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doc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复习题库.精品文档.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复习题库 一、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d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和场所。1. 化学危险物质的概念 化学危险物质是指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等性质,在生产、贮存、装卸、运输等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任何化学物质。2. 化学危险物质的分类及特征第一类:爆炸品: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比如高氯酸。2)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比如二亚硝基苯。 3)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1)易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甲烷等。 2)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3)有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第三类:易燃液体 此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分三项: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水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按燃烧特性分三项:第1项:易燃固体,如红磷、硫
3、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水易燃物品,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易引起性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如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甲乙酮等。第六类:毒害品,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毒性计算所用单位一般以化学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性反应所需的剂量表示(如为吸入中毒,则用空气中该物质的浓度表示等)。(1)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2)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即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即全组染毒动物中个别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即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第七类:放射性物质(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畴)。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分三项: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 第3项: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 3. 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危险性1). 物料危险性大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大都也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
5、 2)工艺过程复杂 化学反应复杂:如氧化、还原、氢化、硝化、 水解、磺化、胺化等。工艺复杂:涉及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凝、精馏、提纯、吸附、干燥、粉碎等多个化工单元操作。 3). 高温与高压(低温和真空) 氨合成的压力有的达到32Mpa; 高压聚乙烯生产压力为300Mpa; 乙烯生产工艺中裂解炉 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 乙烯深冷分离温度需降到零下167摄氏度 4)危险源集中 5)连续作业4. 化学危险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 1)沸点:在101.3 kpa大气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沸点越低,气化越快,越易达到爆炸极限。 2)闪点:在101.3 kpa大气压下,某液体表面上方释放出的
6、可燃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可闪燃5秒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越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3)自燃点:某物质接触空气发生起火或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并且在此温度下无火源时,物质可继续燃烧,它取决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料的大小、形状和性状。4)爆炸极限:某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着火或引燃爆炸的浓度范围(体积分数),最低浓度称为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5)报警内容:1 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 2 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 3 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4 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5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5. 化学危险物质运输的安全规定“三定”:定人、定车、定点“三个环节”:发货、装货、提货“三种运输方
7、式”:公路、铁路、水路6. 化学危险物质事故的应急处理 1)紧急疏散;1)如泄漏物质有毒,发放个人防护用品;2)由专人引导护送,向上风方向转移; 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4)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或着火区。 2)现场急救:1) 将甚至不亲的人置于侧位,为呼吸困难者提供氧气,为互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2) 皮肤污染,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大量清水清洗眼、耳、鼻、口腔;3) 冻伤人员,应迅速复温(40-42水浸泡,轻柔按摩);4) 烧伤人员,用水冲洗降温,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伤面;5) 口服有毒物质者,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或洗胃;6) 现场处理后迅速送至医院。 7.
8、化学危险物质泄漏处理 1)爆炸物质:用水湿润,精心扫集搜到指定地点处置;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切断火源,关闭泄漏阀门,用水喷淋关阀人员,打开通风设备,必要时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 3)易燃液体:切断火源,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将泄漏部位朝上,及时修理,泄漏物用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 4)易燃固体: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5) 自燃物质: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或自燃烧掉,或稀释放入废水系统。6) 遇湿燃烧物: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干燥沙土覆盖,扫集后送空旷处掩埋,或稀释放入废水系统。7) 氧化剂:穿戴全身防护用具,用沙土混合,扫
9、集后送空旷处掩埋。8) 有毒物质:切断一切火源,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沙土混合,扫集后送空旷处深埋。9) 腐蚀性物质: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对酸性物质用碳酸钠中和,并用大量水冲洗;对碱性物质,用水冲洗或沙土吸收送空旷处掩埋。10) 放射性物质:立即通知公共卫生部门和公安局。8. 防火防爆技术 相关概念 1) 燃烧三特征 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 2) 燃烧三要素 1)有可燃物存在;2)有助燃物存在;3) 有点火源存在。 可燃物质 可燃物质是指在火源作用下那被点燃,并且当点火源移去后那继续燃烧直至燃尽的物质; 助燃物质 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那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
10、 点火源 凡那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创建5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炽热物体等。1) 燃烧过程:2) 燃烧类型:根据燃烧的起因不同,燃烧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然三类。 闪燃和闪点 可燃液体的蒸气(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延续时间少于5s)燃烧,称为闪燃。液体那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闪燃往往是着火的先兆,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着火,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着火与燃点 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如充足的空气、氧气)的情况下,有点火源作用引起的燃烧现象,称为着火。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自燃和自燃点
11、 自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 3) 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一种急剧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能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 4) 爆炸的实质:压力的急剧上升,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结果造成设备或建筑物损坏。5) 爆炸类型: 爆炸的分类根据起爆原因分类1) 物理性爆炸:由于位置因状态或压力天然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如锅炉爆炸。2)化学性爆炸:由于位置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A简单分解爆炸?B复杂分解爆炸?C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6) 爆炸极限:某可燃性气体或蒸汽与
12、空气的混合物能着火或引燃爆炸的浓度范围(体积分数),最低浓度称为下限,最高浓度称为上限。 (1) A.浓度低于下限时,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的火焰蔓延;B.浓度高于上限时,氧气不足,火焰不能蔓延;C.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A温度:温度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B压力:压力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C惰性介质及杂物:此类物质的加入可缩小爆炸极限范围; D容器尺寸: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E氧含量:氧含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表3-6 F点火源:能量、热表面积、时间越大(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7) 粉尘爆炸: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 安全生产 清洁 生产 复习 题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