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doc
《SMA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MA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SMA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精品文档.SMA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符冠华曹荣吉【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7】摘要:本文结合近几年江苏省SMA路面的工程研究和实践,对SMA路面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如级配、设计空隙率、沥青用量、水损害检验、碾压工艺等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关键词:SMA级配空隙率水损害碾压1前言SMA(Stone.Mast:icAsphalt)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它是按照内摩擦角最大的原则,以间断级配的粗集料形成相互嵌挤的矿料骨架,然后按照空隙率较小的原则,以沥青玛蹄脂填充骨架的空隙,形成一种密实骨架结构的沥青混合料。
2、由于SMA优越的高温稳定性、耐久性及抗滑性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欧洲得到推广和普及,现已被许多国家列入规范。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引进了SMA技术,并在多个州修筑了SMA试验路,美国国家沥青技术中心(NCAT)已经于1998年底完成了有关混合料设计的研究项目。NAPA于1999年1月出版了SMA设计与施工指南。我国从1992年开始进行SMA的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实践,为此成立了交通部SMA推广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推广课题组于1997年提出了SMA推广建议书,1999年6月又提出了SMA路面旋工技术指南川。至今已有十多个省市修筑了SMA试验路,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应用SMA。S
3、MA在江苏的应用始于1995年,首先在宁连、宁通公路上修筑了SMA试验路。1998年以来,我们对SMA路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在宁扬、宁合、宁杭等老路改造项目上成功地应用了改性沥青及普通沥青、SMAl6与SMAl3。2000年已开始在淮江高速公路及一些地方道路上推广应用。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我们对SMlA路面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对SMA路面技术作一些探讨。2SMA路面若干问题的探讨2.1关于级配关于SMA的级配,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特色。SMA之所以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出色的抗车辙能力,均与其骨架结构密不可分。SMA级配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粗集料间能够形成相互嵌挤的骨架结构。SMA起源于欧洲,
4、欧洲SMA的普遍特点是最大公称粒径较小、级配偏细,比较常用的为011、8、5等。欧洲的SMA级配范围较宽,设计有很强的经验性,在这些级配范围中可以配出优良的SMA,但也可能配出并不理想的SMA。长期以来,人们对SMA骨架结构的认识就是“间断级配”、“粗集料用量多”、“5mm以上集料约占70左右”等,SMA配合比设计主要依靠马歇尔、析漏等几个试验,对于怎样才能使粗集料形成相互嵌挤的骨架没有具体的试验方法及量化的指标。近两年欧洲的SMA路面出现了级配要求趋严、级配范围变窄的趋势,见表1SMA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到美国,并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最大公称粒径变大、级配变粗、用油量相对减少的趋
5、势。最显著的变化是粗细集料的比例不同。对于不同的公称粒径的SMA,粗集料的定义不同,如表2。美国沥青技术中心(NCAT)的研究表明,对于SMAl3SMA25,4.75mm作为级配的间断点有着重要意义,4.75mm筛孔通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粗集料的嵌挤效果及vMA4。NCAT还提出了采用式(1)来判别混合料中粗集料是否形成了嵌挤的骨架。VCAmix17%的要求。实际上当4.75mm的通过率高于30时,也很难满足VCAM-xVcADRYr的要求,也就是说这些级配不能保证粗集料间形成的嵌挤结构。近两年来,随着SMA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受到美国SMA设计思想的影响,降低4.75mm筛孔的通过量已成为一
6、种趋势,如表4。我们认为对于我国常用的SMAl6、SMAl3,4.75mm筛孔的通过量应控制在30以下,以保证粗集料嵌挤结构。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VCAmix17的要求,并建议以此作为判别真假SMA的一个标准。2.2关于设计空隙率“对任何一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都是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混合料的一系列性能和使用寿命,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时这样,对SMA同样是这样”2。德国夏无酷暑,SMA设计空隙率为24%,这与其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我国的SMA最初参考德国的设计指标,一般设计空隙率在3左右。美国NCAT的调查表明:当设计空隙率小于3时,SMA路面出现泛油、车辙的几率大增。美国借鉴了其Superpav
7、e设计思想,SMA的设计空隙率一般为4,北方寒冷地区为3.5。我国的气候普遍较德国炎热,设计空隙率较小是一些SMA工程出现泛油、车辙的重要原因。近两年来,在改进了级配之后,也将设计空隙率提高到4左右。提到空隙率,不得不谈一下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即文献口中所指的混合料的最大毛体积相对密度),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空隙率的计算结果,也影响到设计油石比。由于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失误,往往导致不恰当的设计油石比及不恰当的设计空隙率。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可以采用实测法,也可以采用计算法。计算法存在的问题是,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纤维的密度比较容易测定,但集料的有效密度测定较难。“因为矿质集料表面是多空隙的,并能
8、不同程度地吸收水分和沥青,而且水分与沥青的吸收比例随每一种集料而异”3。由于沥青的渗透性比水差,所以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应介于表观密度与毛体积密度之间,可用式(2)表示。yi=ys-a(ys-ysb)(2)式中:yi混合料中矿料的有效密度;ys矿料的表观密度;ysb矿料的毛体积密度;a系数,a0,1。采用以上几种方法对江苏某高速公路SMA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的测算情况如图3。在对江苏沥青路面常用的玄武岩石料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采用矿料的表观密度与毛体积密度的平均值(即a=0.5)计算最大理论密度,与采用真空法涣0试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大都采用矿料的平均密度来计算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
9、不同方法得到的最大理论密度,对空隙率、设计油石比有显著的影响,见表5。对于吸水率较大的集料,这种影响将更为显著。而指南中推荐的采用矿料毛体积密度计算最大理论的方法,会导致设计油石比偏低、实际空隙率偏大,不够合理。因此,对于不同矿料、不同级配的混合料,建议采用实测的最大理论密度;或先在实测的基础上,确定系数a,采用式(2)得到的矿料有效密度来计算最大理论密度;无条件实测时,可取矿料的平均密度(a一0.5)来近似计算最大相对密度。2.3关于沥青用量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断地降低SMA沥青用量的趋势,其理由是我国的气候比国外热、高的沥青用量会出现泛油、车辙。有些地方SMA的油石比已降低至5.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MA 路面 若干问题 探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