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3》课程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规划原理3》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3》课程教学大纲.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城市规划原理3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文档.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3)课程教学大纲(课内22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高年级的专业知识拓展课程。在较全面、较系统地学习了城市规划理论知识和进行了城市规划设计技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当前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和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领域动态,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拓展。二、课程基本要求使学生获得当前城市规划领域重点和热点问题、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的有关信息,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引导学生思考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采用专题
2、讲授的教学方式,由多名(包括外聘教师)主讲,介绍各自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见解。根据需要采用讲课、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讨论会等多种教学形式。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四、试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开放式的结构,根据每年国内外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状况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拟定的教学内容包括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发展;人居环境与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研究;城市经济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技术研究;城市交通研究等。五、与各课程的关系与城市规划原理(1)、(2)密切相关,并由于城市规划学科的跨学科特点,与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联系紧密。六、学时分配序号内容学时安排1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发展每一专题课时控制为26学时2人居环境与城市研究3城市社会研究4城市经济研究5城市规划编制6城市发展研究7城市规划技术研究8城市交通研究总计课内22学时,课外44学时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为各专题讲义,参考资料由各主讲教师自定。八、任课教师董鉴泓教授、陶松龄教授、陈秉钊教授、徐循初教授、朱锡金教授、王仲谷教授、吴志强教授、赵民教授、唐子来教授、王德教授、彭震伟教授、孙施文副教授、张尚武副教授、张松副教授、张庭伟教授、朱介鸣教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原理3 城市规划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