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电信网络运维应知应会培训教材-综合基础分册.doc
《XXX电信网络运维应知应会培训教材-综合基础分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电信网络运维应知应会培训教材-综合基础分册.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XXX电信网络运维应知应会培训教材-综合基础分册目录1电话交换一般知识11.1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11.1.1分布控制21.1.2分级控制31.2交换机的复原控制方式:51.3交换机数字网络的两种基本类型51.4交换机的新业务162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202.1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概念及构成原理202.2PCM30/32路帧结构及常用的传输码型212.3数字通信原理222.4PCM30/32制式结构242.5抽样、量化、编码的过程252.6PDH各种信号速率、码型282.7PDH码型编码规律293光纤通信313.1常用光通信器件313.1.1概述
2、313.1.2光发送机模型323.2光收器件333.2.1概述333.2.2光接收机模型343.3光纤分类和特点353.3.1ITU-T定义的光纤:353.3.2非色散位移光纤(G.652光纤)353.3.3色散位移光纤(G.653光纤)363.3.4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光纤)374数据通信404.1DDN业务404.1.1概述404.1.2DDN网络结构414.1.3用户接入方式424.1.4DDN网提供的业务444.2分组交换业务454.2.1简介454.2.2分组交换网提供的基本业务和功能464.2.3用户接入方式504.3帧中继业务514.3.1简介514.3.2用户接入方式5
3、14.4ATM业务524.4.1简介524.4.2ATM业务524.5无线局域网业务534.5.1简介534.5.2网络结构544.5.3用户接入方式554.5.4应用举例555电学基础知识565.1.1简单直流电路计算(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电容串并联)565.1.2欧姆定律:565.1.3电阻串并联:565.1.4电容的串并联:575.2电的基本概念(电压、电流、电阻、功率)575.3简单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计算575.4变压器、发电机基本原理及结构585.5二极管、三极管及可控硅的基本原理585.6交流电基本概念585.7单相整流电路原理及计算596英语基础知识596.1计算机英语基础词
4、汇596.2通信英文词汇表63.精品文档.北方电信网络运维应知应会培训教材综合基础分册北方电信事业部二00四年十月1 电话交换一般知识1.1 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处理机和存储器组成。处理机执行交换机软件程序指挥硬件、软件协调动作;储存器用来存放软件程序及相关数据。 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交换机的控制功能。概括而言,控制功能可分为呼叫处理功能和运行维护功能两部分。呼叫处理功能包括对从建立呼叫到释放呼叫整个呼叫过程的控制处理,例如,收集处理各个外围接口电路状态变化,分析处理所接收到的各种信号,控制交换网络的选路与接续,以及调度管理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运行维护功能则包括对
5、用户数据、系统数据的设定以及对故障的诊断处理等。 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密切相关,控制方式不同,控制系统结构也有所不同。控制方式一般可以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上基本上采用分散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是相对于系统资源和控制功能而言的。简而言之,在程控交换机中,如果任何一台处理机都可以实现交换机的全部控制功能,管理交换机的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则这种方式就叫做集中控制功能;反之如果任何一台处理机都只能执行部分控制功能,管理交换机的部分硬件和软件资源,则是分散控制。 集中控制的优点是,处理机能掌握、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使用、管理系统的全部资源,不会出现争抢资源
6、的冲突。此外在集中控制中,各种控制功能之间的接口都是程序之间的软件接口,任何功能的变更和增删都只涉及到软件。从而使其实现较为方便、容易。 然而,由于控制高度集中,使得这种系统比较脆弱,一旦控制部件出现故障,就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瘫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集中控制系统一般采用双机理机或多处理机的冗余配置方式。但是集中控制系统的软件要包括各种不同特性的功能,规模庞大,过于集中,不便管理,且易于受到破坏,正是由于软件上的这种致命弱点,使得集中控制方式得不到发展,目前已很少使用。 分散控制克服了集中控制的主要缺点,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处理机系统。根据处理机的自主控制能力,分散
7、控制可以分为分布控制和分级控制。1.1.1 分布控制分布控制也称全分散控制,其主要特点是,系统中每一个处理机都有完全的自主控制能力不受其他处理机的控制。这也就是说,系统中所有的处理机都在同一级平面上工作,在控制上彼此独立。这种系统也称为单级分散控制系统。在分散控制系统中,每台处理机所完成的工作可按容量分担或功能分担方式进行分配。容量分担即每台处理机只对系统的部分容量执行全部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功能及运行维护功能,这也就是说,在容量分担方式中,资源的使用是分散的,每台处理机只能使用预先分配的固定数量的资源;而控制功能的实现是集中的,每台处理机都能对立实现全部控制功能。因此,在容量分担方式中,每
8、台处理机的工作都一样,各处理机中的驻留软件也相同,只是各自的服务对象不同而已。容量分担方式中,确定每个模块容量的大小是一个两难选择。模块容量太小,则同等容量系统的模块数量多,各个模块通信频繁,影响工作效率;模块容量过大,则会产生集中控制方式中的问题。实际上,按容量分担可以看成是由多个小容量的集中控制式交换机互连而成的一个专网系统。因此在大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中,这种方式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它一般只用于中等容量的用户交换机中,每个模块的容量一般在1000线以下。功能分担则是把交换机的接口、交换、控制功能按不同类别分散在不同的处理机中去执行,即有的执行接口功能,有的执行交换功能,有的执行控制功能,例如,
9、在S1240程控交换机中,整个系统被划分将进20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处理机,每个处理机尽管硬件结构相同,但驻留软件不同,实现的功能也不同。在这种功能分担方式中,资源的使用是集中的,即每个处理机可使用所有的公共资源,而控制功能的实现则是分散的。从上述讨论中可以看到,容量分担具有资源分散、功能集中的特点,而功能分担则具有资源集中、功能分散的特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容量或功能分担中都是采用静态分配的方法。就是说,在容量分担方式中,分配给处理机的服务对象固定不变;在功能分担方式中,分配给处理机实现的功能固定不变。静态分配的优点是使分散控制能比较容易地实现。但它不能真正实现全分散控制,因此,无论是
10、容量分担还是功能分摊,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集中”的特性。若要实现真正的全分散控制,需要对容量和功能都采用动态分配方式。在动态分配方式中,每台处理机都可以使用全部资源和功能的最佳分配。动态分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极为复杂的逻辑控制,目前,它还是只有一个有待解决的基础研究课题。1.1.2 分级控制分级控制是介于集中控制和分布控制之间的一种控制方式,它兼顾有这两种控制方式的特点。在分级控制方式中,有些资源和功能分散有不同的处理机使用和实现。有些资源和功能集中有一台处理机进行处理。分级控制是当前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控制方式,国内外大多数机型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分级控制方式来源于对控制
11、功能的分级。根据处理的复杂性和程序执行的实时性,交换系统控制功能可以从逻辑上分为以下3级:第一级为呼叫处理的低层功能,主要任务是检测各种外围接口电路的状态和接收各种外来输入信号,其特点是工作繁忙、处理简单、实时性强;第二级为呼叫处理的高层功能,其主要任务是分析处理从第一级接收来的所有信息,调度管理整个系统的公共资源,如选择交换网络通路,选择中继线路由,分配信号接收器等。这一级的工作没有第一级繁忙,实时性要求也没有第一级严格,但分析处理程序要比第一级复杂;第三级的任务是实现运行维护功能。这一级的程序最复杂,而且程序量大,越占整个软件程序的三分之二,但程序执行的频次很低,仅在系统出现障碍或需要进行
12、人机对话时才执行这一级程序,而且实时性要求也不高。参照这三级结构模式,可以为每一级配置不同档次的处理机,这些处理机通常称之为外围处理机中央处理机和运行维护处理机,如图2.1所示。外围处理机一般为8位或16位的处理机。出于费用上的考虑,在大多数程控交换机中,运行维护只是虚拟的,其功能可以合并到第二级,由中央处理机上执行。如果运行维护级有实际的处理机存在,该处理机也是为了不在同一地点的多台处理机共用。这也是远端集中维护方式。目前关于远端集中维护的接口标准已经形成,在此标准基础上,许多国家正在发展电话管理网络(TMN),以改变传统的交换机运行维护方式。 图11 分级控制系统是容量分担与功能分担相结合
13、,在3级之间体现了功能分担,而在各个外围处理机之间则是按容量分担,每个外围处理机可处理256,512或1024端口。之所以选择这几种容量,主要原因:一是受限于外围处理机的处理能力,因为外围处理机一般用抵档的8位机或16位机;另一个原因是在每个外围模块中一般都有一级由单T芯片构成的交换网络,而单T芯片的容量一般也就是这三种容量。从上述几种分散控制方式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分散控制有助于整个系统硬件,软件模块化,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使得系统软件结构清晰,修改方便,编写也相对容易。此外硬件、软件的高度模块化使得分散控制系统能适应未来通信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分散控制系统代表了交换机的发展方向。1.2
14、 交换机的复原控制方式:交换机复原控制方式是指:呼叫结束时释放呼叫的方法,主要有互不控制、主叫控制、被叫控制、双方控制四种类型。在每次呼叫结束后非控制一方需要等待控制一方挂机或者业务超时后才能结束本次呼叫,释放电路。1.3 交换机数字网络的两种基本类型图12图12图12a图12b图13图13图13图14图1-4可用图15图1-5图15图15 图16 图16图17图171.4 交换机的新业务2 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2.1 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概念及构成原理脉冲编码调制就是把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通过抽样、量化和编码变成数字信号的过程。构成原理如图21所示:抽样量化编码再生中继解码低通再生发送端 信道 接
15、收端图212.2 PCM30/32路帧结构及常用的传输码型l 常用的传输码型交换机内部:NRZ外线上:AMI,HDB3,6B4T(要求不含直流分量,允许少量的低频分量)AMI不能传输时钟信号“100100001010001”的AMI编码是100-1000010-10001;HDB3能传输时钟信号“100100001010001”的HDB3编码是100-1000-110-10001l PCM30/32路的帧结构ITU-T规定传输信号的速率恒为8000帧/秒,所以PCM系统30/32的帧周期T=1/8000=125s (32TS),将其平均分成32个时隙,每个时隙的时间间隔为1TS(1CH)= 1
16、25s/32=3.9s。每个时隙传送8bit,则每个码的时间间隔为1bit=3.9s/8=488 ns,每帧共传送328bit=256bit码字,码率为8000328=2048Kbit/s。在30/32路系统中,帧结构的第一时隙(TS0)用于传送帧同步信号,TS16用于传送话路信令,故只有30路时隙用于传送语音信号,所以只能提供30路话路。当采用共路信令传送方式时,必须将16个帧再构成一个大帧,称为复帧。复帧的频率为8000帧/16500HZ,故一个复帧的帧周期为:1复帧=16帧=16 125s=2 ms。帧结构如图22所示:图222.3 数字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就是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传送是数字信
17、号。数字通信系统除了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外,还包括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和同步系统等。l 数字通信系统组成图如图23:l 数字通信的特点: 数字通信的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 (2)保密性强。 (3)无噪声积累。 (4)易实现检错和纠错。 (5)建立ISDN的基础。 (6)容易集成化、微型化。l 数字通信的缺点:占用频带比较宽。2.4 PCM30/32制式结构2.5 抽样、量化、编码的过程如图24图24如图24图25图252.6 PDH各种信号速率、码型l PDH只有地区性的电接口规范,不存在世界性标准。现有的PDH数字信号序列有三种信号速率等级:欧洲系列、北美系列和
18、日本系列。各种信号系列的电接口速率等级以及信号的帧结构、复用方式均不相同,这种局面造成了国际互通的困难,不适应当前随时随地便捷通信的发展趋势。三种信号系列的电接口速率等级如图26所示。图26 电接口速率等级图l PDH没有世界性标准的光接口规范。为了完成设备对光路上的传输性能进行监控,各厂家各自采用自行开发的线路码型。典型的例子是mBnB码。其中mB为信息码,nB是冗余码,冗余码的作用是实现设备对线路传输性能的监控功能。由于冗余码的接入使同一速率等级上光接口的信号速率大于电接口的标准信号速率,不仅增加了发光器的光功率代价,而且由于各厂家在进行线路编码时,为完成不同的线路监控功能,在信息码后加上
19、不同的冗余码,导致不同厂家同一速率等级的光接口码型和速率也不一样,致使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横向兼容。这样在同一传输路线两端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给组网、管理及网络互通带来困难。2.7 PDH码型编码规律现在的PDH体制中,只有1.5Mbit/s和2Mbit/s速率的信号(包括日本系列6.3Mbit/s速率的信号)是同步的,其他速率的信号都是异步的,需要通过码速的调整来匹配和容纳时钟的差异。由于PDH采用异步复用方式,那么就导致当低速信号复用到高速信号时,其在高速信号的帧结构中的位置没规律性和固定性。也就是说在高速信号中不能确认低速信号的位置,而这一点正是能否从高速信号中直接分/插出低速信号
20、的关键所在。正如你在一堆人中寻找一个没见过的人时,若这一堆人排成整齐的队列,那么你只要知道所要找的人站在这堆人中的第几排和第几列,就可以将他找了出来。若这一堆人杂乱无章的站在一起,若要找到你想找的人,就只能一个一个的按照片去寻找了。既然PDH采用异步复用方式,那么从PDH的高速信号中就不能直接的分/插出低速信号,例如:不能从140Mbit/s的信号中直接分/插出2Mbit/s的信号。这就会引起两个问题:1)从高速信号中分/插出低速信事情要一级一级的进行。例如从140Mbit/s的信号中分/插出2Mbit/s低速信号要经过如下过程。如图27所示。图27 从140Mbit/s信号分/插出2Mbit
21、/s信号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在将140Mbit/s信号分/插出2Mbit/s信号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背靠背”设备。通过三级解复用设备从140Mbit/s的信号中分出2Mbit/s低速信号;再通过三级复用设备将2Mbit/s的低速信号复用到140Mbit/s信号中。一个140Mbit/s信号可复用进64个2Mbit/s信号,若在此处仅仅从140Mbit/s信号中上下一个2Mbit/s的信号,也需要全套的三级复用和解复用设备。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体积、成本、功耗,还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2)由于低速信号分/插到高速信号要通过层层的复用和解复用过程,这样就会使信号在复用/解复用过程
22、中产生的损伤加大,使传输性能劣化,在大容量传输时,此种缺点是不能容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PDH体制传输信号的速率没有更进一步提高的原因。3 光纤通信3.1 常用光通信器件3.1.1 概述所谓光纤通信就是用低衰耗光纤来传输携带通信信息的光波,但并非所有的光都能用于光纤通信。人们希望用相于性好的激光作为携带通信信息的载体,因为它具有频率一致性好,相位差恒定,方向性强等优点。所以找到合适的光源显得尤为重要。光纤通信对光源器件的要求是:l 发射光波长适中光源器件发射光波的波长,必须落在光纤呈现低衰耗的0.85m、1.31m和1.55m附近。l 发射光功率足够大光源器件一定要能在室温下连续工作,而且其入纤
23、光功率足够大,最少也应有数百微瓦,当然达到一毫瓦以上(odBm)更好。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入纤光功率而不指单纯的发光功率。因为只有进入光纤后的光功率才有实际意义,由于光纤的几何尺寸极小(单模光纤的芯径不足10微米),所以要求光源器件要具有与光纤较高的耦合效率。l 温度特性好光源器件的输出特性如发光波长与发射光功率大小等,一般来讲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较高温度下其性能容易劣化。在光纤通信的初期与中期,经常需要对半导体激光器加致冷器和自动温控电路,而目前一些性能优良的激光器可以不需要任何温度保护措施。l 发光谱宽窄光源器件发射出来的光的谱线宽度应该越窄越好。因为若其谱线过宽,会增大光纤的色散,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 电信 网络 运维应知应会 培训教材 综合 基础 分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