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精品文档.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 命题范围工程力学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理论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力对点的矩矢,力对轴的矩,合力矩定理。主矢,主矩,力的平移,空间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简单多刚体系统的平衡。滑动摩擦,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图形上各点的速度分析,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分析。质点系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动能定理,机械
2、能守恒定律,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惯性力系的简化,刚体的动约束力分析。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原理及其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及其应用。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内力(包括: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方程,内力图,内力微分关系。线弹性材料的物性关系,杆件横截面上的拉压正应力,平面弯曲正应力,拉压弯曲组合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圆轴扭转切应力,非圆截面杆扭转切应力,弯曲中心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坐标变换,应力圆,主应力,主方向,面内最大切应力,三向应力状态特例分析。广义胡克定律,应变比能,体积改变比能,形状改变
3、比能。杆件拉压变形以及圆轴扭转变形的计算,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简单的超静定问题。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屈服准则,断裂准则,设计准则的应用。拉压杆的强度设计,连接件的假定计算,梁的弯扭组合变形,梁的强度和刚度设计,轴的强度和刚度设计,压杆的稳定性设计。卡氏第二定理,用卡氏第二定理解超静定问题。动载荷的惯性力问题和冲击应力。应变电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二、考试重点1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考虑摩擦的平衡问题。2 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平面图形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3 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4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5 弯曲超静定问题。6 用叠
4、加法和卡氏第二定理计算梁的变形。7 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8 动载荷和稳定性计算。三、参考书1 郭应征,李兆霞主编,应用力学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主编,理论力学(上、下册)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3 孙训方,胡增强,金心全编,材料力学(上、下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力学综合考试大纲一、 命题范围力学综合考试范围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和线性振动理论四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一)理论力学1静力学(1) 掌握工程对象中力、力矩、力偶等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力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
5、的矩,以及力偶矩及其投影。(2) 掌握约束的概念和各种常见约束力的性质。能熟练地画出单个刚体及刚体系的受力图。(3) 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包括平行力系中心的概念及其位置计算的方法。掌握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地计算各类力系的主矢和主矩。(4)掌握各种类型力系的平衡条件。能熟练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刚体和刚体系的平衡问题。了解结构的静定与静不定概念。(5)掌握滑动摩擦、摩擦力和摩擦角的概念,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能熟练地求解考虑滑动摩擦时简单刚体系的平衡问题。2运动学(1) 掌握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会求点的运动轨迹,并能熟练地求解与点的速度
6、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2) 掌握刚体平移和定轴转动的概念及其运动特征,以及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法。能熟练求解与定轴转动刚体的加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3) 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点的复合运动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4) 掌握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速度瞬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能熟练求解与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的问题。(5) 会综合判定平面机构各构件的运动特征,并会对其进行与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有关问题的分析。3动力
7、学(1) 掌握建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方法,以及质点动力学基本问题的求解方法。(2) 掌握刚体转动惯量的计算。了解刚体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会判定简单情况下刚体的惯性主轴。(3) 能熟练计算质点系与刚体的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并能熟练计算冲量、冲量矩、力的功和势能。(4) 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对固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以及相应的守恒定律,并能熟练综合应用。(5) 掌握建立刚体平面运动动力学方程的方法。会应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求解有关简单问题。(6) 掌握达朗贝尔惯性力的概念,掌握刚体平移、具有质量对称面的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方法及简化结果
8、计算。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并会综合应用。了解定轴转动刚体动约束力的概念及其消除条件。(7) 掌握虚位移、虚功、自由度、广义坐标和理想约束的概念。掌握质点系虚位移原理,并会综合应用。(二)材料力学1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基本假设和基本变形的特征。掌握正应力和切应力、正应变和切应变的概念。2掌握截面法,熟练运用截面法求解杆件(一维构件)各种变形的内力(轴力、扭矩、剪力和弯矩)及内力方程。掌握弯曲时的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熟练绘制内力图。3掌握本课程中所运用的变形协调关系、物理关系和静力学关系解决问题的的基本分析方法。4轴向拉伸与压缩(1) 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和压缩
9、时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了解安全因素及许用应力的确定,熟练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许用荷载的计算。(2) 掌握胡克定律,了解泊松比,掌握直杆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和应变计算,了解拉压变形能的计算。(3) 掌握求解拉压杆件一次超静定问题的方法,了解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的计算。(4) 掌握应力集中的概念,了解圣维南原理。5剪切与挤压掌握剪切和挤压(工程)实用计算。6扭转(1) 掌握扭转时外力偶矩的换算。掌握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切应力计算,掌握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2) 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熟练进行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3) 理解扭转超静定问题、非圆截面杆扭转时的切应力概念
10、和扭转变形能的计算。7截面几何性质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和平行移轴公式的应用,了解转轴公式,掌握平面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形心主惯性平面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8弯曲(1) 掌握纯弯曲、平面弯曲、对称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掌握弯曲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熟练进行弯曲强度计算;了解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2) 掌握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和积分法,掌握叠加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熟练进行刚度计算;了解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掌握一次超静定梁的求解;了解弯曲变形能的计算。9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1) 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了解三向应力状态的概念;掌握主
11、应力、主平面和最大切应力的计算。(2) 掌握广义胡克定律;了解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和畸变能密度的概念。(3) 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及其一个用;了解莫尔强度理论。10组合变形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掌握杆件的弯曲、拉伸(压缩)和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强度计算。11能量法理解各种变形的应变能计算,掌握莫尔定理或卡氏第二定理的应用。12压杆稳定掌握压杆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压杆的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掌握不同柔度压杆的临界应力和安全因素法的稳定性计算;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三)弹性力学1绪论(1) 弹性力学基本量的定义、表达方式(符号)、量
12、纲及正符号规定;(2) 弹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区别和联系;(3)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2平面问题的基本假定(1) 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的概念及适用条件;(2) 直角坐标系中平面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3) 边界条件的意义及公式表达,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4) 变形协调方程(应变相容方程);(5) 用应力表示的相容方程及其在常体力情况下的简化;(6) 应力函数的概念及其与应力分量的关系。3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1) 用逆解法、半逆解法求解平面问题的概念;(2) 用逆解法求解平面问题常用的多项式以及它们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3) 用逆解法求解纯弯矩形
13、梁的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4) 用半逆解法求解简支梁受均布荷载的问题及其结果与材料力学所得结果得比较;(5) 用量纲分析法求解契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作用的问题。4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1) 极坐标系中的平衡微分方程、物理方程和几何方程;(2) 极坐标系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的导出;(3) 轴对称问题的特点,轴对称应力和轴对称位移的计算;(4) 受均匀压力作用的圆环或圆筒的应力分量的计算;(5) 带圆孔矩形板在边界均布荷载作用下应力分量的计算,应力集中的概念;(6) 契形体在顶部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量;(7) 半平面体在边界法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四)线性振动理论1、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
14、动(1)了解结构(机械)振动的特点和力学模型简化方法;(2)掌握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过程及振动的特点;(3)掌握单自由度无阻尼扭振、摆振等振动系统的振动分析,理解系统振动分析方法的统一性;(4)掌握组合弹簧系统的等效分析方法;(5)掌握计算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固有频率的能量法;(6)了解阻尼的概念和常用表示方法;(7)掌握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过程及振动的特点;(8)了解三种阻尼状态下系统运动的基本特征。2、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1)掌握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受迫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过程及振动的特点,理解共振现象;(2)掌握单自由度系统有阻尼受迫
15、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求解过程及振动的特点;(3)掌握结构受迫振动特性的描述方法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3、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工程应用(1)了解回转机械转子临界转速的分析方法;(2)熟悉测振仪(振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熟悉隔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二、 参考书1 郭应征,周志红主编,理论力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孙训方,胡增强,金心全编,材料力学(上、下册)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徐芝纶编,弹性力学简明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4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I),第四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三、考试形式及试卷构成
16、1、考试形式及时间(1)考试形式:闭卷(2)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卷构成a: 基本概念部分:约60分;b: 分析计算部分:约90分;3、各部分所占比重a: 工程力学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50%;b: 弹性力学 25%;c: 线性振动理论 25%;结构力学考试大纲一、 命题范围与重点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分析给定平面体系的几何构造,判断其几何稳定性。2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梁、刚架、桁架、拱和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直杆弯矩图的叠加法;直杆弯矩,剪力及荷载间的微分关系及增量关系。隔离体平衡法:结点法和截面法以及它们的联合应用。多跨静定梁的计算方法。刚体体系
17、的虚功原理。3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弹性体的虚功原理及平面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静定平面弹性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位移计算(单位荷载法)。图乘法;三角形及标准二次抛物线图形的面积及形心位置。弹性体系的功的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4力法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上述超静定结构因荷载、支座移动、温度变化和制造误差而产生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对称性的利用。5位移法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和连续梁由于荷载和支座移动产生的内力。对称性的利用。6力矩分配法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7影响线用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和桁架反力和内力
18、的影响线。用机动法作超静定梁的影响线。用影响线求给定荷载下的影响量。8矩阵位移法单元刚度矩阵的概念。利用一般单元的刚度矩阵求特殊单元的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中结点力、位移和单元刚度矩阵的转换。整体刚度矩阵的概念,和集成方法。等效结点荷载。结构整体结点荷载的形成。9结构动力计算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自振频率的计算。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振型和频率的计算、主振型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振型分解法。10结构的极限荷载截面极限弯矩的计算。静定梁及刚架极限荷载的计算。比例加载的定理。连续梁的极限荷载。11结构稳定性计算临界荷
19、载的确定。弹性支承等截面杆的稳定性。二、参考书1单 建、吕令毅结构力学上、下册,东南大学出版社2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考试大纲一、命题范围和基本要求1、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了解荷载及结构抗力的有关概念,理解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随机性;(2)掌握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等基本概念,掌握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3)掌握结构上的作用及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理解荷载的代表值;(4)理解设计基本表达式,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了解荷载、材料强度等分项系数。2、工程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1)掌握钢材单轴受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下的工作性能;(2)了解钢
20、材在复杂应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钢材的疲劳性能;(3)了解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钢材的冷加工性能及结构对钢材的要求;(4)了解工程结构用钢材(筋)的分类;(5)掌握单轴受力混凝土各强度指标及关系,了解复合受力混凝土的强度特点;(6)掌握单轴受力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解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等概念;(7)掌握混凝土徐变、收缩和膨胀等概念,了解其对结构的影响;(8)了解块材、砂浆以及砌体的类型和选择原则;(9)掌握砌体在压、拉、弯和剪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及强度。3、构件的连接(1)了解结构构件的常用连接形式;(2)了解焊缝连接的形式及应力特点,掌握焊缝的设计计算方法;(3) 掌握螺栓、铆钉连接的受力特
21、点和计算方法;(4)掌握高强螺栓的计算方法。4、钢受弯构件计算原理(1)掌握钢受弯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2)掌握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方法;(3)掌握钢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方法;(4)掌握钢受弯构件局部稳定计算方法。5、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1)掌握砼受弯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2)掌握砼受弯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3)掌握砼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4)掌握砼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5)掌握砼弯(剪)构件斜截面应力分布的特点,破坏特征;(6)掌握砼弯(剪)构件斜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承载力公式的建立及应用。6、钢受压构件计算原理(1)掌握轴心和偏心钢受压构件截面正
22、应力分布的特点;(2)掌握轴心钢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3)掌握轴心钢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方法;(4)掌握偏心钢受压构件强度计算方法;(5)掌握偏心钢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方法。7、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1)掌握混凝土轴心和偏心受压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2)掌握混凝土轴心和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全过程和截面破坏特征;(3)掌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4)了解螺旋筋砼轴心受压构件的工作原理、承载力公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5)掌握砼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和简化;(6)掌握砼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 学院 2010 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