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品文档.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和问题企业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来源的构成与比例关系。它阐述了企业负债、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着重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 1.1 企业融资方式不合理,股权融资偏好严重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融资平均比例不到5%,上市公司过于依赖外部融资。而在外部融资中,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通过配股方式的融资占相当比例。从每年的配股情况来看,基本上只要符合规定
2、,达到配股资格的上市公司都会申请配股。根据新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是先内部融资,也就是利用留存收益筹资,其次选择债务融资,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最明显的特征,其结果是资产负债率低,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股票市场历史较短,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二级市场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高估状态,企业只将股票所需支付的红利视为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发行成本大约在32%左右,低于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由此可见,股权融资偏好的产生是很合理的。由于股票比债券风险大,投机性强,因此必然带来市场的波动。因为不仅导致了公司资本运营效率的低下,而且导致了公司各方面利
3、益关系的扭曲与失衡,妨碍了公司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样便会危及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资料表明,2008年度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融资仅占资金来源的3341%,股权融资却高达6659%1。表1-1 2008年度上市公司资金来源情况融资方式形式金额(亿元)比重(%)长期负债应付债券181.58.9长期借款等499.824.51股权融资发行、配股、增发新股1357.7666.59外部融资总额2039.06100资料来源:常有新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力度不够,债券市场的结构不尽合理。成熟资本市场中,债券发行规模特别是企业债券发行规模与利率变动具有较高的
4、负相关性,当利率下调时,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发行量将有所增长。显然,我国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与节奏未能对利率的变动做出适应性反应,市场化程度亟待提高。以上情况不利于降低资本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只会导致资本的侵蚀。1.2 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过高负债结构是指上市公司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债源结构、利率结构等。一般来讲,负债期限结构中应根据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短期、中期、长期负债,并保持适当的比例,避免还债期过于集中和还款高峰的出现。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但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却较高。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一半是较为合理的,若比率偏高,会导致上
5、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如银行利率的上升时出现资金周转的困难,这样会增加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历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流动负债比例都非常高达80%多,而且近年来呈缓慢上升的趋势。而长期负债所占比重明显过低,仅为13.47%2。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比率低说明企业相当多的资金需要通过流动负债来满足,企业需要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资金积累严重匮乏。流动负债期限短,一旦不能偿还将使企业破产,因此,企业的债务压力大,财务风险高。从债源结构上,上市公司理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的现象,第一,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积聚扩张的同时,企业债券的
6、发行方式沿用传统的审批模式,发行规模实行额度管理,发行规模有限,导致企业缺乏发行债券的动力和积极性,债务市场发展滞后;第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而长期贷款的风险又较大,使得融资机构并不偏好长期贷款3。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源主要是银行借贷,通过债券等其它方式筹集的资金比例很小。1.3 融资顺序逆差,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西方优序融资理论,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与之几乎相反。足够的内部资金是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能够保证上市公司创利能力和自我扩张能力的提高。而内部融资比例低说明企业生产规模扩
7、大不是靠自身的内部积累,而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融资渠道以及融资环境,使得企业缺乏主动性。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存在不协调、内源融资比例过低、上市公司发展潜力有限的问题。2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2.1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2.1.1 国家融资体制存在缺陷追溯我国融资体制的发展历程,国家及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政府在资本市场上的角色并未有明显的变化。国家以行政手段把全社会的资本要素集中起来再用行政手段加以分配。在这种国家融资体制中,国家兼有双重身份、双重职能,它不仅是资本流动的中介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而且是一般的企业行政管理者。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国家及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政府在
8、资本市场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资本市场运作规范的制定者,又是资本市场的主要活动者,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资本市场的人为干扰因素,从而使资产配置效率降低。在这种筹资环境中,谁能上市,不仅仅意味着谁能募集到自有资金使企业更好地得以生存与发展,而且更意味着谁得到了政府的扶植和支持5。因此,上市不仅仅是一种政策优惠,同时也是一种地位象征,这必定使企业产生强烈的股权融资欲望。由此可见,融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企业的股权融资导向作用。 2.1.2 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当前,我国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融资工具缺乏,从而导致企业的融资渠道受到阻碍。表现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失衡现象。一方面,
9、债券市场发展滞后。中国企业债券的发行条件较为苛刻,如资本规模、盈利水平、负债比率等方面的确定上明显高于其他负债融资的要求,致使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受阻。尽管一些企业并不是主观上一定要发行股票不可,也许债权融资更适合企业的情况,但不发达的债券市场限制了企业的融资选择,同时银行贷款的高利率也促使企业偏好于股权融资。因此,中国的股票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债券市场的部分融资任务。另一方面,债务融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较大。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功能体系尚未完善,利率尚未市场化,使得银行对未来利率走势预测困难,长期贷款的风险很大,金融机构有意的规避长期贷款,而倾向于发放短期贷款,造成流动负债偏高。这两方面因素的
10、综合导致了债权融资的渠道不畅,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只有选择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活动,从而影响融资能力的发挥和资本市场的优化。 2.1.3 股权融资成本低,约束条件较少我国股票市场才发展十几年,仍处于雏形阶段,公司债券市场还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基本上都是来自银行贷款。由于中国的上市公司破产很难进行,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的约束力基本上不存在,因为债权人无法通过行使控制权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但为了使自身的利益不至于损失太大,有时还要给濒临破产的企业继续贷款或进行债务重组,以期使利益损失最小化。上市公司会预期到其债权人与银行的这种行为,因此上市公司会增加债务的使用,而不用担心因不能偿还债务而被接管。中国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资本 结构 存在 问题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