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2009-9.doc
《《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2009-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2009-9.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工程地质学基础习题集2009-9.精品文档.工程地质学基础绪论一、名词解释1) 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2) 地质工程(Geoengineeri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以地质体为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工程。3) 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是一个综合概念。4) 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五、简答1)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什么?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做出确切结论;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配置提出建议;研究工程建筑物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提出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和措施;根据所选定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施工和使用
3、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即为地质学的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所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地发展演化着。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及结果。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动力地质现象在进行自热历史分析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
4、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由于自然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计算时时常需要把条件适当简化,并将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一般的情况是,先建立一地质模型(物理模型),随后抽象为数学模型,代入各项计算参数进行计算。模型模拟试验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常被采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自然地质用的规律,揭示某一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力学机制以及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以便我们作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类比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定性评价,也可作半定量评价。它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致相同的拟建的同类建筑物中去。3)
5、我国工程地质的研究现状是什么?岩体工程特性研究和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的创立区域工程地质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环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的研究特殊土结构和工程特性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的理论和技术方法1活断层工程地质一、 名词解释1) 活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间(全新世、1万年)发生过活动。对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因有鉴别标志而无可争议. “近期”时间上则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第四纪以来活动过的断层;有的认为应在晚更新世之内,有的认为在35000年(14C确定的绝对年龄)之内,还的有认为只限于全新世之内。从工程使用的年限和断层知动资料的准确性来看,时限不宜过长,一般的工程的使用年限为数十年,一
6、些重大工程也在一二百年以内。我们关心的更应该是“不久的将来”(例如一二百年)。2) 错动速率:是以某一时期内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平均值来表示3)活断层的错动周期:地震断层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五、 简答1)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活断层的地面错动直接损害 跨越该断层修建的建筑物;有些活断层错动时附近有伴生的地面变形,则也会影响到邻近的建筑物。另一方面是伴有地震发生的活断层,强烈的地震对较大范围内建筑物的损害;2)活断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活断层的继承性与反复性;活断层的长度与断距;活断层的错动速率和错动周期;活断层的年龄判据;3)活断层的鉴别标志是什么?活断层的地质
7、、地貌和水文地质标志一、地质方面保留在最新沉积物中的地层错开是鉴别活断层的最可靠依据。较新地层被错断;在航卫片上表现为清晰的线性构造;地震断层陡坎和地裂缝。 二、地貌标志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貌单元直线相接;线性分布的断层崖和三角面;河流沟谷发生明显的转弯;串珠状新生代小断陷盆地;夷平面或阶地缺失。三、水文地质标志 串珠状泉或湖泊,尤其是温泉;水系的突然转弯;微量元素方面的标志。四、地震历史方面的证据 在一定地质历史时期的地震历史资料;地震观测史证据。4)活断层研究内容包括有哪些?活断层的展布、活动特点和监测等。如伴有地震活动,则应进行地震危险性研究。一、调查其展布情况活断层的位置、方向、长度等。利
8、用卫(航)片判释,用一种低阳光角航空照片用来专门判定活断层的存在二、区域性踏勘在卫(航)片判释的基础上,要进行区域性踏勘,进一步验证判释成果。三、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的活断层为了确定活断址近期及现今活动的参数,如活动时间、错动方向和距离、错动速率和错动周期等,需进行钻探、坑探、物探和绝对年龄测定等工作。2 地震工程地质一、名词解释1)地震(earthquake):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2)震域:地面上地震所波及到的范围;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4)软流圈:按板块构造的理论,在坚硬岩石圈之下的上地幔物质处于塑流状态;5)活动断裂的锁固段或互锁段:活断层的端点,拐
9、点,交汇点、分枝点和错列点;6)震源参数:地震发生时震源处的一些特征量或震源物理过程的一些物理量7)弹性回跳:当断层突然错动时,断层两侧是向相反方向产生相对位移8)粘滑(stick slip)断裂面两盘这种因摩擦力而粘结然后又突然滑动而释放应力的过程9)地震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10)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 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11) 卓越周期T0:由于表层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一种岩土体总是以某一周期的波选择放大
10、得尤为明显而突出。五、简答1)粘滑机制是对弹性回跳机制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弹性回跳机制认为,断层错动时要将全部积聚起来的应力释放完,即地震后震源处基本无应力,而粘滑机制则认为,断层错动时震源处只释放了一小部分应力。弹性回跳机制认为,地震锗动时将震源处全部弹性剪切形变恢复了,此时断层面上的动摩擦力为零2)重力性地裂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由于斜坡失稳造成土体滑动,在滑动区边缘产生张性地裂。平坦地面的覆盖层沿着倾斜的下卧层层画滑动,导致地面产生张性地裂此种形式大多发生在土质软弱的故河床内填筑土层的边界上它对建筑物的危窖不容忽视。3)重力性地裂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故河床堆积松散砂层的震陷,由于砂
11、层的震陷而引起上覆填土的垂直沉陷、位移;浅部填土层的振动具有地面运动的放大作用特征,在填上层的倾斜界面上产生斜向滑移。4)简述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对震害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岩土类型和性质、断裂、地形地貌及地下水。(1)岩土类型和性质岩土类型和性质对宏观烈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相同的地震力作用下,基岩上震害最轻,其次为硬土,而软土是最重的。地层结构对震害也有较大影响(2)地质构造发震断裂是引起地基和建筑物结构振动破坏的地震波的来源(3)地形地貌效应趋势是:突出孤立的地形使地震动加强,震害加剧;而低洼沟谷则使地震活动减弱,震害减轻。3 砂土地震液化工程地质一、 名词解释1)砂土液化(sa
12、nd liquefaetion)或振动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2) 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excess pore pressure):如果砂土透水性不良而排水不通畅的话,则前一周期的排水尚末完成,下一周期的孔隙度再减少又产生了,应排除的水来不及排走,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于是就产生超孔隙水压力3)五、简答1)影响砂土液化的因素有哪些?4岩石风化工程地质一、名词解释1)岩石风化(Rock Weathering):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2)化学风化:岩石在氧、水
13、溶液及有机体等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引起其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3)囊状风化:在裂隙密集带、断层破碎带,特别是不同方向的断裂交汇处,岩石的风化深度较大,风化壳底界起伏较大,一般大于10余米,大者可达数十米,形成宽度不大而深度较大的风化囊4)球状风化:被三组以上软弱面切割的岩体,风化营力沿软弱结构面发生作用,促使岩体解体,风化产物呈块状或棱角圆化的椭辣状及球状五、简答1)岩石风化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岩体的结构构造发生变化(2)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3)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恶化。2)岩石风化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由于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水
14、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致。3) 岩石风化分带的标志是什么?(1)颜色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在外观上首先表现在颇色上的差异。(2)岩体破碎程度随着岩石风化程度的加深,完整坚硬的岩体遂渐破碎成块石、碎石、砂粒、粉粘粒(3)矿物成分的变化根据具体条件下风化岩石中矿物的共生组合规律,可作为风化壳垂直分带的标志。(4)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在风化壳剖面上,由上到下这些性质变化的趋势是:孔隙性和压缩性由大到小;吸水性由强到弱,声波速度由小到大;强度由低到高等等,(5)钻探掘进及并挖中的技术特性 (5)钻探掘进及并挖中的技术特性 风化程度不同的岩石,其完整性和坚固性不同,因此,勘探中的钻探方法、钻进速
15、度,岩心采取、掘进方法及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同时,施工中开挖方法及进度亦各异。5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一、名词解释1)斜坡形态要素是坡面、坡顶、坡肩、坡脚、坡角和坡高等。2)斜坡的变形: 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了该部位岩体的容许强度,引起局部剪闭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还没有造成整体件的破坏,3) 弯曲倾倒:由陡倾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坡面走向大致相同时,在自重的长期作用下,由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弯曲、拆裂,并逐渐向坡内发展的变形。4)双沟同源:滑坡体的两侧有沟谷发育,并且有两个沟谷的源头起源于同一位置。五、简答1)斜坡应力分布特点是什么?(1)由
16、于应力的重新分布,斜坡中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2)在坡脚附近形成一个明显的应力集中带(3)在斜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由于水平应力显著降低,最小主应力有一些是张应力,形成张力带。(4)坡面处的岩土体,由于应力解除,侧向压力趋于零,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5)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变为近似圆弧形,弧的下凹面朝着临空方向。2)斜坡变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1)、拉裂(tensile crack)斜坡岩土体在局部拉应力集中部位和张力带内,形成张裂隙的变形形式称为拉裂。拉裂形成机制有三种类型:在坡面和坡顶张力带中拉应力集中形成拉裂;卸荷回弹(unl
17、oadini rebound)或岩体初始应力(地应力)释放产生拉裂; 因蠕滑形成局部应力集中产生拉裂(2)蠕滑(creep slip)蠕滑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受不同机制的作用而发生,一般主要有三种形式:受最大剪应力面控制的蠕滑;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蠕滑;受软弱基座控制的蠕滑和扭流 (3)弯曲倾倒(bend toppling)3)滑坡形态要素是什么?(1)滑坡体(2)滑坡床(简称滑床) (3)滑动面(简称滑面带) (4)滑坡周界 (5)滑坡壁 (6)滑坡台地 又称滑坡台阶 (7)封闭洼地 (8)滑坡舌 (9)滑坡裂隙 (10)滑坡轴(主滑线) 4)滑坡裂隙有哪些?它们主要出现在滑坡的什么部位? 拉张裂
18、隙、剪切裂隙、羽状裂隙、鼓张裂隙和扇形张裂隙等。拉张裂隙主要出现在滑坡体后缘,受拉而形成,延伸方向与滑动方向垂直,往往呈弧形分布。剪切裂隙分布在滑坡体中下部两侧,因滑坡体与其外的不动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在分界处形成剪力区并出现剪切裂隙,它与滑动方向斜交,其两边常伴生有现状裂隙。鼓张裂隙又称隆张裂隙,常分布在滑体前缘,受张力而形成,其延伸方向垂直于滑动方向。扇形张裂隙也分布在滑坡体的前缘;尤以舌部为多;是因土石体扩散而形成的,作放射状分布呈扇形。5)滑坡识别方法有哪些?滑坡识别方法主要有三种:利用遥感资料,如航片、彩红外照片来解释;通过地面调查测绘来解决;采用勘探方法来查明。6)滑动面(带)位置
19、确定方法是什么?(1)根据柞图法估计滑面位置 当只进行地表测绘,未进行勘探工程时,只能借助于作图方法大致估计滑面位置。作图方法(2)根据位移观测资料推求滑面位置 在有滑坡位移观测资料时,可根据滑坡的位移数据来推求滑面。可采用应变管法确定滑动面位置。(3)根据钻探资料判断滑面(带)位置 钻探是滑面研究中常用方法之一,根据钻探资料可较准确地确定滑动面(带)的位置钻探中可作滑面分析的资料包括:在基岩滑坡滑带以上钻进时,钻具跳动,易卡钻,回水漏失严重,滑带以下钻进平稳,透水性正常。由珐岩滑坡滑带以上岩心量得的岩层倾角变化较大,岩石风化剧烈,裂晾中多有泥质充填,滑带处且常有泥夹碎屑。在滑带附近钻进时,如
20、速度突快或发现孔壁收缩,孔身错断,套管弯曲,上下钻具困难,此处可能为滑带位置。土质滑坡滑带干钻岩心剥开后,可见滑动形成的微斜层理、擦痕和镜面,滑带土中有上部土层的夹杂物,颜色和土质比较复杂,岩心的微细结构也有错动现象。基岩滑坡滑带从上压水或注水试验时,漏水严重、栓塞常封堵不严,水泵不起压,一般测不到地下水位,钻孔无回水(4)根据坑探工程查明滑而位置 (5)根据物探资料判断滑面位置 7)按滑动面与层面关系的分为几类?其工程地质特性是什么?(1)均质滑坡 这是发生在均质的没有明显层理的岩体或土体中的滑坡。(2)顺层滑坡 一股是指沿着岩层层面产生滑动(3)切层滑坡 滑坡面切过岩层面前发生的滑坡称为切
21、层滑坡滑坡面常呈圆柱形,或对数螺旋曲线8)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因素综合起来可分为两大方面,即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斜坡岩土的类型和性质、岩土体结构等;外在因素包括: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和大气水的作用,岩石风化,地震以及人为因素等。9)斜坡中的各种结构面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斜坡中的各种结构面对斜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软弱结构面与斜坡临空面的关系,对斜坡稳定起着很大作用(1)平叠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为水平的这种斜坡一般比较稳定;(2)顺向坡 主要是指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与斜坡面的走向平行或比较接近,且倾向一致的斜坡当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角时,斜坡稳定性最差,极易发生顺层滑坡自然界这种滑
22、坡最为常见,人工斜坡也易遭破坏。(3)逆向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即岩层面倾向坡内。这种斜坡一般是稳定的,有时有崩塌现象,而滑动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其它断裂结构面配合时,也可形成滑坡。 (4)斜交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面走向成斜交关系。其交角越小,稳定性就越差。(5)横交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与坡面走向近于垂直这类斜坡稳定性较好,很少发生大规模的滑坡。10)简述作图方法估计滑面的方法作图方法:假定滑面为一圆弧形,根据地表测绘找出滑坡后缘陡壁并测定陡壁的产状及擦痕产状,同时找出滑坡前缘位置及产状。在滑坡主铀剖面上,过后缘陡壁及前缘两点,按其产状换算标画AC及BC(图5-32,a),
23、过A及B分别作垂线OA及OB交于O点O刀及O月交于O点,以O为圆心,以OA(或OB)为半径作圆,即为假想滑面位置。在滑坡主轴剖面上连接后缘陡壁坡脚A和滑面出口B点连线AB(图5-32,b),作AB的垂直二等分线CO,在CO上选一点,以OA为半径作圆,使此圆能与任一点的滑面倾向线相切,此圆弧即为所求之滑面。11)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有哪些?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岩土的软化、泥化作用、水的冲刷作用、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等土坡或岩质边坡中的泥质岩层,在雨水渗入或地下水位升高而受到浸湿时就会改变其稠度,使之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从而可能引起斜坡变形和破坏。页岩、凝灰岩、粘土岩等亲水性很强,水对其软化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地质学基础 工程 地质学 基础 习题集 2009
限制150内