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56-84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标准.doc





《JGJ56-84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56-84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标准.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JGJ56-84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标准.精品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Water Reducing Admixture Used forConcreteQuality Requirements andTesting MethodsJGJ 568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19841225发布 19850701实施目录1.总则 1.1 适用范围 1.2 定义及分类2.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2.1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2.2 混凝土试验条件 2.3 混凝土减水剂试验项目3.混凝土减
2、水剂试验方法 3.1 减水率 3.2 泌水率 3.3 含气量(气压法) 3.4 含气量(水压法) 3.5 凝结时间(贯入阻力法) 3.6 立方体抗压强度 3.7 收缩附录A 减水剂匀质性试验方法(参考件) A.1 固体含量或含水量 A.2 PH值 A.3 比重 A.4 密度 A.5 松散容重 A.6 表面张力(铂环法) A.7 表面张力(毛细管法)A.8 起泡性(机摇法)A.9 起泡性(手摇法)A.10 氯化物含量A.11 硫酸盐含量(重量法)A.12 硫酸盐含量(转换法)A.13 全还原物含量A.14 木质素含量(盐酸法)A.15 木质素含量(萘胺法)A.16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饱和氢
3、氧化钙溶液中阳极极化 电位的测定)A.17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新拌砂浆中阳极极化电 位的测定)A.18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电位的测 定)附录B 掺减水剂的净浆及砂浆试验方法(参考件)B.1 水泥净浆流动度B.2 净浆减水率B.3 砂浆减水率B.4 砂浆含气量附录C 掺减水剂的混凝土试验方法(参考件)C.1 塌落度及塌落度损失C.2 抗冻融性C.3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及构筑物混凝土用减水剂质量的鉴定。工程选用减水剂时,可参照本标准(试验时可采用该工程所用的材料)。1.2 定义及分类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条件下
4、,具有减水及增强作用的外加剂。按其作用分为普通型减水剂,高效型减水剂,早强型减水剂,缓凝型减水剂和引气型减水剂。1.2.1 普通型减水剂具有一般减水、增强作用的减水剂。1.2.2 高效型减水剂具有大幅度减水、增强作用的减水剂。1.2.3 早强型减水剂兼有早强作用的减水剂。1.2.4 缓凝型减水剂兼有缓凝作用的减水剂。1.2.5 引气型减水剂兼有引气作用的减水剂。2.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2.1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鉴定任何一种减水剂均需测定掺减水剂混凝土的性能,并应满足表21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之要求。2.2 混凝土试验条件检测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时,混凝土的试验条件应遵照下列规定:2.2.1 材
5、料 2.2.1.1 水泥:应采用熟料中C3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调凝剂的425号或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水泥国家标准。若用硬石膏作调凝剂时,其掺量不宜超过调凝剂总量的1/2。 2.2.1.2 砂子:采用二区中砂,应符合(JGJ5279)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2.1.3 石子:采用粒径为520mm的卵石或碎石,应符合(JGJ5379)普通混凝土用卵石或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2.1.4 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2.2.2 基准混凝土2.2.2.1 水泥用量3055kg/m32.2.2.2 砂率通过试拌,选择基准混凝土最佳砂率。 2.2.2.3 坍落度6
6、1cm。 2.2.3 试验混凝土 2.2.3.1 水泥、砂子和石子用量与基准混凝土相同。掺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的砂率减少13%。 2.2.3.2坍落度61cm。 2.2.3.3 减水剂掺量,按研制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2.2.4 试块制作及养护 2.2.4.1 搅拌方法:试验混凝土应与基准混凝土在相同条件下搅拌,试验采用机械搅拌,将全部材料及减水剂倒入搅拌机后,搅拌三分钟,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二次,拌和量应不少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四分之一。 2.2.4.2 试块制作及养护:试块的成型振捣方法应与含气量测定的成型方法一致。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20秒;用插入式高频振捣
7、器,振捣10秒。试块成型后应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在室温为203情况下,静置一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试块立即放在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2.3 混凝土减水剂试验项目 2.3.1 需进行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以及收缩等试验项目。 2.3.2 减水剂产品应均匀、稳定。为此,应根据减水剂品种,定期选测下列项目:固体含量或含水量、pH值、比重、密度、松散容重、表面张力、起泡性、氯化物含量、主要成分含量(如硫酸盐含量、还原糖含量、木质素含量等)、钢筋锈蚀快速试验、净浆流动度、净浆减水率,砂浆减水率、砂浆含气量等。 2.3.3 掺减水剂的
8、混凝土性能除按表2.1要求的项目外,根据工程要求选测抗冻融性及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等。a. 贯入阻力仪:最大负荷为120kg,精度0.5kg,附有可拆装的贯入度试针两个。其断面积分别为1cm2和0.2cm2。b.砂浆容器:容器要求坚实,不透水、不吸水、无油渍,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直径或边长为15cm,高度为15cm。 c.吸管。 d.筛子:孔径为5mm。 e.计时钟。 3.5.2 试验步骤 3.5.2.1 试样制备 a.将混凝土拌合物通过5mm筛,振动筛出的砂浆装在经表面湿润的塑料盆内。 b.充分拌匀筛出砂浆,装入砂浆容器内,在震动台上震23秒钟,置于202室温条件下。 3.5.2.2 贯入阻力
9、测试 a.在初次测试贯入阻力前,清除试样表面的泌水,然后测定贯入阻力值,先用断面为1cm2的贯入度试针,将试针的支承面与砂浆表面接触,在10秒钟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砂浆内部2.5cm深度,记录所需的压力和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开始计算),贯入阻力值达3.5N/mm2(35kgf/cm2)以后,换用断面为0.2cm2的贯入度试针,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的测试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至少不小于1.5cm,试针距容器边缘不小于2.5cm。 b.在202条件下,普通混凝土贯入阻力初次测试一般在成型后34小时开始,以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掺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一般在成型后12小时开始,以后每隔半小时测
10、定一次,掺缓凝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初测可推迟到成型后46小时或更多以后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直至贯入阻力略大于28N/mm2(280kgf/cm2)。 3.5.3 试验结果处理 3.5.3.1 贯入阻力按(3.5.1)式计算 3.5.3.4 试验精度试验应固定人员及仪器,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三个试样为一组,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试验误差值应不大于平均值的30分钟,如不符合要求应重做。3.6 立方体抗压强度 参照国标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3.7 收缩 参照国标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A.2 pH值 A.2.1 仪器设备 a.酸度计; b.甘汞电极; c.玻璃电
11、极; A.2.2 试验步骤 A.2.2.1 电极安装 先把电极夹子夹在电极杆上,然后将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的玻璃电极和浸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的甘汞电极夹在电极夹子上,并适当地调整两支电极的高度和距离,将两支电极的插头引出线分别正确地全部插入插孔,以便紧固在接线柱上。 A.2.2.2 校正 a.将适量的标准缓冲溶液注入试杯,将两支电极浸入溶液。 b.将温度补偿器调至在被测缓冲液的实际温度位置上。 c.按下读数开关,调节读数校正器,使电表指针指在标准溶液的pH值位置。 d.复按读数开关,使其处在放开位置,电表指针应退回到pH7处。 e.校正至此结束,以蒸馏水冲洗电极,校正后切勿再旋转校正调节器,
12、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A.2.2.3 测量 a.用滤纸将附于电极上的剩余溶液吸干或用被测溶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 b.温度器拨在被测溶液的温度位置,按下读数开关,电表指针所指示的值即为溶液的pH值。 c.测量完毕后,复按读数开关,使电表指针退回pH位置,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 A.2.2.4 精度 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 试验在202条件下进行。A.3 比重 A.3.1 仪器设备PZ-A-5液体比重天平。 A.3.2 试验步骤 A.3.2.1 天平的安装和调整 使用时先将盒内各种零件顺次取出。将测锤(5)和玻璃量筒(6)用纯水或酒精洗净,再
13、将支柱紧定螺钉(4)旋松,托架(1)升至适当高度后旋紧螺钉。横梁(2)置于托架之玛瑙刀座(3)上,用等重砝码(7)挂于横梁右端之小钩上。调整水平调节螺钉(8),使横梁上的指针与托架指针尖成水平线,以示平衡。如无法调整平衡时,首先将平衡调节器(9)上的定位小螺钉松开,然后略微转动平衡调节器(9),直至平衡止。仍将中间定位螺钉旋紧,严防松动。 将等重砝码取下,换上整套测锤,此时必须保持平衡,但允许有0.0005的误差存在。 如果天平灵敏度高,则将重心调节器(10)旋低,反之旋高。 A.3.2.2 测试步骤 a.将被测试溶液放入玻璃量筒内。以此类推。 A.3.2.3 注意事项 a.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和
14、计量性能检定。 b.天平要移动位置时,应把易于分离的零件、部件及横梁等卸下分离,以免损坏刀刃。 A.3.2.4 精度 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到0.001。 试验在202条件下进行。A.4 密度 A.4.1 仪器设备 a.比重瓶(50ml或100ml); b.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c.干燥器(装有硅胶)240或300mm。 A.4.2 试验步骤 A.4.2.1 校正比重瓶的容积 a.依次用水、丙酮、乙醚洗净比重瓶,放入装有硅胶的干燥器内自然干燥至重,称量空瓶重量(G0)。 b.在比重瓶中装入蒸馏水至毛细管上口相平,将它置于干燥器内,24小时后称量比重瓶装
15、水后的重量(G1)。 c. 计算比重瓶的校正容积 比重瓶的校正容积按下式计算: R铂金环内半径和铂金丝半径之和(cm); d上相密度(g/ml)(空气密度); D下相密度(g/ml)(被测溶液密度); r铂金丝半径(cm)。 A.6.5 注意事项。 A.6.5.1 试验时被测溶液、盛样皿、铂环等须保持相同的温度。试验需在200.5条件下进行。 A.6.5.2 被测溶液、盛样皿、铂环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沾有污物。A653铂环在液面上要保持水平,在接近分离点时要保持液面平稳。 A.6.5.4 如果被测样品内有沉淀物,必须过滤去除沉淀后方能测定。A.7 表面张力(毛细管法) A.7.1 仪器设备 a.
16、两端开口的玻璃毛细管; b.电热鼓风干燥箱0200; c.比重瓶(50ml或100ml); d.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A.7.2 试样制备 减水剂按在混凝土中推荐掺量的两倍定为被测溶液的百分浓度。 A.7.3 试验步骤 A.7.3.1 配制试样,测定减水剂溶液的密度。 A.7.3.2 将清洗过的干燥的毛细管垂直固定于溶液中,开始时毛细管放得比实验位置低23cm,并且在此位置保持几分钟。 A.7.3.3 将毛细管稍稍垂直上提,并固定于支架上,稳定20分钟,让被测溶液在毛细管中自行上升。 A.7.3.4 测量毛细管中液面上升高度(h),反复试验两次,读数之差不应大于0.5mm
17、。A.8 起泡性(机摇法) A.8.1 仪器设备 a.摇泡机(见图A.8); b.具塞量筒(100ml); c.容量瓶(500ml); d.移液管(20ml); e.秒表。 A.8.2 试样制备 减水剂按在混凝土中推荐掺量的两倍定为被测溶液的百分浓度。 减水剂按在混凝土中推荐掺量的两倍定为被测溶液的百分浓度。 A.9.3 试验步骤 A.9.3.1 用500ml容量瓶配制所需浓度的减水剂溶液。 A.9.3.2 在具塞量筒中沿壁装入一定浓度的减水剂溶液40ml。 A.9.3.3 用手强烈摇动20次静置,立即迅速量出泡沫最顶点的体积,记录从静置开始到泡沫消退至刚露出水面的时间。 A.9.4 试验结果
18、处理 A.9.4.1 发泡体积等于摇20次后泡沫最顶点的体积与起始体积(40ml)之差。 A.9.4.2 消泡时间为从停机开始到泡沫消退至刚露出水面所需的时间。A.10 氯化物含量 A.10.1 仪器设备 a.电位测量仪:直流数字电压表或自动电位滴定计或酸度计; b.(PAg)银离子电极或216型银电极; c.参比电极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 d.电磁搅拌器; e.10ml自动滴定管(下接聚乙烯塑料毛细管); f.25ml自动滴定管(下接聚乙烯塑料毛细管); g.400ml烧杯。 A.10.2 试剂 A.10.3 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减水剂样品0.500010.0000g,放入烧杯中,加20
19、0m1蒸馏水和2ml浓HNO3,使溶液呈酸性,搅拌至全部溶解,再准确加入10ml0.1NNaCl标准溶液,插入银电极和甘汞电极,将电极与PZ-8(或电位滴定计)相连接,电磁搅拌器不断搅动试液,用0.1NAgNO3溶液缓慢滴定,记录电势和对应的滴定管读数。由于接近终点电势增加很快,故要定量加入(0.10.2ml),反应终点对仪器读数有突跃的变化,得到第一个终点时AgNO3溶液消耗体积V1。在同一溶液中再准确加入0.1NNac1标准溶液10ml(此时溶液电势降低),按上述方法继续用AgNO3标液滴至第二个终点,得到AgNO3溶液消耗的体积V2。 A.10.4 试验结果处理 用微商法计算结果,或用差
20、示滴定曲线来计算:以记录每一次AgNO3溶液用量(ml)和毫伏数,计算每毫升AgNO3所上升的毫伏数(mV/ml),然后以此数作纵坐标,加入AgNO3溶液的毫升数作横坐标,制差示曲线,曲线峰尖的横坐标值即为滴定终点所需的AgNo3溶液体积,两次加入标准NaCl溶液,可得二个峰尖,取平均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否则电位变化范围缩小。A.11 碳酸盐含量(重量法) A.11.1 仪器设备 a.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b.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c. 瓷坩埚(1820ml) d.其它:烧杯(400ml)、紧密定量滤纸、长颈漏斗等。 A.11.2 试剂 a.5%氯化铵(分析纯)
21、溶液:以氯化铵5g溶于100ml水中。 b.10%氯化钡(分析纯)溶液:100g氯化钡溶于1000ml水中过滤后使用。 c.0.1%硝酸银(分析纯)溶液:0.1g硝酸银溶于100ml水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d.1:1盐酸(分析纯)溶液。 e.1%甲基红指示剂溶液。 A.11.3 试验步骤 A.11.3.1 称取试样0.5g(准确至0.0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再加入5%氯化铵溶液50ml,加热煮沸后过滤,滤液浓缩在200ml左右,加23滴甲基红,用1:1盐酸酸化至刚出现红色,再多加510滴盐酸,在不断搅动下加热,趁热滴加10%氯化钡至沉淀完全,在上部清液中再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56 84 溷凝土减 水剂 质量标准 试验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