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0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电路.doc
《chap10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电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10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电路.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chap10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精品文档.计算机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一、 教学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互感的概念及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计算方法。 2、掌握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应用。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1).互感和互感电压的概念及同名端的含义;(2). 含有互感电路的计算 (3). 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模型2教学难点:(1). 耦合电感的同名端及互感电压极性的确定;(2).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方程(3). 含有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的分析。三、本章与其它章节的联系:本章的学习内容建立在前面各章理论的基础之
2、上。四、学时安排 总学时:4教 学 内 容学 时1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22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2五、教学内容10.1 互感耦合电感元件属于多端元件,在实际电路中,如收音机、电视机中的中周线圈、振荡线圈,整流电源里使用的变压器等都是耦合电感元件,熟悉这类多端元件的特性,掌握包含这类多端元件的电路问题的分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1. 互感 图 10.1两个靠得很近的电感线圈之间有磁的耦合,如图10.1所示,当线圈1中通电流i1时,不仅在线圈1中产生磁通11,同时,有部分磁通21穿过临近线圈2,同理,若在线圈2中通电流i2 时,不仅在线圈2中产生磁通22,同时,有部分磁通12穿过线圈1,12和
3、21称为互感磁通。定义互磁链: 12 = N112 21 = N221 当周围空间是各向同性的线性磁介质时,磁通链与产生它的施感电流成正比,即有自感磁通链: 互感磁通链: 上式中 M12 和 M21 称为 互感系数,单位为(H)。 当两个线圈都有电流时,每一线圈的磁链为自磁链与互磁链的代数和: 需要指出的是:)M 值与线圈的形状、几何位置、空间媒质有关,与线圈中的电流无关,因此,满足 M 12 =M21 =M )自感系数 L 总为正值,互感系数 M 值有正有负。正值表示自感磁链与互感磁链方向一致,互感起增助作用,负值表示自感磁链与互感磁链方向相反,互感起削弱作用。2. 耦合因数 工程上用耦合因
4、数 k 来定量的描述两个耦合线圈的耦合紧密程度, 定义 一般有: 当 k =1 称全耦合,没有漏磁,满足 f11 = f21 , f22 = f12 。 耦合因数 k 与线圈的结构、相互几何位置、空间磁介质有关。3. 耦合电感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当电流为时变电流时,磁通也将随时间变化,从而在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压。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得每个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即线圈两端的电压均包含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其相量形式的方程为 注意: 当两线圈的自感磁链和互感磁链方向一致时,称为互感的“增助”作用,互感电压取正;否则取负。以上说明互感电压的正、负:( 1 )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有关。
5、( 2 )与线圈的相对位置和绕向有关。4.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由于产生互感电压的电流在另一线圈上,因此,要确定互感电压的符号,就必须知道两个线圈的绕向,这在电路分析中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同名端的概念。同名端: 当两个电流分别从两个线圈的对应端子同时流入或流出时,若产生的磁通相互增强,则这两个对应端子称为两互感线圈的同名端,用小圆点或星号等符号标记。例如图 10.2 中线圈 1 和线圈 2 用小圆点标示的端子为同名端,当电流从这两端子同时流入或流出时,则互感起相助作用。同理,线圈 1 和线圈 3 用星号标示的端子为同名端。线圈 2 和线圈 3 用三角标示的端子为同名端。图 10.2注意
6、:上述图示说明当有多个线圈之间存在互感作用时,同名端必须两两线圈分别标定。根据同名端的定义可以得出确定同名端的方法为: (1) 当两个线圈中电流同时流入或流出同名端时,两个电流产生的磁场将相互增强。 (2) 当随时间增大的时变电流从一线圈的一端流入时,将会引起另一线圈相应同名端的电位升高。 两线圈同名端的实验测定:实验线路如图 10.3 所示,当开关 S 闭合时,线圈 1 中流入星号一端的电流 i 增加,在线圈 2 的星号一端产生互感电压的正极,则电压表正偏。 图 10.3有了同名端,以后表示两个线圈相互作用,就不再考虑实际绕向,而只画出同名端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即可,如图 10.4 所示。
7、根据标定的同名端和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可知: 图 10.4 ( a ) 图 10.4( b ) ( a )图 ( b )图 例10-1如图所示(a)、(b)、(c)、(d)四个互感线圈,已知同名端和各线圈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试写出每一互感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例 10-1 图(a)例 10-1 图(b)例 10-1 图(c)例 10-1 图(d)解:(a) (b) (c) (d) 例10-2电路如图(a)所示,图(b)为电流源波形。已知:, 例 10-2 图 (a)例 10-2 图 (a)(b)解:根据电流源波形,写出其函数表示式为: 该电流在线圈 2 中引起互感电压: 对线圈 1 应用 KV
8、L ,得电流源电压为: 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含有耦合电感(简称互感)电路的计算要注意:(1) 在正弦稳态情况下,有互感的电路的计算仍可应用前面介绍的相量分析方法。(2) 注意互感线圈上的电压除自感电压外,还应包含互感电压。(3) 一般采用支路法和回路法计算。因为耦合电感支路的电压不仅与本支路电流有关,还与其他某些支路电流有关,若列结点电压方程会遇到困难,要另行处理。1. 耦合电感的串联 (1) 顺向串联图 10.5 所示电路为耦合电感的串联电路,由于互感起“增助”作用,称为顺向串联。 图 10.5 图 10.6按图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KVL 方程为: 根据上述方程可以给出图
9、10.6 所示的无互感等效电路。等效电路的参数为: (2) 反向串联图 10.7 所示的耦合电感的串联电路,由于互感起“削弱”作用,称为反向串联。 图 10.7按图示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KVL 方程为: 根据上述方程也可以给出图10.6所示的无互感(去耦)等效电路。但等效电路的参数为: 在正弦稳态激励下,应用相量分析,图 10.5 和图 10.7 的相量模型如图 10.8 所示。 图 10.8 ( a )图 10.8( b )图(a)的 KVL 方程为: 输入阻抗为: 可以看出耦合电感顺向串联时,等效阻抗大于无互感时的阻抗。顺向串联时的相量图如图 10.9 所示。 图 10.9图 10.1
10、0图(b)的 KVL 方程为: 输入阻抗为: 可以看出耦合电感反向串联时,等效阻抗小于无互感时的阻抗。反向串联时的相量图如图 10.10 所示。注意: (1) 互感不大于两个自感的算术平均值,整个电路仍呈感性,即满足关系: (2)根据上述讨论可以给出测量互感系数的方法:把两线圈顺接一次,反接一次,则互感系数为: 2. 耦合电感的并联(1)同侧并联图 10.11 为耦合电感的并联电路,由于同名端连接在同一个结点上,称为同侧串联。 根据 KVL 得同侧并联电路的方程为: 由于 i = i1 + i2 解得 u , i 的关系: 图 10.11 图 10.12根据上述方程可以给出图 10.12 所示
11、的无互感等效电路,其等效电感为: (2) 异侧并联图 10.13 中由于耦合电感的异名端连接在同一个结点上,故称为异侧并联。 图 10.13此时电路的方程为: 考虑到: i = i1 + i2 解得 u , i 的关系: 根据上述方程也可以给出图 10.12 所示的无互感等效电路,其等效电感为: 3. 耦合电感的 T 型去耦等效 如果耦合电感的 2 条支路各有一端与第三条支路形成一个仅含三条支路的共同结点如图 10.14 所示,称为耦合电感的 T 型联接。显然耦合电感的并联也属于 T 型联接。(1) 同名端为共端的 T 型去耦等效 图 10.14图 10.15图 10.14 的电路为同名端为共
12、端的 T 型联接。根据所标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得: 由上述方程可得图 10.15 所示的无互感等效电路。(2) 异名端为共端的 T 型去耦等效 图 10.16图 10.17图 10.16 的电路为异名端为共端的 T 型联接。根据所标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得: 由上述方程可得图 10.17 所示的无互感等效电路。注意: T 型去耦等效电路中 3 条支路的等效电感分别为:支路 3 : (同侧取“ + ”,异侧取“”) 支路 1 : 支路 2 : 例10-3求图(a)、(b)所示电路的等效电感 。 例 10-3 图(a)例 10-3 图(b)解:(a)图中 4H 和 6H 电感为 T 型结构,应用 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hap10 第十 含有 耦合 电感 电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