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预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慢阻肺”的预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阻肺”的预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慢阻肺”的预防.精品文档.“慢阻肺”的预防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已与艾滋病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死因。“慢阻肺”的主要高危因素是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及接触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为此,全球“慢阻肺”创议组织(GOLD)倡议设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重视。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将“由已认知的与工作程序相关的致敏因素和刺激物所致
2、的上呼吸道功能紊乱而导致的 慢阻肺(COPD)”,列入推荐的职业病目录中。我国也于2011年4月13日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并于201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导致“慢阻肺”的原因导致“慢阻肺”的外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吸烟。吸烟是目前公认的导致“慢阻肺”的最重要因素。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数明显增多,吸烟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尽管吸烟是引起“慢阻肺”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但并不是所有吸烟者都会发生“慢阻肺”。吸入生产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粉尘较多的工人,其肺功能影响超过
3、吸烟者。吸入烟尘、刺激性气体、某些颗粒性物质、棉尘和其他有机粉尘等,也可促使“慢阻肺”的发病。空气污染。长期生活在空气受到污染的环境中,也是导致“慢阻肺”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呼吸道感染。已经罹患“慢阻肺”者,呼吸道感染是导致疾病急性发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发生“慢阻肺”的概率较大,这可能与室内外空气污染、居室拥挤、营养较差等社会因素有关。导致人们罹患“慢阻肺”的内因有许多方面,其中包括遗传因素、个人体质、肺部发育等个人情况。致“慢阻肺”的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刺激性化学物是指由于自身特性,在小剂量即可对生物体黏膜、皮肤产生刺激毒性的化学物。每一种刺激性化学物对不同的生物体,
4、有不同的刺激阈(能够引起生物体刺激反应的最低剂量),超过刺激阈即可引起咽部不适、咳嗽、流泪等刺激症状,长期或反复暴露于超过刺激阈的工作环境中,可致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刺激性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在工人操作时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常见的引起职业性“慢阻肺”的化学物有氯气、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氨、甲醛、光气、一甲胺、五氧化二磷等。“慢阻肺”的临床表现“慢阻肺”患者主要有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3大症状。其中的 “长期”是指:除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如结核、肿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外,每年咳嗽、咳痰或喘息3个月以上,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阻肺 预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