绘制连接圆弧调用圆命令,以O3为圆心,绘制半径为24的圆,结果如图5-8所示。11绘制钩尖处半径为R14的圆弧因为R14圆弧的圆心在直线CD上,另一坐标未知,所以该圆弧属于中间圆弧。又因该圆弧与半径为R29的圆弧相外切,可以用外切原理求出圆心坐标轨迹。同前面一样,两圆心轨迹的交点既是圆心点。(1)调用偏移命令,将直径为29的圆向外偏移14个单位,得到与
10、29相外切的圆的圆心轨迹。该圆与直线CD的交点O4为连接弧圆心。(2)调用圆命令,以O4为圆心,绘制半径为R14的圆,结果如图5-9所示。图5-8 绘制连接弧R24图5-9 绘制连接弧R1412绘制钩尖处半径为R2的圆弧R2圆弧与R14圆弧相外切,同时又与R24的圆弧相内切,因此可以用圆角命令绘制。调用圆角命令,给出圆角半径为 2个单位,在半径为R14的圆上右偏上位置单击,作为第一个对象,在半径为R24的圆上右偏上单击,作为第二个圆角对象,结果如图5-10中云纹线中所示。13编辑修剪图形(1)删除两个辅助圆。(2)修剪各圆和圆弧成合适的长短。(3)用夹点编辑或打断的方法调整中心线的长度,完成的
11、图形如图5-11所示。14保存图形图5-10 绘制R2连接弧图5-11 完成图单击“保存”按钮,选择合适的位置,以“图5-1”为名保存。52 绘制平面图形综合实例2 三视图任务:绘制如图5-12所示的三视图。目的:通过绘制此图形,熟悉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学会利用“构造线”即“辅助线”方法和对象捕捉、对象追踪的方法,来保证三视图的三等关系,提高绘图速度。知识储备:基本绘图命令、编辑命令、环境设置和图层管理知识。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前,首先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分析组合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的几何形状,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相邻两基本体的组合形式等。然后根据组合体的特征选择主视图,主
12、视图的方向确定之后,另外视图的方向也就随之确定。 图5-12 轴承座三视图图形分析:绘制此图形,首先应利用形体分析方法,读懂图形,弄清图形结构和各图形间的对应关系。此轴承座可分为四部分,长方体的底座、上部的圆柱筒、两侧的肋板和前部带圆孔的长方体立板,空心圆筒位于长方形板的正上方,肋板对称分布在圆筒的左右两侧。画图时应按每个结构在三个视图中同时绘制,不要一个视图画完之后再去画另一个视图。绘制该图形时,应首先绘制出中心线,确定出三视图的位置,然后绘制底板的外形结构,其次绘制圆筒,再次绘制两侧的肋板,前部立板,最后绘制各个结构的细小部分。在AutoCAD下画图,无论是多大尺寸的图形,都可以按照1:1
13、的比例绘制。根据该图形的大小,绘制该图形的图形界限可以设置成A3纸横放(420297)。图层应该包括用到的线型和辅助线。绘图步骤分解:1绘图环境设置(1)设置图形界限 新建一张图纸,按该图形的尺寸,图纸大小应设置成A3,横放,因此图形界限设置为420297。然后再点击“标准工具栏”上的“全部缩放”按钮,运行“图形缩放”命令中的“全部”选项。(2)设置对象捕捉在草图设置对话框中,选择“交点”、“端点”、“中点”、“圆心”等,并启用对象捕捉。2设置图层图5-13 图层特性窗口按图形要求,打开“图形特性管理器”对话框,设置轮廓线层、中心线层、虚线层、辅助线层以及尺寸线层等,线型、颜色、线宽如图5-1
14、3所示。3绘制中心线等基准线和辅助线 (1)绘制基准线选择中心线层,调用直线命令,绘制出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左右对称中心线BE,俯视图的前后对称中心线FA,左视图的前后对称中心线CD。在轮廓线层,绘制主视图、左视图的底面基准线GH、IJ。(2)绘制辅助线选择辅助线层,调用构造线命令,通过FA与CD的交点C,绘制一条 -45的构造线,结果如图5-14所示。4绘制底板外形绘制底板时,可暂时画出其大致结构,待整个图形的大体结构绘制完成后,再绘制细小结构。图5-14 绘制基准线及辅助线(1)利用偏移命令绘制轮廓线调用偏移命令,将GH、IJ向上偏移复制18个单位,AB直线向左侧、右侧各偏移复制70个单位,F
15、A直线向上方、下方偏移复制36个单位,CD直线向左侧、右侧各偏移复制36个单位。选择刚刚偏移得到的点划线型轮廓线,打开“图层”工具栏上的图层列表,将所选择的线调整到轮廓线层。结果如图5-15所示。图5-15 绘制底板轮廓线(2)用修剪、圆角命令完成底板外轮廓绘制参照例1,用修剪命令、圆角命令修剪三个视图,结果如图5-21所示。如果读者觉得三个视图同时偏移后再修剪,图形较乱,感到无从下手,可一个视图一个视图的分别操作,但那样作图比较慢。图5-16 修剪后的底板三视图5绘制上部圆筒(1)绘制俯视图的圆调用圆命令,以交点A为圆心,分别以20和34为半径绘制直径为40和68的圆。(2)绘制主视图轮廓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AD 绘制 平面 图形 综合 实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