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精品文档.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JXKT-XS-04-054课题名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进展情况题研究进展情况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等。那么,针对数学学科,数学课堂,应该怎样去艺术的提问呢?2015年2月我们申请课题立项以来,针对本课题研究做了如下工作:2015年
2、5月中旬开始正式着手小课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的研究。我们共同合作,认真思考,深入探讨之后,并将课题研究方案呈现于博客。目前组内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1.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明确了微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本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研究的价值与作用。2.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5-6月启动阶段(任务包括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分工,争取预期的效果,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寻找微型课题研究的突破口等)7-8月新课标学习筹备阶段,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整理好本学科的演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确立好日常及探究实验课堂内外的评价标准及体系。3.9-10月份,具体的计划落实实施阶段,针对出
3、现的偶然性问题做具体的部署与调整。组织学生开展课内探究活动,教师同伴互助,进行互听互评的教研活动,总结课题研究成果与心得。4.目前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一)对本微课题的研究方向明确,措施得力,活动形式多样。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开展问题式教学策略研究,结合问题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和方式展开研究,制定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应情况,为后期的研究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小组整整讨论了三天,把本课题的活动目标锁定,找准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师首先做到怎么样开展以问题为主的教学研究。(二)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六月四日小组反复论定了初中阶段的数学问题按照提问的方式与途径进行归纳,按照数学课堂提问类型进行分
4、类。(三)借助县教研室组织的暑期新课标学习会,认真学习新课标,针对课标内所提出的关于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深入学习,并同伴互助,公共商讨关于新学年课堂问题式探究的细节问题,如问题探究课的导入,学生活动中的管理,探究兴趣的进一步激发,课后的学生收获效果反馈等,以达到共识。比如:我们在我县陈文娣数学教研员在其省级课题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习题课有效性策略研究中提出的“三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就我校的学情提出问题式探究导学课,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对教师课内讲解时间,学生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合作备课,相互观摩,互评互助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阶段性研究实践活动:1.教研组内问题式教学研
5、究课,我和同伴一起开展研究,以问题探究为主题开展了问题式探究课教学设计,着重就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作用、途径及其类型做了设计中的优化,听取本组内教师的合理中肯的评价。2.制定问卷,了解学生对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难度,方式和最终的效度的评价,作为后期研究的依据。2.问题式数学探究课调查问卷分析:研究中反映的问题。通过问卷诊断,而问题归结,我们都做了深刻反思,现将本次评估分析汇报呈现如下:(1)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如下:(表一)一有效调查目的: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
6、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
7、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所以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提问实施的一些基本学习情况,以便于我们在研究之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所有的题目仅作为我们研究使用,不会和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有任何联系。二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在三年级(1)(2)班71名学生,四年级(3)(4)班66名学生4个班,共137名学生。2、调查内容: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学习数学的动机强度,态度,兴趣和导向,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和课堂互动情况等现状。3、调查形式: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由我们设计书面调查问卷,有学生
8、填写。谈话法是由我们对各班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5、调查时间:2015年12月三、调查分析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1、在数学课堂中经常提问的占16,偶尔提问的占70.9,不提问的占13.1。2、57.1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32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而且还能够深入理解,10.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被忽略。3、48.7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不懂的敢于提问,16的学生不敢提问,有35.3的学生希望放在课后向老师提问。4、对于给出条件让自己提问题的应用题,53.8的学生感兴趣,5.5学生不感兴趣,40.7的学生认为一般。
9、5、62.5的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6.5的学生不能积极思考,还有31的学生只是偶尔去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6、老师给学生机会提问时,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加思考就提问,8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思考后提出问题的,还有16的学生只是听其他同学提问,自己不发言。7、喜欢在老师的提问下思考的学生占43.6,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的学生占45.5,认为无所谓的占10.9。8、在课堂上,遇到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45.8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32.4的学生采取课后与老师私下交流解决的方法,21.8的学生只是听老师的,不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我们了解到
10、我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呈现出的问题是:虽然自己有了想法、问题、建议,但却没有胆量把这些问题抛出来,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而且不能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萌发猜想;缺少综合运用原有经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系统分析,理解信息,不能广泛收集各种信息,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寻找方式方法;不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是拘泥于接受答案,不善于质疑问难,不善于自我反思;不敢于向老师的答案挑战,不能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教师问卷调查分析:从第一个问题来看,83.3
11、%的教师给学生提问的机会,16.7%的教师想给,没时间,没有不给提问机会的。从这可以看出我校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新理念学习领会的都比较不错,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提问空间。从第二个问题来看,没有教师对学生提出无价值的问题后感到厌烦的,88.9%的教师会鼓励学生再想想,11.1%的教师能够及时解决,以上情况,说明多数的教师具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积极提问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从第三个问题来看,38.9%的教师能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提出一定数量、高质量的问题,55.6%的教师偶尔能,5.5%的教师无意识。说明了多数的教师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欠缺,还需要多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培养 小学生 数学 学习 问题 意识 研究 课题 中期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